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
四大名著人物评论之《沉重的盔甲之水泊水浒》
[打印本页]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1:55
标题:
四大名著人物评论之《沉重的盔甲之水泊水浒》
危险的冰火跷跷板
——及时雨•宋江
人物简介:
宋江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一位。三十六天罡星之天魁星。梁山泊义军总头领。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镜鉴杂谈:
在那个奸臣当道民怨沸腾的时代,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打抱不平,曾经让人一度看到了救世主的影子,他那杆替天行道的大旗下聚集了多少英雄好汉,对于走投无路的人来说,上梁山似乎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口头禅。正当梁山事业轰轰烈烈的时候,却因为宋江错误的战略决策使梁山一百单八将非死即伤,梁山大好形势顿时解体,宋江亲自带着自己的一窝鸡给黄鼠狼拜了个好年,自己也被自己所忠于的朝廷用毒酒毒死。
可以说,梁山上上下下的悲剧是宋江一手导演的,在他的心里世界始终是冰火两重天的世界,他的每一种作为都在矛盾中挣扎。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忠于义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有一段心理描写:“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这段心理活动正是宋江矛盾心理的表现,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灭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要忠于朝廷就是不义,要讲义气就要对朝廷不忠,在忠和义之间宋江很难做出抉择,这种艰难的选择一直伴随宋江到最后一刻。如果说前期忠义之间义字占了上风的话,在他坐上第一把金交椅后,忠字慢慢占据了重要位置。
晁盖死后,宋江成了带头大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并且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一改变代表着梁山大政方针的改变,梁山由以前的纯“义”改变为“忠”和“义”。自此后梁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招安逐步被提上了日程安排,“望天王降诏,在招安,心方足”。以后宋江每遇捉到政府军官,他必假骂部下,纳头便拜,亲解绳索,甜言蜜语诉说招安事宜。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贯的辉煌胜利之际,这个一向标榜“替天行道”、“清君侧”的人不仅没有杀掉奸臣,反而恭恭敬敬地将其送下了山。为了实现招安大计,他甚至去找妓女疏通与皇帝的关系。招安后,替天行道的大旗也改成了“顺天护国”, 宋江也变成了朝廷的忠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效力”,此后征大辽,平方腊,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宋徽宗这个无道昏君再糊涂,有一点却表现得非常清醒,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正应了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俗语,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中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而以“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作了他“忠”的祭品。造过朝廷的反,是为不忠;投降朝廷,任人宰割,是为不智;让众弟兄因他而死,是为不义!而他偏偏以“忠义”相标榜!
其实“忠”和“义”是极端对立的两种思想。一方面,宋江对皇帝特别“忠”,始终没起过反抗皇帝的念头,所以他把自己的一切造反行为皆归结为忠君爱国,为国除奸;另一方面,他对梁山兄弟又特别义。然而,皇帝与“贼寇”之间毕竟又是水火不相容的。皇帝才是造成社会黑暗的罪魁祸首。对残民以逞的皇帝绝对忠,就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特别义。招安之后的残酷现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陈桥驿滴泪斩小卒就是一个明证。反之,对人民群众特别义就不可能对皇帝绝对忠。
在宋江身上,还存在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彪炳的是义字,但却用了许多阴险虚伪的手段把大家逼上梁山。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秦明的战袍,假装秦明。到他的上级慕容知府那里,杀人放火,让人以为秦明已经投降了梁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别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杀了他的妻儿。随后秦明无奈,只好上山。为了要秦明上山,不惜害了那么多百姓的性命,甚至是他的妻儿的性命。为赚卢俊义上山,派吴用在人家墙上题一首反诗,结果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遭到血光之灾差点连命都保不住。为了成全自己的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担心李逵造反,于是把李逵叫到跟前,让他喝下毒酒,说“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给自己留下一个清白名声。“义”是宋江维持他地位与权威的资本,他的义是通过许多不义的手段实现的,用一种不义的手段来凸现自己的义,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宋江做得出来。
宋江爱惜生命却很快意杀戮,在陈桥驿一个小兵杀了官员要被处死,宋江含泪送别,让他喝醉了吊死在砍头。可是宋江落难后为救宋江,“官军百姓被杀死有五百余人,带伤中箭者不计其数。”满口“忠义”的宋江此时却无视死伤无辜,还要“启请众好汉,再做个天大的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口无穷之恨。”黄文炳只是揭发宋江题反诗的人,揭穿宋江装疯卖傻以躲避逮捕的人,揭穿戴宗制造假文件的人,他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忠于自己的国家,与宋江并无私仇,全为公恨。可宋江却不顾众好汉的安危,硬要大家为他冒险追杀黄文炳以泄一己之私愤,从这里如何能看出一丝一毫的仁爱之影呢?更无法相信的是宋江居然将他“一门内外大小四十五口尽皆杀了,不留一人”之后,甚至还让手下兄弟下手,一片片活剐了黄文炳的肉来烧烤下酒。
宋江是一个生活在冰与火之间的人,他矛盾的性格矛盾重重不可调和,他讲义,但义有很大欺骗性;他讲忠,可是却把更多的人诓到跟朝廷作对的集团里来,让“不忠”的力量壮大。正是在“义”的欺骗下,梁山兄弟才甘愿随宋江征辽寇,平方腊,一百单八将损折大半,在忠的诱导下,最后连宋江自己也成了其忠顺思想的牺牲品。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说明,宋江的“忠”既未能赢得皇帝的信任,而他的“义”也没能保全梁山兄弟的性命,甚至连反贪官污吏这一目的也没能达到。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永远求证不出结果,一种蕴涵在生命内部的矛盾也永远不可调和,在人生的道路上背起了冰和火两座大山的人永远会活得很痛苦,聪明的人会顺其自然,放下矛盾轻松上阵,顽固的人却喜欢在夹缝里找出寻找所谓的真理,证明出结果。在生命最后一点上,是冰还是火并不重要,冰有冰的好处,火有火的用益,重要的是自己用冰还是火带给了人们什么。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1:55
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混得好,仅仅明白礼仪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人心。要知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玉麒麟•卢俊义
人物简介:
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善使矛。原为北京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骗了卢俊义出去躲灾,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好汉打斗一番后在乘船时被捉。被带到梁山住了几日。回去后因不听家仆燕青良言相劝径直回家,结果被勾搭其妻的管家李固告了官府,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后来发配时,李固收买的解差准备害死卢俊义时,燕青杀死了解差带其逃跑时,卢俊义又被捉。后要砍头时,石秀劫法场,虽然未救出,但也没有再杀头而是留在监狱。几经波折,梁山好汉才救出卢俊义。卢俊义替晁盖报了仇,本应做头领,但他坚辞不受,最后坐了第二把交椅。后来常常独当一面,和宋江兵分两路南征北战,立下很多大功。后来受招安,征辽、平方腊后,朝廷封其为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因高俅、杨戬嫉贤妒能,两人设计在皇帝的御酒里放入水银,卢俊义喝后在泗州淮河失足落水而死。
镜鉴杂谈:
卢俊义相貌堂堂又出身豪门,“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做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又无寸男为盗,亦无只女为非。”在这样的好环境下长大的卢员外自然也成为一个标准的君子。但正因为他是真君子,又一直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灾难,所以他不了解人心险恶。正应了《庄子》中的一句名言:“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句话是对卢俊义一生最好的概括。
正因为卢俊义“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所以他一生在几次重要关头都是以“礼”而不是世道人心作为选择标准。因此才犯下三大错误,先丢家,再入狱,最后枉自送了性命。
第一次,吴用为了骗卢俊义上梁山,假扮算卦先生来到大名府,一番装模作样的表白后吸引了卢俊义,而卢俊义一开口就说:“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这样的话给吴用提供了再好不过的机会。如果卢俊义不先以君子自居,吴用说话也得悠着点。吴用一番恐吓之后,卢俊义根本不信,但吴用一假装生气,卢俊义就赶紧道歉,变得相信了。这不正是中了礼教的毒?
