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闲雪(注册)
登录
会员
社区银行
统计
帮助
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
千曲川
» 【转载】人民网戴旭上校的博客一篇博文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房屋交易信息
车票交易信息
兴趣交友信息
公司招聘信息
打印
【转载】人民网戴旭上校的博客一篇博文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楼主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19 14:30
显示全部帖子
【转载】人民网戴旭上校的博客一篇博文
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上)
世界新军事变革已推进到重组新型军队的阶段。在这一大浪淘沙、迅猛无情的“洗牌”中,新的军兵种不断诞生,同时所有传统军兵种也都将接受脱胎换骨的进化洗礼,适者生,不适者死。当年热兵器时代来临,就彻底消灭了曾经主宰战争近千年的骑兵。今天战争已演进到信息化时代,谁将成为下一批牺牲者?
鉴往可以知来。在对伞降型空降兵的战史作了全面回顾与反思后,笔者得出“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的结论。凑巧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德沃尔关于《空降兵的明天:生存还是毁灭?》的研究报告,也与笔者几无二致地得出“空降兵以及空降突击战术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次失败的创新,战后空降力量已成为国家军事力量中无效组成部分”的结论。不同的是,马克·德沃尔以其所掌握的资料,重点解答了这样一支“无效的军事力量”为何还在当今大国中得以存在,而笔者却将思路指向了如何将这样一支历史和现实中“无效的军事力量”改造成“21世纪的骑兵”。
一、空降兵是机械化时代浪漫想像的产物,16战4胜的实践结果,证明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
由于参战国、兵力数量和兵器技术(主要是大炮和线膛枪)的势均力敌,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打成了公牛抵角式的阵地战。一个又一个战役成为“绞肉机”,大量吞噬军人生命,但却与战事无补。战争后期,随着坦克、飞机大量出现在战场,从空中和正面强行突破对方防线,成为双方不约而同的思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成为从热兵器时代向机械化时代的转折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战法,谁最早悟到门道,谁就最先看到胜利的微笑。为了在新的军事时代抢占先机,各军事列强都在新军事理论和新型武器生产方面快马加鞭推陈出新。作为一个军事时代创新的产物,空降兵应运而生。一战后期,美国空军先驱米切尔上校就建议将1个步兵师空降至德军防线后方的梅斯,配合正面部队突破,合围、歼灭德军主力。该建议虽未实施,但以空降部队侧翼或敌后包抄敌重兵集团的作战思想,在一战后的西方国家军队开始流行。苏联军事理论家在独立研究后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苏联红军1935年“大纵深作战条令”指出:“在正面部队突破的同时,伞兵应当空降至敌深远后方以完成对敌人的彻底击溃。”只有德国对空降兵的认识比较另类,德军空降兵司令斯图登特将军认为,空降兵应作为独立兵种瘫痪和摧毁敌军作战能力。
