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09版倚天屠龙记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苍真
时间:
2010-5-12 15:05
标题:
09版倚天屠龙记疑问
元末波斯早已被伊斯兰傻逼化几百年了,祆教几近湮灭,怎么还有那么大的势力派那么多人来中原迎圣女?老金这出戏也太扯淡了不是?
作者:
奥多文斯
时间:
2010-5-12 17:46
公费旅游~~~~~~~~~~~~~~
作者:
苍真
时间:
2010-5-13 11:38
看见一句暴强的跟帖:“艹,这周芷若还没灭绝师太好看”……
作者:
奥多文斯
时间:
2010-5-13 12:03
简介
灭绝师太是很值得一谈的金庸女子。她年纪其实不算老,不过是四十四五;而且金庸说她“容貌算得甚美”,不过两条眉毛斜斜下垂,使她看来极是诡异,“几乎有点儿戏台上的吊死鬼味道”。
她武功极高,性情极刚,出手极狠,毫不容情,但同时坚持一代宗师的风度,不肯占任何便宜,即使本人生命受危,也置之不理。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冷面无情,只知正邪不两立,除此之外,一概不动心。信奉宗教的人一般相信有正义亦有慈悲,但灭绝师太只知正义,而且她眼中的“正义”是非常狭义的:与魔教有关的人一律是邪恶,正义就是歼灭邪恶势力的行为。因此,她的“正义”使命是个破坏性的使命,她以破坏魔教为建设。她号称“灭绝”,真是正确不过。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容貌甚美的中年女士因何痛恨“魔教”入骨?为什么会认为为了打击魔教,任何平常视作卑鄙行为的手段都可以用?她命令纪晓芙杀杨逍,必然是教她假意和他相好,然后乘其不备而猛然偷袭;她命令周芷若杀张无忌,就是要她先以美色诱之,得到他的信任之后才伺机杀害。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尼姑,居然毫不犹豫地教女弟子以色相诱骗男人,是她估量其他方法一定不能奏效,还是在她私心之中,她其实痛恨男人,尤其是使女子倾心的有魅力的男人?又是否在她私心之中,她不愿看见男女之间两情相悦,必定要加以破坏?如果她是有此私心,那么这种可怕心理又是怎样形成?灭绝师太的背后,似乎有太多没有说出来的隐秘故事。
灭绝师太杀人手下毫不容情,自杀也是决绝之极,可说是惨烈,决绝刚烈到这个地步,又不是“冷面无情”可以道尽了。心理分析家弗洛依德相信一切毁灭的动力,根源都是在于追求自我毁灭,“容貌算得甚美”的灭绝师太因何执意求死?她为何生无可恋?
[编辑本段]为灭绝师太平反
灭绝师太为峨嵋派的掌门人…
要胜任峨嵋派的掌门最起码要达到3点要求:
1)峨嵋派以女弟子为主,因此峨嵋掌门必须武功卓绝才可以自立于武林群雄之间。
2)峨嵋派掌门是唯一得知倚天剑和屠龙刀真正秘密的人,因此继承了掌门铁指环也等于背负起了百年前郭靖黄蓉以及峨嵋派祖师郭襄“驱除鞑子、光复汉家河山”的遗志。
3)峨嵋派掌门还背负有光大峨嵋一派的重责大任。
灭绝师太,书中提到她“一生潜心武学”,因此她“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俞莲舟、何太冲诸人之上”,“施展的每一记剑招,无不精微奇奥,妙到巅毫”,另外书里写到灭绝师太和金花婆婆比武,打张无忌三掌等,都描述了她武功深湛。对于第一点,灭绝师太完全做到了。
对于第二点,灭绝师太在万安寺高塔上对周芷若说“为师的生平有两大愿望,第一是逐走鞑子,光复汉家山河;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领袖群伦”,“他这一干人同流合污,一旦刀剑相逢,取得郭大侠的兵法武功,自此荼毒苍生,天下不知将有多少人无辜丧生,妻离子散,而驱除鞑子的大业,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灭绝师太也是胸怀天下的人,她也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为己任,只是她的弟子以及许多武林同道都不理解她。
灭绝师太“一生心冷”,又矢志“光复汉家河山,光大峨嵋”,背负着先人的遗命,唯一的亲哥哥又被谢逊所害,师兄孤鸿子也被杨逍气死,在加上出家为尼,没有凡俗之念,从书中也可以看到张三丰致书给灭绝师太,灭绝师太连“封皮也不拆,便将信原封不动退回”,宋青书开口向灭绝师太求教剑法,灭绝师太道“既是不情之请,便不必开口了”可见灭绝师太性情“孤僻古怪”。
其实不然,宋青书称赞当世除张三丰外以灭绝师太为剑法第一,灭绝师太听了“不自禁得颇感得意”,周芷若说峨嵋派的四象掌高于华山昆仑两派联手,灭绝师太“微微一笑”“心下甚喜”并赞许了周芷若。
灭绝师太表面上看上去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令人以为她“性格孤僻古怪”“心狠手辣”其实灭绝师太也有着“自信”“自负”“自高自大”“自傲”等有着人情味的一面。
灭绝师太身为峨嵋掌门,又是武林中有数的高人,养成了“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她一方面对纪晓芙,周芷若很宠爱,可是对她们也是要求极高。