卢俊义就这样傻乎乎地打算出去避灾,管家李固劝说道:“主人误矣!常言道:‘卖卜卖卦,转回说话。’休听那算命的胡言乱语。只在家中,怕做什么!”卢俊义不听。深谙人心的燕青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也劝说道:“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到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扇惑,要赚主人那里落草。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句,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卢俊义还是不信。妻子也劝说道:“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里。’休听那算命的胡主产,撇了海阔一个家业,耽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你且只在家内清心寡欲,高居坐,自然无事。”卢俊义却还是坚持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想必卢俊义读圣贤书太多,中礼教毒太深,所以听不进这些能接触到各种人心的下人的话。
这一去,导致他的家不再是他的家,而成了管家李固的家了。到梁山上住几天,虽然没有落草,但却绝对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虽然死罪可免,但家产却绝对会被查封或者被人霸占。这一切,该怪的不是背叛他的管家和妻子,而是他自己。因为造反之罪要株连九族,只有首告可免,管家和妻子当然不愿意被株连了。卢俊义此次的错误,断送了他的政治清誉,他的一生从此无法与梁山扯断关系了。他最后的死也由此埋下了伏笔。
卢俊义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从梁山上下来入北京城后,不信燕青之言,不顾燕青苦苦阻拦,执意回家,结果被抓入狱。这一次犯错的原因依然是“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当时,衣衫褴褛的燕青将卢俊义拉到偏僻的地方告诉他,李固和卢俊义的娘子已经去官府首告了他的造反之罪;并且,李固已经和娘子私通了,卢俊义非但不听,还把对主人忠心的燕青给赶逐出门了。燕青最后说:“主人可听小乙言语,再回梁山泊去,别做个商议。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卢俊义听了一向对他忠心耿耿的话之后根本不信,他不是吃惊,而是愤怒。其实,即便他不信,也该先去关系好的亲戚家里调查一下即可知道事情原委。但是,这些事情君子是想不到的,他对燕青怒吼:“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燕青为了救他,只好实话对他说:“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如果卢俊义懂得世道人心,懂得女人的心思,就该承认燕青的话至少是有几分道理的。毕竟,女人被冷落的时间长了,变心是很可能的。但他却根本不懂,他只知道,按照礼仪,妻子是不会这样的。因此,他又大怒,喝骂燕青道:“我家五代在北京住,谁不识得!量李固有几颗头,敢做恁般勾当!莫不是你做出歹事来,今日到来反说?我到家中,问出虚实,必不和你干休!”这卢俊义实在太不懂人心了,如今李固有官府撑腰,岂怕你区区一个反贼?要想了解清楚,去关系好、为人也可靠的亲戚家了解才是正道。燕青痛哭,拜倒地下,拖住主人衣服。卢俊义一脚踢倒燕青,大踏步便入城来。这一踢,把自己踢进了大牢。
这次同样纯粹是卢俊义自作自受,燕青把话说尽也无法挽回了。后来,如果不是燕青忠心耿耿,卢俊义会死于董超、薛霸之手;如果不是石秀勇敢大胆,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卢俊义又会在法场被正法;不是梁山大军前去救护,卢俊义迟早会被开刀问斩。卢俊义为自己这次的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身体被摧残还可以复原,精神的打击却永远无法平复。从此,他不再有家,他只能与官府作对,因为他欠下梁山的人情债一生也还不完了。
后来,按照晁盖的遗言,卢俊义被宋江推到老大的位置上,卢俊义坚决拒绝。这样做当然是对的,如果他真的坐了第一把交椅,必然会死于非命。不过,卢俊义这样做不是因为他明白世道人心,而依然是出于“谦虚”等礼仪。
卢俊义犯下的第三个错误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在征方腊胜利后,不听燕青的劝阻,不愿隐退,一心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的好结果。
当时,燕青对醉心功名的卢俊义劝说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定无结果。”不明世道人心的卢俊义诧异地说道:“燕青,我不曾存半点异心,朝廷如何负我?”他以为只要他对皇帝忠心,皇帝就会信任他这个昔日的反贼。岂不知在皇帝和一些大臣眼里,“一日为贼,终身是贼”。他还天真地认为自己为大宋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不闻“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一旦将军大功告成,也正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时候了。此时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
明白这个道理的燕青继续劝说道:“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前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临祸到头难走。”明于礼仪的卢俊义天真地回答道:“我闻韩信,三齐擅自称王,教陈豨造反,彭越杀身亡家,大梁不朝高祖,英布九江受任,要谋汉帝江山,以此汉高帝诈游云梦,令吕后斩之。我虽不曾受这般重爵,亦不曾有此等罪过。”卢俊义实在太不明世道人心了。皇帝要杀大臣,需要理由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皇帝冤杀的忠臣还少吗?正所谓,“说你反,你就反,不反也反!”何况,即便皇帝不杀你,奸臣不会陷害你吗?奸臣当道的局面难道改变了?
