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1004年5月26日-1048年1月19日)--西夏皇帝 宋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初五(5月26日),一个婴儿在灵洲(今宁夏灵武)呱呱坠地,他刚出生就啼声英弃,双目炯炯。 李元昊出世的几个月前,他的祖父李继迁,一生戎马征战,彪悍勇武的盖世英雄,却因箭创发作,伤势日重,卧床不起了。子德明战功卓著,继承父亲遗业。在他在位的近30年中,善于识时审务,利用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元昊建立西夏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元昊出生的这一年,中原的北宋王朝与北方的辽朝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辽军南侵,宋真宗被迫亲征而获胜,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对于“国危子弱”的党项政权,宋真宗也打算以恩致之,进行招抚,贯彻其“姑务羁縻,以缓争战”的既定方针。 在这种有利的和平形势下,李德明为了恢复战后秩序,巩固新挑起的西平政权重担,巧妙地利用宋、辽矛盾,求得生存发展。同宋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贸易,促进了党项族的经济发展,一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甲胄尘委,养生葬死,各终天年”;“自与通好,略无猜情,门市不讥,商贩如织”。这些就是德明时期和平景象的写照。
远见卓识
尚在髫龄的元昊,对父亲的睦宋政策,特别是同宋朝的经济贸易,不能理解。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用马匹换取物品,因得到的东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把使臣斩首。元昊对父亲的这种举动十分不满,对诫父亲说:“吾戎人本从事鞍马,今以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杀之,则人谁肯为我用乎?”德明见年仅10余岁的独子就有这种见识,十分器重。 少年元昊,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鹰勾鼻子耸起,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中等身材,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常常带了百余骑兵出行,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伞盖相随,从骑杂沓,耀武扬威。元昊幼读兵书,对当时流行的《野战歌》、《太乙金鉴诀》一类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又懂佛学。尤倾心于治国安邦的法律著作,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造就了元昊成为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的英才。 在宋朝边将中,对元昊的外貌、器度、见识有种种不同的传说。边帅曹玮驻守陕西沿边,早想一睹元昊风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踪。听说元昊常到沿边榷市行走,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不能见到。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图影,曹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物也!”并且预见到他后日必为宋朝边患。 这种预见不是没有道理的。元昊逐渐长大adult,对父亲的和宋政策,特别是向宋称臣日益不满,多次规劝父亲不再臣服宋朝。他对德明说:“吾部落实繁,财用不足。苟失众,何以守邦?不若以所得俸赐,招养蕃族,习练弓矢。小则四行征讨,大则侵夺封疆,上下丰盈,于计为得。”德明对元昊的意见,何尝觉得没有道理呢。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年轻气盛的元昊还不太懂得“识时审务”的重要。德明不正面作答,只以言相激:“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驳斥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英雄之生,当王霸耳”活画出青年元昊的英雄气概!
大中祥符三年(1010)九月,李德明被辽封为夏国王以后,即动用数万民夫在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北的敖子山上,修建宫室,绵亘20余里,极其豪华壮丽。有一次他从夏州出巡到敖子山行宫时,“大辇方舆卤薄仪卫”(即仪仗队),俨然和宋朝皇帝相仿。大中祥符九年(1016)李德明“僭帝制”,追谥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孝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第二年夏天,有人向德明报告说,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北的温泉山上看见了龙,李德明以为祥瑞之兆,派官员去怀远祭祀,其实是作迁都怀远的打算。他借别人之口向他提出迁都的理由:“西平土俗淳厚,然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不若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洵万世之业也。