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北汉也是在道理的,夫太行者,天下之脊梁,只有控制太行八陉,才能隔断晋冀,保障河北平原.若先攻打辽人,则北汉可从后动作,威胁宋军。孙子云,备前则虚后,无所不备则无所不虚.北汉地近北宋,则当先取之.
相较而言,虽然太祖一生未能讨平北汉,但北汉更弱于契丹,战胜的把握更大,后来也证明了这点。太宗放豪言:"吾必取太原",多少也是英雄欺人,得了便宜。
其实东北边防之失,始于唐季,远肇初唐.西域\漠北\东北,此乃三北边防,以前两者为重,因为唐之关中本位政策故.唐季之时,契丹已兴起有日,渐渐侵夺东北边地.加之河朔割据,朝廷阻隔,无力过问。后续五代动乱之弊,至石晋献地,止划句号,东北边防要地方才尽失于契丹。这个过程颇微妙和漫长。而东北边地及更外处之汉民历百十年后,多半契丹化,契丹得其地兼得其人,数个中原政权因腹地有事始终不能北向力争,直到北宋着手之时,欲收回所谓东北故地就不容易了。
先北汉\后幽燕的方针大体还是不错的。左文襄公之辨"理""势",于我颇多启发。道理再大,也抵不过形势,形势占优,则道理亦为之倾覆.凭北宋之实力,下决心北伐驱逐契丹不是没可能。然而时人考量与今人不同。自唐安史以下,经五代至北宋,无休止的割据纷争,改变中原这种局面乃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呼声。赵宋祖宗深谙于此,其精力也主要用于此.鉴唐与五代之衰.再说赵宋祖宗俩,得位皆不正,因此惮内多于忌外.太平兴国年北伐时,某日深夜不知太宗所在,军中立刻骚动,后传言有拥立燕王德昭,太宗闻后颇为不喜.此事谓为"军中夜警".雍熙北伐失利,枢臣提醒太宗不可久溺于外,得预防内部生变,太宗至此终下决心停止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