因此,燕青只好惋惜地说道:“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只此辞别主公。”随后,在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隐居到了某处世外桃源。
燕青走了,一心想寻好结果的卢俊义留了下来,不过却没有寻到什么好结果,最后落得喝了水银酒,倒在湖里冤死,死得不明不白。别人还都以为他是酒后失足而死。不知道他自己可否知道,自己不是“醉酒失足”,而是死于“不知人心”。
人生精鉴:
君子常常自以为智,却总忘记有小人存在于世。还是古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混得好,仅仅明白礼仪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人心。要知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了解人心,才能在人生的航道上乘风破浪、一帆风顺、大有作为!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1:55
与商化的知识分子处朋友,侠肝义胆很多时候只是书上的形象,现实生活里,他们往往阴谋大于阳谋,小聪明多于大智慧,他们对利益和机会的嗅觉有时候比猎犬还敏感。
一个知识分子的智慧沉沦与挣扎
——智多星•吴用
人物简介:
吴用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三位,三十六天罡星之天机星。祖籍山东郓城,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身秀才打扮。善使两条铜链。曾经教书为生,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自幼与晁盖结交。后与其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并成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镜鉴杂谈:
任何一个政治或者军事集团背后都有一个把摇纸扇的知识分子,他们无胆也无力去独力破坏,但出谋划策及建设新秩序却也离不开他们,有人称之为“纸扇军师”,意指智慧的化身。吴用就是梁山上的“纸扇”。吴用在水浒世界里地位近于诸葛亮,重要性近于诸葛亮,比如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环、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加上“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都显示了吴用高超的谋略才华。可以说,梁山上的每一次重大军事和政治活动几乎都有他的策划参与,如果少了吴用这种类型的人,水浒根本就撑不起来。但在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里,《水浒》中的吴用远远比不上《三国》中的诸葛亮。虽然每逢有事来临,他就会不慌不忙,叠起两个指头,三言两语间,说出一番计谋来,但这些计策大多属于阴谋诡计,而非具备阳谋的方略大计,处处示人一个乡村小学教师水平。他有智谋,但这智谋不无几分狡诈;他有手段,但这手段不无几分阴毒残忍。他在梁山的命运颠簸中演绎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智慧沉沦与心计挣扎。
吴用的出身并不高,石碣受天文时,他是前20位里出身最低的。上梁山前吴用本是郓城县东溪村乡三家村的学究,说白了,就是一个乡村教师,教几个小小的蒙童。就相当于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跳不出农门,只能在乡间当一个民办小学教师,但他偏偏心比天高,觉得乡村小学教师的平凡生活并不是他所想要的。在吴用看来,智慧与其说是一种品质,还不如说是一种资本,既是资本,就要全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他主动放手一搏,挑选了高风险也是高回报的行当——造反,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当成投机资本赌了进去,拉了跟自己有过命交情的阮氏三兄弟下水,为晁盖抢劫生辰纲的冒险活动出谋划策。
然而,吴用一方面没有宋江的财富与权力,没有感召力;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满身弥漫着软弱性,常常“小事精明、大事糊涂”,这也注定了他人生路上的智慧沉沦与挣扎。
梁山聚义本是抱着江湖儿女们以命换命的忠肝义胆走到一起替天行道。可吴老师第一个没有做到。他将知识分子的那种趋利避害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决定领导层成员时,他总是第一个出来说话,总是成为拥立有功之臣。
上了梁山后,面对王伦,他将智慧用到了挑拨林冲与王伦的火并上,结果,在他的刺激中,林冲杀了王伦。狡黠的吴用顺手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便纳林冲坐地,叫道:“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再看政变前吴用对晁盖说的话“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可见,他拽过的交椅是多么的虚伪,同在屋檐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朋友之义吗?与柴进、武松等人相比,这义字也太多水分了。
因“智取生辰纲”结下的深情厚谊,让晁盖对吴用是绝对信任。之后的日子里,不仅日常大小事务委付吴用,甚至连指挥作战的大权也交给他,自己只是知晓而已,杀黄安,江州劫法场之战莫不如此。这自然与晁盖本身性格有关,晁盖义肝侠胆。但随着宋江系人马的到来,这一切发生了变化。由于宋江系人马的优势,加上宋江有着高超的政治手段,吴用这个时候越来越觉得宋江的强大。此时,趋利避害的知识分子核心价值观再次驱使吴用做出了对义的背叛。
宋江上山后,吴用见宋江势大,见风使舵就抛弃晁盖,改投宋江,并协助宋江架空晁盖,在晁盖死后又临门一脚送宋江坐上老大的位置。宋江上山伊始,便是架空晁盖之端,金圣叹评道:写宋江入伙后,每有大事下山,宋江必劝晁盖“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因为晁盖去则功归晁盖,晁盖不去则功归宋江,再说了晁盖去则宋江为副,晁盖不去则宋江为帅,众人悉听宋江之令。深谙阴谋的吴用不会不明白这些,然而他非但不去阻止悲剧的发生,反却助纣为虐起来,每次宋江出征,吴用必定参与,将智谋献与他的“公明哥哥”,而晁盖只下山一次攻打曾头市,他独独没有参加,结果没有心机的晁天王在郁闷中被射殒命。
晁宋之争,无疑吴用的精明使他站对了队,宋江能够成功架空晁盖,吴用是最大的帮凶。在宋江试图引卢俊义上山为晁盖遗言解套时,吴用处处领会宋江的意图,配合宋江,把卢俊义定死在二哥的位子上。可以这么说,没有吴用的合作,宋江就算最后拿下梁山的领导权,恐怕也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而在吴用的帮助下,这一切几乎来得不费吹灰之力,一切水到渠成。无怪乎,宋吴两人在祝家庄后越来越紧密,几乎成为一体,吴用也成了宋江嫡系中的嫡系。
对朋友,知识分子的吴用是靠不住的。那么对于梁山,他是否靠得住呢?答案是否定的。直接受出身环境影响的吴用最终诱于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而同意了招安,他过多地顾及了他与宋江之辈的那种儒家思想,在“建功立业”中实现治国平天下,以求忠义千秋。殊不知,他们实际上是在拿诸多兄弟的生命在赌一场政治游戏。
