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6 21:20     标题: 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很久以前老头帖过关于百济略有辽西的争论文章.最近有些心得,跟大家讨论一下.
先罗列一下那两篇文章所陈述的史料.
2.1 《宋书·百济传》载:
百济国,本与高骊俱在辽东之东千余里,其后高骊略有辽东,百济略有辽西。百济所治,谓之晋平郡晋平县。

2.2 《梁书·百济传》载:
其国本与句骊在辽东之东。晋世句骊既略有辽东,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地矣,自置百济郡。

2.3 《南史·百济传》载:
其国本与句丽俱在辽东之东千馀里,晋世句丽既略有辽东,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地矣,自置百济郡。

2.5 《通典·百济传》载:
晋时,句丽既略有辽东,百济亦据有辽西、晋平二郡(今柳城、北平之间)。

2.6 《文献通考》卷第三二六载:
晋时句骊既略有辽东,百济亦略有辽西晋平(唐柳城、北平之间……自晋代受藩爵,自置百济郡)。

以上五条史料有同有异,2.1、2.2、2.3条皆云百济与高句丽本俱在辽东之东,除了梁《职贡图》外,其余皆云在晋时高句丽既略有辽东,百济亦略有辽西。前三条所云二国皆在辽东之东,大致不差,而后几条所云晋时百济亦略有辽西,据笔者前述,是绝对不可信的。笔者认为,“略有遼西”应是“略有汾西”之误.这就涉及到如何理解“晋平郡晋平县”与“百济郡”究系何指及其如何认识其中诸多问题的问题。以笔者之见,“汾西”之汾水应指今汾河,“晋平”应是“晋之平阳”的误记或漏写之形式,“百济郡”与“平阳郡”应指同一地点,即百济国的最早的首都.

其一,山西省古代为晋国故地.三家分晋,其中有一国就名叫韩国,它首都平阳,位于汾水以西的一小块平原上.这个韩国日后被秦国所灭,但是韩国的遗民,根据王大有先生以及各位达人已经做过的对中国上古远洋航海能力的推测与论述,极有可能渡海到朝鲜半岛躲避秦祸.中国本土因此仍称朝鲜半岛南部的国家为"韩国".如果不是这样,中国对朝鲜半岛南部的"韩"的称谓,是无法解释的.同时,不排除中国本土则仍有可能存在遗留未及搬迁者.
其二,古韩国人到达该半岛后,选择大同江以西的平原筑城,称为"平壤",很明显表现出表示怀念故土平阳的含义.
其三,百济在东晋时期,于汾西自置百济郡(或云平阳郡),同时在此郡名之前还加个“晋”字,这充分反映了平阳郡名义上从属于"晋"朝的归属关系,与所在"晋"地的地理位置.
其四,商朝灭亡,箕子逃亡朝鲜.但是史书记载他在逃亡后,2年间往返于朝鲜与洛阳间好几次次。可见这个朝鲜绝非处于冀州北部,应该离洛阳不远。而箕子据说并非人名,而是封号,其领国在箕。而箕在今山西太谷县年北,正好也在平阳所处的河东一带。
其五,历览朝鲜历代国都,汉城曾名汉阳,开城也曾名开阳,因此虽然史无明文,不排除平壤曾经名“平阳”。
可见,实则朝鲜与中国血脉相连,同源同种。朝鲜先民自古在河东大地的唐尧故都生息繁衍,从箕子时代开始立国。到战国时期,称王而进级为战国七雄。秦统一六国,朝鲜民族远走海东,保有了原有的习俗和地名。直到典午之际,利用中国混乱局势,运用军事和外交的种种手段,控制辽西,一直恢复远在晋地的平阳郡。这才是史书上“百济据辽西、晋平二郡地”的真相。