这两种观点,作为空降兵战术经典,相继出现在随后展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在参加“二战”的 8个主力国家美、苏、德、日、中、英、法、意中,1个国家采用了装甲闪击等新型作战理论,2个国家采取战略轰炸,3个国家在花费了更多时间或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相继接受了航母作战的新理论。但对于空降兵及其作战原则,当时几乎所有世界大国军队都取得了共识,并在1928-1940年间陆续组建了空降兵。这是传统战争思维惯性影响的结果:在以陆军为战争主力的时代,各国都希望空降兵能在战争之初发挥决定性作用。整个“二战”中,几乎所有进攻计划都会考虑使用空降兵,并在绝大部分重要战役中事实上使用了空降兵。然而,令许多军事家沮丧的是,这些空降作战要么是得不偿失的惨胜,要么是充满血腥的惨败,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成功。具体而言,“二战”的欧洲战场可以称得上战役的大规模空降作战发生了16次,其中只有4次可以视为“成功”,其中2次是德军以战略突袭方式对付弱小和中立国家,2次是“二战”后期英美盟军对已经落花流水的德军的空降作战。
综观这些败战,其共性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难以准确搜集敌纵深空降场的情报。战争条件下,要想准确掌握敌方各种情报,以使己方空降兵避开危险,是一件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德军在克里特岛、苏军在第聂伯河、盟军在阿纳姆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中,都因为情报失误,使空降兵羊入虎口。
二是变幻莫测的风向和导航偏差几乎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二战中所有重要的空降行动,都因为气象和导航问题导致重大损失或失败。苏军维亚济马空降战役,7300多伞兵,只有5000名完成了集结;号称空降战史上计划最周密的诺曼底战役空降,因为风向和导航偏差对战役的影响也不次于苏军维亚济马空降战役:英军第9伞兵营630多名伞兵只有150人降到目标附近;第8伞兵营600名官兵只有180人完成集结。风向和偏航导致的散布,使英军第六空降师在着陆前就失去了60%的兵力。美、英指挥员事后总结说,空降过程中所谓的指挥控制是不存在的。
三是空降部队火力不足难以独立作战。受载运平台限制,二战中空降兵所能携带的重武器不能超过7吨,这意味着空降兵不能装备中型坦克或口径80毫米以上火炮。因此当空降兵遭遇敌方装甲部队时,只能使用轻武器“以卵击石”。 1943年9月25日第聂伯河空降战役,由于苏军伞兵缺乏装甲和反坦克炮、掘壕工具,着陆后受到德军火炮和坦克猛烈打击,却无力还手,空降下来4575名伞兵,24小时内就伤亡2400人。
“二战”最大规模的阿纳姆空降战役,虽明显地克服了运输工具不足、组织凌乱等技术和组织环节方面的缺点,但却犯下和德军克里特岛同样的战略错误:赋予空降兵过大的战役任务。如英第1空降师的空降纵深100余公里,正面作战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入空降地域与空降兵会合,致使其不得不孤军奋战,以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对德军的重型装甲部队,最后不支,6000余人被俘。很多年以后,蒙哥马利还为此痛心不已。
四是空降兵高度倚赖却又难以做到“突然性”。空降兵本质就是一支飞行的轻型步兵,无法拥有重型装甲和大口径火炮。只有在突然性得以保持的前提下,空降兵跨越平面障碍的快速机动能力,才能弥补其脆弱的攻坚能力和自身防护。这就是德军在战争初期一系列小规模空降作战取得成功的原因。而克里特岛和阿纳姆空降战役的失败,无不是由于计划泄露,致使对方采取有效反空降措施,招致惨重损失。但计划保密只是保证突然性的前提之一,要真正做到出其不意还需要作战行动的快速性。