所以,吴用在为梁山的政治前途所做的终极政治选择是不明智的,他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该和梁山做什么事、究竟应该和哪些人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政治斗争中最本质的东西。比如他不知道他和梁山最终是回不到社会中的,因为现实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社会,如果社会正常他们也不会走到落草的地步。这一点鲁智深都能认识到“今日满朝文武,俱是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难道吴用认识不到吗?非也,是他在自欺欺人,以求为自己或者少数人的价值在努力摆渡。
吴用这个军师最后还是醒悟了过来,但是已经太晚了。征方腊后,梁山兄弟们只剩下了27人,元气大伤。不久卢俊义、宋江都被毒死。吴用最后在宋江坟前同花荣一起自杀殉死。这固然有他们同宋江的感情因素在内,但更主要的还是吴用终于看透了,自己只是个棋子,辛辛苦苦半天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梁山为漂白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为政府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最后仍不免兔死狗烹的下场。此时此刻,对吴用们来说,生死已经不重要了,而梁山这个沾满鲜血的招安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智慧沉沦时的最后挣扎了。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吴用的大事做得并不怎么高明,甚至是愚蠢。但对于小事,吴用做得还是有鼻子有眼的,比如吴老师主刀的智取生辰纲还算成功的。其他的如三打祝家庄时的双掌连环计,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等也都显示了他应有的智慧。然而过于把智慧当成一种商品了,让计谋当成知识分子赢得尊重的资本,于这种智慧就变味了,以至于为了实现目的,不惜想一些背离道德因素的计谋,干一些损人利己的恶毒之举,他的聪明才智彻底沦为了施暴的工具。比如,他让人仿写蔡京的笔迹,就因为聪明太过,乱盖印章,画蛇添足,险些把宋江和戴宗害了。特别个别手段还多少有些毒有些缺德。为赚李应上山,先使人假扮官府,捕李应上山,后将其家烧为白地。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经送将军到大寨了,既与众头领都相见了,在此趋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则个。”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都取到山寨了,贵庄一把火已都烧作白地,大官人却回哪里去?” 烧人家舍,却能“笑”,吴用真无情也。又比如,为了赚取朱仝,竟杀了年方四岁、端严秀美的小衙内。事情虽是李逵干的,主意却是吴用出的。倒是李逵,傻干了半天,白遭朱仝的埋怨。再比如,他设计赚卢俊义,不仅卢俊义被搞得家破人亡,而且在正月十五放灯过节时攻城,使大名府城中的老百姓吃尽了苦头。攻城时,负责总调度的吴用,竟毫不顾及老百姓,要不是柴进,估计城里的百姓大有可能会遭殃。在这盘精心谋划的事件里,他原本良善的个性,已经被这一系列的诚信失事给淹没得荡然无存。吴用的名字,倒真富于反讽意味,像是对其诚信的最好注脚。
吴用既有朋友的那种豪情义气,又缺乏必要的道德规范,甚至连他的智慧都变得那么商业,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当正义在非正义的热闹中诞生时,正义的光环里注定流淌着令人不齿的沦落。
除了这样,吴用还经常表现出来一个知识分子好面子的小伎俩。比如当他同意放高俅后,高俅竟然把招安一事忘得干干净净,同时把萧让、乐和软禁在府中。此时,他的小聪明就开始发挥了,这时候吴老师放出了马后炮说什么“我观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权将军士歇息,萧让、乐和软监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劳神力!”
早干吗去了?事到这般时候了,他的智慧才开始发言。当时跟宋江一起陪着高俅喝酒逢迎的时候怎么不说这话;宋江要派萧让随高俅去东京的时候,又怎么不说这话。现在倒好了,说来说去的,有用吗?纯属知识分子的小聪明,贻笑大方。
人生精鉴:
当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智慧在梦想的旅途中践行时,避利避害和商业化注定了它的摇摆性,也注定了它的投机性。所以与商化的知识分子处朋友,侠肝义胆很多时候只是书上的形象,现实生活里,他们往往阴谋大于阳谋,小聪明多于大智慧,他们对利益和机会的嗅觉有时候比猎犬还敏感。为了自身利益,甚至不惜反水或者采用一些无耻的手段。和他们这些人相处,心机太多太重。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1:56
踩在祖宗的肩膀上摘星星,终归要摔得半死,人应当靠自己真正的本事,而不是炒作的噱头。
踩在祖宗的肩膀上摘星星
——大刀•关胜
人物简介:
关胜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五位。三十六天罡星之天勇星。梁山泊义军中为马军虎将之首。关胜乃汉末三国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原为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宣赞将其推荐给童贯,被晋封为领兵指挥使,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关胜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二员大将。呼延灼用诈降之计引关胜兵马进入梁山大营,活捉关胜。关胜念及宋江及梁山诸英雄的狭义,以及朝廷的昏昧,投靠了梁山,并招降了单廷珪 、魏定国等人。招安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甚得民心,众皆敬伏。后在操练军马时,因大醉而失脚落马,得病而亡。
镜鉴杂谈:
关胜的出身极好,有着高贵的血统,乃是武圣人关羽的嫡派后人,而且长相据描述接近祖上,也骑赤兔马,舞青龙刀。关胜可谓占尽了先人的便宜,在梁山被排名第五,列为马军五虎将之首,其实关胜在梁山的功劳并不突出,谁让人家祖宗是五虎上将之首呢,林冲功劳再大,活该像张飞,只能排在关胜后面。可以说,关胜的排位,源于血统、武力、魅力,其中血统占据重要因素。关胜的结局《水浒传》上说是“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关胜这一摔摔得莫名其妙,一个马上武将能从马上摔下来,而且是在回家的路上,就好像说阮小七游泳时不小心淹死一样,让人怀疑,显然他也如同玉麒麟卢俊义一样,被奸臣下了水银药酒!
事实上,关胜除了继承一点关公的基因外一无是处,蔡京看中他是因为他能带兵救自己女儿身家性命,并想出了围魏救赵的妙计;宋江给他那么多好处是因为宋江标榜的是忠义,关老爷子是忠义的典型,放着活生生的例子当然要大吹大擂一番。但从关胜各方面的表现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梁山,都不应该把关胜吹得那么高。
