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抗战影视剧创作反思...
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抗战影视剧创作反思
【原文出处】文艺争鸣:理论评论版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61
【原刊页号】116~120
【分 类 号】J8
【分 类 名】影视艺术
【复印期号】200605
【作 者】周星
【作者简介】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 要 题】观点与流派
中国抗战问题被相对冷落的现实背景思考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刻,却发现对于战争的教训认识、对于和平的渴望期求并没有完全实现,而担当给予后人深刻认识重担的艺术,成绩显著却还太有检讨和伸展的余地。
就历史记忆经验而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劫难在人们心里刻下了极深的烙印。我们知道,二战中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卷入,参战兵力超过1亿,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二战胜利60年来,世界人民不断反思这段历史:中国人民也为八年抗战持续不断地研究反思;尤其近20年来,基于政治文化的反思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他们对当年直接的侵略者(日本)不顾历史事实的篡改行径表示愤怒。而我们冷静下来也日渐发现对于历史的认识存在明显问题:国内外对于中国抗战的认识都还不足。①在世界范围,世人似乎忽略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抗战14年,中国死难者超过3500万,是整个二战中死难者总数的约40%,(《中华读书报》2005.7.27有文认为:1931—1945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在以西方为主的二战战史中,中国部分显然被忽略了。而描述德国历史的著名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有很长篇幅,章节记录纳粹罪行细节;而其姊妹篇《日本帝国的衰亡》对中国抗战讲述不到万字,对南京大屠杀描述不到500字。②在国内,我们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我们的政治激奋相比不成比例(政治激奋大于艺术表现)。2005年7月19日部分文艺家在《文艺与抗战》座谈会上发言时,许多老文艺工作者认为抗战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但这座富矿的开掘严重不足,大家对中国抗战文艺作品的缺乏表示忧虑,文艺评论家李准谈及对抗战题材创作的意见时说:“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历史的责任相比,与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成就相比,我们做的还很不够”。的确,非常不够!我们似乎还需要对历史做更有深度的思考,艺术更需要对这一历史做大胆的表现。在以前的中国影视创作中,对于“抗战”和“文革”这两个历史阶段内容的表现同样有被有意无意轻视的现象,显然不是合理的艺术状态,也应更加寄予期待。事实上,我们的艺术表现固然没有忽略这一历史,却没有很好地实现艺术上震撼人心,和世界对二战表现的艺术相比,中国影视的艺术表现不用说充盈,实际是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由此,在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站在世界背景中来比较和总结分析中西影视作品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表现异同,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这一重要表现对象的价值,发挥影视艺术对重要历史表现的作用。
中外影视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表现状况
研究中外影视不能不看到下述前提:即①中外文化差异造就了艺术创作无法避免的区别;②而艺术创作的社会依据又是导致中外影像表现之不同形态的必然;③从而比较只能是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相对表现状貌的大致分析。由此,我以下的分析不是中外影视创作一一对应的比较,而是就总体感观的题材表现阐释解说,同时,注重世界范围的背景而着重分析中国创作的状况也是不言而喻的。
1、整体相同中的差异(就相同和差异而言)。中外对于二战的政治认识没有太大差异,艺术把握的理论认识也没有本质区别。但就艺术影响而言,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中国人对于抗战的认识就世界范围舆论而论并不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西方的认识可能更具有影响力,就其艺术表现来看更有规模和感染力。比如,过去人们推崇的是前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放》、《攻克柏林》等等,感叹其恢弘的历史规模;或者是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表现的人性悲剧赞叹不已;后来则震撼在美国的《辛德勒的名单》及法国的《钢琴师》中,为人类悲剧和个体命运的残酷周折的深刻而下泪。扪心自问,我们关于抗战的艺术创作可有这样的大感染力?