书中多次提到灭绝师太说武学修为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要看个人的资质,这也是灭绝师太选择继任掌门人的很大一个标准,或许当时峨嵋派人才不多,纪晓芙“性格刚毅,剑法狠辣”最像灭绝师太,所以纪晓芙虽然失身于杨逍,但是灭绝师太只要纪晓芙去杀了杨逍一样把峨嵋掌门之位和倚天剑传给她,峨嵋掌门必须为冰清玉洁的处女才可以担任,灭绝师太这样做已经是有违门规了。后来灭绝师太对周芷若同样如此,还让周芷若立下毒誓。
至于灭绝师太屠戮明教中人,第一明教中人的确和峨嵋派有仇,第二峨嵋既为武林大派,参加武林各大派的结盟的大事也无可厚非,第三明教中人平时行为古怪,让人误以妖邪一路,武林正道诛灭妖邪也没有过错。(明教在《射雕英雄传》就有提到了,《九阴真经》的创始人黄裳,也是因为扑灭明教,而导致全家被人杀害,因此在深山里苦练武艺,最后写成了《九阴真经》)
作者有提到“灭绝师太一代大侠,虽然性情怪僻,但平素行侠仗义,正气凛然,武林中人所共敬。”
少林屠狮大会上夏胄也说:“便是灭绝师太当年,纵然心狠手辣,剑底却也不诛无罪之人。”
灭绝师太的确为一代高人,她一切的作为都是基于自己的正义观,只是行事过于偏激,性格急躁,对正邪之间看的过于明显,但人无完人,倘若灭绝师太没有这些缺点,那《倚》恐怕要以她为主角来写了……
灭绝师太在《倚》中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她承前启后,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承前了〈神雕侠侣〉以及〈倚〉前27回,开启了〈倚〉28回以后的故事。
在这里不能单纯的评价灭绝师太的是非好坏善恶…看过〈倚〉每个人心中对每个角色的定义都有自己看法和理解。只是大家应该消除偏见,不应该从表面评判一个人物,太过于片面,应该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仔细品位,是可以看到一些曾经被忽略的东西的。
很佩服金庸,他刻画的人物在真实的生活也同样存在。细读金庸作品,的确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路。
最后提一下灭绝师太这个法名,一般佛门中人都慈悲为怀,而且尼姑更不应该喊打喊杀…妄动刀剑…
推本溯源,峨嵋派祖师郭襄外号“小东邪”,行事古怪,郭襄的弟子叫“风陵师太”,只是为了纪念她在风凌渡口第一次听说杨过而已。。。所以郭襄所收的弟子一定和她一样,难怪会给尼姑起“灭绝”这样的法名。不过全书中峨嵋派虽然以尼为主,可是不像〈笑傲江湖〉中恒山派那样的描写,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峨嵋派中人大都是尼姑。。。或许作者只是要让灭绝超脱尘世,让灭绝师太没有了俗世的烦恼,这样对于她的行为可以做一个解释吧
网友bigway善意与《平凡》章节作者交流心得:
少林屠狮大会上夏胄说:“便是灭绝师太当年,纵然心狠手辣,剑底却也不诛无罪之人。”
网络上有很多人将这一点拿来,充作挺灭绝的论据,我以为值得商榷。
“剑底不诛无罪之人”,是所有武林中有道德价值观的人都要做到的,金庸小说中如此人物太多了。而金庸大侠在这里设计夏胄挖空肚皮才想出这么一句赞美灭绝的话,实在是用心良苦。倪匡先生在评金庸作品文中有言,金庸作品中有很多“微言大义”,须“不流读”方能体会。
[编辑本段]灭绝师太不为人知的那一场恋爱
《倚天》是笔者相当喜爱的一部小说,可以说百读不厌。
书中有一位重要配角——灭绝师太,其首次出场是第十三章,书中介绍“约四十四五岁,容貌甚美”,人到中年仍有如此风华,可见二十年余前必是颠倒众生的大美女,然而“眉毛下垂,面相诡异”,总之一幅苦大仇深的模样。
初读此书,笔者便很不喜欢灭绝师太,相信许多朋友也有同感。究其原因,是灭绝具有的偏激、固执而又自命正义的性格,此类人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真理与我同行,逆我者皆邪恶。作为一个站在主角对立面的配角,这种性格实在是令读者不喜。
灭绝的性格也有刚烈正直的一面,小说中着墨不多,但足够传神。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在第十七章,灭绝斗法韦一笑,技逊半筹,丁敏君马屁拍到马腿上,自取其辱。“灭绝师太哼了一声,……怒道:师父没追上他,没能救得静虚之命,便是他胜了。胜负之数,天下共知,难道英雄好汉是自己封的么?”这段话给笔者印象极深,尤其是“胜负天下共知”一句深获我心,铭记至今,因此对灭绝的感觉是且敬且恶,虽敬重她的刚直,更反感她的无情。
而后年岁渐长,细读再三,方才明白灭绝的不通人情缺少人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书中或明或暗地揭示了,一位年青美貌风华正茂的峨嵋女侠,是如何变成一个心理变态几近灭绝人性的冷血尼姑的。从中亦可看出,金庸之所以被誉为武侠第一大家,是在于其以凝练而优美的文笔,曲折而合理的情节,入木三分地展现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世情的周虑。
先说笔者的结论:灭绝年轻时对师兄孤鸿子情深意重,两人心心相印。不料孤鸿子比武落败,间接死于杨逍之手。从此灭绝性情大变,易号立志,誓诛杨逍,恨屋及乌,对明教也是切齿痛恨。
纵览全文,灭绝最明显的情感就是仇恨:对明教的恨,对杨逍的恨。灭绝对明教痛恨非常,杀戮教众从未手软,对杨逍这个“大魔头”更是恨不得食肉寝皮。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灭绝这般刻骨铭心的仇恨,究竟缘自何故呢?
