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发明了船之后,就可以利用船渡过河流,可以出海抓更大的鱼,还可以用来运送货物。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船可以航行到更远的地方去了,再借助风力,就可以用大型的船搬运大量的货物。这里简单的记叙下日本从古代到江户时代末期船的发展。
一、过河
远古时代的猎人们追赶猎物的时候被河流挡住了去路,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过河。正好,河上漂浮着一段大木头,他们就利用这段木头渡过河。以后他们就学会了在河边岸上放一段大木头,利用它来往于河的两岸。但是,把打来的猎物放在木头上面就不怎么稳当了,一不小心猎物就会掉到水里去。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就发明了把竹子或木头连起来做成筏子,和把一段大木头挖空做成的独木舟(刳舟)。独木舟发明到现在已经有八千年历史了,各个不同的地域的人们各自对独木舟加以改进,出现了把两只独木舟连在一起的双胴船,还发明了安装在船上可以减轻船只晃动的部件。大的船甚至可载20多个人。
二、独木舟(刳舟)
在福井县有一个被人称为“绳文时代的时间包裹”的鸟滨贝冢。位于流向若狭湾的哈斯川(音译)和高濑川交汇点的附近。这个遗迹属于绳文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2千年——5千5百年。遗物都被深埋在3——7米的低湿地底下。在这里出土的除了石器和土器以外,还出土了人工培育的种子、涂着印度红漆的梳子,还有就是古代的大独木舟。
独木舟大致就是上图那样的。这条船是在千叶县加茂遗迹出土的。距今约5千年。全长7米,宽0.5米。
三、绳文时代的渔村
从上面这张淡路岛的佃遗迹复原图来看,当时那里的居民是驾着独木舟以打渔为生的。他们的房子都建在海岸附近,他们的食物中甚至包括巨大的鲸鱼和海豚。以下是来自神户市立博物馆的资料。
佃遗迹是位于兵库县津名郡东浦町,绳文时代后期(距今约3800年)的海边集落遗迹。在那里发现了人类居住痕迹,坟墓、贮藏穴等遗迹。还有为了便于在低湿地行走,用独木舟的船材铺设的木道。这里还出土了大量石器、土器和许多动物骨头。除了鹿、野猪、野鸭、猫头鹰的骨头外,还有鲸鱼、海豚、鲷鱼 、鲈鱼等 ,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养育着这里的住民。
四、カヌー(canoe) 是日语??
东京商船大学名誉教授茂在寅男博士研究认为,在《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最古老的文献中,记载着很多和古代波西尼亚语发音很相近的词。
比如在《古事记》中的“仁德天皇之章”中,记载着一种叫“枯野”的快船。一般都把“枯野”这个名字按字意解释成“象在荒野上奔跑一样快速的船”。但是茂在博士认为应该按“枯野”这2个汉字的读音来考虑。他推测,这2个字当时的发音是“カラノ”(karano)或者“カノー”(kanoo)。查找下发音近似的有关船的词语,就找到了“カヌー”(canoe)这个词。“カヌー”(canoe)这个词是从加勒比海的原住民传到西洋人那里去的,其语源据说是在北太平洋环流地区。“カヌー”可能是是从太平洋到加勒比海的广大区域里使用的船的名字。
“枯野”在《日本书纪》里被写成了“轻野”。距记载,3世纪左右,伊豆国曾经造过船。现在,在伊豆的山间部还有座“轻野神社”,附近有条“猎野川”流向骏河湾。在这里可以用山上的木头造船,再通过猎野川运送到海边,的确是个合适的造船地点。“轻野”、“猎野”这样的地方在各地都有,比如在7世纪到8世纪成书的《常陆国风土记》中就记载着曾经建造过长达15丈(45米)的大船的“轻野之里”。
上图是夏威夷的双胴帆船(ダブルカヌー)
五、船形陶土器
在只有独木船的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倭人也进行了勇敢的航海探索。在本土出土了几件伊豆诸岛的神津岛和岛根县的隐岐岛等离本土数十公里远的岛上出产的黑曜石(因火山而产生的天然玻璃,非常锋利,对绳文时代的人来说是贵重的宝物,用现代技术可以确定它的产地)。朝鲜半岛上也出土了北部九州产的土器和佐贺县腰岳出的黑曜石。弥生时代,住在北九州的人们把一些在周边特产的贝壳制成手环,并视为珍宝。当时一定有拿着冲绳产的美丽贝壳来往于冲绳和九州之间的商人吧。