[ 本帖最后由 大内义虎 于 2007-10-11 14:43 编辑 ]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6 21:51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这个也太离谱了啊~~~~~某虎你应该去看看朝鲜通史~~~~~山西和半岛差得太远了,而且百济建国大概在公元一世纪中叶,离秦统一中原有近三百年了呀~~~```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7 12:3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半岛那时小国林立~~~``马韩有五十余国,辰韩和弁韩各十二国~~~~从`“渡平海北九十五国”可知当时的小国一定很多~~~``我怀疑那时的国其实说成部落更恰当一些~~~``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7 12:35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部落和国的辨别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外交能联系上的"国",估计他们的政权组织模式都向中国靠拢,应该相对比部落高级一些. 日本有个漫画叫<燃烧的战舰>,里面战舰都敢自立一国,你说当时那些小国的政权组织模式会是在原有基础上缓慢发展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12:38:01编辑过]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7 12:48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半岛史不好弄啊~~~`中文资料颇多,李朝的有东海在搞,高丽史又浩如烟海,能弄的只有后三国时代、新罗朝和三国时代了~~~`朝鲜和日本一样,出于政治目的,也在曲解甚至篡改历史,所以头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12:48:52编辑过]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7 20:5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PP][B]以下是引用[I]大意觉迷[/I]在2005-11-17 12:28:00的发言:[/B] 我现在发现,朝鲜古代历史的迷雾比日本还难解释.各种势力纵横交错,造就了谜一般的国家. 我以为这是日本人太善于YY所致 朝鲜捏造的历史谎言很容易就被中国史料拆穿了,而日本的神话时代的历史记录被藤原氏修葺的太过完美,又无法与中国史料印证,无法被反驳,因此反而有条理.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7 21:06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我这个小文内容明显的不合情理,不过想必从文字看没有什么漏洞的说。 朝鲜指责中国方面的史料有大国沙文主义,竭力否认箕子朝鲜的事实。但是假如中国的记录是沙文主义,他们的反驳未始没有狂妄的民族主义。两者彼此彼此,中国史料还是不能被否认。至于说箕子如何能在2年间往返于朝鲜与洛阳间好几次,这却是个难题。按中国当时去东北主要利用黄河水路,以及渤海沿线的航路(陆路是极其艰难的)。即使按照朝鲜人的理论,朝鲜的发祥地在今昌黎碣石,道路也太过遥远。所以我认为,箕子的封地箕和朝鲜是否实则有一些联系。比如说,箕是周朝官方封的国号,朝鲜是箕子自己取的名字,或者是商朝以来遗留的名字?这种假设固然毫无根据,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至于文中说平阳通平壤,那纯粹是牵强附会,是模拟王大友先生何另外一位高人的高论,意图博大家一笑而已。 但是为什么中国会把那些野蛮的集团称为“韩国”,也确实不好理解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7 21:10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我想箕子很可能只是个象征~~```是移民的代表,并不是纣王时代的那位~~~``汉朝时并不称为韩国,而是称辰国~~~```马韩只是辰国中的一部分~~~``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7 21:29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恩  那为什么选箕子当代表而不是选伯夷叔齐啊   他俩离朝鲜半岛近多了 周朝初年确实编造了不少移民的神话   比如说太伯王吴越  这个确实有可能是吴国为了和周朝套亲戚关系编造出来的 因为长江以南  商朝靠武力都没有彻底征服   两个逃避的王子不大可能会拥有领导权   但是商朝的发源地就是现在的河北中北部地区,并且也有控制辽海的迹象   所以箕子亡国  远走辽东完全是可行的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7 21:31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至于说韩国这个词   汉代史料中确实提到了  老豪可以把关键词"辰国"和"韩国"并列搜索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7 21:54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说箕子入国只是中国方面的说法,《史记》《后汉书》之类的如此说而已,似乎仅有的考古方面的证据是出土文物上一个被说成是“箕”字的字,《三国志 韩传》称:“辰韩者,古之辰国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1:56:12编辑过]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7 23:0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PP]36、嘉德王箕翊(诩)(342BC)27(嘉德王以上追尊为王) [PP]37、三老王箕煜(火吴)(315BC)25 [PP]38、显文王箕释(290BC)39 [PP]39、章平王箕润(251BC)19 [PP]40、宗统王箕否(初名恤,又名杏)(232BC-219BC)12 [PP]41、哀王箕准(又号武康王)(219BC-194BC) [PP]《舆地胜览》云:武康王始皇二十七年申巳立,汉惠帝元年丁未,燕人卫满来侵,率佐右宫人浮海南出,立国金马郡,今益山,改国号曰马韩,在平壤为王二十七年,自箕圣东渡己卯后,凡四十一世,历年为九百二十九年。