况屡现休征,神人允协,急宜卜筑新都,以承天命。”迁都的理由是十分充足合理的,又加上天命所归,就没有人敢反对。于是李德明派大臣贺承珍到怀远负责兴建都城事宜。改怀远镇为兴州,正式定都。 天圣六年(1028)五月,元昊24岁。李德明派他取得了对河西回鹘作战的决定性胜利后,立为太子。立元昊的生母卫慕氏为后。第二年,德明又向辽为元昊请婚,辽兴宗封宗室女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同时宋也封德明夏王,“车服旌旗,降天子一等”,以此来抵销辽同德明建立的姻戚关系。 明道元年(1032)十月,51岁的李德明在完成了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工作之后死去了。李德明虽然没有来得及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他却为李元昊的称帝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项政权辖地和后来建立的夏国版图内,南部与宋相邻的泾、渭二水上游河谷地,河西走廊中心地带的凉州,湟水流域、洮河流域的熙、河二州地区,以及岷江流域以西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居住着吐蕃居民。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与这些地区的吐蕃部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在河西走廊中心地带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居住着吐蕃的六谷部。他的首领潘罗支,就是当年于灵州之郊一箭射中李继迁的那个人。李德明嗣立伊始,为报杀父之仇,即派兵并策动潘罗支内部的党项迷般嘱、日逋吉罗丹等族,里应外合,袭杀当时担任宋朔方节度使的潘罗支,乘胜将潘罗支弟弟厮铎督占领的凉州收回。六谷部所属一部分吐蕃部族退居青海的湟水流域,依附于另一个吐蕃部族角厮啰。 角厮啰,吐蕃语“佛子”的意思,为吐蕃赞普之后。宋初,由于角厮啰的声誉,被宗哥城(今青海西宁市以东大小峡之间)僧人李立遵和邈川(今青海乐都)大首领温逋奇拥立,在现今青海西宁一带,建立了一个统一辖洮、湟流域广大 地区,拥有数十万居民的地方封建政权,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角厮啰曾聚集了数十万兵马、向宋表示“请平夏人以自效”,但宋对其采取防范的态度。后来角厮啰同李立遵不和,同温逋奇徙居邈川,深感党项政权对他的威协,即归附宋朝,谋求对他的授助。
元昊继位
明道元年(1032),元昊继位之后,宋想利用角厮啰的势力牵制元昊,于是授角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授温逋奇为归化将军。第二年又进封角厮啰为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元昊初立,积极准备称帝建国,为了巩固后方,也为了惩罚角厮啰归附宋朝,便发动了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 这一年七月间,元昊派大将苏奴儿带兵2.5万进攻猫牛城(今青海西宁东北,大通河东南),被叶蕃兵击败,苏奴儿被俘。元昊听到消息后,于九月间亲自带兵南征,又一次围攻猫牛城,攻城一月余,城坚不克。于是元昊派人向吐蕃守将诈称约和,暗以兵士藏蹑于后,城门刚启,元昊士兵夺门蜂拥而入,迅速攻占城池,对城内居民残酷屠杀掳掠。 景祐二年,元昊立称广远元年(1035),角厮啰内部发生叛乱,论逋(国相)温逋哥囚禁角厮啰,角厮啰逃出邈川,集兵杀死温逋哥,并徙居青唐城。元昊乘角厮啰发生内乱的时机,出兵进攻宗哥带星岑诸城寨,进围青唐城。角厮啰派部将安子罗领兵10万,阴绝元昊退路。元昊还兵与安子罗军作战,战斗十分激烈。经过了延续200余天的艰苦战斗,安子罗兵渐渐不能支持;元昊军队也因粮草不继,士兵饥饿而死者越来越多。元昊只好撤军,大军流宗哥河,船方半渡河中,安子罗暗使人决水淹元昊军,士卒漂没不计其数,幸存者大溃而逃。 宗哥河之败使元昊十分恼怒。同年十二月,又亲率大军进至河湟。角厮啰自知寡不敌众,屯兵于鄯州(今青海西宁境),不出战。元昊主动进攻,在渡一条河时,在河水浅的地方插标识为记,作为返军渡河之处。角厮啰派细作前去侦探,得其虚实,暗中使人把渡河标识移植到河水险之处。角厮啰派细作前去侦探,得其虚实,暗中使人把渡河标识移植到河水深险处。元昊对角厮啰的进攻被击败,士兵狼狈争相逃命,到达河边,寻找标识抢先涉水而过,不断误入深水,险浪扑击,士兵溺水而死者十有八九,失去辎重无数,仅留得残兵剩卒保护元昊逃回。李元昊又一次败于角厮啰,再不敢轻易涉足其境。 第二年,当李元昊击败河西回鹘,完全占领河西走廊,又想窥视陇、蜀之地时,他深恐宋利用吐蕃诸部族去抄自己的后路,于是带领大军循阿干河,攻破兰州羌族部落,进军马衔山(今甘肃临洮县北),在瓦川会地主修筑城寨,留兵镇守,以断绝吐蕃和宋的通路。 这时角厮啰发生内乱,角厮啰妻妾争宠,李氏子摩毡角同母党李巴全策划携带其母逃奔宗哥城,集众形成一支独立势力,不受角厮啰制约。元昊乘机以重赂行间,并诱使摩毡角的谋主、首领郢城俞龙归附。郢城俞龙带领万余人投降元昊。后来又把女儿嫁给元昊的儿子宁令(号梁王)为妻。从此,角厮啰常怀祸发肘腋之忧,意衰志怯,势力越来越衰弱,遂同三妻乔氏往西迁到厉精城居住。 元昊正式建国后,宋还想利用角厮啰的势力去牵制元昊,但由于夏的强盛,使角厮啰“终不能有大功”。 在黄河以西,祁连山与北山山脉之间,有一条宽百公里或仅数公里的天然长廊,蜿蜒1000多公里,称作河西走廊。它是古亻弋中西交通必经大道—“丝绸之路”的东段大道,也是古亻弋中原王朝西北边防的重地。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有祁连山雪水的滋润,水草肥美,可耕可牧,是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赖以生养蕃息的一块宝地。 党项族未占领河西走廊之前,是甘州回鹘(河西回鹘)居住的地方。