所以,无论在数量还是艺术表现上,我们都有一些差距。在西方,不仅在政治定性上,而且在文化反思上对于二战认识都确定无疑。与德国的深刻反思和真诚忏悔不同,在东方,战败国日本对于战争的避讳和遮掩,引发被侵略国家的极度反感,但大都集中在政治上的谴责和外交上的交涉;在人心上固然激起强烈的对抗情绪,然而由于日本经济上的优势抵消了一部分人的不满心理,更由于时世变化中的政策波动和文化艺术表现上的战略对策不足,以及具体艺术策略的一些偏差,东方抗战题材尤其凸显数量、艺术表现对象、思考形态、感染力等方面不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需要正视的差异。
2、弥补中透视缺失(就现状和过去比较)。需要肯定的是,在中国纪念抗战60周年的时候,关于抗战的影视创作有了相当大规模的呈现,为迎接抗战60周年纪念,中国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创作热情,整体上已经大大超越了该题材以往过少的状态,如过去在电视剧上有影响的也就《夜幕下的哈尔滨》、《四世同堂》等,而根据研究者(吴素玲等)初步统计,近期相关抗战题材或涉及抗战表现的创作已经播放的有3000多集,包括A、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张学良》、《同舟共济》、《延安颂》、《罗荣桓元帅》、《新四军》、《八路军》、《抗日名将左权》等等;B、“红色经典”改编的《烈火金刚》、《双枪李向阳》、《野火春风斗古城》、《少年英雄王二小》、《小兵张嘎》、《鸡毛信》、《铁道游击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C、原创的《中华女魂》、《东北抗联》、《杨靖宇》、《冼星海》、《刀锋1937》、《逐日英雄》、《狼袭草原》、《茶马古道》、《夜袭阳明堡》、《皖南旧事》、《驼峰行动》、《死于1942》、《代号021》、《遍地英雄》、《非常出击》、《历史的天空》、《浦口1945》等。
在电影创作中,也有一些好创作,如2005年已经有《栖霞寺1937》、《我的母亲赵一曼》、《太行山上》等出色作品出现。可以说,中国本土的艺术创作终于开始出现具有规模的创作了。
自然,从这一可喜现象反观,也透视出以往的缺失。回顾比较西方影视作品和东方影视作品的影响,显然是有明显差距。在西方关于二战的艺术创作从各个层面都有表现,中国能够看到的包括美术上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戏剧上的《死无葬身之地》、音乐上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伯格的《华沙幸存者》等。而在影视创作上我觉得中国人熟悉的下述作品都是有影响力的:
前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自己去看》《士兵之歌》、《狙击手》、《伊万的童年》、《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坦克大战》、《解放》《攻克柏林》等。
法国的《虎口脱险》、《戒忌游戏》、《老枪》、《巴黎战火》、《钢琴师》、《兵临城下》、《广岛之恋》等。
德国的《莉莉·玛莲》、《帝国的毁灭》、《潜艇》等。
美国的《辛德勒的名单》、《卡萨布兰卡》、《细红线》、《逃离索比堡》、《太阳帝国》、《珍珠港》、《孟菲斯美女号》、《永垂不朽》、《红一纵队》、《纽伦堡审判》、《拯救大兵瑞恩》、《铁十字勋章》、《哈特的战争》、《雄鹰飘落》、《巴顿将军》、《虎!虎!虎!》、《撒哈拉》、《大逃亡》、《大独裁者》等。
意大利的《向日葵》、《地中海》、《两个女人》《七美人》、《美丽人生》等。
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地下》等。
英国的《英国病人》、《希望与荣誉》、《雷玛根大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桂河桥》、《伦敦上空的鹰》、《沙漠之鼠》等。
波兰的《下水道》以及捷克《分道不扬镳》。阿尔巴尼亚的《永垂不朽》等。
