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98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最后的百济——百济灭亡前后一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未完成)

最后的百济——百济灭亡前后一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未完成)

山名宗纲 撰
[PP]
朝鲜三国时代前后延续了数百年,时间相当长久,因此也是朝鲜、韩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但是由于三国时代早期没有形成详细的文献资料,而后期形成的史料也因年代久远而大量流失,因此到了公元12世纪王氏高丽的金富轼编辑《三国史记》时已经有很多问题无考了。由于新罗统合半岛大部,独霸海东,一直延续到公元10世纪,该国中后期的很多史料和档案被流传下来;但新罗统合半岛之前的事迹还较为匮乏。而百济、高句丽先后在公元7世纪中期被唐朝和新罗联手灭亡,百济领土全部及高句丽南部被新罗兼并,这两国距离现存朝鲜最古史书《三国史记》的写成足有四五百年,资料缺失更为严重。如果说两国具体的军事、外交事件还可以从新罗方面获知,那么其官僚制度、地方制度等内政就更不明显了,以至于金富轼在《三国史记》《职官志下》中也指出“高句丽、百济职官,年代久远,文墨晦昧,是故不得详悉”。其实,高句丽、百济两国其它方面的资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两国当中,高句丽历来与中土往来频繁,又多战事,新莽、公孙、曹魏、慕容、杨隋、李唐,每有征伐,入其领域,则中国史书中高句丽地理风物尚可参得;然百济与中原深隔大海,漂洋越波,始终难行,直至后期其故事方始有记录成文,此又比高句丽为略。故此,朝鲜三国中百济事迹最为晦涩,而百济事迹中又以内政、地理最缺。
近来因与大意觉迷殿讨论其《白村江战争本末杂叙》一文,对于百济最后时光的史事产生了颇为浓厚的兴趣。所以,下面也就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以供方家甄别。
[B]一、百济末期的地方制度[/B]
金富轼在《三国史记》《地理志四》《百济》(以下简称《百济地理志》)起首引用了《后汉书》、《北史》、《通典》、《旧唐书》、《新唐书》中有关百济地理的少数叙述,然后又引其本国《古典记》叙述百济都城迁移及灭亡后其领地去向问题,《古典记》引文的后半部分其实也出自两唐书相关篇目。如此看来,金富轼编撰《三国史记》时,高丽本土的百济相关地理资料已经相当少了,否则他不会如此依赖中国方面的史料。随后,金富轼又列举了“百济州郡县共一百四十七”,似乎还算丰富。可实际上从《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来看,这些郡县基本都是后来新罗沿袭下来的,因此其沿革得到了保存,而那些可能存在的没有被新罗沿袭下来的地方行政单位十有八九都失传了,《地理志四》《未详地分》中罗列了与百济相关的70余处地名就是明证,其中甚至有一个郡的编制即“风达郡”都无从辨析。种种迹象表明,《三国史记》中罗列的百济地理是不全面的,有进一步考证的必要。
《梁书》卷54《百济传》载:“号所治城曰固麻,谓邑曰担鲁,如中国之言郡县也。其国有二十二担鲁,皆以子弟宗族分据之。”这大约是中国史籍中关于百济地方制度的最早记载。梁代百济与南朝往来已经非常频繁,其武宁王、圣王父子都在恢复国力与高句丽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中土的关系,甚至武宁王陵也由来自南朝的技术工匠参与完成。所以,梁朝才得以对百济内部的了解更进一步,终于给出了“担鲁制”的描述。虽然《梁书》认为“担鲁”“如中国之言郡县”,但据当代学者考证该制度实类似于分封制,而不是真正的郡县制,此前百济与南朝交涉史料中屡屡出现的“面中王”、“都汉王”、“迈卢王”、“迈罗王”、“阿错王”、“辟中王”、“八中侯”、“弗斯侯”、“弗中侯”、“面中侯”就是这些分封的“担鲁”。“担鲁制”很可能是由百济的前身马韩邦联国家的体制演变而来,马韩诸国通过会盟朝贡松散地组织起来,当百济逐步吞并马韩土地后很可能像中国的周、汉朝代那样把新获得的土地分封出去,从而形成原始的“担鲁制”。这种制度从何时开始目前尚无法考定,但从后面的记载看梁朝之后不久它便被真正的中央集权地方制度“方郡制”取代了。
