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间期(下)——未完成
与熊津改制同时,中原的泰山封禅大典也马不停蹄地进行着。麟德三(666)年正月初一,高宗至泰山顿,亲祀昊天。初二,高宗登上泰山行封禅之礼。初三,禅于社首,祭祀地祗,武后亚献。初五,高宗接受文武百官、万国来使朝觐,改元乾封,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并下诏“诸行从文武官及朝觐华戎岳牧、致仕老人朝朔望者,三品已上赐爵二等,四品已下、七品以上加阶,八品已下加一阶、勋一转”。如此盛大的封禅朝觐,刘仁轨及作为东夷使者的金仁问、扶余隆、高福男、耽罗使人、倭人一定都亲身参与了。讽刺的是,这次大赦的范围不包括“长流”之人,所以李义府仍不得返京,不久便忧郁而死。十九日,高宗一行下山前往曲阜。二十七日,高宗幸孔子庙,追赠孔夫子为太师,增修祠宇,并命司稼正卿、熊津都督、百济郡公扶余隆以少牢致祭,这无疑是扶余隆一生中最风光的场景。随后,高宗一行启程前往亳州,于二月二十二日祭祀了道教所崇奉的老子,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至此,这次封禅大典基本结束,高宗及文武百官返回京师长安,至四月八日抵达;而各地方都督刺史等官返回任所,各国来使赏赐还国。
后来人们在泰山上发现了一方《刘仁愿等题名》,其内容如下:
“□□卫将军鲁城县开国公上柱国刘仁愿、颖川郡夫人陈大
□□□出身□□二男怀瓒任弘文馆学生、女一人、新妇窦二
新妇于
乾封元年二月十九日上记
盟陁排儿高益富、吕小陇奉母聂阿稔、笙博士沈小奴”
这显然是刘仁愿及其家人、仆从在泰山留下的,而其制作时间透露出重要信息。二月十九日时高宗一行即将到达亳州,参加封禅大典的绝大多数人员都离开了泰山。而刘仁愿在此时登山刻石,只能说明他没有赶上正月的泰山大典,而是在二月中旬才达到泰山与前来的家人相会。麟德元年虽然有诏让各地方官来会,但注明“缘边州府襟要之处,不在集限”,而熊津改制方面的事务又颇费时日,刘仁愿竟然一时无法抽身。面对不久前刚举行过盛大朝觐的泰山,刘仁愿及其家人一定别有感怀,他没有获准参加数十年难遇的大典,也没有被赐新爵。因为扶余隆较长时间内不会前往百济,所以刘仁愿完成题名后就与家人惜别,重新进驻泗沘城,为大唐守备东部边疆。
这年四月,新罗文武王向大唐请兵讨伐内乱中的高句丽。说来也巧,高句丽内乱已持续半年有余,据守国内城一带的泉男生连续两次请援不成,无奈之中又遣年仅16岁的儿子泉献诚向长安求救。而泉盖苏文的弟弟泉净土也可能担心遭到男建、男产兄弟的迫害,请求割地投降。看到献诚亲身前来,高宗终于可以确认泉男生归顺的诚意了。这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最佳战机到来,可谓泰山封禅后之天赐。于是,高宗于六月七日壬寅命正三品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主兵讨伐高句丽;任泉献诚从三品右武卫将军为向导,以从三品左金吾卫将军庞同善、正三品营州都督高侃为辽东道行军总管,从三品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从三品左监门卫将军李谨行为后援。龙朔年中,契苾何力曾率军大破泉男生于鸭绿江上,如今却成为救将,此亦天算不如人算者也。八月,高句丽王高藏以泉男建为莫离支,兼知内外兵马事。九月,契苾何力大军突进,庞同善、高侃、薛仁贵等连破泉男建兵马于新城及金山等地,斩首5万余级,又连下木底、南苏、苍岩3城,很快与泉男生会合。男生率国内、哥勿等6城10余万户投降,于是依诏拜泉男生为正二品特进、太大兄如故、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命其与契苾何力相知经略。至此,大唐对高句丽的试探进攻获得胜利,明白地表明盖苏文死后高句丽内部分裂趋势明显,灭亡之时指日可待。
