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医的争论持续不断,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度甚嚣尘上的“取消中医论”居然又重新出现,有人甚至提出了取消中医教育的所谓“一揽子计划”,而某著名院士“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更让广大中医界人士痛心疾首。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中医采取保护和扶持态度,这一态度迄今为止并无改变。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从理论上对中医的攻击,而且用某些中医界人士的话来说,中医如今面对这些攻击正在“节节败退”。
对中医最严重的攻击,当然就是某院士的“中医是伪科学”。稍微和缓一些的,则改为“中医不是科学”。而中医面对这一攻击,能够作出的辩护,往往只是非常软弱无力地辩称“我也是科学”。
然而这样的辩护是失策的。
首先,我们可以指出:如果中医不是科学,那西医也不是;如果西医是科学,那中医就也是。
事实上,在西方现在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经常是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医学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为在这种分类中,“科学”是指天文学、物理学等等“精密科学”,而人类对人体奥秘所知仍非常之少,故医学远远没有达到“精密科学”的地步。但是在中国,似乎人人——包括中医界的人士——都承认西医是科学,这是由于当初西医就是在强大的唯科学主义语境下输入中国的,所以这个在西方并没有被视为科学的西医,到了中国却天经地义地成了科学。
也许有人会说,那我们就不能使用宽泛一点的“科学”定义吗?在那样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将西医包括进去。但是,如果使用了宽泛的“科学”定义,那应该宽到何处呢?只要适度加宽“科学”的定义(比如“对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马上就能将中医也包括进去,又怎么能再说“中医不是科学”呢?
其次,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至今仍然习惯于一种一元价值观,即“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与此相对应的是两个极其简单幼稚的观念:一、不是科学就是伪科学;二、对伪科学就要斩尽杀绝。所以当听到某院士宣称“中医是伪科学”时,许多中医界人士始则如丧考妣,继而义愤填膺。其实,这两个观念都是明显违背常识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不是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伪科学;二、对伪科学也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只是在中国,这两个常识长期被唯科学主义的话语所遮蔽。在这两个常识的基础上,本来就不应存在“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这样险恶的局面,中医本来也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
面对“中医是伪科学”之类的攻击,中医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算不算科学我无所谓,我就是我,我就是中医。
在解除了“中医不是科学”的理论威胁之后,接下来当然就要思考中医在今天的生存发展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一直有误区。
有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另一些人认为,如果中医也用听诊器,也用彩超核磁共振,也用针剂注射……,那它还是中医吗?中医不就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消亡了吗?因此主张走“纯粹中医”的道路。然而这种主张又被指责为“抱残守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好呢?
我们的误区,恰恰就是总想为中医“指出正确的发展道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指出”这样一条道路呢?
“指出道路”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物,或者说是计划经济观念的残余。这种想法的前提,就是总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自己能够“指出 ”这种规律。但这个前提是很成问题的——革命导师早就教导过:“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有谁能够预知中医未来的发展道路?如果不能预知,那么为什么还要“指出道路”呢?
一个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在它的历史中自然形成的,我们只能“事后诸葛亮”式地“总结规律”,“发现”它走了一条如何如何的道路。但是谁能事先就预知它会走什么道路呢?就好比一个孩子,家长如果希望他茁壮成长前程远大,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随着他的兴趣和天分自由发展,而不是想当然地逼着他学钢琴或学书法。
所以,指导中医发展的最好方略,就是不要为它“指出正确的发展道路”,而是应该听任并鼓励中医界向多个方向尝试发展。既可以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也可以走“纯粹中医”的道路,还可以走其它目前尚未明确显现的道路。哪条道路走得通,哪条道路能够使中医发展壮大,就让中医以这条道路为主往前走,不就行了吗?至于它是否还“纯粹”,那是无关紧要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纯粹”的学问。
我们在鼓励中医自由发展的同时,还不应听任对中医进行带有行业垄断性质的排挤和打击。我们应该问一问,“取消中医论”的背后,有没有利益之争?
今天,传统的医德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面对已被资本操纵的医药行业,患者的弱势日益加剧,“医学的人性正在技术和利益中陷落”。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医的处境目前虽然无法令人乐观,但它毕竟仍是中国人追求健康、寻求治疗的手段选项之一(不要忘记它曾呵护过中华民族的健康几千年之久!)。如果听任对中医进行带有行业垄断性质的排挤和打击,直至有朝一日实现了某些人梦想的“取消中医”的局面,我们就会失去这个选项,而面临西医“一统天下”的行业垄断。
这样的局面,恐怕不是病人之福吧?手机市场上还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http://shc2000.sjtu.edu.cn/0905/ddz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