[/SIZE] [PP]------------------------------------------------------------------------------[/SIZE] [PP]我觉得从箕翊(诩)到箕准的王系是比较可靠的.[/SIZE]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7 23:0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吴王夫差当年与晋国争夺霸权的时候摆出来的理由说他在周宗室里的辈份最高,晋国的理由则说自己的爵位比吴王高,(晋国为侯爵,吴国实际上是子爵).说明吴王是周宗室的地位是得到承认的. 太伯最初的地盘恐怕不是后来春秋时期的吴国领地,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的吴国领地原址上有个国家叫干(加个右耳)国,后来被吴国灭掉.干国的发音又被写作"工吾""攻吾""勾吴",简称"吴".吴王夫差也自称"干王".这就是吴国国名的真正来源.至于吴国原来叫什么,可能叫宜国.这个宜国是从虞国里分化出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3:15:10编辑过]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8 14:0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我觉得周王室承不承认与吴国王室的真实来源没有什么关系.刘备也被汉献帝人做皇叔,但是那并不是根源于刘备于汉献帝有确凿的血缘关系,而是因为汉帝对曹操的嫉恨和对外来势力的需求.同样在晋吴争霸中,吴国一时显示出优势,晋国为了挫败吴国,在子贡的说服下做出了让步.那么周天子做出让步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解释的了.我感觉吴国确实是与周王室没有什么渊源关系的. 至于捏造自己祖先与华夏同宗,这在周边各个蛮族都很常见.匈奴自称是夏后氏子孙,日本是徐福的后人,等等.但是惟独朝鲜的祖先是箕子的故事是中国人自己记录下来的.显然可信度要高出很多.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8 15:0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引用:
至于捏造自己祖先与华夏同宗,这在周边各个蛮族都很常见.匈奴自称是夏后氏子孙,日本是徐福的后人,等等.但是惟独朝鲜的祖先是箕子的故事是中国人自己记录下来的.显然可信度要高出很多.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匈奴没有自称夏后氏子孙的,只有《史记》有这样的说法;日本是徐福的后人,这是误传的可能性比较大,问题在于个案并不能互相证明,还要分别考察内情。箕子朝鲜的问题在于此朝鲜非彼朝鲜,问题颇多。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8 15:10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ALIGN=justify]箕子胥余之箕国与微子启之微国威望相齐,微子启为商王帝乙元子、商纣王同母庶兄,而箕子胥余则为商纣王之诸父(马融、王肃说)或商纣王之庶兄(服虔、杜预说)。商纣王时微子启出奔,箕子胥余被囚,后均归服周室,二人境遇也十分相同。微子启被周成王封在宋国,其职守为承继商祀,而承继商祀本为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主持,封国即使不在商纣王的故都朝歌,也应在其左近。箕子胥余在周武王时改封朝鲜,依照古代因其土以封其民的惯例,新封的朝鲜与原来的箕国应相距不远。对于箕国的地望,陈梦家认为箕即古冀国之冀,古冀国从《左传》杜预注“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在今山西河津(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李学勤认为微、箕都在商王畿内,故依阎若璩释以此箕为今山西榆社南的箕城镇(晏琬(李学勤):《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1975)。曹定云依杜预注及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认为当为今山西蒲县东北的箕城(曹定云:《亚其考——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探讨》,1980)。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令支一篇中提出在河北北部易水、滱水流域容城、赞皇一带。甲骨文中无箕字,但有其字,象箕形,一般认为即箕的初文。甲骨文中有“基”字,认为即箕子所封国名。金文中作为国名的“亚其”、“其侯”与甲骨文中的“亚其”、“其侯”完全可以相印证。所以彭邦炯认为,基与箕可能是同一国族名在早晚卜辞、金文和文献中的不同写法。[/ALIGN]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8 15:20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我认为箕子朝鲜是可信的。但流传下的谱系只有后面少数可信。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8 16:59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甲骨文中另有***字,即古箕国名,在山东莒县北部的箕山附近,东北面不远便是杞国。***后亦为楚所并,故历来杞、箕常被误作一国。如《集韵》、《类篇》都称:“***,古国名。卫宏说:与杞同。”