早在公元9世纪中叶,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一部分回鹘人迁人河西地区,同原来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回鹘部族建立了回鹘政权,成为河西走廊一股重要的统治势力。夏州党项政权兴起,特别是李继迁都西平之后,党项政权即处于甘州回鹘、吐蕃和宋、辽之间。河西走廊地逼西平,直接威胁着党项政权后方的安全。李继迁要进攻宋朝,就必须解除后顾之忧。河西走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也成为党项政权发展的必争之地。 甘州回鹘的“牙账”设在甘州(今甘肃张掖)。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到天圣四年(1026),李德明同回鹘进行了六次争夺甘州的战争,每次都遭到失败。德明因此同回鹘结成世仇。天圣六年,元昊已长大adult,德明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首次派元昊带兵去攻打甘州,一战告捷,攻破甘州,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通顺王仓猝出逃,留在城中的后妃子女家属都被元昊掳获。甘州首战成功,深得德明欢心,元昊被立为太子。 党项同回鹘争夺河西凉州的时间持续最久。李继迁时,西凉为吐蕃首领潘罗支占据,并结回鹘为援共同对付党项。咸平六年(1003),李继迁带兵越过黄河和贺兰山攻打西凉。在攻占西凉后的凯旋路上,李继迁中了潘罗支致命的一箭。4年之后,李德明又一次夺取西凉,不久又被回鹘夺回。元昊攻取甘州之后,固守西凉的回鹘人就失去了大本营。元昊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宋兵到环庆一带,使回鹘失去戒备,然后出奇兵突袭西凉,回鹘人弃城去投奔吐蕃角厮啰。 李元昊占领甘、凉二州之后,使河西走廊西部的肃州和瓜、沙二州失去了屏蔽。当甘州城危之时,隶属于甘州回鹘的沙州回鹘分部瓜州王曹贤顺,带兵来援,兵至甘州,城已为李元昊占领,曹贤顺见元昊军势盛,表示愿率部归附。在德明同意接受投降后,曹又重返瓜州。元昊继位之后,忙于同吐蕃角厮啰作战,直到景元昊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才从同角厮啰部将安子罗旷日持久的作战中脱身出来,率军西攻回鹘瓜州(今甘肃安西),直抵沙州(今甘肃敦煌),又回师占领肃州(今甘肃酒泉)。这样,元昊便安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结束了甘州回鹘的统治。 宋咸平初年,河西战事开端。当时归曹氏统治的瓜、沙归义军政权发生了一次夺权斗争。担任节度使的曹延禄被其族子曹宗寿杀害,瓜、沙归义军政权开始了曹宗寿当权时期(1002-1014)。曹宗寿就是瓜州王曹贤顺的父亲。曹宗寿一上台,面临河西战乱局势,为防不测,开始动手做一些备战工作。其中之一是把所属瓜、沙二州各处佛教寺院中收藏的佛教经典,佛家度谍,寺院契约、账目,善男信女施主朝拜佛事的状、疏、发愿文、写经、佛画、档案文书,以及各类书籍统统收集起来(约四五万件),运送到莫高窟,找了一个可容纳这些文书的不大不小的洞窟(今编号17窟)封存起来。后来在曹氏失去这个地方之前,又在封闭的洞口墙壁上绘制了壁画。从此这个被封闭的洞窟便不为世人所知。从元昊占领瓜州,西夏占领瓜、沙190余年,下至元、明、清历900余年,到清末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一个颟顸无知的小道士无意中发现了,埋藏在洞窟中近千年的数万件珍贵文书才重见天日。这就是震动世界学坛的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在中国以至全世界的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杀身之祸
之后,宋仁宗再赐他姓赵,可是李元昊不姓赵,他便改回李姓。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处。在位16年(1032年起计),猜忌功臣,稍有不满即罢或杀,反而导致日后母党专权;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据说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为他的疑冢,其后竟把那批民夫统统杀掉。废皇后野利氏、太子宁林格,改立与太子订亲的没移氏(另有一说没藏氏)为新皇后,招致杀身之祸,于1048年为子宁林格所弑,享年46岁,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泰陵。李宁林格后来因弑父之罪被处死。
编辑本段李氏墓地
08年2月29日新华社:考古人员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乌审旗纳林河乡排子湾村发现一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这座五亻弋至北宋初年的拓跋部李氏家族墓地中,出土了几方十分珍贵的墓志。墓志铭用了大段文字记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经过,并明确表示其家族为“本乡客之大族,后魏之莘系焉”。拓跋部李氏家族是“后搬到此地的大族,是成汉人的后亻弋”,这又一次把党项拓跋部和鲜卑族联系在了一起。
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英勇少年
他就是后来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亻弋皇帝李元昊。 少年时亻弋的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他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宋朝边将曹玮,早想一睹元昊的风采,但总不能见到,后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勇也!”