“二战”中两次成功的空降战役,都是意图保密和发挥空降兵行动快速性的典范。诺曼底战役中,盟军一直对德军实施着战略欺骗,以假空降调虎离山,掩护真正的空降行动绕过隆美尔精心构筑的“大西洋壁垒”。莱茵河空降战役时,盟军集中了足够数量的运输机、滑翔机,3小时内完成空降,并集中降落在8×10公里的地区内,且空降时机选择在正面部队渡河开始后6小时,当天即与正面部队会合。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场绝无仅有的成功的空降战役,都是在二战后期盟军占有压倒性战略优势,德军四面楚歌的理想条件下发生的。德军作战意志基本丧失,兵力捉襟见肘,难以组织有效的对空防御和地面防御。此时此刻的空降胜利,其经验并不具有普适性。
五是技术准备层面上的极端庞杂性,使具体实施困难重重。这是空降兵的天生弱点。空降兵之所以不能作为战略兵种,空降战役之难以保持突然性和快速性的关键原因就在这里。所有7次失败的空降战役中都存在这方面的严重问题。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中,因为油料奇缺,导致攻击日期推迟;而由于运输工具不足,导致首次空降兵力不足和接送第二攻击波时的凌乱。一些在战斗中负伤的飞机纷纷坠毁,而另一些飞机因燃料即将耗尽而不顾一切迫降,让简易机场一片狼籍,致使再次起飞时间比预定晚了3小时。就在这3小时里,一直按原计划等在空降场上的德军战斗机和轰炸机返航了。德军第二攻击波只能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单独实施空降,结果遭到英国空军痛击。
为达成保密和突然性,苏军维亚济马空降战役中的第二次作战,确定夜间进行。为减少地面火力杀伤,指挥员临时决定跳伞高度由计划的600米改为1200米。在这样的高度,大风以外成了危险的敌人,空降兵成了随风飘扬的“柳絮”,漫天飞舞。更由于苏军规定空降与给被围部队空投补给都是“点燃篝火”这一相同的陆空识别信号,当时夜间寒冷,苏军游击队和德军都凭借篝火取暖,因此战场上到处是篝火,运输机难辨真伪。加之德军还特意点燃篝火以迷惑苏机,致使苏军前后6个夜间伞降的七千多人,绝大多数没有集合起来;空投的1500多件作战物资也基本上没有找到。
六是战术层面上的协同问题突出。空降战役,参战军兵种众多,协同十分困难却又攸关生死成败。作为苏军首次大规模空降作战的维亚济马空降战役,除运输工具严重不足,其他保障不力以外,还暴露出编制上的很多问题:如空降兵隶属于方面军统辖,而空降战役的计划却由空降兵司令部制订,造成战略战术的脱节。指挥方面问题更严重:空降兵司令部指挥所设在卡卢加,而负责空中输送、空中支援的空军司令部指挥所却位于莫斯科;指挥空降兵地面战斗行动的方面军指挥所又在另一个地方。造成空降兵与航空兵、空降兵与地面部队都不能很好地进行协同。
盟军在西西里岛空降战役中,70%的人员和装备损失都是己方部队造成的。英军空降兵由于临时改变计划,未及通报给海军,结果机群在飞越己方舰队上空时,被误认为敌机遭到射击;美军空降编队在飞过己方舰队时,也像英军一样遭到“友好射击”。强大的炮火把毫无戒备的机群打得七零八落,被击落23架,击伤37架,还有6架迷航返回,剩下的70架队形散乱,乱降一气。当美军伞兵惊魂未定地着陆时,突然又遭到自己登陆部队的猛烈射击。2000人的队伍最终到达目的地只有400余人,4/5的兵力都在自相残杀中报销了。由于严重误击,导致士气沮丧,美军空降兵只好撤离前线休整。
空降战役远比地面战役复杂得多,战前充分的准备对达成战役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几乎每一场空降战役的实施者都有着必须的制海权、制空权的前提;众多的兵员和装备需要众多的运输机,众多的运输机又需要众多的机场和众多的其他航空兵力和海军以及地面部队的支援保障。这是一个不断裂变的大链条……还有航路、空降场的战术选择,陆、海、空各军兵种的协同,天气因素……但是,在对抗激烈的战场上,要做到各种条件都具备的“充分准备”谈何容易?