那么,中国关于抗战的创作状貌如何?在中国的音乐中也有出色的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力作。而影视创作的状况大体上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前45年间,出现了直接表现抗日的电影作品大约在20多部,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十余年间,包括有抗战背景的《小玩意》、《大路》、《风云儿女》、《狼山喋血记》、《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八百壮士》、《东亚之光》、《塞上风云》、《中华儿女》、《保卫我们的土地》、《气壮山河》、《血溅樱花》、《警魂歌》、《还我故乡》、《长空万里》、《风雪太行山》、《孤岛天堂》等。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至今的中国电影后55年间,表现抗战题材或作为背景表现的大约50余部,平均年均一部创作。其中比较出色的有:《鸡毛信》、《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小兵张嘎》、《吉鸿昌》、《西安事变》、《血战台儿庄》、《红高粱》、《晚钟》、《一个与八个》、《喋血黑谷》、《红樱桃》、《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屠城血证》、《鬼子来了》、《黄河绝恋》、《绝境逢生》、《紫日》等。
从时间段举例来看,这一题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中国建立后的前17年创作状况主要是:
1949年凌子风导演的《中华女儿》;1950年沙蒙导演的《赵一曼》;1954年石挥导演的《鸡毛信》;1955年白沉导演的《南岛风云》,苏里、武兆堤导演的《平原游击队》,赵明导演的《铁道游击队》;1956年丁里导演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伊琳导演的《扑不灭的火焰》;1958年史文帜导演的《狼牙山五壮士》,王萍导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1959年冯一夫、李俊导演的《回民支队》;1962年的《地雷战》;1963年崔嵬导演的《小兵张嘎》,于彦夫导演的《自有后来人》;1965年任旭东导演的《地道战》,李昂导演的《苦菜花》;加上涉及抗战背景的如1951年史东山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1953年严寄洲导演的《战斗里成长》、1954年张骏祥导演的《淮上人家》、1962年华纯导演的《东进序曲》等,也还就是年均一部创作。
就艺术表现力和由此显现的历史价值,以及艺术情感感染力而言,中国抗战创作的影视作品却显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面对如此重大又无论善恶、对错都已然分明的抗战题材创作的艺术表现而言,我们需要正视下面的问题:①、数量不足(前17年共有819部电影作品,涉及抗战题材也就占2%左右);②、艺术表现对象拘束(基本是战斗或斗争故事);③、思考形态还比较简单(缺乏战争深度认识和人性考问思索);④、感染力单薄(个性情感表现缺乏等),这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要强调,也因此,我们对于今年终于有相当规模的抗战题材创作,在突破以往局限的长足进步以及表现模样大大改变上的成绩感到相当欣喜,这是良好的兆头。
3、主题观念下的关注重心(就表现中心而论)。世界反法西斯创作的观念是大致一样的,即反对战争、追求和平,但普遍性的关注在于揭示战争反人性、残害生命的本质,追求感同身受的历史悲剧感,强调个体意志的顽强和生命的美丽,等等。但显然,文化差异导致艺术表现的区别。
中国表现抗战的作品主要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关注民族危亡和人民苦难。中国影视的艺术观念一直被生存危机所笼罩,这是民族遭遇到巨大侵略灾难所必然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所以抗日救亡的主题、追寻民族生死存亡的意念强烈,创作不免被宏大叙事主宰,追求全景展示成为突出特色。近期的电视剧就是集中体现,如25集《八路军》就是全景表现以八路军为主的中国军队的抗战全貌,追求恢弘和气度。而《敌后武工队》的创作也如制作者肖航在《再现历史求真出新》(《当代电视》05.8)文中谈及拍片是因为“我们拍的是全民抗战的故事”。即便是非宏阔表现的创作也建立在对国家危亡认识的基础上,如30年代的电影《小玩意》中女主人公因战争刺激对路人呼喊“冲啊,杀啊,救中国啊”的拯救之声,《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更集中了时代的呼唤。新中国建国以后创作的,如《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等也显然自觉把民族危亡大业作为大局来把握。整体意识强烈是东方民族文化重要的基点,集体主义胜利要求对战争个体的相对忽略,个人是整个国家命运的组成部分。塑造方式把握不当,就可能使对个人命运的表现缺乏深度,因而对于战争的深刻性也揭示不足。而我们民族的全民感意识强烈,却忽略对于具体人的命运表现的深度,也多少缺乏艺术的感染力。(《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与《小兵张嘎》比较)这里的得失经验是值得研究的。