仇恨的原因不出二点:为公和为私。
1、为公,所谓正邪有别如泾渭分明,身为正派的峨嵋敌视明教天经地义,自然要秉承侠义精神降妖除魔,六大派之所以围攻光明顶即在于此。然而不同其余诸派的是,峨嵋几乎是倾巢出动,置本土于不顾,灭绝数次向弟子提及,此往攻敌凶险异常,很可能全派覆灭,但只要能与敌偕亡亦在所不惜,身为掌门甘冒峨嵋香火灭绝的奇险,为的仅仅是笼统的正邪不两立?这不合情理。因此不是主要原因。
2、私仇。在第十三章中,纪晓芙述说失身一事,灭绝一开始颇为怜惜,并无重责之意,然而一得知此乃杨逍所为,登时怒不可遏。
文中谈到:灭绝师太抬头向天,恨恨不已,喃喃自语:“杨逍,杨逍……多年来我始终不知你的下落,今日总教你落在我手中……”突然间转过身来,说道:“好,你失身于他,回护彭和尚,得罪丁师姊,瞒骗师父,私养孩儿……这一切我全不计较,我差你去做一件事,大功告成之后,你回来峨嵋,我便将衣钵和倚天剑都传了于你,立你为本派掌门的继承人。”
仇深似海,竟使灭绝开出了在其他弟子看来不可思议的价码——让一个“叛徒”接掌峨嵋——只要纪晓芙答应暗杀杨逍。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足够用峨嵋派掌门来作为杀人的报酬?可见,灭绝对杨逍个人的恨,远甚对明教的恨。
再看名字。不必怀疑,峨嵋上代掌门风陵师太绝不会给爱徒取“灭绝”法号,正如父母绝不会给孩子起“倒霉、悲惨”这种名字。所以,灭绝师太年青时绝对不叫灭绝,必定是遇极大变故,心如死灰唯剩仇恨,她才会易号“灭绝”。试想,是何等的伤心事,才能使青春少女心伤欲绝一至于斯?
事实上,正是灭绝对杨逍的私仇,导致对明教全体的痛恨。这种仇恨深入骨髓,以至灭绝宁愿身死也不愿受明教教主张无忌的援手,宁愿亲手毁掉一名爱徒的生命和另一名爱徒的爱情,也要向杨逍及明教复仇。
仇恨的由来,是因为灭绝的师兄孤鸿子被杨逍气死。
在第二十七章,灭绝于塔中交代周芷若:“我接掌本派门户不久,你师伯孤鸿子和魔教中的一个少年高手结下了梁子,约定比武,双方单打独斗,不许邀人相助。你师伯知道对手年纪甚轻,武功却极厉害,于是向我将倚天剑借了去。……当时我想同去掠阵,你师伯为人极顾信义,说道他跟那魔头言明,不得有第三者参与,因此坚决不让我去。”
那么,孤鸿子是怎样的人呢?苏轼有词曰: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顾名思义,是性情孤高、独来独往之人,文中亦有交代,“当年是名扬天下的高手”,名动江湖、心高气傲,自是名门少侠的标准形象。
为什么说孤鸿子是灭绝的心上人?
因为孤鸿子和杨逍比武纯属私人恩怨,倚天剑又是峨嵋镇派之宝,专属掌门所有,在男卑女尊的峨嵋派,孤鸿子没有多少理由开口借剑,也没有多少把握借到。不过,以孤鸿子的高傲个性,借剑被拒等于自取其辱,没有把握是决计不会借的。他之所以开口,是因为他知道,掌门师妹对自己情深意重无有不从。灭绝想“同去掠阵”,即是想帮助情郎师兄的委婉表达。“极顾信义”的少侠自然不能食言,因此“坚决(注意:这个词表明灭绝当时想同行的迫切心情)不让去”。
这里插一句,遥想当年,杨逍以弱冠之年出任光明左使,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资质才情是何等的超凡脱俗!明教之中当不作第二人想,即便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及?纵横江湖快意恩仇剑试群雄未尝一败,好一介意气风发美少年!如果德行足以服众,那么杨逍出任教主早是众望所归,明教何来四分五裂之局?