《隋书》卷81《百济传》载:“其都曰居拔城。……畿内为五部,部有五巷,士人居焉。五方各有方领一人,方佐贰之。方有十郡,郡有将。”《北史》卷94《百济传》所述与之类似而更为详细,载:“其都曰居拔城,亦曰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东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都下有万家,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部有五巷,士庶居焉。部统兵五百人。五方各有方领一人,以达率为之,方佐贰之。方有十郡,郡有将三人,以德率为之。统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城之内外人庶及余小城,咸分隶焉。”
《三国史记》《职官志下》《百济》也援引了《隋书》和《北史》的记载,但文字上与今本中国史籍略有差异,应当是引用时误写或误刻造成的。如《三国史记》将《隋书》的“五方各有方领[B]一[/B]人”写作“五方各有方领[B]二[/B]人”,将《北史》的“都下有[B]万家[/B],[B]分[/B]为五部”写作“都下有[B]方[/B],[B]各[/B]为五部”,“各有方[B]领[/B]一人”写作“各有方[B]镇[/B]一人”,“统兵一千[B]二[/B]百人以下”写作“统兵一千[B]一[/B]百人以下”。这些文字在做史料分析时都应当予以纠正,以免发生误解。
《北史》的这部分记载不见于《魏书》,而与《隋书》相对应,表明这些资料产生于《魏书》编撰完成之后,时间相当于隋朝,而《北史》、《隋书》援引的史料同源,只是各书引用的详略不同罢了。由此可以证明,百济在隋朝时已经改“担鲁制”为“方郡制”,同时在畿内实行“部巷制”。隋灭陈时有战船漂至百济的属国耽罗即今韩国济州道,百济威德王将其厚待送还“并遣使奉表贺平陈”,隋文帝下诏赞誉。于是,隋济两国邦交正式开始,后来百济威德王、武康王又先后遣使王辩那、燕文进、王孝邻、国智牟等来朝。大业七(611)年,隋炀帝“遣尚书起部郎席律诣百济,与相知”,这是隋朝唯一一次派遣前往百济本土,当获得大量百济资料,这也是之后中土对百济大为了解的重要原因。而《北史》中关于百济“方郡制”、“部巷制”的记载也很可能就来源于席律一行的实录,其内容应当是切实可信的。
《隋书》、《北史》中称百济的都城为“居拔城”、“固麻城”,这与《梁书》的说法一致。百济圣王十六(538)年即梁武帝大同四年,由熊津即今忠清南道公州迁都至泗沘即今同道扶余,改国号为“南扶余”。三年后即大同七(541)年,圣王又遣使进献“并请《涅盘》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太清三(549)年,圣王又遣使贡献,时值梁朝侯景之乱,使者为侯景所囚,直至三年后侯景被平定才得以归国。由此,各书所称的百济都城“居拔城”或“固麻城”都是指“泗沘城”。而《钦定满洲源流考》认为“固麻”为双城之意,此称同时指泗沘、熊津两城即东、西二都,此亦备一说。
泗沘城又称“所夫里”城,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百济亡国后,当是百济语音异译。泗沘城约有人口“万家”,按照上、前、中、下、后分为5部,每部有兵马500人,看来是带有军事性质的。每部再分为5巷,巷没有单独的兵力配置,其功能或类于唐代的“坊”,应该属于民政建制。如此,整个都城不在作为地方机构的5方之内而独为一体,分成5部25巷,平均每巷约400家;京畿的卫戍部队总共2000人,民兵比约为4家对1兵,若以每家5口计,则为20比1。
5方大致以方位而名,其“方”即源自此意。每方由1名百济第二位“达率”级的“方领”主管,若干名“方佐”助理。《三国史记》《新罗武烈王纪》七(660)年七月十八日条载:“义慈率太子及熊津方领军等,自熊津城来降。”这说明“方郡制”一直实行至百济末年,且“方领”又称为“方领军”,带有很强的军事性,“方”又可以其治所命名,如“熊津方”。每方下管理约10郡,每郡有3名“郡将”,一般由百济第四位“德率”级官员担任,郡将手中也有兵权,依郡的大小、重要性不等而有多有少。方佐地位低于方领而高于一般郡将,很可能由第三位“恩率”级官员出任。
又,唐代著名的百济籍将领黑齿常之在百济未灭之时任职为“西部达率兼风达郡将”,这里提示了好几个信息:首先,黑齿常之出任风达郡将则不可能是留守京畿的京官而是地方官,他又为西部达率,如前所述达率是足以出任方领的高官,那么黑齿常之所谓的“西部”应当就是“西方”,则“方”也可称“部”,与京畿5部称谓相似。其次,身为达率的黑齿常之依其品位即便不是西部方领,地位也高于一般郡将,由此方领或方佐是可以兼任郡将的。第三,需要负责“西方”事务的黑齿常之兼任风达郡的郡将之职,则“风达郡”很可能就是“西方”的治所,由此方治于其下某郡,此与唐代都督府治于某州,都督常兼任该州刺史相类似。最后,朴文一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一书中经过对《三国史记》等资料的分析认为,新罗后来实行的“州郡县制”中的州、郡、县都有独立辖域,即不存在某州治于某郡、某郡治于某县的情况,而是对地理范围相近的区域依其重要性而设立不同等级的地方行政单位,并由等级较高的单位兼管周围等级较低的单位,此与中国的各级地方行政单位一元化体制有很大不同。而这里我们知道百济的“方郡制”更类似于中国的上下一元化体制,而与新罗“州郡县制”不同;又据《三国史记》《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可知百济的郡下还有县,类似地可以推断这些县也是覆盖了整个郡的范围,即和中国相同,郡应当治于其下辖某县。这就进一步暗示《三国史记》《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中所录百济的县至少缺失了后来成为新罗州、小京、郡一级行政单位的那部分,其数量足有数十个之多。