以下是2000年4月11日《每日新闻》的报道:
最大的船形陶土器出土
松阪市教委10号宣布,从本市的国史遗迹·一号墓中发掘出本国最大的船形陶土器。经过复原,可以看到船上有大刀、华盖、威杖等象征权力的装饰物。这些本来只能在绘画中看到的装饰物,现在通过陶土器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存在。这些饰物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用途,是研究古坟时代祭祀形态的第一级史料。
陶土船全长140厘米,宽25厘米,放在2个椭圆形圆筒台子上面。包括圆筒台子在内,高90厘米,重约72公斤。船上还装有隔浪板,船头船尾呈凤尾形,大刀、华盖、威力杖等饰物都插在甲板上开的洞里。
船头船尾附近的4枚障壁都是表示王座的心叶形,船体涂红色涂料。出土时威杖等饰物都收在船体内,距推测是可以反复多次用于祭祀的。
之前出土的船形陶土器,包括这之前最大的大阪市平野区长原高廻2号墓出土的(128.7厘米,重要文化遗产)在内,共29件,都没有这次这样的装饰物。奈良县天理市东殿冢古坟出土的陶器上只是画着有装饰的船而已。
上图就是松阪市出土的陶土船
六、画在木片上的船
以下是2000年5月30日《中日新闻》的报道:
30日,兵库县教育委员会宣布,1989年出土于石町袴狭遗迹的木制品中,发现了一块古坟前期(4世纪)的杉木板线刻画,上面绘有15条船,可能是一个船队。
这些船看起来都是在独木舟基础上安装了隔浪板的“准构造船”。虽然以前曾经在大阪府八尾市的久宝寺遗迹发现过绘着“准构造船”的土器,但是象这样一次画着几条“准构造船”的木制品还是第一次发现。
靠近日本海的出石町自来就有“古代朝鲜的新罗王子·天日枪渡来”的传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协力事务所的研修事业部工乐善通部长认为:“这上面画的可能是外洋航海的船队,这对研究古代日本和中国、朝鲜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发现。”
杉板长约197厘米,宽约16厘米,厚2厘米。是在今年4月,整理出土品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从出土的地层和同时出土的土器来分析,这应该是古坟时代前期的物品。
这副画没有色彩,好象也不是完成品,也看不出是什么用途的。从最前面的船到最后面的船,全长约108厘米,共15只船,看起来好象正在从右边向左航行,是用某种前端尖利的东西刻出来的。中间最大一只看起来是母船的,长37厘米多,其他的8.2——12.7厘米。每只船船头的隔浪板等都画的很真实,工乐部长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实际见过船的人画的。
七、遣唐使船
遣唐使,他们的使命是获取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形势和摄取先进的唐朝文化。八世纪以后,日唐关系稳定,后者的比重就渐渐大起来了。通晓唐朝的律法制度、文化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对建设日本的律令制国家是不了缺少的。
遣唐使前后共20次(630-895)其中实际到达中国的15次。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最初一次只是一、二条船,到后来一次四条船,人员达到五六百人。这些人都是日本一流的优秀人才,他们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多有建树,有的还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典章律令,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可以说日本文化的基础就是建立在遣唐使身上的。
他们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吉备真备和阿部仲麻吕。
吉备真备,开元五年(717)随第九次遣唐使来华,其历史功绩之一是根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