对杨逍而言,孤鸿子不过是记载他英雄事迹的一块踏脚石,无足轻重;但对灭绝而言,师兄就是她的幸福,她的全部。
不幸的是,灭绝哪里知道,心爱的师兄会一去不返呢?孤鸿子负伤落败,“只行得三天,便在途中染病,就此不起。”
日日倚门远眺,盼来的却是意中人冰冷的身体。这份仇,只能落在杨逍头上,落在明教头上。
年青的掌门从此性情大变,方才成为书中我们所熟悉的心理变态残忍狠辣的灭绝师太。她的一生,不但自己没有得到幸福,也亲手毁去了两名爱徒的幸福;不但没有报仇雪恨,反使得峨嵋日渐衰微几遭灭顶之灾。其实,灭绝既不是合格的教师,也不是合格的掌门,除去武功的外衣,她只是一名被层层冷漠紧紧包裹着的痴情的苦命的女子罢了。
对杨逍的恨有多深,对孤鸿子的爱就有多深。这般刻骨铭心的爱化为刻骨铭心的恨,如至毒至烈的蛇,噬咬灵魂,如至深至痛的刺,穿透心脏,如影随形如疽附骨,终我此生怎能忘怀?!
得知噩耗的那个夜晚,谁可想见,年青的人儿是怎样的心境?
夜黑如墨。
天地间,唯有凄风苦雨,无休无止。
峨嵋的年青掌门跪在两位祖师像前,看不清她的脸,听不见她的哭,只有血,慢慢地滴下。
原来的人儿死了。
自今夜起,峨嵋的掌门人,法号灭绝。
灭绝呵灭绝,你可知道,你要灭绝的,并不是魔教的妖人,而是你内心的情感阿!
金庸笔下可厌的女子不少,如朱九真、郭芙、阿紫、康敏、灭绝师太等,皆可入可厌女子的排行榜中。而个人又认为尤以灭绝师太为甚。
好好的一个出家修道之人,却取了这样一个张牙舞爪的法号,据她自己解释,叫“灭绝”是因为要对“妖魔邪徒,灭之绝之,决不留情”。这个法号应该不是灭绝的师父风陵师太为她取的:峨嵋派开山祖师似乎就有取名寄意的习惯,郭襄的徒弟、灭绝的师父——风陵师太的法号就令人觉得极可疑:风陵应该就是纪念风陵渡,难道郭襄是在风陵渡收了风陵师太为徒?还是为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风陵夜话”?又或者,郭襄的修为已经到了忘情的境界——见“风陵”而忘风陵(渡),否则,每天见“风陵”叫“风陵”,见到的却是毫不相干的光头尼姑,假若真的还对“风陵夜话”念念不忘的话,小东邪所承受的痛苦实在难以想象。和魔教仇深似海的是灭绝师太本人,而不是她的师父,所以风陵师太断断没理由给徒弟取一个杀气腾腾的法号,寄望她对“妖魔邪徒,灭之绝之”,所以“灭绝”多半是灭绝师太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教斩尽杀绝的决心而自名。
灭绝师太之所以对明教深恶痛绝,外间流传的是因为谢逊假借成昆之名杀了灭绝师太的的亲哥哥,而据她老人家亲口讲述的“官方版本”是因为她的大师兄孤鸿子给“大魔头杨逍活活气死的”。武林中人比武,就如吃饭睡觉般常见,孤鸿子因为比武输了而自个儿气死了,只怪自己学艺不精,或是心胸不够开阔,总不能怪罪到对手身上,进而株连至其所在教派吧?如此蛮不讲理的怪罪法,除了归咎于灭绝师太的护短和爱迁怒旁人的性格之外,其中似乎更另有别情。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杨逍和灭绝的年龄。张无忌第一次见到灭绝师太时,她是“约莫四十四五岁年纪”,不久之后,张无忌送杨不悔至昆仑山遇到杨逍,杨逍是“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可见两人年纪是相若的。而当年杨逍与孤鸿子比武时,杨逍是“魔教中的一个少年高手”,那么灭绝就应该是峨嵋派的少年尼姑了,但这少年尼姑却已经是“接掌本派门户不久”了。年纪轻轻的灭绝怎么会当了尼姑,而且还是掌门呢?
灭绝师太的亲哥哥——河南开封金瓜锤方评,是个“种田读书,从不和人交往”的人,想来灭绝师太的俗家也是户殷实厚道的人家,没理由把自己的女儿自幼送去当尼姑的,如果你说灭绝是与佛有缘,幼有慧根,就是打死我也不相信的。所以小灭绝当时应该是爱好习武,去了峨嵋派当俗家弟子而已。俗家弟子怎么变成了尼姑?最有可能的是一个字:“情”。
灭绝师太性格“性情孤僻”,“不喜男徒”,但是孤鸿子和人比武,“一生心肠刚硬”的她不但借出倚天剑,甚至“想同去掠阵”,对孤鸿子似乎是钟爱有加。细心一想,其实也很正常:两人一同学艺,又正值青春年少,“一生潜心武学”的灭绝师太,对已经是“名扬天下的高手”孤鸿子大师哥心生敬仰之情是颇合情理的。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多年之后,灭绝师太还是对孤鸿子的声誉极力维护;孤鸿子“为人极顾信义”,而“武功并不输于对手”,战败是因为“给那魔头连施诡计,终于胸口中了一掌”。说的人不觉得有不妥,听的人却满脑子疑问:比试武功,难道不是虚虚实实的尔虞我诈,比武力之余还更着重比智力,难道反而要开口出招曰:“龙爪手,小心胸口”,“肉包子,打你狗头”!?