《北史》中列举的5方治所可以根据《三国史记》所述百济地理及《大东地志》考定推知,今略述如下:
“中方曰古沙城”条:《百济地理志》中有“古沙夫里郡”,《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中又有“古阜郡,本百济古沙夫里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古阜即今全罗北道西部同名地。“夫里”在百济语中就是聚落、城池的意思,此“古沙夫里”就是“古沙城”。也就是说,百济中方治于今古阜。
“东方曰得安城”条:《百济地理志》中有“德近郡”,《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中又有“德殷郡,本百济德近郡,景德王改名,今德恩郡”,此处的“德恩”即今忠清南道恩津。“得安”、“德殷”、“德恩”都是同音之转,而“德近”发音也与之接近,所谓东方的治所“得安城”就是今恩津的“德近郡”。
“南方曰久知下城”条:《百济地理志》中有“仇知县”、“居知山县,一云安陵”、“仇知只山县”,《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中分别有“金池县,本百济仇知县,景德王改名,今全义县”、“安波县,本百济居知山县,居一作屈,景德王改名,今长山县”、“金沟县,本百济仇知只山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全义在忠清南道东北,长山在全罗南道西南的长山岛,金沟在全罗北道西部、古阜东略偏北。全义的位置与南方不符,若金沟系南方治所则南方与中方地界将犬牙交错、难以划定,因此“久知下城”只能是位于长山岛的“居知山县”,这与“南方”的意思也可匹配。
“西方曰刀先城”条:《百济地理志》中有“豆乃山县”、“大尸山郡”,《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分别有“万顷县,本百济豆乃山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大山郡,本百济大尸山郡,景德王改名,今泰山郡”。万顷即今全罗北道西部同名地,在前述中方治所今古阜北面约20公里处。泰山即今全罗北道的泰仁,在古阜东偏南约16公里处。假定西方治于万顷,则西方就位于中方北面,与治于今恩津的东方相对。而若西方治于泰仁,则其与中方、南方的地域划分将出现一定困难,具体位置不甚符合。另,前面已经由黑齿常之出任“西部达率兼风达郡将”一条得出西方治于风达郡,而泰仁所在地为百济大尸山郡,且没有其它资料能够证明风达、大尸山实为一郡。因此,刀先城即万顷豆乃山县的可能性更大,此地同时也是风达郡治所。
“北方曰熊津城”条:《百济地理志》中有“熊川州,一云熊津”,《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有“熊州,本百济旧都。唐高宗遣苏定方平之,置熊津都督府。新罗文武王取其地有之,神文王改为熊川州,置都督,景德王十六(757)年,改名熊州。今公州”。结合这两条可以非常肯定地认定,北方的治所就在百济旧都熊津。前引百济义慈王、太子、熊津方领军等人投降一节及《新唐书》卷百四十五《百济传》“义慈挟太子隆走北鄙”也可证明《北史》所记的可信度。但是,我们已经分析得出百济末期一直实行“方郡制”的结论,也就是说百济并没有“州”的建制。《百济地理志》中所谓的“熊川州”应当是“熊津方”、“熊津郡”或者“熊津部”,至于“州”这样的建制是唐朝及新罗才有的。那么,会不会百济的“方”也被称为“州”呢?答案是否定的。《百济地理志》中另外一个州是“武珍州”,其在《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中对应的记载是“武州,本百济地,神文王六(686)年为武珍州,景德王改为武州,今光州”。这个位于今光州的武珍并不在前述五部治城之内,且其本来也只说成是“百济地”而已,是新罗的神文王将其设置为“武珍州”的,百济时代它充其量不过是个郡甚至县罢了。因此,《百济地理志》一定是误将“熊津郡”错写为了“熊川州”。此外,我对唐朝所设立的熊津都督府是否位于此熊津郡也有疑问,将在后文中另加阐述。