董作宾亦认为:“杞侯在武丁时作杞,到帝辛时作***。杞、***古今异字,便易误认为两国。”其实“武丁、祖甲、帝辛三个时期,所有杞字写法,都是从木从己声,把木字写在己上作***,从没有一个作***的,如何说帝辛时候作***?……***国是姜姓,杞国是姒姓,两个氏族不同。”⑧而且在甲骨文中,同时出现了杞、***二字。***即今莒县北八十里的箕山,西汉于此置箕侯[/B]国,东汉建为箕县。且箕音为平声,而杞为上声,音调有差异。杞为植物。***,据《说文解字》说:“长踞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说;“伸其股而坐,形如箕,故从其所谓箕踞也。”可见***即箕。箕,金文中象一个编织的箕器中盛有物件,是***乃善织箕而得名。故***、杞不同一义。杞、箕实为二国。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8 18:06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以箕子的个性,会接受周的分封吗?更别说去朝见武王~~~~ 而且正如觉迷所说,箕子朝鲜(即古朝鲜)应该在半岛北边,跟位于半岛南边的韩国是两回事~~~```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1-18 21:19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B]觉迷兄,好象我们都没有把箕国与杞国混淆吧[/COLOR][/B] [B]豪豪,目前确实没有史料证明韩国和朝鲜同源。但是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两者没有关系啊。并且,[/B][/COLOR]从史料看箕子去朝拜假如与出奔朝鲜相冲突,显然朝拜是更有可能的。[/COLOR]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8 22:1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上面的箕国与杞国的内容是我从网上找的点材料,不是我的观点。另外我认为箕子朝鲜早期的领地不在现在的半岛北部,而几乎都在现在的中国境内。 从青铜器的内容来看,箕侯与燕侯的关系密切,接受燕侯的赏赐,而燕侯的赏赐来源于周王室,你说箕子会不会朝拜。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8 23:41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箕子应该是箕国之侯的意思,而不是特指的那位~~`古朝鲜位于渤海沿岸辽东辽西一带,曾与燕国作战,后为卫满夺去领地~~~```说它在半岛北边并没有错呀~~~``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9 10:14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第六章 貉族 北方诸族,传中国之文明最早者,莫如貉。貉,又作貊,亦称■貉。又单称■,■,亦作■,作秽。 此族见于经典者:《诗》“王锡韩侯,其追其貉,奄受北国。”又“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貉,及彼淮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论语》:“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貉之邦,行矣。”《孟子》:“子之道,貉道也。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飱,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也。”《周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案从古说貉,无以为在南方者。《鲁颂》以蛮貉与淮夷并举,自与《论语》之言蛮貉,同以为夷狄之通称。举在北之貉,以对在南之蛮,犹后世言胡越耳。伪《武成》“华夏蛮貉,罔不率俾,”以蛮貉为对华夏之辞。《鲁颂》毛传“淮夷,蛮貉而夷行也。”《正义》言“淮夷蛮貉如夷行者?以蛮貉之文,在淮夷之下,嫌蛮貉亦服,故辨之。以僖公之从齐桓,惟能服淮夷耳,非能服南夷之蛮,东夷之貉,故即淮夷蛮貉,谓淮夷如蛮貉之行。”其说不误。乃其疏《韩奕》,又引此诗,而曰:“是于鲁僖之时,貉近鲁也。”可谓自相矛盾矣。至以貉在北方,或在东北方,则颇有异说。《孟子·赵注》:“貉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谷。‘职方《郑注》。’郑司农云:北方貉狄。”《说文》豸部:“貉,北方豸种。”《诗》、《论语》、《释文》引,皆作“北方人也。”此皆以貉在北方者也。《郑注》秋官貉隶,“征东北方所获。”《诗周官正义》引《郑志》,答赵商问:“九貉、九夷,在东方。”《说文》羊部羌下;“东方貉从豸。”此皆以貉在东北方者也。《周书·王会篇》:秽人,在稷慎良夷之间,稷慎,即肃慎。今案《说文》羌下之文,不甚可信。其文云:“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说文》一书,系博采通人而成,其体例本不纯一。详见予所撰《字例略说》。世之执例以绳《说文》者误也。然未有如此处作慨叹之辞者。古人说字,从无此例。盖后人识语混入者也。然貉自在东北方。其云北方,则浑言之耳。何以言之?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9 10:18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貉族居地,初在燕北。其后则在辽东之外。盖当燕开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东五郡时,为所迫逐出走者也。《史记·燕世家》云:“燕北迫蛮貉。”此谓貉在燕北者也。《水经注》:“清漳逾章武故城西。故■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水。”章武,今大城、沧二县之地。郦氏之言而信,则貉并曾在燕南矣。《货殖传》云:“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B]、真番之利。此谓貉在辽东之外者也。”