冰肌玉骨凭谁敛 锁情断义只灭绝 万丈塔高托兰芷 不了孤鸿万里晴
[编辑本段]纪晓芙与灭绝师太
峨嵋派的纪晓芙纪女侠,被灭绝师太一掌打在天灵盖上死了。但是说句大不敬的话,打在纪女士脑袋的这一掌,她自己也得负上一点小小的责任,是她在职场生涯走了弯路。
韩剧《大长今》,是香港中环上班族每天收工之后的必修功课,里面宫廷的权力斗争,活生生就是现在职场的写照。有一集讲到一个姓韩的女士和一个姓崔的女士,为了争夺厨房的领导权展开竞赛。竞赛的最后一个题目是煮饭。崔女士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煮出特别香软的米饭,但是却输给了韩女士。因为韩女士很用心,她知道哪些人喜欢吃硬米饭,哪些人喜欢吃软米饭,所以她呈上的米饭,不特别,却对人的胃口,最后她终于成了厨房的最高领导。皇后也称赞她,不是因为她饭煮得好,而是因为她用心去揣摩每个人的喜好,这一点才是她成功的秘籍。
不仅分析皇帝皇后的爱好,连身边所有人爱吃哪一口饭,都了然于心,当然是职场最高境界。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至少也把顶头上司——手握生杀大权那人的心理有空琢磨琢磨才行,纪晓芙女士在这一点上就有所欠缺了。
据江湖传言,峨嵋派孤鸿子,其实是灭绝师太的心上人,他败在杨逍手上,一口气上不来,气死了。灭绝师太心痛心上人之余,自然把这口恶气撒在杨逍的头上。所以时时告诉徒弟们魔教和他们峨嵋派有杀师伯大仇,一听见杨逍的名气,就喊打喊杀的。
替心上人报仇,是灭绝师太心头第一要紧的事,可惜纪晓芙女士白白做了许久她最疼爱的弟子,硬是没看出来。后来灭绝师太听说纪晓芙和杨逍有染,千方百计从犄角旮旯里把纪晓芙找出来,要她去进行美人计,替自己心上人报仇的时候,纪晓芙却只顾自己的爱情,不顾灭绝师太痛失爱侣的伤痛,终于惹来杀身之祸。纪晓芙这种为爱情献身、百折不回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但是如果她能体恤到灭绝师太的心情,两个同样失意的女子之间,也许能有更多的惺惺相惜,而不至于搞到最后这样一拍两散吧。
[编辑本段]灭绝灭绝----灭之绝之
灭绝一直是比较厌恶的人物,称之为BT也不过分。很难想象郭襄的徒子徒孙竟是这样的嘴脸,冷酷无情,残忍好杀,还自视为坚定的卫道者,真是名如其人,灭绝人性。杀死纪晓芙,倚天剑下冤魂无数,更是逼迫周芷若,而为自己的立场至死不悔,灭绝似乎如同倚天剑一样成了卫道最犀利的武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灭绝死不足惜,生前生后害惨多少无辜之人。鄙视和厌恶灭绝是理所当然的。
灭绝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她对明教深植于骨髓的仇恨。灭绝与明教结仇一是因为俗家哥哥方评为谢逊所杀,二是因为师兄孤鸿子被杨逍气死。第一个原因只是开始略微提了一下,最主要的还是第二个原因。
以前看过一篇网上的灭绝的前传,大意是写灭绝本是如纪晓芙一样多情温柔的女子,与孤鸿子情深意切,最终因孤鸿子之死性情大变,变成了后来的灭绝。由于书中很少提到灭绝以前的事情,这种看法无从考证,恐怕只能去问金庸本人了。但书中仍有一些线索,郭襄创建峨嵋派,传位给徒弟风陵师太。名字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风陵渡口,天真无邪的郭襄。风陵师太性格应该近于郭襄,那灭绝的性格至少不是师传的。
而且灭绝极其欣赏的两个徒弟也俱是温柔秀雅的女子,至少可以表明在灭绝冷酷的外表下隐藏着对这种温柔秀雅的向往,丁敏君不为灭绝所喜也就不难理解了。灭绝的冷酷很可能起源某种难言之隐,丁敏君的曲意逢迎真是拍到马脚上了。
灭绝似乎只有孤鸿子一个同门,难道风陵师太只收了两个弟子?并且灭绝对男人有种排斥心理,峨嵋派的男弟子地位很低。由此可见,灭绝与孤鸿子的关系不一般,而且灭绝很可能经历过性情大变。想想周芷若由秀雅变成冷酷,或许能够感受到灭绝那颗无时无刻不在为仇恨所煎熬的心。
当然灭绝大节还是保持的不错的,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灭绝可能因为孤鸿子性情大变,再加上阿离不识张郎是张郎,峨嵋派多是伤心之人。对灭绝有一半的厌恶,令有一半复杂的感觉。
作者:
奥多文斯
时间:
2010-5-13 12:04
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注意不要把“祆”写错成为“袄”) 。
琐罗亚斯德 (前628年-前551年) 是该教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
该教认为阿胡拉·玛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种二元论的宗教,主张善恶二元论,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受它很大的影响,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起源】
中世纪,在波斯和阿拉伯的地下喷出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点燃着火。那时,人们不理解这种奇怪的火,把它叫作“圣火”,并由此而建立了拜火教。教徒们在“圣火”处建筑了庙宇并塑造了神像,然后,教徒们穿着红色道袍,对着“圣火”、神像顶礼膜拜。