七是空降兵“孤注一掷”,没有二次机动性。对于伞降部队来说,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自投罗网,因此必须具有独立的指挥和生存能力。但在其他军兵种支援不力的情况下,作为一支成建制的大目标部队,且火力又相对薄弱,在敌人重重包围中其生存能力能坚持多久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上述因素合起来,注定了二战中大多数重大空降作战行动的失败,也暴露出一些大国在战略认识和指导层面上,对空降兵战役作用估计过高的问题。德军空降兵曾经在荷兰之战中遭受重创。这是一次勉强能够称得上是战役的作战。此战证明防御者可以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有能力对已经着陆的空降部队进行重大杀伤。但是,由于战事发展迅速,经验教训或不易看清楚或来不及总结,德军空降部队创建者、第11航空军军长斯图登特中将,仍然提出只使用空降部队夺取克里特岛的主张,想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能进行战术意义的突袭,还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从彰显空军地位的政治动机出发,竟然报请希特勒批准。此战,德军参战空降(含机降步兵)兵力2.5万人,却伤亡1.4万人;参战运输机600架,损失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损失达四分之三。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这是德军空降兵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大错误,希特勒从此战中认为“伞兵时代已经过去”。基于这一思想,德国没有及时补充扩建其空降兵部队,以后德军再也没有实施过大规模空降作战,大批空降部队只作为一般步兵投入使用。
阿纳姆空降战役的失利,使美、英军高层认识到:空降作战是代价太高的复杂作战,空降师最好还是作为步兵使用,运输机用来进行空中补给。英军从此几乎遗忘了空降兵,而美军则开始思考伞降型空降兵的未来。
苏军将空降兵作为“战略预备队”,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多的空降兵数量——20万人。但是在仅有的两次空降战役中,其“战略预备队”连一次投送一个师的空运能力都没有。整个“二战”,苏军空中作战和地面作战都打得波澜壮阔有声有色,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组织一次成功的空降战役。
由于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生事物,各国空降兵在“二战”中的洋相是情有可原的。但经过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之后,结论应该明晰了:空降战役理论是一种失败多于成功的作战指导。即使是在地面大兵团决战的时代,即使是拥有整体优势和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大规模空降行动也基本上是不成功的。这是一种前提条件苛刻,而组织实施又格外复杂,结局冒险而又不确定的战役样式。运输机的机降和空投,作为一种陆军的远程快速机动手段的确充满诱惑,但作为一种战役理论,历史已经作出了无情的否定回答。
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下)
二、现代信息化战争已没有传统空降兵战役使用的环境条件,战争重心的转移使空降兵的战役使用更成为不必要
二战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空降兵毕竟还是参与了战争的全进程。这是因为雷达的不普及,防空体系的不完备,当时地面防空武器最厉害的只有高射炮,而高射炮的致命弱点是射击精度不高,夜间更无法瞄准,射程、射高都有限,这就给运输机以很大的活动空间。另一个因素是,当时装甲部队在很多国家还是屈指可数,最多的也不过占总兵力的20%。这使空降兵着陆后的生存概率有了相当大的保障。但自从地空导弹在“二战”后问世,天空已经基本上被编织成远、中、近、高、中、低空密不透风的火网。甚至防空导弹已经普及到单兵。加之卫星、预警机、各种雷达,真正的“天罗地网”已经形成。为什么美国人要搞无人机、隐身战机和隐身空军?就是现代空中侦察和防空火力几乎到了密不透风的程度,天空杀机四伏。小型快速的战斗机尚且如此,目标大、速度慢、没有自卫能力的运输机,在现代战争中更难有自由飞行的机会。以往战争中,空降兵最大的危险是着陆以后,现在又多了一个更大危险,那就是在空中。即使由于预警机的使用,庞杂的飞行组织能够完成,隐身战机、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远程地空导弹的威胁,使即使有护航机群的运输机群,也面临着全军覆没的险境。这还没有算运输机和伞兵在机场集结登机时,对方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空袭的因素。如果敌人先发制人,运输机能否飞得起来还是疑问。而冷战期间,东西两大阵营的陆军部队,80-95%都实现了装甲化或机械化。总体上只能轻装的空降兵着陆后遭遇“天敌”的可能性比“二战”时增大了许多倍。撇开核武器的因素不谈,仅仅机械化陆军的和地空导弹的普及,已经使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前景黯淡无光了。