阿部仲麻吕,与吉备真备同时来唐,深造于太学。汉名晁衡(或作“朝衡)。他学业结束后,在唐朝仕官,官至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地位仅次于节度使。他和李白等人也交好,李白写有《哭晁卿衡》诗。
较著名的日本来唐留学生,尚有坂合部连石积、膳丘、橘逸势、空海、最澄等。
遣唐使船长30米,宽7-8米,2张帆,平底箱形。建造时几乎不用钉子,用平板接合而成,抗强风抗大浪能力较弱。再加上时间和航线经常发生错误,所以船只遇难的情况并不少见。
遣唐的航线,最初是沿着朝鲜半岛渡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前往长安,这就是北路。八世纪以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罗关系恶化,不能再走北路。只好改道横渡东中国海,或者取道南面的奄美大岛,在长江入海口登陆,这就是南路(南岛路)。南路尤其危险,为了适应南路航线,日本引入百济的造船技术,造出了大型帆船,这种穿底比较厚,比较宽,能够增加航行安全系数,但是航行还是很危险,据说平安时代派出的18次遣唐使中,只有8次时平安完成任务回来的。
八、遣明船与勘合贸易
1368年,在中国朱元璋打败元朝建立了明朝后,足利义满开始与明朝进行贸易。1400年左右,日明和解,遣明使开始。应永11年(1404年)—天文16年(1547)年这一个半世纪里日本共派遣明船17次84船次。
遣明船并不象遣唐使船那样是特制的船只,而是借用了国内的大型船只,并略加改造而已。当时日本已经发展出在船底的两角采用一种十分坚固的L型部材的技术,加固了船身。而日本至迟在15世纪已经出现了在的准构造船的基础上,在船底铺设棚板的船。多重的棚板使船体更为坚固。棚板的构成一般分根棚、中棚、上棚3层,也有只有2层的。船头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伊势船的户立形、辩才船的水押形、上部箱形下部水押形的折中型。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遣明船得以可能。
遣明船利用春秋2季的东北季风,顺风来到中国,再乘夏季的西南季风回日本,这种新的航海方法使航行十分安全。
入明年 渡航船
1401 幕府船
1403 幕府船
1404 幕府船
1405 幕府船
1407 幕府船
1408 幕府船
1410 幕府船
1433 幕府船・相国寺船・山名船・大名寺社十三家船・三十三间堂船
1435 幕府船・相国寺船・大乗院船・山名船・三十三间堂船
1453 天龙寺船・伊势法乐舍船・九州探题船(圣福寺造营船)・大友船・大内船・大和多武峰船
1468 幕府船・细川船・大内船
1477 幕府船・相国寺胜鬘院船
1484 幕府船・内里船
1495 幕府船・细川船
1511 大内船・细川船
1523 大内船・细川船
1540 大内船
1549 大内船
[关于上表的说明:上表列出的时间,次数与文中不符,因为遣明船并不完全等于勘合船。正式的勘合船是从1404年开始的。具我所知足利义满曾几次主动向明朝进贡,但是他是以征夷大将军的名义进贡的,被明朝拒绝(应该就是前2次了,中国皇帝不接受国王以外的人进贡)。后来他又以三后(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名义进贡,得到明朝认可,由此义满了解了明朝的意思,从此勘合贸易正式开始(第3次)。期间有一年派了2次,有一年细川和大内同时分别派使,所以有的年表中有20次遣明船。]
明朝建立后,太祖遣使到室町幕府要求禁止倭寇,而足利义满也因为财政困难而借机和明朝以朝贡的形式开始了对明贸易,俗称“勘合贸易”。
勘合船从日本输出刀剑、枪、铠、屏风等工艺品,还有硫磺、黄铜等矿物,从中国输入宋·元·明的铜钱、高级丝织品、药材、书画等物。特别是铜钱,给日本货币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还带回来不少禅僧,以及医术、印刷术、陶艺、水墨画、宋学等,给日本文化也带带很大的影响。
勘合名义上是足利将军派遣的,但是到了应仁之乱之后,实际的经营者却是有力的大名和大寺院。各大势力为了争夺贸易权多次发生冲突,到后来争夺主要发生在大内和细川两家之间,大永3年(1623年),在宁波发生了细川·大内两使的冲突,即“宁波之乱”。事件的结果,勘合贸易权被大内独占,一直到大内灭亡为止。
九、 战国时期水军的军船
关船
图中是在爱媛县宫窪町展示着的关船模型。