[编辑本段]【主要教义】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存在着代表光明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Ahura Mazda)和代表黑暗的恶神安格拉·曼纽(Angra Mainyu,英语Ahriman),善神的随从是天使,恶神的随从是魔鬼,互相之间进行长期、反复的斗争,为了战斗,阿胡拉·玛兹达创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创造了火。琐罗亚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玛兹达胜利的结果,琐罗亚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产生一个儿子,他指定第三个儿子为救世主,以彻底消灭魔鬼,使人类进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国”。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人死后要通过“裁判之桥”,根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决定入地狱或升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时,都要受最后一次审判,恶人的灵魂可以荡除罪恶而复活。
[编辑本段]【典籍】
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经典叫《阿维斯陀》(Avesta),意思是“智慧、经典、谕令”,也叫“波斯古经”,主要记述琐罗亚斯德的生平以及教义。
[编辑本段]【祭祀仪式】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是阿胡拉·玛兹达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象征着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所以庙中都有祭台点燃神火,最壮观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气修建的神庙,四方的神庙四角有四根连接天然气井的管道,在庙顶四角有四个日夜燃烧的火炬。日常点燃和保存神火要经过繁复的仪式。
琐罗亚斯德教的寂静之塔琐罗亚斯德教认为火、水、土都是神圣的,不得玷污,所以教徒死后只得实行天葬,即放置特定的场所让兀鹰吃掉。
[编辑本段]【传播】
琐罗亚斯德教在中东迅速传播,为居鲁士建立的波斯帝国和萨珊朝波斯的国教,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经典被焚毁,后来阿拉伯人征服中东,琐罗亚斯德教受到伊斯兰教的排斥,被迫向东迁徙,部分进入印度,部分通过西域进入中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唐武宗灭佛之后在中国绝传。今印度帕西族人仍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伊朗等国也有少数信奉者。
很多人错误地把琐罗亚斯德教与摩尼教混为一谈,实际这二者是激烈冲突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宗教,尽管教义有相同的部分。
[编辑本段]【帕西人】
在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伊斯兰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带。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称为“帕西人”(Parsi),至今共有10万人左右,仍信琐罗亚斯德教,主要从事工商业,操古吉拉特语。虽然这些帕西人并非穆斯林,但这是我们在印度历史上最早见到的“帕西”(Parsi)一词,按《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帕西’(Parsi)一词,其意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之后裔。”可见,自中世纪起在印度出现的“帕西”(Parsi)一词是“波斯人”之意。后来,随着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的广泛传播,在印度民间流行的语言中,“帕西”一词的词义逐渐扩大了范围。
鸦片战争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广州经商。广州的长洲岛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废失修,2002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完成修缮。