(2)、关注政治命运,意识形态占据主角。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特性成就了特色也难免产生偏颇,历史证明,近年影视艺术表现的开放才是造就艺术表现真实性的正确路途。电视剧《八路军》,电影《太行山上》、《我的母亲赵一曼》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以往抗战题材据守的政治成规和意识形态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要求。应当说,艺术表现不能脱离思想原则固然不错,但尊奉一定时代权宜的社会政治策略就可能意味着改变生活原则,以至丢弃艺术表现原则,自然肯定要牺牲艺术真实性。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对外御敌的绝顶大事,自然不是小众可以撑起960万平方公里大地抗敌重任的。14年抗战无论主力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有许多英武或惨烈的战斗,过去的影像表现明显限制在比较狭隘的圈子中,太缺少广阔的视野。影响所及还是限制了艺术本有的辽阔天地,也不符合历史本有的事实。挑剔一点来看,相当一些抗战作品津津乐道于国共摩擦和斗争,却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抗日之“日本侵略者”这一主要对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按照既有的国共不共戴天原则表现,轻车熟路也就可以不动脑子不顾事实。但在对敌主体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就造就了似乎中国的抗日对于国共都是彼此对抗对方的印象(即便到比较好的电视剧《新四军》中,也可以看到摩擦和角逐占据主要篇幅的景象)。这固然有真实时代的背景再现,但显然带来14年抗战“抗谁”的问题,忽略国民党对方的应有程度的抗敌表现,特别是忽略了许多重要爱国抗敌将领的功绩,如同国民党忽略共产党的抗战重要价值一样,有损于历史真实的艺术表现。其实我们会发现,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突破禁忌而尊重历史,可产生中国抗战电影的震撼之作,当今《八路军》也较多正面表现国民党军队的联合抗敌行动,如表现抗击日军进击临汾的两集中,对于阎锡山、卫立煌、朱德的表现就相当合理并具有真实感,中国人共同抗日大势在这里显示得动人而有分量,让外人看到相当程度的共同抗日是历史的经历。
(3)、关注终极意义的胜负决斗,忽略过程的复杂魅力。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是巨大的灾难,而反法西斯战争则又是艺术表现的巨大财富,关键是对于战争给予人们经历的痛楚感受、给予人心的巨大震撼、战争留下的困惑的艺术表现该如何把握。在前苏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我们为如美丽花朵的女性的一个个凋谢而悲伤,在《自己去看》中为一个孩子因为战争心理变异扭曲而震惊,在法国的《虎口脱险》和《老枪》中畅快感受到对敌人的极度仇恨和不屑一顾的气度,在美国的《辛德勒的名单》中深深感怀于人的毁灭的悲哀与复杂人性的高尚,《卡萨布兰卡》给予我们正义的优美感动,《巴顿将军》给予我们个性突兀的吸引力,南斯拉夫的《桥》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给予我们对战斗的义无返顾精神。尽管我们也有个性色彩的《鸡毛信》、《小兵张嘎》,英雄气度的《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展示博大气息的《血战台儿庄》、《红高粱》等等,但显然对于表现过程的重要性不如执守终极结果来得自然。像电视剧《四世同堂》和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沉稳而不动声色的表现人心的历史创作,和今年的电视剧《八路军》、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那样注重个性心理表现的创作并不多见。中国影视剧对于战争人本意义和心理感受的某种忽略是显然的。简单的依据胜负的创作更为靠近教科书说明、却疏离艺术启发意义,要明白,对于终极胜负的大局需要丰富且复杂的内容来实现。而内容守则不是概念定律而是生活多样性。关于电影《鬼子来了》的议论多少值得思考,而电视剧《敌后武工队》对于敌人的狡诈、汉奸敌伪军的某种程度的“聪明”的表现是有意义的,所以,对于抗战的表现,我们还可以有更深入且丰富的艺术成果。关键是观念的扩展。事实证明,我们所处的时代确有条件实现深入的思考。
