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畠山家介绍
说起能登畠山家来,各位有什么印象呢?大概是象一般游戏中那样的弱小的、被上杉谦信所消灭的、被前田家和控制了加贺的加贺一向一揆所压制的,不起眼的、没落的、无能的小大名形象吧。但是,如果说能登畠山家有“与朝仓氏的城下町一乘谷一样繁荣的城下町”“极高的文化水准”“日本的五大山城之一”“位列室町幕阁”“智勇兼备的当主们”。大家能相信吗?其实以上这些评价,能登畠山家是完全当的起的。
畠山家居城七尾城城下町当时有“小京都”之称,从这个称号就看的出它有多繁荣,说他“与朝仓氏一乘谷城下町一样繁荣氏 ”一点也不过份的。
畠山家的第3代当主畠山义统(?~1497)和第7代当主畠山义总(1491~1545年8月19日)编撰的连歌集现在是“石川县县指定重要文化遗产”,其他历代当主和家臣也精通各种文化,“有极高的文化水准”是没有错的。
那个军神上杉谦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花了2年时间也没能以武力攻下畠山氏的居城七尾城,可见七尾城守备之坚强。“五大山城之一”当之无愧。
畠山家的初代当主畠山满庆(1372~1432)、2代当主义忠(?~1463)、3代当主义统、4代·6代当主义元(?~1516)都曾被任命为室町幕府的最高权力层的“御相伴众”。“位列幕阁”也是事实。
“智勇兼备优秀的当主”是指3代义统、7代义总、9代义纲(1535~1593)。特别是9代当主畠山义纲,他毕生努力,想要使畠山家成为战国大名,是个值得重新评价的人物。
这样看来,能登畠山家并非不足道的弱小大名,它在室町·战国时代,也留下了自己的历史轨迹。
1.令人意外的畠山氏嫡家
说起古代日本的名门血统,主要不外乎源氏·平氏和藤源氏吧。畠山家也不例外,出自桓武平氏。平氏畠山最有名的人物就是畠山重忠(1164年~1205年7月8日)了。平氏畠山一族相当有实力,但是在镰仓时代,因为成为幕府执权北条氏独裁体制的障碍,而被北条氏消灭,平氏畠山一族灭亡。畠山重忠的妻子是北条时政(1138年~1215年2月6日)的女儿(一说侄女),所以得以保全,后改嫁源氏血统的足利义纯(1176年~1210年)(一说嫁给义纯的是重忠的女儿),因为觉得名门畠山就这么消失了很可惜,所以足利义纯改姓畠山。就这样,畠山氏的血统从“平氏”变成了“源氏”。
但是畠山的嫡家(宗家)在哪里呢?说起畠山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应仁之乱”中,兄弟相争的畠山政长(1442年~1493~6月9日)和畠山义就(1437年?~1491年1月21日)。但他们不是真正的嫡家。真正的嫡家是在二本松。二本松畠山家最有名的人物就是绑架了独眼龙伊达政宗(1567年9月15日~1636年6月27日)的父亲伊达辉宗(1544年~1585年11月29),最后被政宗铁炮射杀的畠山(二本松)义继(1552年~1582年11月29日)了。从畠山义纯开始数,到畠山义继是第15代。不过到了室町中期,二本松畠山家的势力已经很弱了。相对的,流传到河内的源氏畠山家庶流“河内畠山家”却在室町幕府担当要职,还被任命为“管领”,完全把嫡流压下去了。而能登畠山家则是河内畠山的庶流。所以按血统顺序来讲是:1.二本松畠山家→2.河内畠山家→3.能登畠山家。但是很少听说二本松河其他畠山家有交流,大概是因为势力衰退,连行动范围也变窄了吧。(游戏里干脆就是叫二本松家了)
2.畠山氏能登入国
1408年,将军足利义满(1358年9月25日~1408年5月31日)死后,河内畠山氏当时的家督畠山满庆把家督之位让给兄长满家(之前满家因触怒义满而没能继承家督位),时人称之为“天下美谈。满家感动之余,把分国能登独立分割出来送给了满庆。
当时的大名一般都是在京大名(住在京都),满庆也不例外,他派谴游佐氏为守护代,前往能登代理国务。同时还派出誉田氏等其他家臣去能登担任各种要务,这引起了当地旧有势力的不满,但这些势力在畠山家臣的活跃下渐渐没落,畠山家的势力渐渐的稳固起来。这样,从满庆开始12代(满庆-义忠-义统-义元-庆致-义元-义总-义续-义纲-义庆-义隆-春王丸),长达170余年的能登畠山家的能登治世开始了。
3.走向战国大名的畠山家
强者淘汰弱者,这是世间的定理。放在战国时代,就是战国大名吃掉守护大名。那么,能登畠山氏能够从守护大名蜕皮成为战国大名吗?答案是否定的。
能登畠山家原本是在京大名。15世纪中期,将军家和河内畠山家都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争斗,山名宗全(1404年7月6日~1473年4月15日)率领的西军和细川胜元率领的东军爆发了战乱,这就是“应元之乱”。能登畠山家当时站在畠山义就一边,也就是西军。战况发展到后来,将军足利义政站在了东军侧,这样一来,情况对西军就很不妙了。当时能登畠山家的当主是3代畠山义统,在这种情况下,义统舍弃了战乱的京都,回到了领地能登。从此,能登畠山家成了在国大名。