正因此,自“二战”后世界发生的几十次大规模战争中,没有一次空降战役发生。无论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干涉世界,还是阿以战争、印巴战争、英阿战争。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用的是机降。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也没有,伊拉克战争中仅进行了连级规模的空降。随着信息化战争的趋势更加明显,空降兵参与现代战争和进行战役使用的机会更加渺茫。
最主要的,现代战争的样式和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复杂、低效、危险的空降战役实施,成为完全的不必要。
2003年9月,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需要新型军队》的文章,明确提出:俄军应当准备未来的战争,而不应准备过去的战争。他认为未来战争是非接触战争,传统陆军将失去作用。交战双方再也不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在广阔的战场上投入千军万马的大兵团进行决战了。未来的战争样式是宇宙——空中——海上突击战役和防御战役。这是俄罗斯军方对1991年至2003年以来世界最新战争全面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自从战争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战争的主体主要是空中力量的远程精确打击,其打击重心主要是敌方的政府首脑和战略设施,战略瘫痪是最高指导原则。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虽然都动用了地面军队,但却没有发生军队间的大规模血战,准确地讲是没有出现地面战役,有的只是零星的战斗。
战争越打越快、越打越准、越打越短的特点,在伊拉克战争之后被美国发展的极致。2006年底,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 “1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构想。根据这一新战争构想,未来美国军队的当家武器将不再是现在的航空母舰、隐身战机、MI坦克和M16步枪,而是装载常规弹头的洲际导弹、具有第一宇宙速度的空天轰炸机和电磁炮。和这一构想匹配的战争样式还有太空战和网络中心战。在这些计划面前,再谈论地面大兵团决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仿佛在回顾一个古老的故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讨论作为地面大兵团决战附属物的空降作战,因此也失去了现实意义。
世界先进国家的军丢已经“停止想明天而思考后天”。在我们思考现实空降兵的战役价值和未来空降兵的建设问题时,也许应该听听杜黑是怎么说的:“死抱着过去陈旧的东西不放对未来没有什么教益,因为未来跟过去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同。对未来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在这个战争样式迅速发生变化的时代,谁敢走新路,谁就能取得新战争手段克服旧的带来的无可估量的利益。”
三、无效的军事力量——空降兵为何在当今大国中依然得以保留?
俄罗斯在1940年-1943年的5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中有4次以惨败告终,损失了3/4的空降兵,而且苏军统帅部在“二战”后也认识到“除德军1940年针对荷兰和比利时的空降行动之外,其他空降作战要么失败,要么对陆军作战未产生影响”,但苏军空降兵还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到50年代中期,其空降兵的规模甚至超过“二战”鼎盛时期,比同时期所有国家空降兵的总和还多。针对核战争辐射的危险以及二战中空降兵易遭受装甲部队杀伤的教训,苏军开始对空降兵进行装甲化武装,专门研制了伞兵战车和空降突击自行火炮,并开展人车一体重装空投实验。经过长时间装备研制和一系列代价高昂的演习,苏军著名的第76空降师终于由轻装步兵转化成了一支机械化空降力量。在苏联解体后,俄军原封不动地继承了苏军空降兵的这一编制。