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艺术创作的展望与价值
放在中西影视反法西斯战争艺术表现和现代开放观念背景下,我们欣赏今年成批量出现的抗战题材创作,更为其中出色作品叫好,但难免担忧纪念年后的抗战艺术会不会未及深入就被失落的前景。
毋庸置疑,中国抗战艺术的挖掘应该和世界反法西斯题材创作看齐,而观念认识意义上的开放是第一位的。持续的反法西斯战争创作的意义在于:①关注现实的大视野抗战题材仍具重要价值。作为人类对于和平与战争的思考表现,共同体现拒斥战争反对暴力、期求美好的愿望,仍然是新世纪中国影视创作以及世界影视创作的重要主题。忽略抗战题材不是艺术拘谨的体现就是受限过多的结果,从本质上看,还是对于抗战价值的忽略,以及对于艺术表现的不自信。我们其实已经有实力真实表现抗战题材并且实现艺术的突破。这里指出抗日题材的不足是必要的,比如,关于慰安妇题材的就只有1994年《地狱究竟有几层》、《慰安妇74分队》,涉及国际抗日的只有1990年《国际大营救》、1994年《绝境逢生》以及《红樱桃》、《紫日》。②把人性善恶作为艺术表现重心仍需大力开掘。抗战题材宝库对于新世纪中国影视深入表现人性情感是特别具有价值的,和理性上认识抗战伟大相比,我们的确缺少深入的表现,抗战题材对于挖掘特定灾难中的人的生命价值有可以深入的余地,拓展的天地宽阔。③在体现不同文化传统艺术表现观念的区别上仍需进一步发挥。我们可以批评西方对于中国抗战重要价值的忽略,但我们需要明白中西文化趣味/口味的差异性表现在战争认知的不同必然会带来艺术表现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开拓像电影《国际大营救》或《红樱桃》、《紫日》这样涉及中外抗敌的题材,但注意本土抗战的特色,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与融合影响,实现东方反法西斯题材的独特表现视角和艺术震撼是当务之急,其实中国影视的人情情感表现特长还没有很好发挥,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风味。自然,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的不同在反法西斯战争创作中也显示了东西方差异,保持自然差异,吸纳他人长处是必要的。在艺术表现上下述问题需要注意:①、悲喜剧差异:相对而言,西方长于表现喜剧中的悲剧,悲剧质地上的喜剧,诸如法国的《虎口脱险》、美国的《大独裁者》等等;中国是苦难的反抗,着重对抗意义上的敌对斗争悲剧。西方的《绝境逢生》已经体现异样的风格,但中国式的悲剧震撼力作还没有产生。许多重要表现领域还没有涉及,比如对于滇缅作战的大起大落的表现等。②文化气质上的差异:中西区别在集体抗争与个人机智的侧重点不同,我们需要加强对于个体、个性表来实现对整体意义的艺术落实。比如比李向阳和张嘎子更进一步的个性人物表现是可以期待的,而诸如西南联大在艰难条件下对出色人才的艺术表现等也是可以注意的等。③、人性情感表现的差异:在民族情感的期待上相近,但中西偏重社会情感整体意识与偏重个人人性意识形成一些表现的差异。我们当然需要保持东方民族集体主义的社会民族情感表现,但需要有《血战台儿庄》的精神把握和《红高粱》的血性气度,而个性精神的表现更是中国抗战创作的深入方向。
最后,必须强调,今年关于抗战的影视创作的确上了一个新台阶,成绩喜人,值得骄傲。但需要强调艺术不仅具有记录怀旧历史的功用,而且必须考虑面对新一代没有历史记忆人群接受的问题。参观南京纪念馆给我们强烈的感受,感谢建立这样的纪念馆,但之后也使我们对将来有些忧虑:无论是建立纪念馆还是抗日艺术创作,两个基本问题需要注意,即如何真实复现历史,与如何面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就后者而言,我们的创作应当更多把视角对准年轻一代,毕竟艺术是要使他们视听真正震撼、内心真实感动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