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yoko 于 2011-7-7 13:51 发表
我有个感觉,不知对也不对。
五字一句的,甭管是五绝五律还是古体诗的五言诗,唐朝之前多,而唐朝之后七言的多了起来。
可能之前人们过的比较简单,潮流是简单快乐。
唐朝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各地地域文化大发展大融合,人们的感受以及不能以简单的句式表达,于是七X出现了。
以此观之,梨花体的出现不该受到谴责,其实它是诗词发展的必然进化啊。
你这感觉并不对。
先秦之前便有楚辞,那句子忒长,言必带兮,整一个文联装B体。后来经过徒子徒孙的发扬光大后再到了后来就演化成了汉赋,再到南朝更是变成了骈四俪六的骈赋。以至于当时有专门靠写赋为生的却没有光靠写诗为生的。
即便是先秦时代,风雅颂之类的都喜欢“三段式”,又长又臭,用词重复冗余还不算,还喜欢用生僻字,可以说正是格律诗的出现才挽救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命运,才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走上了正规化、具有可评价标准的路线。
而唐宋以后格律诗逐渐式微,元曲、明清小说码字越来越多,正可说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各地地域文化大发展大融合,人们的感受以及不能以简单的句式表达,于是这些类似二人转的玩意儿出现了”。
总而言之,格律诗非真心、用心者不能学,至于赵梨花神马的,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