在能力方面,书上说他“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幼读兵书可能是真的,要不然也不会想出围魏救赵的计策,这一计正好打在宋江的七寸上,如果运用得恰当,一举灭了梁山未必不可能,但关胜显出了他没有大将之才的一面。围魏救赵这条计策要想成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要快,用最短的时间攻破梁山,然后占据梁山。二是必须要顾尾,保障另一方兵力不能顺利到达。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就会使自己被动,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解大名府之围,可以虚张声势一下,直接挺进梁山,引来宋江回撤,可关胜的目的是消灭梁山,所以在出兵梁山前就必须有一番安排,趁梁山兵力分散,用最快的时间各个击破,还不能让及时回援,形成前后夹击的形式。可关胜两方面都没有做到,在与梁山水军对抗的时候并没有抓住时机主动出击,而是坐在大帐里,学着关羽的模样夜读春秋。在梁山兵力最弱,几员大将又被捉的时候没有一举拿下梁山,这是一个失误,在没有攻下梁山的时候,怎么着也要挡住宋江的后撤部队,不能让他们会师,不说派人埋伏阻击,就是沿途驻军可以骚扰攻击,哪怕就是坚壁清野,也能使宋江军大部变成疲弱之师。可是关胜没有任何作为,让宋江顺顺利利回到梁山,局势立刻演变成贼寇夹击政府军的态势。在两军胶着状态时,梁山就安排了一条计策,让前次降将呼延灼诈降关胜,然后说宋江是被林冲等胁迫上的黑道,宋江本人也希望投降,愿意里应外合献了梁山,作为投降朝廷后的升官准备。关胜作为主帅竟然毫不怀疑,他在征讨梁山的时候,并没有好好研究一下他的对手。从他不知宋江为何人就能看出他原先的世界同江湖那个世界毫无重叠,有些自闭,视野并不开阔,但作为一军之帅,就实在不可不察了。如果他察查江湖上的及时雨,好好研究一下呼延灼的背景,那么对于诈降就会有高度的警觉。呼延灼投降梁山后,曾利用他和慕容知府的交情骗开青州城,结果青州城破、慕容知府全家被杀,而慕容知府是慕容贵妃的弟弟。有这等不赦大罪在身,呼延灼投诚之后竟无一言提及,此等投降岂非有诈?关胜这一丝疏忽,导致了自己中伏被擒。
一个好的将军,武功和韬略两方面中,韬略的分量可能更重一些,关胜打着关羽后辈的旗号,在计谋和气质方面都跟关羽差了很远。一个人的才能大小看的不是出身和外表,更不能老是拿着前辈祖宗的光辉罩在自己身上,况且关胜学关羽,结果却是邯郸学步,不但没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反而留下了笑话。
关公忠义天下皆知,可是关胜呢?宋江费了那么大的劲活捉了关胜等三人,目的就是要他们加入组织。梁山想要招安,组织成分一定要改,像关胜这样的高级干部和出身对漂白帮助很大。更何况关胜又自称关公后人,在忠和义上可以大做文章。于是宋江一番做作,亲自给关胜松绑,尊为上座,然后纳头便拜,叩首伏罪,关胜假惺惺做作一番后顺水推舟地说:“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忠义云云是漂亮高调,“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才点出了关胜的困境,其实真正难以面对的兵败后政府要给他的惩罚。
关胜号称样样学他的祖先关羽,但唯独学得不像的就是忠义。想想当年曹操上马金下马银,但关羽还是没有随了曹操,开出了降汉不降曹的条件,一旦听到刘备的消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去找大哥。而关胜兵败就投降,这个反差实在太大。看看关胜上梁山前对梁山的态度,在接受蔡京面试的时候,一口一个“草寇”,一个“贼”,突然就变成了“人称忠义宋公明,话不虚传”。难道就因为人家没杀你,就“忠义”了?要是这样,曹操对待关云长可谓要“忠义”一千倍了。真是嘴巴两层皮,随你怎么说。前面的豪言壮语这时候都忘了。
梁山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诛杀贪官,什么叫贪官,岳飞说过,“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怕死的武官,怎么着也不会列入清官的行列吧。宋朝之所以衰败,就是多了爱财的文官,怕死的武官,要替天行道的也正是这些没有一点血性和军魂的无耻官僚,梁山对这种人善待无疑拿棍子打了自己一闷棍。所以朝廷对这种人,想办法弄死,也是无可厚非的。
这年头,披着华丽外衣行骗的人多了,总喜欢拜历史伟人为干祖宗,姓孔的考究出自己的祖上是孔子,姓包的说自己是包拯的第几代子孙,还有姓武的考证出自己属于武大郎一脉,说武家和潘家是远近闻名的大户,要替武大伸冤。考验人的毕竟不是你祖宗的名声,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为争历史上的遗址不惜费时费力费财,而不是把这些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踩在祖宗肩膀上摘星星,终归要得的半死,人靠的还是真正的本事,不是炒作的噱头。
人生精鉴:
每个人的英名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的。指望着通过历史或者先人的方式获得些美誉,受害的只能是自己,一方面弱了自己进取的心,另一方面也容易沉醉着那份光环里。所以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做你自己,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方式去做人做事。祖先过去了,我们仰望祖先是想在祖先的精神召引时,做些分内的事,而不是用祖先的名字给自己罩个光环,裹着自己吓唬别人!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2:01
面对政治里的小人,有德行的人,必须学会两面手,以革命的“卑鄙”对付无耻的卑鄙,以有德的三只手对付无德的三只手。
孤独走在风雪里的马上诗人
——豹子头•林冲
人物简介:
林冲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六位。三十六天罡星之一天雄星。义军中任职也军虎将。林冲生得八尺魁梧身材,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绰号豹子头。本在东京任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但其妻遭高衙内调戏,敢怒不敢打的背景下,好友陆谦三分两次地献计谋害他。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之后,他在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杀了卖友求荣的陆谦,上了梁山。随后被王伦要投名状,一怒之下杀了王伦。随后领兵打了不少胜仗。林冲反对招安。在平安方腊后,染上风瘫病,半年后死于杭州六和寺。
镜鉴杂谈:
如果不是林冲有力敌百万之勇,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个将军,与其他梁山英雄相比,他多了些忧郁的气息,他的气质更像一位忧郁的诗人,他压抑的人生与他绚丽的武功也正好是他成为诗人的最好诠释。时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官的林冲,年轻有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林冲与林娘子结婚刚刚三年,夫妻恩爱异常。 “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 ,日子好不逍遥自在。正值壮年的林冲,无论是事业方面还是家庭方面,都是世人羡慕的对象。后来因为层层逼压不得已投靠梁山,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在梁山上他火并王伦,建立了以晁盖为中心的梁山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随后梁山的东征西讨中旅立战功,论武力论气质论资历,可以说是梁山马上将军的一号人物。就是这么一位英雄却在征讨方腊后,在回京途中染患风瘫不能痊愈,留在杭州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半年后默默死去。
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在他性格中,除了英雄主义情怀外还有两点非常明显,一是忍让,一是不参与。