[ 本帖最后由 江城梅花引 于 2008-1-22 22:06 编辑 ]

TOP

当然,百济的“方郡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唐书》卷199《百济传》载:“又外置六带方,管十郡。……其国旧分为五部,统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至是,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及县令。”《新唐书》卷220《百济传》载:“有六方,方统十郡。……平其国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户七十六万。乃析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擢酋渠长治之。”比照下来,《旧唐书》所谓“六带方”显然应作“六方”,“带”字误衍。那么,唐代百济应当将“五方制”改为“六方制”,比之前多了1方。经过对各种资料的分析,这多出来的1方当是义慈王时期侵略新罗西部所得,故而等到苏定方等击灭百济后,仍称其国为“五部”,想必是将原属于新罗的那1方土地物归原主了。依据两《唐书》,义慈王时期百济从新罗单独攻陷并占有的城池就多达60余座,又与高句丽、靺鞨一起攻陷了新罗北部30多城;《三国史记》中也有类似记载,百济单独攻陷的城池多在新罗西部,而与高句丽等联合攻陷的在新罗北部,前一种除去与新罗拉锯战的部分也将近60城。《三国史记》《新罗文武王纪》三(663)年二月条载:“钦纯、天存领兵攻取百济居列城,斩首七百余级。”居列城就是现在庆尚南道西北部的居昌,本是加耶联盟中“子他国”即“接涂国”之地,新罗真兴王二十三(562)年和其它小国一起被新罗吞并。而到了百济复国运动时该城居然成了百济军的重要据点,可知该地此前已被百济占有,当在60余城之内。由此,也可以印证义慈王从新罗夺去的大片土地多在今洛东江以西的古加耶地区,这大致就是新设的那1方的辖区。该方的治所今在何地已经无从考查,但可以推断应该在中方(古沙方)、南方(久知下方)乃至东方(得安方)的东面。
从两《唐书》的记载看,百济灭亡前夕其“五部”即固有的5方下辖有“三十七郡”,平均每方7至8郡,略少于“十郡”之数。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这37郡是否包括都城泗沘及5方治所的那些郡,需要仔细分析。依照《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的记载,新罗在百济故地上建立了3州、1小京、38郡、101县,共143个行政单元,其中州郡级的共42个。另,熊州下“西原小京”即今忠清北道清州虽未明言原属百济,但《百济地理志》中也有“西原,一云臂城,一云子谷”的记载。现考查史料后认为,“臂城”、“子谷”前均脱“娘”字,此地也可考定为清州,《三国史记》将此城与位于今京畿道北部抱川的“臂城”相混淆,导致位置错乱,“西原小京”实本属百济。这144个单元中也包括了都城泗沘所在的扶余郡(百济称所夫里郡)、中方治所古阜郡(古沙夫里郡)、东方治所德殷郡(德近郡)、南方治所安波县(居知山县)、西方治所万顷县(豆乃山县)、北方治所熊州(熊津)。