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苏军增强空降兵能力的努力和创新,是没有意义的。空降兵实现了机械化,固然增加了其突击威力和生存能力,但却对空运能力提出了几乎无法满足的要求。1970年苏军每个空降师有400辆装甲车。空投这样一个师,就需要动用当时苏联全部的军用和民用运输机,那其他的空降师怎么办?。即使这样规模的空降可以实施,也无法确保将一个空降师投到目标区域。因为苏军的主要作战对象北约,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防空火力,在苏联空军根本不可能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苏军这些巨大、缓慢的运输机是无法突破其防空体系的。而即使苏军能够将这样一个空降师投送过去,它也不足以面对众多北约机械化师的围歼和空中突击。苏军空降兵的创新只是加强了火力而已,但却更严重的忽视了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可行性问题,也没有解决空降兵在作战中发挥何种作用的问题。由于苏军的这一失误,浪费了大量军费,延迟了苏军其他军兵种的建设,到1991年海湾战争来临的时候,面对美军闪电般的精确空袭,我们发现苏军是多么的惊谔。
拥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美国人最早发现,传统的空降兵及其战术的衣钵没有继承性改进价值,因此在随后的越南战争中对空降军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革新。1961年底,美国防部在调查了陆军部队的机动能力之后,使用第82空降师1个战斗群作为试验部队,验证空中机动作战理论。试验证明,伞降部队的主要缺陷是着陆后在地面缺乏机动能力,使用直升机即能克服这一不足。传统的空降作战,是陆军部队使用空军航空运输工具进行的陆、空联合作战,涉及面广。协同复杂,保障困难。因此,组织空降作战费时、费力。使用直升机机降,人机一体,得心应手。直升机机降作战不需要机场,各种地形都可着陆,这就大大简化了空降兵的作战任务,增加了攻击的选择和突然性。更由于直升机机降作战不需要高难度的空中跳伞动作,一般的陆军部队经简单训练后即可登机,除专职空降兵外,一般轻型装备军兵种等都可用于进行此种作战。由于不再需要天女散花般的跳伞,空降兵再也不会赤裸裸地暴露在敌强大的地空火力杀伤中,连带地,也极大地减少了伤亡。1965年6月28日美军宣布空中机动师试验成功。次日,陆军发布命令,将空中突击第11师和步兵第2师合并,命名为骑兵第1师,成为美军第一个正式的空中机动师,并派往越南进行实战检验。骑兵第1师在越南战场相继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空中机动作战,战绩不凡。1968年该师回国改编为“三重能力师”后,美又将越南战场上的第101步兵师改编为空中机动师。
美军空降兵的试验和变革,实际上淘汰了以运输机机降和伞降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空降战役模式。正是这一机动和作战样式的革命性改变,使空降作战从二战时期只作为正面进攻的配合和辅助手段,成长为陆上战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1991年海湾战争后期,美军101空中机动(突击)师的武装直升机方阵,伴随着隆隆前进的坦克群,只用了100个小时就把伊拉克军扫出科威特。海湾战争也最后证明了大规模“伞降”部队的落伍。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新时代的防务: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说:“当地面战争的准备工作进入高潮时,事情已变得非常清楚,第82空降师实施伞降的特殊能力根本派不上用场……将来,美军也许不需要一个整师的兵力来实施伞降作战。”
但是,美军今天依然保留了以伞降能力为主的完整建制的第82空降师。马克·德沃尔认为,马克·德沃尔认为,仅仅南联盟和伊拉克及车臣武装的老旧残败的装甲和地空导弹力量,就阻止了美国和俄罗斯使用空降兵的决心。更不要说美国在以后战争中将要面对伊朗和中国这样强大对手。由于现代军事技术已使空降兵难以在敌后实施伞降,美军和俄军今天分别保持的15个空降营和4个空降师,是其国家军事理论中的无效组成部分。它们日常的训练消耗及其昂贵的装备,是一种巨大而无意义的浪费。一旦在未来战争中强行使用,还将大大提高胜利的生命成本。
可是,尽管空降兵的战史不堪回首;尽管二战后空降兵的作战纪录乏善可陈;空降兵对现代战争的不适应性并不难理解;但空降兵却并没有寿终正寝,在有些大国甚至还受到一如既往的重视,不断地用最新的装备进行加强。这是什么原因呢?