在林冲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小公务员的求稳思想一直左右着他的行为,忍让一直是他生命的主旋律,从那时他的身上,我们丝毫看不到英雄的影子。高衙内看林太太漂亮忍不住就来调戏,惊动了林冲,被林冲制止。林冲因对方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儿子,也就忍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当鲁智深要为他出头时,林冲反而劝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一段话最能表现林冲的个性,能忍则忍,林冲本来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处理事情的,可是并不是这么简单,接下来林冲接二连三遭人陷害,陆谦本是林冲的生死之交,可他更是高衙内的一条咬人的走狗,他把林冲骗走吃喝,又叫人骗走白娘子,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幸亏女使及时报信,白娘子才免遭奸污。一计不成,又来一计。高俅这条老贼亲自出马,插圈设套,先让人给林冲一把好刀,然后又要鉴赏宝刀,结果上当,误入白虎堂,被充军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贼子受人银两,在野猪林要害林冲性命,多亏鲁智深搭救,鲁智深要杀二恶,结果林冲却劝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么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上,也是冤屈。”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放过对林冲迫害,又派陆谦前来,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林冲忍无可忍,他毕竟不是苟且偷生的鼠辈,而是忍辱负重的英雄。当他的忍让达到了生命的底线时而高俅的迫害却不依不饶时,那长期郁积于一个小富即安的小公务员手里的仇恨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他终于大喝了一声,手刃了仇人。陆虞候终于死在林冲的枪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段时间里,林冲一直没能展示他英武的一面,要不就死忍着,要不就是靠别人帮忙,看不到他独当一面的将帅才能。
到梁山以后,林冲还是以忍为先。梁山的首领王伦担心林冲会抢了他老大的位子,一味刁难林冲,先是好言相劝,送钱送布不肯收留,然后又让他拿来投名状,就是杀一个人把头拿来,谁知道碰到要杀的人是杨志,王伦当着杨志的面拍尽马屁,尽力挽留。对林冲他一心赶走,对杨志他尽力挽留,中间待遇的差别林冲如何感受不到,但他照样忍了。直到最后晁盖上山,王伦故伎重施不肯收留,林冲才忍无可忍火并王伦。
分析林冲坚持隐忍而不发作,一方面是公务员求稳思想的彰显,只好日子能过得去绝对不会起来反抗。另外,喷发着普通人那份真情实感和生存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对家庭和亲人深深爱恋,凡事能忍就忍,以求保全生活现状。
林冲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喜欢拉帮结派,政治上这些事他很少掺合。时任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时候,按道理说也算个小头领,可当获罪被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一把。只能说林冲没能好好利用这种资源,没能结交权贵。当时东京的内部斗争也很厉害,朝廷上也是分了好多派系,林冲能攀上任何一个派别也不至于受尽苦难,最终落草为寇吧。这是为官之道中最为忌讳的,不知道将个人利益与帮派利益相结合,非要以清高自傲立于浊世,那份孤独是必然的。
在梁山内部,林冲也是一个相当尴尬的人,他杀了王伦自己却不愿当领导,推举晁盖为头领,他跟晁盖的关系很不一般,远胜过与宋江的交情。晁盖在曾头市被射杀后,书中说众人在山上祭奠晁盖,独有“林冲却把枝誓箭,就供养在灵前。”。卢俊义擒杀了史文恭为晁盖复仇后,又是林冲亲自出面请宋江传令,教圣手书生箫让作了祭文。由此可见林冲与晁盖交情之深厚。与之相反与宋江倒有些间隙,宋江捉住高求后又把他放走,这对林冲的打击是何等深痛,宋江又怎么能让林冲对他毫无介怀。林冲的资历和威望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他立过战功无数,却从来没有在人面前夸耀过。林冲在军中也从不搞山头派系,不像吴用那般赤裸裸倒戈晁盖投向宋江,他不属于花荣李逵这样铁杆宋江派系,也不属于被梁山打败投降的降将集团,更不是被梁山设计陷害逼上梁山的派系。这样的人几乎是没有缺点的,然而在“皇帝”宋江的眼里,这样的人或许最有威胁。这种威胁就来自于他的至高威望。梁山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发生过王晁之争,宋晁之争,以及宋卢之争。如果起义斗争进展顺利,各头领之间的权争也必会愈演愈烈。身为元勋的林冲很难置身于权力斗争之外。因而,以林冲的性格,最终结局不容乐观,要保全自己实属万难。
林冲的性格是纤细的脆弱的,我们还记得他刚出场时的打扮,手里还拿着一把纸扇,典型一个书生的派头。他的身世和经历让他很压抑,他是个素有情怀的性情中人,妻子自尽时自己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更增加了他抑郁的情怀。事实上林冲也做过诗,在奔梁山之前,他在朱贵酒店的墙壁上就题了一首诗,“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这种儒雅内敛,含而不露的文人气,使林冲从不展示他的伤口,只会默默的独自疗伤。
从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到落草为寇,再到沦落天涯的孤客,这中间的命运捉弄,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林冲命运的悲哀和整个封建社会秩序的荒谬。林冲的一生,是苦命的一生,是挣扎的一生。这位水浒传中的悲情一号人物,前半生陷入以高俅为代表的官府的重重阴谋陷阱中。后半生虽上山做起了起义军首领,也并未享受多少胜利的快乐。林冲在梁山上虽然居功至伟,资格很老,但没有派系。林冲身上有着中国古代“士”的特征,在官在野,这种具有一定独立人格和强烈爱恨情仇的人,是轻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他是水泊梁山少有的孤独者之一。
人生精鉴:
政治是个角斗场,是自我利益与投靠占队的价值考量。在这里,无论你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你最重要的是你得学会纵横家的“术”之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如果你想“世人皆浊,唯我独醒”,保持“士”的独立人格,那么你想通过隐忍的方式坐稳你的位置,那只能是一种诗人的理想和一厢情愿。面对政治里的小人,有德行的人,必须学会两面手,以革命的“卑鄙”对付无耻的卑鄙,以有德的三只手对付无德的三只手。
在一个天空中布满死者倒影的扭曲社会里,人们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只有隐忍、谨慎、小心翼翼是不够的。因为政治没有同情和善良,只有斗争和适应,不然的话,契诃夫笔下《小公务员之死》的故事将继续上演。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2:05
人们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一定不要忘了随时约束自己。张扬但不能感情用事,只是喷发情绪,而不顾忌后来的结果;约束但不能自我束缚,让自己没有创新的勇气,而丧失开拓能力和理性的思考。
霹雳的脑子火了悲哀
——霹雳火•秦明
人物简介:
秦明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七位。三十六天罡星之一天猛星。义军中任职马军虎将。秦明原为朝廷命官----青州兵马统制,因围剿清风山时,中计被浮而投降。梁山归顺朝庭后,秦明跟随宋江出征大辽,扫平田虎,剿灭王庆,凭手中狼牙棒,战场交锋,屡立战功,从未折了梁山的锐气。最后,平定方腊的过程中,在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阵前交锋,不分胜败,不料方杰副将杜微暗放飞刀,秦明躲闪不及,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血染沙场而亡。