但而这些州郡县的沿革中提到了百济时的建制,3州、1小京的前身是何级没有明确交待,另外1小京和32郡原本就是百济的33个郡,而有5郡系由百济的县升格而来(其中碧骨县、阿次山县在《百济地理志》中均写作郡,或百济时已由县设郡欤),任存郡建于百济“任存城”,99县沿袭了百济的县,另有2县系原百济的郡降格设置。如此,可完全确定的百济郡有35个,若熊津、完山、武珍、西原这3州1小京及任存城原本也都是郡则有40个。有趣的是,《地理志三》《新罗熊、全、武》与《百济地理志》对郡、县书写有矛盾的碧骨、阿次山两郡,其辖县中分别有西方及风达郡治所豆乃山和南方治所居知山。也就是说,存在新罗吞并这些地方后将原来的郡治迁移到邻县的可能。
由此初步推断,百济灭亡前夕其本土即不包括由新罗夺取而来的土地上一共建立了42郡,除都城泗沘所在的所夫里郡外其余41郡分由5方管理。两《唐书》所说的“五部、三十七郡”是一种粗略的表述,不但没有指出5部治所本身也都有1郡未计入37郡之数,而且将都城所在的所夫里郡归入了一般化的37郡之数。这42郡及今日位置分别是:
今忠清南道内14郡:所夫里(扶余)、熊津(公州)、任存(大兴)、大木岳(木川)、加林(林川)、舌林(舒川)、马尸山(德山)、槥(沔川)、黄等也山(连山)、结已(结城)、基(瑞山)、汤井(温阳)、进乃(锦山)、德近(恩津);
今忠清北道内2郡:一牟山(文义)、娘臂(后为新罗西原小京,清州);
今大田市内1郡:雨述(怀德);
今全罗北道内10郡:完山(全州)、古龙(南原)、屎山(临陂)、大尸山(泰仁)、古沙夫里(古阜)、风达(西方治所豆乃山,万顷)或碧骨(金堤)、道实(淳昌)、金马渚(益山)、伯海(长溪)、任实(任实);
今光州市内1郡:武珍(光州);
今全罗南道内14郡:分嵯(乐安)、伏忽(宝城)、波夫里(福内)、秋子兮(潭阳)、月奈(灵岩)、武尸伊(灵光)、歃平(顺天)、欲乃(谷城)、尔陵夫里(绫州)、发罗(罗州)、安陵(南方治所居知山,长山)或阿次山(押海)、道武(康津)、勿阿兮(务安)、因珍岛(珍岛)。
在这42郡中,除了所夫里郡属京畿为特殊情况外,其余各郡都有3名郡将驻守,每郡驻军700至1200人不等,或许5方治所会更多一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百济的郡和方、部一样,带有很强的军事性,郡的长官称“郡将”而不是“郡守”将这种军事性表现得尤为突出。若以每郡驻军为700、1200的中位数950人计,这外置的41郡共有常备军38950人;若考虑百济灭亡前夕尚有强占新罗之地所设1方,在此兵数上多加两成,再与都城2500兵马相加,则有49240人,故5万之数大致就是百济末年的常备军数量。若其全国民兵比与都城泗沘相同即4家对1兵,则全国约有20万户;去掉原属新罗之地,当有165800户。实际上,都城是全国最为关要之地,驻军会比较多,民兵比就会比全国偏低一些。如此不谬,百济末年本土的户数应该比165800更高,但究竟高多少则需再作考证,后文中还将另做展开。
