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史记.宗室纪.昭怀宫绛音亲王泰房纪一
昭怀宫[1]绛音[2]亲王讳泰房,字劝修,号万里小路居士,明帝犹子也。泰宸元年神无月入本国,恭敏礼艺皆见于朝,上实爱之,又椒室虚设,储位空悬,故敕之以为嗣也。
及备东宫、入宣室,勤致向学、端修仁义、屡释君忧,上益爱之。后委以军国,皆素晴称善,朝野咸谓上之得其储也。初,本朝方定,上以格式不修礼仪皆略或见辱于邻邦,常夙夜兴叹。后沿前朝遗制,奈何职多冗竖,而贵贱相淆也。王知之,进《新修仪职略》。上览封大悦,遂颁旨行之。今所谓品秩衣冠,赖王之力多矣。
王幼尝读经史,好平京风。有职故实、年中行事皆祥熟也,故宫中每逢胜践多问于王。泰宸二年中,多多良稻置长云[3]、原洛中信之奏请设大学寮[4]于京西竹小路,以传治经典故耳,上诏许之。二公又表王富才情、通今古,乞以领衔,并从之。自后多与鸿学通儒者交,洛中信之、多多良记事,世人多谓本朝之竹贤也,王皆交友之,而尤以平朝臣刑部最善,以清谈无双[5]俱盛名,时谚有云:“王之平,弦之琴”。
王辞韵端丽,尝于无差堂修集也。集初成,冠之以堂号。辞章隽永,丽穷江洲[6]之滨;文工锦绣,声名东国之浦。是以每遇章节付梓,士女多慕文华而诵读之,若唐土之如赋、玉辞[7]也。雅士名媛尝往谒而求载之,皆从所请,乃至冠盖云集,络绎不绝,叹为观止。
泰宸二年末,王孑自简从赴远国,未尝告于一人也。其间有贵人或有问于房州、南海[8],皆谓不知。所为何往,至今犹疑。上不悦,三年卯月辛未以王疏于臣事诏停本从诸职,止余其禄也。水无月乙酉,归于京,负荆望阙。适时亦有问及因由者,皆涕泣不肯言。叶月戊辰,诏改司聚乐职,重修《无差记》,至今有时矣。
南海曰:“王以尊储之身,礼殊臣下,此仁深而义厚也。及主军国,负志业而尽其才,友儒贤而书绮丽,鸿学吐辅、士女倾心,可谓得其实也。然心思深稳,睿算难测,虽至近而寡知,乃至问讯于旁人,此或曰璧玉有其之寒耶?忝为青笔,止为直书,不敢妄复究论。后世史之良材,若得本朝不宣之事,当勉续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