镜鉴杂谈:
秦明的性格暴躁,所以落下了个霹雳火的外号,按道理“火”是一种厉害的杀人工具,遗憾的是这把火秦明老是放不对,不该烧的时候熊熊燃烧,把自己也给火化了,该烧的时候却烧不起来,一头扎进水里,自我熄灭。他的典型性在于不会给自己降温,一旦降下温来就不会回升,反而越变越凉,冰凉。
秦明一出场便表现出暴躁的急性子,看不出一点行军打仗多年的大将风度。当时的慕容知府请他来商量军情,他一听反了花荣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向上司慕容知府请命,“此事如何敢耽误,只今连夜便去点起人马,来日早行”。甚至摞下大话,说什么“不拿下了这贼气,誓不见公祖”,然后气愤地奔到指挥所,心急火燎地点了五百人马攻打宋江、花荣等。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作战计划也没有战前准备,更没有研究过对手是谁,凭着一口恶气就风风火火地打仗。秦明勇武、急躁、忠诚等性格特征突显分明。哪知道在他手下干过的小李广花荣,把这个上司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正设好了套等他来钻。
第一次叫阵,花荣念其以前是自己上司就好言相劝,秦明却不管这一套,抡起狼牙棒照头就劈。这一仗花荣留了一手,用箭射中了他的头盔。这一射把秦明射怯了,自己也不敢向前再追,只叫手下的喽啰兵向前冲。在正常情况下,刚一打仗自己摔了跟头,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制定有针对性的作战方针,想当年人家关羽挨了黄忠一箭还能控制住脾气,养精蓄锐改天再战,可是秦明心中的那把无名业火一旦烧做起来就再也控制不住,越想越气,召集了喽啰小兵,敲锣打鼓向山上冲,结果被打了下来。秦明的火气压不住,带着一帮人,哪里有人就往哪里冲,像没头苍蝇似的冲了大半夜,不但没找着人,自己的人反而被砸死淹死了不少。此时的秦明即便是把钢牙咬碎,脑门气炸也没用了,在急冲冲冲杀的时候落进了陷马坑,被活活捉进了清风山。可叹的是,这样的悲剧竟然在后来三打祝家庄里再次上演,被栾廷玉再一次诱入陷马坑,五花大绑当了俘虏。
花荣将其活捉到山寨里以后,宋江还是松绑,下跪,乞请恕罪等老一套,一顿黄汤灌进去秦明的火气就消了不少,忘了自己是战败被俘,忘了自己与梁山是敌对双方,只看到宋江这哥们够意思,逮住我也不杀,而且在山寨上把酒畅饮,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谁知宋江并不是善茬,逮着不杀未必就是真心对你,设计了一套猫捉老鼠的游戏,背地里却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当秦明酒醉入睡后,宋江早叫人穿了秦明的盔甲、骑上他的战马,提着秦明的标志性武器狼牙棒在青州烧杀抢掠,整个一副屠城的禽兽行径。
秦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霹雳火的老巢反被别人一把火烧了。当他赶到青州的时候,慕容知府把他臭骂了一顿,说他是反贼。理由是带头的大哥穿的是你秦明的盔甲,骑的是秦明的战马,提的是你秦明的狼牙棒,证物俱在,你秦明还有什么可狡辩的。慕容知府又说,你杀了青州百姓,烧了人民房产,作为惩罚我杀了你全家也不为过吧,接着把秦明妻子的头颅挑在枪尖上。秦明本身就是一个炸药包,看到此情此景还不气炸了肺,但他也无可奈何,有心冲进城去血洗不白之冤,自己又是单身匹马。宋江一伙人算准了时机及时出现,齐刷刷跪在秦明跟前,极尽收拢之能事,承认自己使用了 “反间计”,借慕容知府之手,将秦明妻孥都给斩杀了,让秦明断了后路。
可是在此时,身怀国恨家仇的霹雳火却瞬间熄了火。宋江说,慕容知府不是把你妻子给杀了吗?没关系,我负责再给你找一个,接着跟花荣商量,把花荣的妹子许给了秦明。秦明这才高高兴兴地入伙当了草寇。一般来说,脾气暴躁的人往往像个爷们,风风火火快意恩仇,可秦明这一点似乎有点不够男人味,自己结发的妻子被杀了,而且是被反间惨死在眼前这个人手里,怎么说都要发作一番,霹雳炸药却在这里哑了火,连个闷屁都放出来一个。当宋江再给他找个女人来填房的时候,连假意推诿一番的话也没有说一句,可见他也是个冷冰冰无情无义的种。宋江深知水能克火,女人是水做的,要想浇灭这把火非女人不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刚硬暴躁的霹雳火不见了,出现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内怯小男生,其中的变化,让人作呕。据《水浒研究》分析,秦明目睹妻子首级悬挂到迎娶花家妹子入洞房,其间只有两三天的时间,看来这性格泯灭了理性的思考,热火了率性的悲哀。
在性格上脾气大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而且似乎每一个本领大的将军都有点小脾气,这也算一种资源,关键看你脾气用在哪里,会不会用这种资源。从秦明的一生看,他的资源从没有用对过,该冷静的时候他蹦得比谁都高,该爆发的时候他反倒扭扭捏捏,夏天是一把火,冬天是一块冰,总是在最不合时机的时候变换形态,这实在有点让人可恨。最终这把霹雳火被降了温、阉了根,淹没在梁山八百里水泊里,连个火星都没有了。在梁山泊好汉第二次攻打曾头市时,他和史文恭的对阵,还没打两个回合就力怯逃走,后腿屁股上还挨了一枪,那个曾经男性激素偏高的秦明只能披着霹雳火的豪名,默默无闻平淡下去了。
控制个性与张扬个性是生命中一对矛盾的问题,个性改造着生命缔造着传奇,同时也吞噬着生命阻塞着前进。人都是允许有点个性的,正因为个性的不同,才点缀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我们每个人都应在创造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充满创造力的个性在阳光下自由生长,用千姿百态的个性来丰富我们生存的这块时空。但个性并不等于任性,发挥个性也不等于滥用个性,它就像一把火,会用的人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不会用的人却总是玩火自焚,所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释放个性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优势。对于自己的个性,要好好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放任自流,把个性扩大为灾害;也不能自甘平庸,毁灭自己的个性,最后泯然众人矣。
要学习电视剧《大染坊》的陈六子,虽然文化不高,脾气也不好,但他特别会思考,他有一个很经典的动作,就是卷着烟,凝着神,而在他转身的那一会儿,总是有好的主意出来。思考,让他总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很有办法。有人说他是一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其实,说的就是其喜欢思考。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发挥我们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会不会使用我们的脑袋,就是会不会思考。
人生精鉴:
每个人都有个性,都有脾气,并且每个人也都有张扬个性或者发脾气的权力。问题的关键是何时发,该发不该发,发了之后结果怎么样,至少也要有个稍微的思考。而绝不是像麦秸秆一样,一点就火,一火就灭。人们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一定不要忘了随时约束自己。张扬但不能感情用事,只是喷发情绪,而不顾忌后来的结果;约束但不能自我束缚,让自己没有创新的勇气,而丧失开拓能力和理性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用岁月打磨个性的糙壳,个性这把锋利无双的双刃剑,需自我约束的剑鞘方能驾驭保全。在命运的车轮驶进特定的站口,时机成熟,于是“一舞剑器动四方”;而花飞叶落之后,敛光华于鞘内,还世界一片祥和。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该出手时便出手,是离别时莫惜留。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2:10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消除的是奴性,生长的是自我。因为奴性是自我贬值的结果。