《三国史记》中保留了大量百济城池的记载,但是目前无法知晓这些城的行政配置如何。据两《唐书》《百济传》记载可知,百济灭亡前夕有“城二百”;但考虑到高句丽的176座城池在两《唐书》中有时也写作“城一百七十”,这所谓的百济“城二百”可能只是约数。《旧唐书》卷109《黑齿常之传》中称其“遂复本国二百余城”,此虽为夸张之语,但可知百济的城池数目多于“二百”之数。《大唐平百济国碑铭》中称苏定方灭百济后在其故地“凡置五都督、卅七州、二百五十县”,这些县很可能都是百济原来的城,竟达250座之多。而且,唐朝与新罗联军灭亡百济,之后又联手平定百济复国运动、灭亡高句丽,其合作关系又维持了近10年,唐朝素以恢复海东秩序为己任,百济侵占的新罗故地理当在其灭亡后一律归还新罗,而不会由大唐设立府、州、县。因此,百济灭亡前夕实际上拥有250座本土城池加上60座左右新罗西部城池及从新罗北部攻得的城池若干,总数在300座以上。
《三国史记》《地理志》中认为百济设立过大量的县,则这“二百五十县”或许就是沿袭其本来的建制所设。之后,新罗又私自兼并了百济故地,沿袭了一部分百济的县设立了自己的州、郡、县。如前所述,百济的方、郡、县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国而不同于统一新罗时期,这些县覆盖了整片百济的土地。事实上,如果这250县不包括5都督府、37州治所区域的话,以每府、州、县1城计,其本土城池总数达292,这恐怕已经不能用“城二百”、“二百余城”来作约数了。这则记录也可作为百济方、郡、县辖域上下覆盖的一条旁证。
由此,百济灭亡前夕全国分为1都(在郡之数,又分5部25巷)、6方(本土5方加新罗之地1方)、约50郡(本土42郡加新罗之地若干郡)、300余县(本土250县加新罗之地若干县)。这是可以基本确认的行政单位。
此外,县下还有“村”这样的自然单位,这从建于公元5世纪初的高句丽《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中的记载就可知晓。该碑铭“六(396)年丙申”条称,高句丽广开土王率大军南征百济,攻破其汉水以北大片土地,“于是得五十八城,村七百”。由此可以推断,百济的村是比城规模更小的居民点,或者说村是处于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城周围的聚落,是城的附属区域,一旦城被攻陷,其周围附属的村也就很可能随之沦陷。按此比例,公元4世纪末百济汉水以北地区“城”与“村”的比例大约是1城附着12村。据《三国史记》《地理志二》《新罗汉、朔、溟》,新罗在曾属于高句丽的今汉江至大同江之间区域内设立了49个州、郡、县,均属汉州管辖;而公元4世纪末,该区域正由高句丽和百济分治且其大部本属百济。若按照新罗于百济250城基础上设立144个州、小京、郡、县的比例计算,此区域在统一新罗建制时有85城上下。从“五十八城”与“85城上下”间的差异来源于不在广开土王“六年丙申”拓境范围内的城池及300年间新筑城池两部分:据《三国史记》《高句丽广开土王纪》载,“六年丙申”以前广开土王已经从百济手中夺取了11城并在南方修筑了7城;《广开土王碑铭》中称“十七(407)年丁未”又攻取百济6城,这些城也当多在汉水以北。如此,广开土王年间汉水以北、大同江以南的城池至少有82座,与85之数相差无几。若将“1城附着12村”的比例推广至公元7世纪中期百济灭亡前夕,则百济本土将有约3000个村庄;再考虑经过二三百年的生息繁衍,人口将有增长,村庄数目也可能增多,百济本土村数应该超过3000之数。而包括强占新罗之地在内的话,百济全国的村庄数量足有近4000个之多。由此可见,当时处于朝鲜半岛西南一隅的百济已经如何的人丁兴旺、繁荣昌盛了。