突袭甘凉
元昊adult后,对于先辈称臣于宋,特别是依赖宋朝的恩赐而改变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十分不满。父亲李德明对他说:“吾久用兵久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反驳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李元昊崭露头角是1028年进攻甘洲(今甘肃张掖)回鹘政权的战争,这年元昊二十四岁。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和占据西凉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联络而挟制党项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首先采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并由其子元昊担当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后,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相继降夏。元昊由于这一显赫战功而被李德明册封太子。接着元昊又按其父意图,在率军回师途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乘势突破西凉 ,一举成功。
抛弃赐姓
突袭甘、凉的成功,不仅使党项的势力扩展到河西走廊,也使年轻的李元昊赢得了荣誉。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世后,李元昊在兴州(今宁夏银川)以太子的合法身份和自己的军事才干以及显赫的战功,取得了党项政权的最高统治权。此时,西夏所控制的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昊继位后,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争取贵族上层和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首先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给其祖的李姓、赵姓,改姓嵬名,称“吾祖”。“吾祖”为党项语,意为“青天子”。元昊自以为祖宗为鲜卑拓拔,为了怀念祖先,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剃光头,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同时强令党项部族人一律“秃发”,且限期三日,有不服从者,任何人都可以处死他。一时间,党项民众争相秃发。
效仿统治
1034年,李元昊改年号为广运,后知此为晋朝年号,遂又改为大庆。同年五月,又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兴庆府的布局,仿照唐都长安、宋都东京。李元昊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礼仪,设立文武百官,在皇帝之下的中央ZF机构为: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司、磨勘司、文思院、蕃字院、汉字院等。地方分别设州、县。对文武百官的服饰和官民服饰分别做了严格的规定。这些措施,进一步推进党项社会内部日益增长的封建关系,同时也适应广大新占领汉族地区的封建同志的需要。 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元昊深知他占有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广大地区后,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及严格的兵制,对内统治和对外防御都将失去保证。为此,在原有军事组织的基础上,随着党项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扩大,元昊进而将十二个部落武装改变为十二个军事行政区,分别在各驻地置十二监军司,诸军兵总计五十万。每一监军司设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由贵戚豪右充任;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伺禁官等数十员,党项人,汉人都可以充任。除步兵外,常备军性质的还有骑兵、炮兵、“擒生军”、侍卫军等。炮兵使用一种类似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旋风炮发射石块的兵器。“擒生军”是 担任后勤或警卫部队的总称,由十万人组成。又有二万五千精兵驻扎在首都近畿担任卫戍,给他们配备服役的副兵达七万人。还有从出身豪族而擅长弓马技术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五千侍卫亲军,由元昊亲自掌握。近畿卫戍或宫廷值宿一般都佩戴由国家保卫部门颁发的“防守侍命”或“内宿侍命”西夏文铜牌作为标志。 元昊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这一天,在兴庆府的南郊,祭坛高筑。元昊在亲信大臣野利仁荣、扬守素等人的拥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是年元昊三十四岁。
