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问题
参考资料:网络
日军进攻缅甸是为了为全面入侵印度做准备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掠夺印度的资源,当然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也是主要目的,如果能攻下印度,日军还能继续向西与德军争取会师于中东,控制中东的石油从而逼迫英国退出战争。如果日本的这一战略意图成功的话,那对英国就是灭顶之灾,因为日军西进的道路上无人可以阻挡。这就是英军死守印度英帕尔等方向的主要原因。同时并不需要中国住印军正面支援,反而派出一支宝贵的3000多人特种部队帮助驻印军全力反击缅北,来显示英军死守英帕尔和科希马等地的决心。在丘吉尔,蒙巴顿,马歇尔等人的回忆录都提到了这一问题。后来一些针对缅甸,印度战事军事传记作者和军事研究人员的都曾撰文全面阐述。当然也有作者提到缅甸战事是为了从后方进攻重庆这种说法,不过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否则日军不会仅仅占领滇西少数地区,就停止了重大军事行动了。进攻滇西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牵制中国军队,使中国无法在缅甸方向有所作为,日军在滇西构筑都是坚固的防守工事,就了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后来日军在英帕尔和科希马等战役中遭到惨败,有6万多日军战死。当然这是后话了。其实日军纠集驻华派遣军的主力再加强2--3个师团全力从正面进攻重庆的话似乎更简单。但日军并没有发动这样的攻势,主要原因是就是日军就算是攻克大西南,也没有足够的占领军来巩固。而后方的八路军也的确牵制了不少日军的兵力。当时的日本陆军部的计划是,全力进攻印度,切断中国的国际补给线,迫使当时的国民ZF投降退出战争,使日本腾出手来把主力用于太平洋和东南亚方向。冈村宁次在回忆录里也谈到这一问题。当时的罗斯福和马歇尔等人都看出日本的这一战略企图,以至在1943年和后来的开罗会议上不断敦促蒋介石命令远征军反攻滇西和驻印军反击缅北就是基于上述原因。可惜的是蒋以此作为筹码不断的要求增加美援,从而丧失了1943年底反攻的大好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