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房守日(真田豪语录)

发新话题
打印

陈庆之7000破30W?

re:古人今人说话做事,一般只对自己负责。...

古人今人说话做事,一般只对自己负责。 所以不要百分百相信历史文献。
复国ing......

TOP

re:你的引文出自《梁书》陈庆之传.........

你的引文出自《梁书》陈庆之传...... 《梁书》有优点,也有不足。广采别作,其著作基础乃依梁国史,姚氏父子均为朝臣,有美则录,恶则避讳,尤其南北交战之事,互相各尽夸张粉饰遮掩之能事。后著的李延寿作《南北史》,于南北战事多有阙失,亦是因双方史籍出入太大,难以互相校对。[em10]
复国ing......

TOP

re:为了主观目的而制作文字,乃人之普遍本能。

为了主观目的而制作文字,乃人之普遍本能。
复国ing......

TOP

re:梁武做此决策,多少有点乘人之虚乱,见下:...

梁武做此决策,多少有点乘人之虚乱,见下: 北魏 519年 洛阳中军暴动 523年北方六镇反 524年关陇大反 526年扬州刺史李宪降梁献入寿阳等要地 528年北魏胡太后与孝明帝争权并毒死后者 同年 尔朱荣拥立孝庄帝 兴河阴之变 通境内大战诸军———— 因此529年 梁武派陈庆之奉降梁的北魏宗室元颢 孤军北上攻入洛阳 争夺帝位 ...乘乱啊
复国ing......

TOP

re:梁朝之国力,在天监四年、十三年两个阶段消...

梁朝之国力,在天监四年、十三年两个阶段消耗太多。 所以于中大通元年529年,只能遣孤军北上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陈庆之的7千白袍队,我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研究的。 据我个人分析,可证本楼开门的观点。 绛衣乃是当时戎服之制,落军籍,将帅、武吏、军士着之;白衣乃百姓之服,归民籍。 但白衣百姓也可被征发从戎,历有此事。 所以我大胆猜测,陈庆之7千白袍队并非故意奇装异服。 当时等级森严、着装有制,除开征募白衣百姓入伍外,不可胡作假说。 梁武本无大举北伐之盘算,也没那个国力。 加上意在投机取巧,因而派军就不那么正经了。陈庆之私募为主。 PS 简略言论,不拒指正。
复国ing......

TOP

re:有关北魏末年的军事力量,可测其大概:...

有关北魏末年的军事力量,可测其大概: 北魏拓拔部人数不多,其[统治早期]甚至不敢建都中原,就是怕被汉人知道鲜卑人很少很少,不堪战争消耗。大约415年那会儿,可明确知道,北魏在太行北部设8个军府,各5千人,总共4万人,用以镇压汉人反抗。————北魏太武帝攻打赫连勃勃时,遣5万军袭长安,遣2万骑兵袭统万,总合7万野战兵力,也算不得很多。后来出动10万灭赫连勃勃时,也只有3万骑兵投入战斗,剩余的不是步兵就是征夫,而且没赶到战场。因此照样没多少。——后来太武帝10万兵南下瓜步,其间主力还是不多,多的是其他民族的步卒炮灰,多得以至于邀请刘宋守将尽情杀之。可反测,鲜卑主力不多的。 据人口统计,北魏中后期户口较西晋末年翻了一番。但汉人人口基数相当大,应该占去很大的增长比重。所以鲜卑人不会有十分显著的人口增加。 另外可知北朝武力特色,以鲜卑人和鲜卑化人,为骑兵,充洛阳禁卫、征行和要地驻防。乃主力也。其他民族征发为徒步之兵,大量驱以攻城、运输等,甚至不惜亲自以马蹄踏毙之。可见多么无足轻重。 尤其三长、均田制实行之后,汉人负担劳役,但无论力役或兵役,其从役者,皆呼为“兵”。且从兵役者,名属军事,实为奴口,多用作劳役。 此为特别值得注意之处。勿迷于其中。非今日“兵”之意义。 此制度也适用于“防戍”,后来隋唐均田民“防丁”就是源于此。可见,仍不是军事主力。 我说这个,也是主张“动员”一词不可使用在这个问题上。 北魏直到后期,才征发州郡民从兵役。就算如此,也不作主力。虽然反复讲,显得罗嗦,但能澄清盲区。 PS 中国传统史学,并不科学,很多缺憾,尤其以“兵志”问题突出。所以恐怕难有确凿的数据。
复国ing......

TOP

re: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PS 我主要受启发于唐长孺老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当然,最初想到这个问题,还是由于我十分困惑,为何要突出“白”袍一事。 加之南朝兵制较北朝更为混乱无稽,所以试探着分析一点点.
复国ing......

TOP

re:正在步入黄金期的男人真是.......[...

正在步入黄金期的男人真是.......[em11]
复国ing......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yo...

引用:
下面引用由yoko发表的内容: 跑个题:理是理,工是工。
正啊
复国ing......

TOP

re:16楼:“十五丁取一”就是15个课丁取1...

16楼:“十五丁取一”就是15个课丁取1丁 18楼:十五丁为一番兵 ?
复国ing......

TOP

re:不管他服什么役,总之多半不是真去上沙场打...

不管他服什么役,总之多半不是真去上沙场打仗,而是被用于各类劳役。 更甚者,被变相地发配为各种官私奴隶。这也是普遍的事。 北朝以鲜卑化兵为战争主力,南朝以私募部曲为战争主力。大的潮流就是如此。 南北朝乃是“籍帐”大坏的时期。以皇帝老儿名义作战的军队,要么稀奇罕见,要么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复国ing......

TOP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江城...

引用:
下面引用由江城梅花引发表的内容: 是说成丁者每年分成十五批服役,一年三百六十天,平均每人服役二十四天,实际操作起来当在二十天左右。当时十五岁还不到成丁年龄。
正解~~~ “十五一番丁”的重点不在“丁”,而在“番”呀! 还记得日本武士的“京都大番役”和“镰仓番役”吗? 或者汉郡国兵和唐卫府兵的“番上宿卫”吗? 而且户籍分“丁”“中”“黄”“老”等,这个区别对应不同的贡赋和役力负担。 表面是照顾少年和老人,其实就是变相地扩大剥削基础。 这个户籍分类法也是不断变化的。[em10]
复国in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