原因分析
李元昊建国称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西夏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而西夏社会经济之所以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短时间里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有是和李元昊致力于加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吸收中原先进的经济体制,改变西夏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分不开的。夏国的中心地带,处于黄河上游两岸富庶的银川平原。“天下黄河富宁夏”是历史上对这个地区的荣称。元昊建国后,在疏通原有的渠道的基础上,又修筑了由青铜峡至今平罗县境长达200余里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之为“昊皇渠”或“李皇渠”,沟渠遗迹,至今仍存。“昊王渠”等的修筑,使首都兴庆府周围成为夏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元昊还在国家机构中设置“农田司”以管理农业。党项族历来以畜牧业为其经济基础,在元昊攻占了自古既有“畜牧甲天下”的河西走廊甘、凉地区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更为雄厚。著名的“党项马”及其他牲畜和畜产品是党项族与汉族地区进行贸易交换的主要商品。频繁的战争,大量消耗和损失牲畜,没有畜牧业的发展也难以维持。正因为畜牧业在党项族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李元昊十分重视,为了使本民族的传统经济继续得到发展,建国后设立了专官全国畜牧业的群牧司。
卓越头脑
元昊不仅是一个十分有头脑的政治家,还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作战时,多针对客观情况指定战术,,为了争取作战的胜利,元昊不惜采用种种手段,调动各种力量,用谋略取胜。每战或诱降,或诈降,或行间,或偷袭,或设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正月,元昊派牙校贺真等率部向宋金明寨部都监李士彬诈降,又令将士与士彬相遇时不战而退,称士彬为“铁壁相公”,说“我等闻铁壁相公名,莫不坠胆”,以次使李士彬越加骄傲,松懈防务。然后李元昊用突袭战术围攻金明寨,原来诈降的党项士卒为之内应,一夜之间就攻破寨城,俘虏李士彬。接着元昊进围延州(今陕西延安)宋朝驻延州的长官范雍十分惊慌,立即牒令驻守庆州(今甘肃庆阳)的刘平和石元孙率军赴援。刘、石二人带领人马赶到延川、宜川、洛水三河的汇合处三川口时,已经人困马乏。西夏兵按照元昊的部署,在此设伏以待,从山地四出合击,将宋军万余人消灭殆尽,刘平和石元孙被俘。三川口之战是西夏建国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充分显示了元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西夏军事力量的强大。 宋军三川口失利后,元昊针对宋军的进剿计划,指挥夏军诱敌深入,又一次重创宋军,这就是有名的好水川战役。好水川,在今宁夏隆德县城北十五里,两边山谷环抱,只有一径可通,正是兵家设伏之处。 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二月,元昊又一次向宋发动进攻。元昊了解宋军将领任福求胜心切,设下引蛇出洞之计。先派小股部队入寇,遇任福大军后既佯装败北,仓皇撤退。任福不知是计,即抛掉淄重,率数千轻骑追击,沿途夏军遗弃了不少马匹、骆驼,宋军见状更是群追不舍。进入好水川口后,宋军发现路上摆着不少封闭的泥盒子,用手一拍,里面有跃动之声。任福命令士卒将盒砸开,装在里面的鸽子受惊腾起,直飞谷顶,这正是宋军进入埋伏的信号。夏军得到信号,十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地。李元昊在山头以二丈多长的鲍老旗作为指挥的标志。宋军向西旗指向西,宋军向东旗指向东,任宋军左冲右突,终不得脱险,此战宋军死伤惨重,损失将校十余员,任福亦身亡。 元昊建国后形成的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当时的局势复杂化,出现了三国角逐的形势。
对外政策
元昊时期的对外政策,即不同于继迁时期的一贯联辽抗宋,又不同于得明时期的与宋、辽和平相处,而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抗衡宋、辽、视二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这是十分灵活的外交政策。元昊继位后,同辽联姻,受辽封号。一旦两国因党项叛附问题发生纠纷,并引起战争,元昊在给辽以重创之后又立即以胜求和,恢复两国友好。对待宋朝,结盟于辽,有恃无恐,悍然发动攻掠战争。当元昊看到辽以出卖夏国利益从中渔利,便立即决定同宋媾和,在一向坚持的名分问题上向宋做出了让步。这一步不仅使元昊摆脱了早想结束的由长期战争造成的困境,而且避免了辽为从宋得到经济实惠,有可能牺牲夏国,夏国将遭到两面受敌的危险;对宋妥协,两国议和,还可以从宋得到经济实惠,可谓一举三得。