《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此北貉不知究在何所,疑遗落仍处五郡之内,近燕者也。《三国志·夫余传》,“国之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其印文言■王之印。国有故城名■城。盖本■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由也。”此言微误。夫余盖即■貉,为人所败,遁逃至此,故云亡人。若攘■貉之地而居之,则是战胜攻取矣。其逋亡之由不可知,以意度之,或即燕开五郡之事也。”予疑鲜卑、■貉、肃慎,初皆居五郡之地,及燕开五郡,乃被迫出走。参看《鲜卑》、《肃慎》两篇。据《方言》,北燕朝鲜[/B]之间,言语略同。 貉族国落,见于汉以后者:曰夫余,曰高句骊,曰百济,曰东■,曰沃沮。据史籍所载,句骊出于夫余,百济出于句骊。句骊与百济之事不可知。若夫余,则其事之见于中国史者,反在句骊之后。而夫余、句骊百济开国之事,相似太甚。其实为一事可知。《后汉书·夫余传》:“初北夷索离国王出行。其侍儿于后妊身。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于马栏。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听母收养。名曰东明。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掩■水。以弓击水,鱼龟皆聚浮水上。东明乘之得度。因至夫余而王之焉。”《三国志注》引《魏略》略同,盖《后书》所本。而《魏书》述百济开国事,又与此大同。皆即高句骊东明圣王事也。索离,注云:“索一作橐。”橐疑櫜之误,櫜离,即高丽也。高句骊谓城曰沟娄。颇疑句骊二字,亦沟娄异译。高句骊,犹言高氏城耳。盖■貉种落,散处辽东塞外,各自兴起者耳。《三国志·高句丽传》:“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其性气衣服有异。”《东沃沮传》:“其言语与句骊大同,时时小异。食饮居处,衣服礼节,有似句骊。”于北沃沮云:“其俗南北皆同。”于■云:“其耆老自谓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与句骊同。衣服有异。”皆足征此诸国之为同族也。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9 10:2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B]朝鲜[/B]初封,必不在今朝鲜[/B]之地,说已见前。其为燕攘斥东走之迹不可征;入今朝鲜[/B]后始居何地,亦不可考。《汉书》曰:“始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B],为置吏筑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真番,即后来汉武所置四郡之一。据朝鲜[/B]史家所考,地跨今鸭绿江。朝鲜[/B]乃平壤古名。浿水,今大同江也。然则燕时,辽东边境,实较今中韩国界为远。宜《管子·轻重》,以“八千里之发,朝鲜[/B]与八千里之禺氏、吴越、昆仑之虚”并举,以为极远之地矣。汉武既灭卫氏,以其地置真番、玄菟、乐浪、临屯四郡。玄菟,今咸镜南道。乐浪,今黄海平安二道。临屯,地在今汉江以北。自此至晋初,其地属于中国为郡县者,盖四百年焉。然距腹心之地大远,实非实力所及。而貉族势力,遂潜滋暗长于其间。至于典午分崩,纪纲失坠,而艮隅片土,遂不复隶中国之版图焉。述其略,可以见中国远驭之失,亦可以见貉族兴起之迹也。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9 10:26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以上内容为我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著作的节选.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19 10:2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1 蚩头男 2 琅邪 (BC ~ 2251) 3 勿吉 (BC 2238) 4 爱亲 (BC 2187) 5 道茂 6 虎甲 (BC 2098) 7 乌罗 (BC 2072) 8 伊朝 (BC 2015) 9 居世 (BC 1975) 10 慈乌斯 (BC 1960) 11 散新 (BC 1946) 12 季佺 (BC 1893) 13 伯佺 (BC 1844) 14 仲佺 (BC 1826) 15 少佺 (BC 1770) 16 沙奄 (BC 1727) 17 栖韩 18 勿驾 (BC 1664) 19 莫眞 (BC 1600) 20 震丹 (BC 1554) 21 甘丁 (BC 1518) 22 苏密 23 沙豆莫 24 甲飞 25 乌立娄 (BC 1411) 26 徐市 27 安市 (BC 1393) 28 奚牟罗 (BC 1352) 29 小丁 (BC 1333) 30 徐于余 (BC 1285 ~ 1225) 31 阿洛 (BC 1224) 32 率归 (BC 1184) 33 任那 (BC 1137) 34 魯丹 (BC 1105) 35 马密 (BC 1092) 36 牟弗 (BC 1074) 37 乙那 (BC 1054) 38 麻[+休] (BC 1014) 39 登那 (BC 1012) 40 奚寿 (BC 983) 41 奥门娄 (BC 966) 42 娄斯 (BC 954) 43 伊伐 (BC 926) 44 阿勒 (BC 900) 45 麻休(麻沐) (BC 836) 46 多斗 (BC 785) 47 奈伊 (BC 752) 48 次音 (BC 746) 49 不理 (BC 736) 50 余乙 (BC 736) 51 奄娄 (BC 707 ~ 703) 52 甘尉 (BC 703) 53 述理 (BC 673) 54 阿甲 (BC 663 ~ 648) 55 高台 (BC 648) 56 苏台尔 (BC 634) 57 马干 (BC 616) 58 天韩 (BC 605) 59 老勿 (BC 595) 60 道乙 (BC 520) 61 述休 (BC 505) 62 沙良 (BC 471) 63 地韩 (BC 453) 64 人韩 (BC 438) 65 西蔚 (BC 400) 66 哥索 (BC 375) 67 解仁 (BC 341) 68 水韩 (BC 340) 69 箕诩 (BC 323) 70 箕煜 (BC 315) 71 箕释 (BC 290) 72 箕润 (BC 251) 73 箕丕 (BC 232) 74 箕准 (BC 221 ~ 194) [PP]这个世系被称为番韩世系,其中末尾处与箕子朝鲜世系相合。