马克·德沃尔将此归结为:体制。
以苏军为例。苏军空降兵在20世纪30年代成立之初,由于被定位为“战略预备队”,归最高被统帅部直接掌握,于是便被赋予极大自主权,事实上成为“军中之军”,可以拥有各种特殊权利,优先使用各种资源,其军官的晋升在陆军系统中也有独特的渠道,更容易进入陆军最高指挥层。而掌握高级权利的空降兵出身的军官,反过来又有利于保持和提升空降兵种的地位。苏联的专制和苏军的官僚体制,成为空降兵最好的掩护,也是其战后为何得到大力加强的直接解释。
美国空降兵一直仅次于苏军,保持着世界第二的位置。和苏军及其他仅凭想像建立空降兵不一样,美国在二战中组建大规模空降部队,是源于其参战时德国已控制欧洲大陆西部,日本在6个月内占领太平洋绝大部分区域的事实。美国要在敌占区强行开辟前进基地,只能依靠空降兵和两栖作战部队。这一特殊性,也使美陆军在1942年组建第82和第101空降师时,其空降兵具有了类似苏军空降兵那样的自主权。美军把最优秀的官兵、最先进的武器、最优厚的待遇都给了空降兵。毫无疑问,美军想组织一支陆军乃至全军的精英力量。这无形中加强了空降兵的形象。美军空降兵在二战中的糟糕战绩,使美军高层两次试图取消空降兵,并在二战末期停止实施一切空降行动的命令。虽然空降兵最为一种战役力量是不成功的,但是,其大量素质优异的军官却在血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陆军的高级指挥官,如李奇微、泰勒、威斯特摩兰先后担任陆军参谋长,其他空降军官如加尔文也担任陆军要职,许多空降兵团级和师级军官担任其他常规部队的军官。空降兵兵出身的军官占据军中要职的情况,使空降兵在二战后不断地获得参战机会,其地位因此便得到巩固。在美军历次裁军中,空降兵一次次地或安然无恙或化险为夷。国是一个有着不断反思、改进传统的国家。为了说服国会和其他军兵种相信保持一定规模的空降兵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空降兵指挥官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为空降兵寻求新的职能,二是无论是否必要,尽量在军事行动中实施空降作战。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的空降行动就是画蛇添足的。精明的空降兵指挥官努力使决策者和公众相信,空降兵可以按照每届政府不同的军事原则和外交政策,自如地适应核战争、快速反应部队、反游击战力量和反恐先锋的角色。比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空降兵迅速制订以第82、第101空降师突击古巴的计划,而完全不顾苏军在古巴的地空导弹和密集的高炮,可能让这两个师有去无回。20世纪70年代末,卡特政府认为海湾地区与美国利益密切,第18空降军立即将自己变为美军快速部署部队(后更名为美军中央司令部)。1991年海湾战争,没空降兵指挥官一再游说施瓦茨科普夫进行空降行动,但后者认为没有必要。通读美国陆军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空降兵这条变色龙游来游去的身影。越南战争空降兵蜕变为直升机空中突击师,也是这种为生存而变化的结果。马克·德沃尔说:“美军空降兵通过不断参战保持其体制性力量和地位……这种战略使美军空降兵成功地保持了较大规模。美国以极大代价维持15个精锐突击营,而他们只能用于对付三流对手(如巴拿马国防军和格林纳达民兵)。”
英军空降兵由于当初没有获得苏、美空降兵那样的独立自主地位,它的空降兵不是直接隶属于国防部而是通常听命于战场指挥官。这样,在遭遇和其他国家空降兵相同的糟糕战绩时,它便遭到了其他国家空降兵没有的厄运:英军空降兵第一师于1945年被解散,其余空降兵也被大幅削减,到1948年仅剩下一个第16空降旅。1977年,这个旅也被正式解散,只保留一个空降营,另有两个担负空降任务的陆军常规步兵营。虽然马岛战争中英军象征性地组建了第五空降旅,但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其能够执行伞降任务的还是那唯一的空降营。
诚如马克·德沃尔所言,较强的体制性的力量,阻止了空降兵合乎逻辑的必然消亡。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在大炮、机枪和坦克时代一些国家还保留骑兵。回顾历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体制这种无形的力量。它会像一堵屏障一样,阻挡我们了望未来的目光和迈向未来的脚步。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透视真理,并以此校正我们的走向,轻则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贻误时机,重则将在未来战争中,因为我们的过时和保守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0 09:30
显示全部帖子
奥多应该是拿破仑1813的达人......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1 07:42
显示全部帖子
当兵没有不危险的 你看 强大如今日之美军 在伊拉克不也阵亡了4000人? 昨天新闻惊爆 荷兰陆军司令的儿子(中尉) 在阿富汗被炸弹炸死了 ...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板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1 10:47
显示全部帖子
那也不见得 当然你说的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坦克装甲尽量不被打穿为好
如果装甲被打穿 有几种可能:
装甲内层被震脱 粉碎成几百枚小碎片 随着剩余的强大动能 像子弹暴雨一般打向狭小内部空间的各个乘员~ 不死也残废了
或者直接引发车内弹药的殉爆 瞬间连人带车一起完蛋~
然而事实上 坦克装甲只能掩盖一部分 比如炮塔正面和两侧 以及车体前面 这三处
却还有很多部位是致命的 比如车底、车后、车体两侧 炮塔顶部和后部
现在美军的 M1A2 属于世界一流主战坦克 你看它在伊拉克那种低强度对抗中 也损失了很多 还有以色列 梅卡瓦坦克 世界一流啊 在去年黎巴嫩战争不对称对抗中
也损失了很多
要比较安全性 那都是动态的 纯静态的意义不大 而且跨兵器比较意义也不大
当然我没有说 完全没有意义 那倒不是......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5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2 16:29
显示全部帖子
第一次车臣战争 俄罗斯坦克、装甲车成百成百地损失 至少有一个师级规模的器材装备损失了 可见只要上战场 就难免......