重视人才
元昊在建国的过程中,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收罗。西夏建国初,因忙于战争,教育事业并不发达,所以元昊特别注重吸收汉族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的“智囊团”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其余皆汉人。重用张元、吴昊,更说明了元昊对汉族人才的重视。张、吴二人为宋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他们“累举进士不第”,而又自以为有王佐之才,不甘寂寞,便写诗明志:“好著金笼收拾取,莫教飞去别人家”。明白表示宋朝庭弃人才而不用,他们将为异国效力。宋朝的边师未能重视,于是他们进入西夏。为了引起西夏王国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到酒店里狂喝豪饮,又在墙壁上书写“张元、吴昊饮此”。张、吴二人的所作所为被西夏巡逻兵发现,遂将二人带入宫中。当元昊问他们为什么不避讳自己的名讳时,他们毅然答到:“姓都不管了,谁还理会名呢?”明目张胆地对李元昊接受赵宋赐姓进行讽刺。李元昊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认为他们有胆识,有奇才。立即予以重用,并该回李姓。并在数月之内派人潜入宋境将二人的家眷接来,使之团聚,从而安心为西夏服务。张元曾当过西夏的中书令,和元昊一起指挥了好水川战役。张吴二人帮助元昊成就了一番事业,充分显示了汉族知识分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的作用,也说明宋朝不重视知识分子人才的失策。 元昊对夏国文化建设的最大贡献就是主持创制了西夏文字。元昊规定西夏国内所有艺文诰牒,一律都用新制夏字书写。由于元昊的大力提倡和推行,西夏字上自官方文书,下至民间日常生活,广泛使用并迅速流行,这不仅对于元昊加强统一,巩固统治起了巨大作用,也是元昊加强民族意识建设的又一突出贡献。元昊继位后,对党项民族实行受唐宋影响的礼乐制度十分不满。他按照“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标准,认为唐宋以来的中原礼乐过于繁缛,不适合于党项民族的习惯,于是“裁礼之九拜为三拜,革乐之五音为一音”,简化了礼乐制度。
缺憾不足
但是,李元昊和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统治者一样,也有自身固有的和难以克服的缺憾和不足。他认为,皇权已经很稳固,陶醉于自己的赫赫战功,后期不理朝政,经常在贺兰山离宫和诸妃嬉戏、纵情声色。他给次子李宁令哥取妻没(移)氏,见其貌美,就夺为己有,并立为“新皇后”。宁令哥难以忍受夺爱之恨,加上野心家没藏讹庞挑唆,于是持戈进宫刺伤元昊。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受了惊吓,又急脑不过,鼻创发作,于夏天受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正月初二死去。夏国的开国皇帝党项族的一亻弋英主,就这样中道而殂了。最终李宁令哥被杀,李元昊小儿子李谅祚即帝位。
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鸽战 宋亻弋,西夏皇帝李元昊进逼怀远城(今宁夏银川)。宋将行营总管任福率兵抵抗。宋军进至三川,兵分两路,约定次日会战。李元昊想用有利地形歼灭宋军,便将10万人马布成合围态势,待机灭敌。 次日,任福率军进发,行进途中,先锋发现路旁放着几个带泥的银盒子,内有跳动声,心中疑虑,报告上去。任福来到后,立即开盒,盒内100多只带铃哨的鸽子凌空而起,就在宋军上空盘旋。李元昊望见高飞的鸽群,得知宋军确切的位置,从两翼快速进攻。由于任福的军队“皆非素抚之兵”,临阵慌乱,立即大败,任福也被强敌杀死。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宋史 列卷第二百四十四 曩霄本名李元昊,小字嵬理,国语谓惜为「嵬」,富贵为「理」。母曰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圆面高准,身长五尺余。少时好衣长袖绯衣,冠黑冠,佩弓矢,从卫步卒张青盖。出乘马,以二旗引,百余骑自从。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案上置法律,常携《野战歌》、《太乙金鉴诀》。弱冠,独引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王,夺甘州,遂立为皇太子。数谏其父毋臣宋,父辄戒之曰:「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曰:「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德明卒,即授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西平王,以工部郎中杨告为旌节官告使,礼宾副使朱允中副之。 既袭封,明号令,以兵法勒诸部。