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苍真 于 2012-11-9 21:23 发表
唉,本以为是实实在在的交流诗评,我果然还是太纯真了啊。虽然我平时比较搞怪,但至少言诗的时候我从不随便。
开始学诗的时候之所以“唐惟李商隐”,就是因为看不上文联诗人(说的是谁你懂的)的作品,所以我宁肯 ...
咋又突然谦虚了呢,整的俺很有罪恶感啊。。。这是雪姐阴谋的逆袭么?
其实乃的诗固然好,大家应该都看到了,但是孤芳自赏就不好了,算了,俺没资格评价。
俺只想说,评价标准应该和生物一样,是多样性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你说的是对的。
很多人在对人生、历史涉猎尚浅的时候容易喜欢古龙,因为它如无根之水,没有背景,不需分析,就是简简单单的人性。但是随着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进步,应该会更看好金庸的积淀、严谨、厚重和历史性才是。
很多人——包括俺——喜欢乃鄙夷的那个人,是因为他的作品如天马行空,不拘细节,甚至狂放不羁如飞龙在天,有时又如水银泻地之灵动一片。但是的确有很多古诗爱好者不喜欢他,可悲的是不喜欢他的原因正是我们这些喜欢他的人喜欢他的地方。
你可以说是这些人的层次不一样了。但我低级的理解为可能是世人对这种靠天赋而不靠后天阅历形成的作品中那种遮掩不住的才华的“过誉”让此类不喜欢他的诗人(绝不是针对真真乃一个人)的面子不那么大自我感觉不那么好优越感没法那么强罢了。就好比中国移动有一天突然发现幼儿园的小孩都知道他们每个套餐背后的陷阱和猫腻时背后冷汗一阵阵发作的样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再没法骗钱了。俺的个人理解,这是一个道理,一个有趣的自我存在价值的心理学现象。让我想想,古人称之为:文人相轻。。。
好吧,不知所云姑妄观之。
[
本帖最后由 yoko 于 2012-11-10 15: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