[ 本帖最后由 江城梅花引 于 2008-1-22 22:07 编辑 ]

TOP

第2楼开头

当然,百济的“方郡制”也不是一尘不变的

尘字ms...

[ 本帖最后由 江城梅花引 于 2008-1-22 22:08 编辑 ]
另:现在时兴对比  放到三国  偶最起码也素简雍那样的人物啊
吉泽满塞................................................................................................................................................................................................
统7   智8   政3      初始兵力:5083     持续动员中   收入:24723   技能:突击

 

TOP

re:觉迷不是觉密[em12]

觉迷不是觉密[em12]

TOP

re:唔,这文是老妖送给我们的吗?如此多谢了啊...

唔,这文是老妖送给我们的吗?如此多谢了啊!呵呵~~~~[em16]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老妖真是能写,才第一小节就这么多啊,强悍...

老妖真是能写,才第一小节就这么多啊,强悍啊~~~~ "故5万之数大致就是百济末年的常备军数量。若其全国民兵比与都城泗沘相同即4家对1兵,则全国约有20万户" 百济末年的常备军约为五万,这个俺赞成,正因如此,老妖你认为在亡国后还能有十万抵抗军这就显得牵强了啊~~~~又,你说到百济全国约有20万户,每户五人则全国人口大约才100万人,离老妖你在觉迷文中说的"而平百济碑上的数字可能是误读(74万户320万口)。一个拥有320万人口的国家,其丁数在90万左右,就算十丁取一也有9万"这个明显自相矛盾啊~~~~[em11] PS:加精~~~~这篇是送给偶的没错吧?呵呵~~~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我们家有好些新人要养活,哪里还有余粮啊。...

我们家有好些新人要养活,哪里还有余粮啊。。。。。。我们家和战盟都挂了,我现在是没地方贴才放到觉迷的板块里吸引子弹的。等有余粮了再考虑是否和你“换文”吧,哈哈[em01] 百济人口的问题我后面会讨论的,已经推翻了之前认为有76万户、320万口的观点,目前倾向于24万户、120万口。时代在发展,就不许我也发展发展吗?哼哼。。。。。。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满者...

引用:
下面引用由满者伯夷发表的内容: 我们家有好些新人要养活,哪里还有余粮啊。。。。。。我们家和战盟都挂了,我现在是没地方贴才放到觉迷的板块里吸引子弹的。等有余粮了再考虑是否和你“换文”吧,哈哈 百济人口的问题我后面会讨论的,已经推...
哼哼,俺不管,帖俺这里的就算默认送给俺了啊~~~~~[em15][em18]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宗纲,6月就交给你了。。。9月检地俺来接...

宗纲,6月就交给你了。。。9月检地俺来接棒
新战国联盟因幡山名家白饭 原内藏介信之参上
我喜欢惊喜,别人是惊,我是喜。

TOP

re:动用了点权力,改了几个错字[em16]

动用了点权力,改了几个错字[em16]

TOP

re:呵呵,觉迷不用越俎代庖啊,老妖码字的认真...

呵呵,觉迷不用越俎代庖啊,老妖码字的认真程度不在你我之下~~~~~[em11][em1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其实高句丽和百济一样,也有所谓的“五部制...

其实高句丽和百济一样,也有所谓的“五部制”,很可能源于《礼记》王制篇中的五方制度~~~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意...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意觉迷发表的内容: 动用了点权力,改了几个错字
你改了哪几个啊?告诉我,我也好改自己手头的文本[em06]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原信...

引用:
下面引用由原信之发表的内容: 宗纲,6月就交给你了。。。9月检地俺来接棒
你的翻译稿呢?这次交不出来?我这文可能比较长,最近又一直仿真,只能偷空写,未必完得成啊。。。。。。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满者...

引用:
下面引用由满者伯夷发表的内容: 你改了哪几个啊?告诉我,我也好改自己手头的文本
就是上面指出的两个错字。[em04]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满者...

引用:
下面引用由满者伯夷发表的内容: 你的翻译稿呢?这次交不出来?我这文可能比较长,最近又一直仿真,只能偷空写,未必完得成啊。。。。。。
6月27才考完。。。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赶作业,赶完作业就要开始复习备考了。。。 然后假期一个月回去奋迅。。。9月应该能解决
新战国联盟因幡山名家白饭 原内藏介信之参上
我喜欢惊喜,别人是惊,我是喜。

TOP

re:小气的老妖不送那大方的信之送吧?这篇翻译...

小气的老妖不送那大方的信之送吧?这篇翻译文俺预订鸟~~~~[em06] PS:最近又一直仿真~~~~仿真是什么意思?不明白,老妖干啥大事啊?[em0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em12]俺也很小气的说。。。

[em12]俺也很小气的说。。。
新战国联盟因幡山名家白饭 原内藏介信之参上
我喜欢惊喜,别人是惊,我是喜。

TOP

re: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对啊~~~[em0...

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对啊~~~[em06][em1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做不到,就做一个低调、蛋定、靠谱、牛逼的人吧。

TOP

re:[em12]那某豪送俺们几万石作为扶贫吧...

[em12]那某豪送俺们几万石作为扶贫吧,俺们才30w石出头啊。。。
新战国联盟因幡山名家白饭 原内藏介信之参上
我喜欢惊喜,别人是惊,我是喜。

TOP

 98 12345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