始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后垂红结绶,自号嵬名吾祖。凡六日、九日则见官属。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文资则幞头、?华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缕冠、黑漆冠,衣紫旋衤兰,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马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便服则紫皂地绣盘球子花旋衤兰,束带。民庶青绿,以别贵贱。每举兵,必率部长与猎,有获,则下马环坐饮,割鲜而食,各问所见,择取其长。初,宋改元明道,元昊避父讳,称显道于国中。 景祐元年,遂攻环庆路,杀掠居人,下诏约束之。是岁,改元开运,逾月,或告以石晋败亡年号也,乃改广运。元年,母卫慕氏死,遣使来告哀,起复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以内殿崇班、阁门祗候王中庸为致祭使,起居舍人郭劝为吊赠兼起复官告使。庆州柔远砦蕃部巡检嵬通攻破后桥诸堡,于是元昊称兵报仇。缘边都巡检杨遵、柔远砦监押卢训以兵七百与战于龙马岭,败绩。环庆路都监齐宗矩、走马承受赵德宣、宁州都监王文援之,次节义峰,伏兵发,执宗矩,久之始放归。 二年,加兼中书令。遣其令公苏奴儿将兵二万五千攻唃厮啰,败死略尽,苏奴儿被执。元昊自率众攻猫牛城,一月不下。既而诈约和,城开,乃大纵杀戮。又攻青唐、安二、宗哥、带星岭诸城,唃厮啰部将安子罗以兵绝归路,元昊昼夜角战二百余日,子罗败,遂取瓜、沙、肃三州。元昊既还,欲南侵,恐唃厮啰制其后,复举兵攻兰州诸羌,侵至马衔山,筑城凡川。 元昊既悉有夏、银、绥、宥、静、灵、盐、会、胜、甘、凉、瓜、沙、肃,而洪、定、威、龙皆即堡镇号州,仍居兴州,阻河依贺兰山为固。始大建官,以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杨廓、徐敏宗、张文显辈主谋议,以钟鼎臣典文书,以成逋、克成赏、都卧、<者多>如定、多多马窦、惟吉主兵马,野利仁荣主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自河北至午腊?山七万人,以备契丹;河南洪州、白豹、安盐州、罗落、天都、惟精山等五万人,以备环、庆、镇戎、原州;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延、麟、府;右厢甘州路三万人,以备西蕃、回纥;贺兰驻兵五万、灵州五万人、兴州兴庆府七万人为镇守,总五十余万。而苦战倚山讹,山讹者,横山羌,平夏兵不及也。选豪族善弓马五千人迭直,号六班直,月给米二石。铁骑三千,分十部。发兵以银牌召部长面受约束。设十六司于兴州,以总庶务。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纪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复改元大庆。 宋宝元元年,表遣使诣五台山供佛宝,欲窥河东道路。与诸豪歃血约先攻?延,欲自德靖、塞门砦、赤城路三道并入,遂筑坛受册,即皇帝位,时年三十。遣潘七布、昌里马乞点兵集蓬子山,自诣西凉府祠神。 明年,遣使上表曰: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大成之初基。远祖李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臣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辐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时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伏望皇帝陛下,睿哲adult,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方之患。至诚沥恳,仰俟帝俞。谨遣弩涉俄疾、你斯闷、卧普令济、嵬崖?尔奉表以闻。 诏削夺官爵、互市,揭榜于边,募人能擒元昊若斩首献者,即为定难军节度使。又遣贺永年赍?书,纳旌节及所授敕告置神明匣,留归?襄族而去。
康定元年,环庆路钤辖高继隆、知庆州张崇俊攻后桥,而柔远砦主武英入自北门,拔之。未几,夏人攻金明砦,执都监李士彬父子。破安远、塞门、永平诸砦,围延州,设伏三川口,执刘平、石元孙、傅偃、刘发、石逊等。又攻镇戎军,败刘继宗、李纬兵五千。环庆部署任福入白豹城,焚其积聚,破四十一族。 庆历元年二月,攻渭州,逼怀远城。韩琦徼巡边至高平,尽发镇戎兵及募勇士得万人,命行营总管任福等并击之,都监桑怿为前锋,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继之。福申令持重,其夕宿三川,夏人已过怀远东南。翌日,诸军蹑其后。西路巡检常鼎、刘肃与夏人对垒于张家堡,怿以骑兵趣之。福分兵,夕与怿为一军,屯好水川。川与能家川隔在陇山外,观、英为一军,屯笼洛川,相离五里。期以明日会兵,不使夏人一骑遁,然已陷其伏中矣。元昊自将精兵十万,营于川口,候者言夏人有砦,数不多,兵益进。诘旦,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与夏军遇。怿为先锋,见道傍置数银泥合,封袭谨密,中有动跃声,疑莫敢发,福至发之,乃悬哨家鸽百余,自合中起,盘飞军上。