个人观点,诸位殿指正
胡化和汉化指什么呢,是个体还是共同体的认同转换?关东关西之争,在东汉朝廷尚保持权威时,是怎样进行?
lz此说,是默认存在两对四个大共同体,至少部分人会清晰地意识并认同之,有如现亻弋的民族国家和阶级意识。这是有疑问的。
正如江城殿所引,羌人并非一个实体,以其发展程度,认同应局限于部落。因察举制,汉人也更多地认同本郡。关西入仕之途收缩,更可能令关西各郡相互激烈争夺,而不是对关东同仇敌忾。
也许真正的对立,是不同的“封建化”模式。众所周知,东汉是秦-西汉吏民社会向南北朝士族社会的过渡。自秦扫灭封建之后,在帝国的上层建筑内又产生了新的封建因素。
这是关东也是主流模式。关西有同样的倾向,但因为羌人的渗透,及相应的军事部署,具体表现不同。渗透能形象地说明汉羌的互动,不同于汉匈,与一个部落联盟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而接近于降伏入塞的南匈奴,小聚居大杂居,部落体制半解体,与汉吏监护体制相纠结。军队长期驻扎,中下层军官必然本地化。
这就不可能产生关东那样的文化大士族,而是一个汉羌混杂的军功贵族阶层。一部分反乱的同时,一部分也协助朝廷镇压,但结果还是令这一阶层做大。最终朝廷在关西的权威完全破坏。
如果是这样,那汉羌战争不是个案,向前可追溯到秦与六国,汉楚争霸,军功贵族赢了。而东汉是对这两波的反动。
向后可推展到,三国内部各自也都隐含军阀与士族的对抗,士族从内部打败了军阀。但西晋被与羌人相同状态的各民族消灭了。再后来的六镇之乱,隋唐府兵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