中世纪的时候,海贼们在海上的航行要道设置关卡,向往来船只收取过路费,当时他们用来作为关卡的船只就被称为“关船”。因为要追赶不肯付过路费的船只,关船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就是偏重于速度,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船就被当作军船使用了。
关船一般用40-50只桨划行,船四周的护板不象安宅船那样厚,而是采用很薄的设计,有时候还用竹子,尽可能的轻量化,其在舰队里的作用就相当于现代的巡洋舰,拥有优秀的机动力。
小早
图中是小早模型。
小早是小型的关船,也就是说是小型的早船(快船),所以略称“小早”。
小早的桨比关船的少,一般14-30只桨,在舰队中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驱逐舰。小早的防御力比较弱,以接近战为主,有相当好的机动力。
安宅船
安宅船的船头到船尾都有楯板做的装甲防护,上面遍布用来射箭、放枪的孔洞,前后左右完全没有射击死角。当接近敌船的时候还可以把楯板向外侧放倒,变成通向敌船的桥梁。船底还有防水隔板的设计,即使船的一部分进水了也不会使船沉没。当时船的动力还是以人力划桨为主,大型的安宅船甚至需要100人来划船。船上可以配制大炮,有极高的攻击防御能力,堪称海上城堡。
信长的铁甲船
战国时代最大的海战,就是前去给石山本愿寺输送补给物资的毛利水军(村上·小早川联合水军)和前来迎击的织田信长(九鬼水军)之间发生的两次海战了。
第一次海战,毛利水军800条船,九鬼水军300条船。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的毛利水军使用最拿手的炮烙攻击,把九鬼水军打的体无完肤。
对这样一种局面,信长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为了防御炮烙攻击,他下令建造表面铺设3毫米厚铁甲,载重量1500石的大型安宅船。仅用2年的时间就建造了6艘这样的船。同时为了发挥九鬼水军擅长的炮击术,又在船头和侧面安装了3门大炮。
第2次海战的规模和第一次差不多,但是这次信长有了铁甲舰。《信长公记》记载“6只大安宅船靠近到敌船跟前,用大炮将他们都打的粉碎”。村上水军的炮烙攻击对铺有铁甲的大安宅船完全没有作用,九鬼水军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指挥了这场战役的九鬼家隆从信长那里获得了伊势·志摩3万5千石的封赏。
在海战中获得全胜的铁甲安宅船驶入界港时,港口聚满了前来一睹铁甲船风采的人们。葡萄牙传教士欧尔卡其诺(音译)也惊叹道:“这很象我国的船,想不到在日本也可以造出这样的船,真是令人惊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9 19:20:28编辑过]
[IMGA]http://www12.plala.or.jp/k-hakuyo/index_ship/ship_10/index_ship10_3100_2/3150.jpg[/IMGA]
高田嘉兵卫,1769年出生于淡路津名郡都志本村。1790年到兵库津当上了船员,几年后就当上了船头。
1795年,他在出羽国建造了载重1500石的辰悦丸,成为了船持船头。第2年,他又在兵库津西出町开设了“高田屋”,在函馆也开了支店,使用北前船,在北陆和京都之间进行贸易。他又在航路艰险,别的船不敢去的地方开设航路,建立渔场。1801年,他被任命为“虾夷地御用定雇船头”,1806年又被任命为“虾夷地产物卖捌方”,对幕府的虾夷经营有很大的影响力。嘉兵卫对经手货物的品质管理相当严格,他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信用,不久就成为了豪商。
后来他又在函馆建设港口,开设造船所,在近郊栽培各种作物等,在工业、农业领域也对函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三、姬路藩的西洋式船建造
[IMGA]http://www12.plala.or.jp/k-hakuyo/index_ship/ship_10/index_ship10_3100_3/3170.jpg[/IMGA]