在香港,部分帕西人以贩卖鸦片起家。原来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铜锣湾以"白头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庙,此庙在20世纪90年代改建为善乐施大厦。香港比较著名的帕西人有香港大学创办人之一的么地、律敦治医院名字来源的律敦治、天星小轮前身九龙渡轮公司的创办人 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香港的其它琐罗亚斯德教教徒,还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总商会的创办委员,不少琐罗亚斯德教徒也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旭和道和碧荔路也以琐罗亚斯德教徒而命名,香港现时亦有名为琐罗亚斯德教坟场的帕西人墓地。
在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下方,有一个白头坟场,也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
[编辑本段]【相关著作】
1885年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认为是人类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中国古书中则称为“苏鲁支”)。
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1896年谱写了同名的乐曲,成为音乐史上的名篇。
作者:
笕英策
时间:
2010-5-14 13:16
真是个让人叹息的女人啊
谁发个李莫愁的
作者:
奥多文斯
时间:
2010-5-14 17:01
李莫愁画像李莫愁是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代表作《神雕侠侣》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之一,绰号“赤练仙子”,是主人公杨过的师伯,美貌无比但心如蛇蝎,擅长用毒,最后烧死于绝情谷中。
目录[隐藏]
个人信息
不同版本的李莫愁
评析
陆展元与李莫愁
李莫愁
[编辑本段]个人信息
姓:李
名:莫愁
外号:赤练仙子
性别:女
国籍:大宋
首次出现地点:嘉兴
年纪:
出场30->结尾38(以上官云飞大侠之杨过小百科推算)
容貌:神态娇媚,明眸皓齿,肤色白腻,是个出色的美人
语言:汉语
话声:轻柔婉转
歌声:若断若续,音调酸楚,犹似弃妇吞声,冤鬼夜哭
口头禅(主题曲):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性格: 心狠手辣,但是人性未泯,仍带有天生的母性;用情至深,坚定不移
打扮:道姑,像是带发修行的富家小姐
葬身之地:绝情谷
恋人:陆展元
爱慕她之人:公孙止(肯定不止他一个,不过都在故事开头死绝了吧)
憎恨之人(情敌):何沅君
跟陆展元的定情之物:绣著红花绿叶的手帕
门派:古墓派
祖师:林朝英
师父:林朝英的贴身小婢
师妹:小龙女
师侄:杨过
弟子:洪凌波、陆无双
师父的婢女:孙婆婆
绝技:拂尘、冰魄银针、赤练神掌、三无三不手、柳叶刀法 、五毒神掌。
所用兵刃:尘拂、长剑
暗器:冰魄银针 ,四角飞镖。
著作:五毒秘传
最想要之物:玉女心经
中过的毒:冰魄银针毒、情花之毒
灭过的门派:江南陆家、阮老拳师家、沅江上六十三家船行
让人闻之丧胆的东西:坐骑换铃不换挂再驴前的铃铛(曾让陆无双听到后吓的跑回去报信)
斗过的高手: 杨过、小龙女、黄蓉、公孙止、武三通、黄药师、金轮法王、欧阳锋 、冯默风
各版李莫愁养育之人:郭襄
称呼:
师父(洪凌波、陆无双用)
师姊(小龙女专用)
师伯(杨过用)
李姊姊(黄蓉曾用)
李道友(公孙止曾用)
李姑娘(武三通曾用)
最伤心的事:
一:陆展元与何沅君的婚事。
二:师父把玉女心经传给师妹小龙女。
[编辑本段]不同版本的李莫愁
最可爱之李莫愁--张敏婷 1976《神雕侠侣》
八版不同形象的李莫愁形象最贤淑型李莫愁--吕有慧1984《神雕侠侣》
最不为人知道的李莫愁--赵天丽 1986《神雕侠侣》
演技公认最好的李莫愁--雪梨 1995《神雕侠侣》:她不是最漂亮的演员,但是自有自己的魅力。把痴情恶毒的李莫愁演绎的栩栩如生。
最莫名其妙扮相的李莫愁——潘玲玲1998《神雕侠侣》
形象最美艳的李莫愁--陈红1998《神雕侠侣》
形象最好看的李莫愁--孟广美2005《神雕侠侣》
[编辑本段]评析
“赤练仙子”李莫愁最令人难忘的是她的“主题曲”: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透过李莫愁,《神雕侠侣》使元好问这首《迈陂塘》,传遍今日民间,可能起初连金庸自己也预料不到。可能他原意不过是塑造一个美若天仙、毒如蛇蝎的女魔头,用轻柔凄婉的词句,衬托出她的血淋淋武功,使她更加可怕。这首词的流传是意外收获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问李莫愁,她未必答得出,她所以常歌此词,是因为她自以为一生为“情”所役。她热恋的人娶了别人,她既哀且愤,誓要报仇,杀这横刀夺爱之人的全家。
“情”之为李莫愁,简单地说,就是占有。
《神雕侠侣》既是写“情”之作,最先轻歌出场的李莫愁便是点题。但金庸显然不同意情是占有,他穹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情、公孙绿萼对杨过之情,甚至郭襄对杨过之爱慕关注,基本精神都是自我牺牲,甘愿舍弃自己性命成全对方,而不是夺去对方的性命而满足自己。