一般来说,大名归国后一定会强化大名统治的基础,强化支配力,采取战国大名政策。但是在能登畠山家的情况却有点不同。虽然大名在国,但是“守护—守护代”制度却依然维持,没有实行强力的大名直接统治。(这个制度,一直到第9代的畠山义纲才被打破)。而且,作为守护代的能登畠山家却没有大名直属军队,军事力量完全控制在家臣手里,大名甚至不能以强硬态度对家臣下命令,这有点象把强大权力给了守护大名的将军家所面临的情况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大名想改革强力的大名支配体系是十分困难的。这种局面,连筑起安定的能登治世的7代畠山义总也没能打破。
终于到了第9代畠山义纲,这种局面开始改变,能登畠山家开始走向战国大名之路。在义纲的父亲义续(1517年?~1590年4月16日)的时候,重臣们开始了一种叫“畠山七人众”的合议制度,以此管理国政,大名的影响力几乎完全丧失。但是第9代义纲,他巧妙的利用七人众之间的纷争,恢复了大名的影响力。1555年,温井氏联合三宅氏,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这就是弘治之乱。1560年,叛乱被镇压,义纲借此机会确立的专制制度,实施大名亲政,实行改革。1566年,发生了“永禄9年政变”,义纲·义续父子被重臣游佐氏·长氏等逐出能登,改革中途夭折。能登畠山家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向战国大名的转变。
4.游戏里熟悉的畠山家臣
比较知名的长家,到16世纪为止,一直不是畠山家的家臣,而是直属于将军家,保持着半独立状态,其势力范围主要在奥能登穴水。
轮岛的温井氏,本来是本地武士,很早就加入了畠山家,并借助畠山的声威扩张势力,拥有相当的实力。居城天堂城。
1474年,为了确保畠山家在奥能登的势力,能登畠山氏的一支庶流在松波创设了松波畠山家。(如上图所示)
大家看上面的地图有没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呢?为什么没有看见守护代游佐氏的领地呢?从史料和古代文献上看,游佐氏好象在珠洲郡和能登岛拥有少量的领地,但却没有发现象长氏、温井氏那样大规模的领地,连居城也找不到。为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能登畠山家后期出现的游佐续光(?~1581年),是个名声级恶劣的人物。其劣迹有:暗杀主君、斩杀长家,把七尾城献给上杉等等……后来他又背叛上杉,把七尾城献给了织田信长,但却被信长以谋反罪名斩杀。与游佐家敌对的长家一直存续到幕末,很可能会有一些诋毁游佐氏、美化自己家的行为。而现在居住的能登的人们对游佐家也没什么好感。这大概是史料中很少有关于游佐氏记载的原因吧。
5.七尾城
[IMGA]UploadFile/2005-1/20051180531853.jpg[/IMGA]
七尾城是被列入日本五大山城的坚固城池,越后之龙上杉谦信花了2年时间也没能用武力攻取,结果采取诱使能登畠山家内部背叛的方法才得到七尾城。(似乎不大附和谦信的惯常形象)果然坚固的城池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个城怎么会这样坚固呢?
说到日本的“城”,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大概首先会想到象江户城·姬路城·大坂城那样壮观雄伟的天守阁吧。但是七尾城并没有那样壮美的天守阁,也没有漂亮的护城河和城墙。那是因为,七尾城是座山城。就像上面的七尾城遗迹的照片上显示的那样,七尾城建造在山中,也就是说山既是城,城既是山,再加上畠山家历代的改造,真可谓固若金汤。
那么,这样坚固的七尾城是什么时候建造起来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史学家还没研究出来。据说第一代当主满庆就开始在七尾筑城,但规模很小,当时守护的居馆(是“馆”不是“城”)是在七尾府中,而不是七尾城。随着时代的变迁,七尾城经过不断的改良·改修,到7代当主义总的时候,畠山家居城已经搬迁到七尾城内了,连城下町也跟着搬到了七尾城山麓。一般的山城,为了商业流通,城下町都离城有一段距离,再在城下町附近建造平城。这是当时通行的做法。但是畠山家却不是这样,他完全的把城下町和城融为了一体,利于防御。每逢有战乱,七尾城的防御就被改造的更坚固,终于确立了七尾城作为五大山城之一的地位。9代当主义纲改修七尾城后,曾给上杉谦信写信说“我的城池终于坚固了”(当时他们是同盟)。没想到数年之后,上杉谦信要以这坚固的七尾城为对手而陷入苦战,历史还真是讽刺阿。
[IMGA]UploadFile/2005-1/20051180711729.jpg[/IMGA]
[IMGA]UploadFile/2005-1/2005118015247.jpg[/IMGA]这是七尾城的石垣
以上人物的生猝时间取的是西历,月份日期可能和其他以和历为准的资料有所不同。
本文资料主要来自http://www1.odn.ne.jp/~notohatakeyam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8 0:22:03编辑过]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