德川幕府在宽永15年(1635)5月2日发布命令,禁止建造货船以外的大型船只,实行严格的造船限制。但是到后来,由于黑船的出现和列强的压迫,幕府终于认识到大型船只的重要性,于是于嘉永6年(1853年)9月15日,废除了实行115年之久的禁令。之后,幕府自己先做表率,于安正元年(1855年)在相州浦贺(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浦贺町)首先建造了艘西洋式三桅帆船“凤凰丸”。同年,水户藩也在江戸石川岛开始建造西洋式船“旭日丸”,鹿儿岛藩也开始建造西洋式三桅帆船“升平丸”。安政2年正月,在豆州君泽都户田村,在俄罗斯人的指挥下,突击建造黑拓号(音译)的工作也开始进行。在这种情势下,姬路藩的国学老·秋元正一郎安民在会见摄津船永力丸上的漂流者时,得知水主·清太郎会建造西洋船。于是他就向藩主酒井雅乐头忠显进言,请求启用清太郎来建造西洋式船,得到了许可。
秋元安民被任命为造船总理,受命在室津(兵库县揖保郡御津町室津)建造スクーナー型(大篷车?)船速鸟丸。播州加古郡西本庄村(兵库县加古郡播磨町本庄)出生的清太郎被赐名本庄善次郎,允许带刀,负责指挥木匠工作。安政2年11月13日,他被任命为矢仓格冲船头,享俸二人扶持·銀三匁。当时,他年仅33岁。
原本是永力丸上的伙夫的源次郎也被许可带刀,改名山口浅五郎,俸禄金五両三人扶持。浅五郎也是出生于西本庄村。安政2年11月被派遣协助建造速鸟丸,俸禄加增到二人扶持,矢仓格。当时年仅39岁。
速鸟丸建成以后,又在文久元年决定建造神护丸,本庄善次郎跟随船奉行斋藤八百太夫一起造船。山口浅五郎被加增到一人扶持,被任命为大船头,参与建造神护丸。
十四、开阳丸和甲铁舰
开阳丸是130年前在荷兰下水的,幕府最强的军舰,当时号称“亚洲最强”,连西方列强当时装备的主流军舰都不放在眼里。当时幕府向荷兰订购这条军舰的同时还派遣了15名留学生,显示出幕府对壮大海军的强烈欲望。
船到达日本时,离当年订购已经过了4年,已经是庆应3年了(1867年)。第2年,幕府海軍副总裁·榎本武阳乘坐开阳丸逃离江户,前往虾夷,计划在那里建立个虾夷共和国。明治元年,新政府军和旧幕府军发生冲突,戊辰战争爆发。榎本武阳率领旧幕府军占领函馆五稜郭,策划进攻松前藩最后的防线——江差,并派遣开阳丸开往江差海面以掩护土方岁三·松冈四朗次郎率领的陆上攻击部队。明治元年11月15日,开阳丸在暴风雨中触礁沉没,这时离它建成下水只过了3年时间。
失去了开阳丸的榎本军无力抵抗新政府军,于明治2年在函馆战败投降,戊辰战争结束。
开阳丸 要目表
船长 72.8米
船宽 13.04米
船形 三桅船
排水量 2590吨
船员 400人
马力 400
武装 大炮26门(后增加到35门),16厘米克鲁普炮18门,普通炮6门
图中是复原了的开阳丸
甲铁舰号称幕末史上最新最强的不沉战舰。本来是幕府花了40W美元向美国购买的。但是船到达横滨的时候正好遇上戊辰战争爆发,美国宣布中立而不肯把船交给幕府。这艘船船体覆盖73-120毫米厚装甲,以当时日本的大炮来说,即使击中也很难把它击沉,堪称具有不死身的不沉之舰。船的大小和大炮数量虽然比不上开阳丸,但是它的防御能力就足够弥补这一点了。再加上它装备有300磅阿姆斯特丹炮,说它最强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榎本武扬知道这条船要是到了新政府军手里,那对旧幕府海军来说真的是情况不妙了。因此他屡次向美国方面交涉而拖延了离开江户的时间,也因此丧失了支援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时间,而使新政府军顺利的平定了东北。新政府军平定东北后发布了战争终结宣言,美国因此把甲铁舰交给了新政府军。后来榎本武扬也曾组织别动队企图夺取甲铁舰,但是行动失败。开阳丸触礁沉没后,制海权就完全落入了新政府军手里。在甲铁等舰的海上炮击支援下,旧幕府军的据点一个个陷落,最终要塞五稜郭陷落后,终于向新政府军投降。
甲铁舰是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中装甲舰的设计,随着海军技术的急速发展不久就沦为2流军舰。到后来巡洋舰出现,甲铁舰更是完全失去战术价值,于明治21年退役
甲铁舰 要目
船长 48米
宽 9米
船型号 2桅装甲蒸汽船
排水量 1358吨
船员 139人
装备 大炮4门(也有说7门或9门的),300磅阿姆斯特郎炮1门,70磅炮2门,24磅炮6门,还装备有1英寸6连发机关炮
十五、日本丸与海王丸
现在的日本丸,是昭和59年按初代日本丸的样子重新建造的,是日本最大的帆船。船身全长110米,排水2570吨,高出海面50米,是条四桅帆船,纯白的船体描绘着蓝色线条,被称为“海上贵妇人”。它的姐妹船“海王丸”也被爱称为“太平洋的白鸟”(也有资料称海王丸为海上贵妇人)。