出自《桓檀古记》。 http://myhome.shinbiro.com/~kbyon/culture/chronicle.htm 朝鲜史料中的箕子朝鲜世系,可以对比着看。 1、太祖文圣大王箕子胥余(须臾)(40) 2、庄惠王箕松(25) 3、敬孝王箕询(27) 4、恭贞王箕伯(30) 5、文武王箕椿(28) 6、太原王箕礼(5) 7、景昌王箕庄(11) 8、兴平王箕捉(14) 9、哲威王箕调(18) 10、宣惠王箕索(29) 11、谊襄王箕师(53) 12、文惠王箕炎(50) 13、盛德王箕越(793BC)15 [PP]14、悼怀王箕职(778BC)2 [PP]15、文烈王箕优(776BC)15 [PP]16、昌国王箕睦(761BC)13 [PP]17、武成王箕平(748BC)26 [PP]18、贞敬王箕阙(722BC)19 [PP]19、乐成王箕怀(703BC)28 [PP]20、孝宗王箕存(675BC)17 [PP]21、天老王箕孝(658BC)24 [PP]22、修道王箕襄(立)(634BC)19 [PP]23、徽襄王箕迩(通)(615BC)21 [PP]24、奉日王箕参(594BC)16 [PP]25、德昌王箕仅(578BC)18 [PP]26、寿圣王箕翔(云)(560BC)41 [PP]27、英杰王箕黎(519BC)16 [PP]28、逸民王箕冈(503BC)17 [PP]29、济世王箕混(486BC)22 [PP]30、清国王箕璧(465BC)33 [PP]31、导国王箕澄(432BC)19 [PP]32、赫圣王箕骘(413BC)28 [PP]33、和罗王箕谐(谓)(385BC)16 [PP]34、说文王箕贺(369BC)8 [PP]35、庆顺王箕华(361BC)19 [PP]36、嘉德王箕翊(诩)(342BC)27(嘉德王以上追尊为王) [PP]37、三老王箕煜(火吴)(315BC)25 [PP]38、显文王箕释(290BC)39 [PP]39、章平王箕润(251BC)19 [PP]40、宗统王箕否(初名恤,又名杏)(232BC-219BC)12 [PP]41、哀王箕准(又号武康王)(219BC-194BC) [PP]《舆地胜览》云:武康王始皇二十七年申巳立,汉惠帝元年丁未,燕人卫满来侵,率佐右宫人浮海南出,立国金马郡,今益山,改国号曰马韩,在平壤为王二十七年,自箕圣东渡己卯后,凡四十一世,历年为九百二十九年。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B]马韩 (公元前161年----公元2年)[/B]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武康王(哀王) 箕准(卓) 前161年—前157年 安王 箕龛 前157年—前132年 惠王 箕寔 前132年—前121年 明王 箕武 前121年—前90年 孝王 箕亨 前91年—前51年 襄王 箕燮 前51年—前46年 元王 箕勤 前46年—前20年 稽王 箕贞 前20年—2年 箕学 2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9 10:32:36编辑过]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1-19 11:1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em07]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5-11-20 22:14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豪哥怎么了?害怕了吗?[em04][em04][em04]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5-12-21 09:50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这三个谱显然都是后人伪造的,尤以桓檀古记为甚。另外,朝鲜箕氏篡夺马韩的时间很短,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马韩已以辰国面貌出现,此时箕氏已经被推翻,马韩辰王统治恢复。 海东是一个整体,日本和南韩同,无所谓谁更复杂。马韩五十四国,弁韩十二国,秦韩十二国,倭人尝百余国后所通三十国,东鳀亦二十余国,其它更有情况不在其数小国如新弥、那奚、草溪、天鄙等。参照中国典籍、《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日本书纪》、《古事记》等,颇费功力啊! [em08]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2-21 09:57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哦,定纲殿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好?欢迎常来指教~~~~~[em03][em02] PS:什么时候馈赠一篇佳作给我们呀,呵呵~~~``[em01]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5-12-21 10:20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我都封闭半年了,哪里还有佳作啊。。。。。。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5-12-21 10:2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哼哼!你不送偶,偶就在你的头衔上加上“宝塚里的千年老妖”这一光荣称号!桀桀~~~~[em01][em01] PS:什么时候送,什么时候改,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1 10:56:07编辑过]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5-12-21 11:13     标题: Re:根据史料推测朝鲜起源