于是夏兵四合,怿先犯,中军继之,自辰至午酣战。阵中忽树鲍老旗,长二丈余,怿等莫测。既而鲍老挥右则右伏出,挥左则左伏出,翼而袭之,宋师大败。怿、刘肃及福子怀亮皆战没。小校刘进劝福自拔,福不听,力战死。初,渭州都监赵津将瓦亭塞骑兵三千余为诸将后继。是日,朱观、武英兵会能家川与夏人遇,阵合,王珪自羊牧隆城以屯兵四千五百人助观略阵,阵坚不可动,英重伤,不能出军战。自午至申,夏军益至,东阵步兵大溃,众遂奔。珪、英、津及参军耿傅、队将李简、都监李禹享、刘均皆死于阵。观以千余人保民垣,发矢四射,会暮,夏军引去。将校士卒死者万三百人,关右震动。军须日广,三司告不足,仁宗为之旰食,宋庠请修潼关以备冲突。秋,夏人转攻河东,及麟、府,不能下,乃引兵攻丰州,城孤无援,遂据之;又破宁远砦,屯要害,绝麟、府饷道。杨偕始请弃河外,保合河津,帝不许。会张亢管勾麟府军马事,破之于柏子,又破之于兔毛川,亢筑十余栅,河外始固。元昊虽数胜,然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财力不给,国中为「十不如」之谣以怨之。元昊乃归塞门砦主高延德,因乞和,知延州范仲淹为书陈祸福以喻之。元昊使其亲信野利旺荣复书,语犹?。知延州庞籍言,夏境鼠食稼,且旱,元昊思纳款,遂令知保安军刘拯谕旺荣言:「公方持灵、夏兵,倘内附,当以西平茅土分册之。」知青涧城种世衡又遣王嵩以枣及画龟为书置蜡丸中遗旺荣,谕以早归之意,欲元昊得之,疑旺荣。旺荣得之笑曰:「种使君亦长矣,何为此儿戏耶!」囚嵩窖中岁余。知渭州王沿、总管葛怀敏使僧法淳持书往,而旺荣乃出嵩与教练使李文贵至青涧城,自言用兵以来,资用困乏,人情便于和。籍疑其款吾军,留之数月。 二年,复大入,战于定川,宋师大败,葛怀敏死之。直抵渭州,大焚掠而去。诏籍招纳,籍遣文贵还。月余,元昊使文贵与王嵩以其臣旺荣、其弟旺令、嵬名环、卧誉诤三人书议和,然屈强不肯削僭号,且云「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籍以其言未服,乃令自请,而诏籍复书许之。 明年,遣六宅使伊州剌史贺从勖与文贵俱来,犹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诏遣邵良佐、张士元、张子?、王正伦更往议,且许封册为夏国主,而元昊亦遣如定、聿舍、张延寿、杨守素继来。 四年,始上誓表言:「两失和好,遂历七年,立誓自今,愿藏盟府。其前日所掠将校民户,各不复还。自此有边人逃亡,亦毋得袭逐。臣近以本国城砦进纳朝廷,其栲栳、钅兼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乞画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凡岁赐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乞如常数,臣不复以他相干。乞颁誓诏,盖欲世世遵守,永以为好。倘君亲之义不存,或臣子之心渝变,使宗祀不永,子孙罹殃。」诏答曰:「朕临制四海,廓地万里,西夏之土,世以为胙。今乃纳忠悔咎,表于信誓,质之日月,要之鬼神,及诸子孙,无有渝变。申复恳至,朕甚嘉之。俯阅来誓,一皆如约。」十二月,遣尚书祠部员外郎张子?充册礼使,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张士元副之。仍赐对衣、黄金带、银鞍勒马、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册以漆书竹简,籍以天下乐锦。金涂银印,方二寸一分,文曰「夏国主印」,锦绶,涂金银牌。缘册法物,皆银装金涂,覆以紫绣。约称臣,奉正朔,改所赐敕书为诏而不名,许自置官属。使至京,就驿贸卖,宴坐朵殿。使至其国,相见用宾客礼。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第不通青盐。然宋每遣使往,馆于宥州,终不复至兴、灵,而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 是岁,辽夹山部落呆儿族八百户归元昊,兴宗责还,元昊不遣。遂亲将骑兵十万出金肃城,弟天齐王马步军大元帅将骑七千出南路,韩国王将兵六万出北路,三路济河长驱。兴宗入夏境四百里,不见敌,据得胜寺南壁以待。八月五日,韩国王自贺兰北与元昊接战,数胜之。辽兵至者日益,夏乃请和,退十里,韩国王不从。如是退者三,凡百余里矣,每退必赭其地,辽马无所食,因许和。夏乃迁延,以老其师,而辽之马益病,因急攻之,遂败,复攻南壁,兴宗大败。入南枢王萧孝友砦,擒其鹘突姑驸马,兴宗从数骑走,元昊纵其去。 李元昊五月五日生,国人以其日相庆贺,又以四孟朔为节。凡五娶,一曰大辽兴平公主,二曰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生谅祚,三曰宪成皇后野力氏,四曰妃没?移氏,五曰索氏。元昊以庆历八年正月殂,年四十六。在位十七年,改元开运一年,广运二年,大庆二年,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谥曰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宋遣开封府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曹颖叔为祭奠使,六宅使、达州刺史邓保信为吊慰使,赐绢一千匹、布五百端、羊百口、面米各百石、酒百瓶。及葬,仍赐绢一千五百匹,余如初赙。子谅祚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