这几艘船是给在全国的2个商船大学和高专、航海系的学生训练使用的。用来进行环绕日本的国内航海和前往夏威夷的外洋航海。乘员自船长以下有机械长、一等至三等水手,还有甲板员、机械师、厨师等。外洋航海时还会配置军医,加上学员,总人数超过120人。2艘船本来都没有船首像,在重新建造日本丸的时候发起了个募集船首像的国民运动。结果日本丸上安装了船首像“蓝青”,海王丸上装了“绀青”。“蓝青”是一个气质高雅,英姿飒爽的日本女性形象。
初代海王丸 二代海王丸
建造年: 1930年(昭和5年) 1984年(昭和59年)
总吨位: 2238.4吨 2556.0吨
全长: 97.0米 110.1米
宽: 13.0米 13.8米
桅杆高: 46.0米 50.0米
现所属:财团法人帆船海王丸纪念财团 独立行政法人 航海训练所
上图是海王丸和船首像“绀青”。
初代日本丸 二代日本丸
建造年: 1930年(昭和5年) 1984年(昭和59年)
总吨位: 2278.0 吨 2570.0吨
全长: 97.0米 110.0米
宽: 13.0米 13.80米
桅杆高: 46.0米 55.0米
乘组员: 138人 190人
现所属: 帆船日本丸纪念财团 独立行政法人航海训练所
上图是日本丸和船首像“蓝青”。
十六、未来的船
小的时候看过《海底2万里》,那时候就想,要是能够象那样自由的在水底旅行该有多好啊。那时候只能在幻想中的东西,很多现在已经实现了,比如月球火箭、核潜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等。
人类开始时用橹、桨划船,后来又发明了帆,利用风力来行船。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机器的力量行船。1819年,利用蒸汽动力的外轮船首次横渡大西洋。正当江户时代的日本正在大力建造西式帆船的时候,蒸汽动力的螺旋桨船又出现了。
煤,石油,核能…………以后将会使用什么能源呢?
橹·桨,风力,外轮,螺旋桨,喷射水流…………以后会使用什么推动力呢。
上图是实验船“大和1号”。它使用超导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来制造高速喷射水流,以此做为船推进的动力。用这样的船就可以避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能源。现在超高速的自动化实验船也已经建造完成。
期待将来技术的发展。
主要来源:http://www12.plala.or.jp/k-hakuyo/index_ship/ship_main/010.htm
参考资料:http://www.osk.3web.ne.jp/~wolfshan/ezosiseki/kaiyou.html
http://www.yado.co.jp/ship/nipponmaru/nipponmaru.htm
http://www.sakai.zaq.ne.jp/goten/index.html
http://www5b.biglobe.ne.jp/~mikage/ship.htm
http://www.at-m.or.jp/~fuzimoto/net/yageki/
http://www.fjxy.com/hwjy/hwjy0516a3.htm
http://www.zhsc.net/Html/2004610163834-1.html
http://www1.cts.ne.jp/~fleet7/Museum/Muse018.html
http://www.asahi-net.or.jp/~kw2y-uesg/nagamasa.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2 16:02:2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9 17:32:3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9 20:09:0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9 23:36:0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1 12:46:58编辑过]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