老W, [B]为什么对这个"满者伯夷"国别有钟情呢 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B][/COLOR] [/COLOR] [em04]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6-2-19 17:51     标题: re:[IMGA]http://home.me...

[IMGA]http://home.megapass.co.kr/~earry/hd/img4/hhi06_1.jpg[/IMGA] 환국(桓國) 환인 계보 (7대, 재위년수 : 3,301년) 1대 안파견(安巴堅) 환인(B.C.7199)2대 혁서(赫胥) 환인, 3대 고시리(古是利) 환인,4대 주우양(朱于襄) 환인,5대 석제임(釋提任) 환인,6대 구을리(邱乙利) 환인, 7대 지위리(智爲利) 단인(檀仁이라고도 한다) 신시배달국 환웅 계보 (18대, 재위년수 : 1,565년) 1대 거발한 환웅(居發桓, 94, B.C 3897, 120세, 일명 배달 환웅) 2대 거불리 환웅(居佛理, 86, B.C.3803, 102세)3대 우야고 환웅(右耶古, 99, B.C.3717, 135세) 4대 모사라 환웅(慕士羅, 107, B.C.3618, 129세)5대 태우의 환웅(太虞儀, 93, B.C.3511, 115세) 6대 다의발 환웅(多儀發, 98, B.C.3419, 110세)7대 거련 환웅(居連, 81, B.C.3320, 140세) 8대 안부련 환웅(安夫連, 73, B.C.3239, 94세)9대 양운 환웅(養雲, 96, B.C.3166, 139세) 10대 갈고 환웅(葛古 또는 독로한(瀆盧韓), 96, B.C.3070, 125세)11대 거야발 환웅(居耶發, 92, B.C.2970, 149세)12대 주무신 환웅(州武愼, 105, B.C.2878, 123세)13대 사와라 환웅(斯瓦羅, 67, B.C.2773, 100세)14대 자오지 환웅(慈烏支, 109, B.C.2706, 일명 치우천황, 151세)15대 치액특 환웅(蚩額特, 89, B.C.2597, 118세)16대 축다리 환웅(祝多利, 56, B.C.2453, 99세)17대 혁다세 환웅(赫多世, 72, B.C.2452, 97세)18대 거불단 환웅(居弗檀, 48, B.C.2380, 일명 단웅(檀雄), 82세) 단군조선 단군 계보 (47대, 재위년수 : 2,096년) 가. 송화강 아사달(하얼빈)시대: 초대 단군임검∼21세 소태(蘇台) (B.C.2333∼1286 : 1048년간) 1대 단군 임검(王儉, 93, B.C.2333)2대 부루 단군(扶婁, 58, B.C.2240, 태자)3대 가륵 단군(嘉勒, 45, B.C.2182, 태자)4대 오사구 단군(烏斯丘, 38, B.C.2137, 태자)5대 구을 단군(丘乙, 16, B.C.2099, 羊加)6대 달문 단군(達門, 36, B.C.2083, 牛加)7대 한율 단군(翰栗, 54, B.C.2047, 羊加)8대 우서한 단군(于西翰, 8, B.C.1993, ? ) 9대 아술 단군(阿述, 35, B.C.1985, 태자)10대 노을 단군(魯乙, 59, B.C.1950, 牛加)11대 도해 단군(道奚, 57, B.C.1891, 태자)12대 아한 단군(阿漢, 52, .C.1834, 牛加)13대 흘달 단군(屹達, 61, B.C.1782, 牛加)14대 고불 단군(古弗, 60, B.C.1721, 牛加)15대 대음 단군(代音, 51, B.C.1661, ? )16대 위나 단군(尉那, 58, B.C.1610, 牛加)17대 여을 단군(余乙, 68, B.C.1552, 태자)18대 동엄 단군(冬奄, 49, B.C.1484, 태자)19대 구모소 단군( 牟蘇, 55, B.C.1435, 태자)20대 고홀 단군(固忽, 43, B.C.1380, 牛加)21대 소태 단군(蘇台, 52, B.C.1337, 태자) 나. 백악산 아사달시대 : 22세 색불루(索弗婁)∼43세 물리(勿理) (B.C.1285∼426 : 860년간) 22대 색불루 단군(索弗婁, 48, B.C.1285, 욕살 고등의 아들로 우현왕을 거쳐 단군으로 즉위)23대 아홀 단군(阿忽, 76, B.C.1237, 태자)24대 연나 단군(延那, 11, B.C.1161, 태자)25대 솔나 단군(率那, 88, B.C.1150, 태자)26대 추로 단군(鄒魯, 65, B.C.1062, 태자)27대 두밀 단군(豆密, 26, B.C.997, 태자)28대 해모 단군(奚牟, 28, B.C.971, ? )29대 마휴 단군(摩休, 34, B.C.943, ? )30대 내휴 단군(奈休, 35, B.C.909, 태자)31대 등올 단군(登 , 25, B.C.874, 태자)32대 추밀 단군(鄒密, 30, B.C.849, 아들)33대 감물 단군(甘物, 24, B.C.819, 태자)34대 오루문 단군(奧婁門, 23, B.C.795, 태자)35대 사벌 단군(沙伐, 68, B.C.772, 태자)36대 매륵 단군(買勒, 58, B.C.704, 태자)37대 마물 단군(麻勿, 56, B.C.646, 태자)38대 다물 단군(多勿, 45, B.C.590, 태자)39대 두홀 단군(豆忽, 36, B.C.545, 태자)40대 달음 단군(達音, 18, B.C.509, 태자)41대 음차 단군(音次, 20, B.C.491, 태자)42대 을우지 단군(乙于支, 10, B.C.471, 태자)43대 물리 단군(勿理, 36, B.C.461, 태자) 다. 장당경(開原) 시대 : 44세 구물(丘勿)∼47세 고열가(古列加) (B.C.425∼B.C.238 : 188년간) 44대 구물 단군(丘勿, 20, .C.425, 욕살) : 나라 이름을 대부여라 고치고 三韓을 三朝鮮으로 개정 45대 여루 단군(余婁, 55, B.C.396, 태자)46대 보을 단군(普乙, 46, B.C.341, 태자)47대 고열가 단군(高列加, 58, B.C.295, 대장군) R>계해 58년(B.C.238) 단군조선을 폐관하고, 이후 6년간 오가(五加)들이 함께 다스린다. [IMGA]http://home.megapass.co.kr/~earry/hd/img4/hhi06_2.jpg[/IMGA]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6-2-19 17:55     标题: re:汗~~~`每个民族都有自大的一面~~~