第二次车臣战争 俄罗斯吸取了教训 重型装备损失就减少很多...
PS 美国引领世界军事新变革 玩的就是精确斩首 领导身边也不安全 你看2003年伊拉克战争 萨达姆最后被绞死 其他的伊拉克军人自行解散就溜之大吉 哈哈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2 19:18
显示全部帖子
哪里是说笑话 2003年伊拉克战争很快结束 前些年披露档案 伊军主力部队的高级指挥官早就被美国人做了工作 下令不抵抗或者自行解散或者离队返乡 所以整个战争才迅速结束 美军伤亡很少很少 因为没有遭到真正顽强的抵抗 特别是巴格达附近的共和国卫队(精锐)也不例外 事先被瓦解得差不多了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2 22:15
显示全部帖子
难怪自己总觉得怪怪的
ps 坦克的克星不只是天上的攻击机(比如 美A10)和武装直升机(比如 美AH64)
还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 埃及军队用早期尚不发达的前苏联提供的 步兵反坦克导弹
让以色列装甲兵整旅整旅(大概是每旅90辆坦克的编制 记不准确了)地报销 从那时起 坦克就多了个克星 ...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2 22:22
显示全部帖子
坦克兵和徒步步兵 哪个更安全?
比如 反坦克地雷起爆承重标准是300公斤 步兵踩这雷一般没问题 坦克就致命了 因为坦克底盘是装甲最薄弱之处
但步兵踩上 反步兵地雷 轻则残废 重则丢命 而坦克对此毫不在意 有多少碾压多少
所以 到底谁更安全?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东乡
瓦西里三世 流亡的奥古斯都
铁砲达人
帖子
2706
精华
8
真田币
2127 贯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9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4-23 07:05
显示全部帖子
1991年的海湾战争,深深地刺痛了俄罗斯。伊拉克不仅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亲密的盟友,也是完全使用苏式武器和建军思想武装起来的一支强大的地区武装力量。但却在短短的42天内被打得落花流水。苏联不仅政治尊严扫地以尽,其武器和军事信誉更是荡然无存。苏联解体后苏军四分五裂 ,俄罗斯军队刚组建即陷入危机,作战能力急剧下降。尽管如此,刚刚从苏联解体中的血泊中诞生的俄军,还是忍着剧痛,从1992年开始,展开了脱胎换骨式的军事改革。
__________以上摘取 戴旭上校某文章中的一段
伊拉克在沙漠与美国对抗 水平太次 固然有前苏联的保守影响 但伊拉克自己比较落后 也不能全都埋怨别人 伊军在边境也有成功的反击作战 可惜为大局的疲沓、庸散而拖垮 打仗要立足于现有条件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然 就是坐拥全美械装备 也会像廖耀湘兵团那样 在东北大地上顷刻瓦解于无形之中......
复国ing......
积分
5641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5
最后登录
2011-11-29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创建知彼社
张锦绣的lofter
张锦绣的lofter
张锦绣的lofter
张锦绣的lofter
张锦绣的lofter
张锦绣的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