李莫愁这个误会真是殊不美丽。她杀人全家,双手染满鲜血,不见自己的凶残,只为自己相思无着落而黯然销魂,到最后,终于自己也为“情”所毁。她身中情花毒,难逃一死,于是自投焚烧着的情花丛中,全身着火,但兀立不动,至死犹歌:问世间,情是何物,读者虽然难以同情李莫愁的所为,但也不能不被这凄厉场面所感动。
“赤练仙子”其实最是无情,看她怎样冷血对待自己的忠心弟子洪凌波便知。然而,金庸却写了一段关于李莫愁夺了襁褓中的郭襄,意图威胁黄蓉,但竟被小婴儿激发起母性,反而柔情无限地抚她入睡,以平常用作杀人武器的尘拂为她赶蚊子。大概金庸想说的,人不是生来凶残的,为情自毁,也可说是李莫愁的悲剧。
李莫愁本是古墓派第三代大弟子,武功高强,品貌出众,而且有一副菩萨心肠。在机缘巧合之下偶遇少年英杰陆展元,当时陆展元身受重伤,李莫愁不顾男女之嫌为他疗伤。不料最后竟然暗生情愫,愈陷愈深,终于不能自拔。终日对陆展元芳心可可,朝思暮想。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是陆展元没有当时申明,导致后来让李莫愁误以为陆展元移情别恋,何沅君横刀夺爱,酿成日后惨剧。李莫愁深恋陆展元,为了他竟然公然背叛师门,遭到师父的驱逐。可是从古墓出来的李莫愁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乐,因为很快她就可以和爱人长相厮守。她幻想了多少种生活的方式,幻想了怎样做一个匹配陆展元的完美女性。她真的是迫不及待要将这个喜讯告诉陆展元,然后他们一起快乐的拥抱相吻。然而所有的悲剧都在她到达陆家庄的那一刻上演了,她怔怔的站在那里,看着她的情郎和另一个女人拜天地。红衣似火,点燃了她心头的嫉妒之苗。陆展元也怔怔的看他,所有的伤害都在这对视之间产生。然后那个清秀美貌的姑娘问陆展元,相公,她是谁?然后所有的仇恨就在这句话上产生,李莫愁痛不欲生。她终于跑开了,哭泣着,比她拜别师父的时候还要伤心,这种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感觉差点让她崩溃掉。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伤心,从来没有过。
因爱生恨,她要杀死他们。她要报仇,要将那些曾经背叛她,伤害她的人全部杀死。让他们痛不欲生,为什么这些痛苦都应该由她来承受,她不甘心,谁也不会甘心。为什么付出爱的结果不是得到爱,而是无尽的伤害。她仇恨,她气愤,她终于将自己的情郎和情敌杀死。十年的光阴,她等了十年,在痛苦中她又何止活了十年。她只是不懂,为什么自己的爱会得到痛心的伤害。她终于不肯走出来。李莫愁再也没有哭过,哪怕她遇到多么困难的事,她开始用血腥来麻痹自己,她开始用杀人夺走他人快乐的快感来使得自己获得暂时的快乐。终于,她还是哭了。
李莫愁的死也是那样具有意味的,金庸先生真是独具慧心。安排了这样一个痴情又绝情的女人,在绝情谷熊熊炼狱中死去。她身中情花剧毒,临死前大声的哭泣,这是她最后一次哭。她朦胧中又见陆展元,她伤心欲绝,可是她还是死不瞑目。为什么这些痛苦都由自己来承受。为什么别人可以比她幸福千百倍。她早已中了痴情之毒,因爱生恨,变得毒辣异常。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将两人的骨灰一个埋在华山之巅,一个倒入东海,让两人永世不得相见。他们还在自己眼前笑,而且手挽着手,幸福的对视。好像根本没有看见自己。情花之毒在她的体内撕咬自己的五脏六腑,她痛不欲生。陆展元,她在这个名为绝情的地方喊情郎的名字。在炼狱中唱着那首凄绝的词:
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编辑本段]陆展元与李莫愁
陆展元与李莫愁是确有爱情么?金庸原著节选,从中便可以看出两人的故事:
《神雕侠侣》第一回,风月无情。陆展元的弟弟陆立鼎说:“哥哥临死之时曾说,他有个仇家,是个道姑,名叫李莫愁,外号‘赤练仙子’,武功既高,行事又是心狠手辣。预料在他成亲之後十年要来找他夫妻报仇。那时他说:我此病已然不治,这场冤仇,那赤练仙子是报不成的了。在过三年,便是她来报仇之期,你无论如何要劝你嫂子远远避开。”
那陆展元的妻子何沅君的义母说:“这就是了。那魔头赤练仙子李莫愁现下武林中人闻名丧胆,可是十多年前却是个美貌温柔的好女子,那时也并未出家。也是前生的冤孽,她与令兄相见之後,就种下了情苗。後来经过许多纠葛变故,令兄与令嫂何沅君成了亲。说到令嫂,却又不得不提拙夫之事。此事言之有愧,但今日情势紧迫,我也只好说了。这个何沅君,本来是我们的义女。”“令嫂何沅君自幼孤苦。成亲之日,拙夫和李莫愁同时去跟新夫妇为难。喜宴座中有一位大理天龙寺的高僧,出手镇住两人,要他们冲著他的面子,保新夫妇十年平安。拙夫与李莫愁当时被迫答应十年内不跟新夫妇为难。拙夫愤激过甚,此後就一直疯疯癫癫,不论他的师友和我如何相劝,总是不能开解,老是算算这十年的日子。屈指算来,今日正是十年之期,想不到令兄跟阿沅……唉,却连十年的福也亨不到。”
第十五回:东邪门人。李莫愁竟站著一动不动,只是侧耳倾听。原来她听到箫歌相和,想起了少年时与爱侣陆展元共奏乐曲的情景,一个吹笛,一个吹笙,这曲“流波”便是当年常相吹奏的。这已是二十年前之事,此刻音韵依旧,却已是“风月无情人暗换”,耳听得箫歌酬答,曲尽绸缪,蓦地里伤痛难禁,忍不住纵声大哭。李莫愁将两片锦帕扯成四截,说道:“往事已矣,夫复何言?”双手一阵急扯,往空抛出,锦帕碎片有如梨花乱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