汗~~~`每个民族都有自大的一面~~~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6-2-20 13:45     标题: re:就算是族属有关联,但在历史上也未形成强大...

就算是族属有关联,但在历史上也未形成强大的政治联盟,大多是各自为政,而且互相不通气.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6-5-10 22:40     标题: re:今天发现了新例证[IMGA]http...

今天发现了新例证 [IMGA]http://www.khaan.net//jido/histocorrection/ryodong.jpg[/IMGA] [IMGA]http://www.khaan.net//jido/histocorrection/ryo1.jpg[/IMGA]
作者: 苍真    时间: 2006-5-10 23:12     标题: re:[em12] 话说这电路图咋看……

[em12] 话说这电路图咋看……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6-5-12 08:0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意...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意觉迷发表的内容: 吴王夫差当年与晋国争夺霸权的时候摆出来的理由说他在周宗室里的辈份最高,晋国的理由则说自己的爵位比吴王高,(晋国为侯爵,吴国实际上是子爵).说明吴王是周宗室的地位是得到承认的. 太伯最初的地盘...
汗,现在才看到。。。。。。 那个被吴国灭掉的国家叫“邗”,与“韩”发音是一样的,大致上是今江苏江北一带,以扬州为核心,吴国曾开“邗沟”通江淮,当地至今还有地名“邗江”。这个邗国是周武王之子邗叔所封,亦为子爵,春秋初期为吴所灭。 吴国应当是虞国的一支,可能就是原在镇江丹徒一带的宜国,是成康之际周王朝为了对付南逃的奄族而分设的。“工虞”、“工敔(yu)”、“攻吾”、“句吴”的称呼很可能来源于“邗吴”,因为吴王又自称“邗王”,表明吴国对“邗”的重视。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6-5-12 08:17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内...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内义虎发表的内容: 今天发现了新例证http://www.khaan.net/baikal/origin.html
不懂朝鲜文,给我们解释解释吧。。。。。。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6-5-12 16:32     标题: re:乃是说  辽东辽西之辽  并非辽水之辽...

乃是说  辽东辽西之辽  并非辽水之辽 而是指太行山上的辽州(也就是现在的左权县) 在辽州东南  则有箕山 传说为商朝箕子观察天象的场所 那么   百济略有"辽"西    其实就是略有山西      [em07]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6-5-12 16:48     标题: re:也不看看当时山西是谁家之天下?[em06...

也不看看当时山西是谁家之天下?[em06]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6-5-12 18:58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内...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内义虎发表的内容: 乃是说  辽东辽西之辽  并非辽水之辽 而是指太行山上的辽州(也就是现在的左权县) 在辽州东南  则有箕山 传说为商朝箕子观察天象的场所 那么   百济略有"辽"西    其实就是略有山西   ...
如此要否定的中国史料恐怕数量太多了。。。。。。 不知道秀虎看过我的《马韩百济异史料》没有,这里有个链接:http://www.famana.com/mhbjysl.htm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6-5-16 11:15     标题: re:予祝入盟成功

予祝入盟成功
作者: 满者伯夷    时间: 2006-5-17 14:0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内...

引用:
下面引用由大内义虎发表的内容: 予祝入盟成功
目前只有一篇文,如何申得?痛苦中。。。。。。 你看了我那篇百济的文了吗?
作者: 大内义虎    时间: 2006-5-17 14:06     标题: re:看了    所以才这么说的~PS:我...

看了    所以才这么说的~ PS:我的那几篇旧文文你敢收么 敢的话就送给你[em10]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