其间刘仁轨又蒙升任,七月六日庚午迁正三品右相(即中书令)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开国男,成为了辅机之臣。同年冬,倭国将百济遗民2000余人迁往荒凉的东国,这些人不论缁素僧俗,自龙朔三年癸亥起至今3年都一直由官府提供食粮,如今一并取消,由他们自行耕种生养。倭人此举是将百济遗老遗少编入本国户籍的预兆。
十二月十八日己酉,高宗命朝中头号元老李绩亲自挂帅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以正四品上司列少常伯(即吏部侍郎)郝处俊副之,契苾何力、庞同善并为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如故,诏独孤卿云由鸭渌道、郭待封出积利道、刘仁愿出毕列道、金仁问出海谷道,并为行军总管,受李绩节度;河北道下诸州租赋均直接转给辽东道给军用,运粮使窦义积等亦受李绩处分。一场旨在给予高句丽最后一击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因为唐军行动有所停歇,泉净土可能受到了泉男建的讨伐。他便率领自己管辖下的南方12城、763户、3543口投奔邻近的新罗。泉净土及从官24人立刻得到新罗方面重视,赐给衣物、粮料、家舍,并安置在王都金城及州府。新罗很快派遣兵马接管了这12城,并驻军镇守。
乾封二(667)年一二月间,李绩主力再破高句丽军于西部重镇新城,唐军一举攻陷16城,李绩命契苾何力留守。同时,郭待封走水路进击,李绩使冯师本为其运粮。可冯师本船破失期,郭待封军中饥窘,想向李绩求粮,因担心书信为高句丽所得以知其虚实,在信中作离合诗。李绩得信后怒曰:“军事方急,何以诗为?必斩之!”此时,行军管记通事舍人元万顷识得郭待封之意,向李绩作了解释,李绩恍然大悟,又遣将运粮支援待封。元万顷也因此受到李绩重用,命其作《檄高丽文》。而元万顷得意忘形,在檄文中称高句丽“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得此檄文回报“谨闻命矣”,便移兵据鸭绿江,于是唐军不得渡,军锋遭到扼制。高宗后来听闻此事,将元万顷流放岭南。
是年七月,早已得到大唐诏令却一直观望的新罗终于有所动作。文武王先大酺三日。因高宗敕以智镜、恺元为将军赴辽东之役,文武王即以智镜为波珍飨,恺元为大阿飨。又因高宗皇帝敕以大阿飨日原为从三品云麾将军,文武王命其于宫庭受命,并遣大奈麻汁恒世入唐朝贡。直到八月,文武王才带领大角干金庾信等30将军统兵自半岛东南的金城出发。直到九月,新罗大军进至北方的南汉山城又称汉城,一边派人出海打探唐军动向,一边装模作样慢慢吞吞地进攻高句丽南鄙七重城。
正是由于新罗及百济都护刘仁愿等一直没有积极配合高句丽北方战线开展有效的军事活动,李绩的主力也无法快速突破高句丽人的防线。八月,郝处俊率军进攻安市城。唐军还没来得及阵列,高句丽大军掩杀而来,唐军随即陷入恐慌。郝处俊镇静自若,一边吃干粮,一边悄悄地整备精锐之士组织反击,终将高句丽军击退。于是,李绩总结东征以来战况,写成战报飞驿入京,于九月十四日辛未送达。
十月二日,李绩终于进至平壤城北200里处,时已初冬。李绩遣新罗尔同兮村主大奈麻江深率契丹骑兵80余人突破高句丽封锁线,历阿珍含城至汉城,向文武王移书,督促兵期。书中称:“奉大总管处分,新罗兵马不须打城,早赴平壤,即给兵粮。”文武王这才满不情愿地率军北上,而其行至速度也实在很慢。至十一月十一日,新罗军进至水谷城、獐塞一带,听说唐军已经撤回鸭绿江以北过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回本国。此实可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奇观“西线无战事”。文武王金法敏为安抚人心,授传令官江深位级飨,赐粟500石。大唐讨伐高句丽之事遇到了小小的挫折,李绩等大军退守鸭绿江以北,高宗即下诏泉男生入朝长安,赐以宅邸,等待来年开春之际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