甘愿做箭的善射者
——小李广•花荣
人物简介:
花荣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九位。三十六天罡星之天英星。义军中任职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一员。青州人氏,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人们爱其武艺,把他比作汉朝的名将李广,因此,江湖上人送美誉“小李广”。 花荣得知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陷害宋江后造反,大战黄信、秦明,救了宋江。花荣自上梁山后屡立战功,被称为“神臂将”、“银枪手”。梁山泊射雁技惊晁盖,宋江三打祝家庄,花荣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受招安后,花荣又随众征讨辽国,剿杀田虎,平定方腊。他曾在盖州城下,连射田虎部下大将方琼、张翔、杨端等数人,被称为“神箭将军”,敌军闻之丧胆;大战睦州时,阵前一箭射死方腊手下国师邓元觉立下大功。回来被封应天府兵马统制。宋江遇害后,花荣思念与宋江生前的情义深重,和吴用一起上吊死在宋江、李逵墓前。
镜鉴杂谈:
在梁山上,花荣是一个仅次于林冲的悲剧性人物。如果说林冲的悲剧是命运的安排,那么花荣的悲剧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花荣善射,一手箭法神出鬼没,多次在关键时刻一“箭”定音,锁定胜局。但善射者未必善中,花荣的箭一辈子都没有射中自己的靶心,他的悲剧在于甘愿让别人控制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和目标都交给别人,就好像一个善射者甘愿做一支箭,一个狙击手甘愿做别人枪膛里的一颗子弹,自己的目标永远控制在别人手里。
花荣作为清风寨的武知寨,与宋江旧时相识并成为结义好友。宋江杀惜之后选择投奔花荣,路上本以为救了因上坟而被王英掳上山寨的清风寨正知寨刘高之妻,不料刘高之妻恩将仇报在元夜观灯之时竟唆使其夫将宋江抓住拷打。为此,惹恼了花荣,不仅抢回宋江并显神箭风威吓跑刘高军士;刘高告上青州,知府派都监黄信假做调解将花荣擒拿与宋江一并押解青州,路上为清风山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救下并擒杀了刘高。这下让朝廷很没有面子,特命青州兵马总管秦明带兵征剿清风山,花荣出阵与秦明大战箭射秦明盔缨,后设计收降秦明、黄信等人一同投奔梁山;路过对影山恰逢吕方、郭盛比武,两枝画戟上的豹尾彩绦纠结不开,花荣一箭射去分开两戟,艺惊众人;上梁山后晁盖闻之不信,恰好天边有雁群飞过,花荣弓开之处,弦响雁落,一时雷到满山之人。这时候的花荣,显得意气风发,有勇有谋,有胆有识,不愧为“义”军的一员虎将。
但从清风寨追随宋江来到梁山以后,我们看不到一个作为青年将领应有的血性和本色了,看到的花荣只是宋江的死党和杀手,完全一个宋江的附属物,成了宋江最顺手的箭,可以说花荣射出的每一支箭都是宋江想中的目标。比如在梁山上,当着晁天王的面他一箭穿在雁头上,这一箭不但让自己在梁山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为宋江来梁山做了准备;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宋江被困包围圈中,也是他一箭射掉红灯,冲出包围,攻打祝家庄本身就是确定宋江领导地位的重要一步,这一步正是花荣帮他实现的。人生的悲剧就在这里,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是不能自主,越是愿意死心塌地地为别人办事,而恰恰相反的是,越是流氓痞子越是会发生背叛出卖,越是会为自己打算,譬如高俅之类。
事实上在梁山,花荣成了宋江的私有财产,不但自己属于宋江,连自己的家人也连带盘送了宋江。在宋江用卑鄙手段收服秦明后,为了安抚秦明丧妻之痛,就把花荣的妹子许给秦明,而花荣竟然没说一个不字。这是一场标准的政治婚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女人总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论是出塞的昭君,还是和亲的文成,恐怕在她们的内心,都是万分不情愿的。而花荣的妹妹,竟然无一言可述,她已经完完全全被当做一个商品,一个奇货可居待价而沽的商品,用来交易和买卖!秦明的性格,如同他的外号,不但脾气火暴而且无情无义,花荣的妹妹,应该比其兄长还要千娇百媚,两人结合,到底有多幸福,恐怕是个未知数。宋代本就是宗教礼法最森严的朝代,加上秦明的霹雳火暴性格,花小妹恐怕多数是要终日受气,以泪洗面。花荣为了表示对宋大哥的忠竟然不顾亲妹妹的痛,花荣的有情有义反而更衬托出他无情无义,一个不顾亲情的人永远麻木不仁,是不够可爱的。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英格兰人讲义气,一个英格兰人半夜被朋友叫醒,他披上铠甲全副武装对朋友说,你深夜来访一定遇到了麻烦事,不过没关系,假如你遇到强盗,我这就去与你并肩作战;假如你缺钱,我这有一袋金币;假如你寂寞难忍,我这有漂亮的黑奴供你享用。那时候东方文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义气的概念和深度也足以让英格兰人以为表率,他们的这种义与中国的义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了,你再义气贡献的也仅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黑奴,而人家花荣却会贡献亲妹妹,那个人会这么有“魄力”?花荣把自己当成宋江的私有财产,宋江当然不会客气,人性往往是卑鄙的,他们对于自己私有财产有珍惜的一面,也有残忍的一面,就好像主人对于自家的狗。所以你花荣向我表忠心,我就拿你妹子送人,管你花荣本身难受不难受,妹子难受不难受。假如宋江有妹子的话会不会把自己妹子嫁给秦明呢?
从花荣遇到宋江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悲剧的命运,他的命运紧紧拴在了宋江身上。在性格上花荣的眼睛有点“近视”────以为自己看不到更远的地方,非得别人给他指明了方向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别人就好像他的望远镜或者准星,不是他控制准星而是准星控制他。久而久之,他忘记了还有自我,把望远镜当成自己,一旦失去了这个,他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种生命是不健康的,也是乏善可陈的,充其量是另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延展。正如作家谈歌分析的那样:“花荣应该在人品上是靠得住的,因为他的脑袋一直长在宋江的脖子上。自从结识了宋江,他的脑子似乎就没有思考过。宋江让他怎么着,他就怎么着,以至于宋江死了,他活得也就没大劲了。这应该是他上吊的第一原因。”
在花荣身上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奴性,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怎样去做个完整的人,想的只是怎样去做个完整的奴隶,在这点上他甚至还不如李逵,李逵起码还有点自己的想法,假如把李逵的妹子嫁出去,李逵还要嗷嗷叫上两句,“你这黑厮,怎么不把自己黑妹嫁给他,偏偏要嫁俺铁牛的黑妹。”而花荣则是离开了宋江就活不下去的一个人,在宋江毒死后,他也用一根白绫上了路,那只神箭在没有目标可射的时候,只有射向自己。
人的奴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形式上的奴隶,梁山上大多数兄弟为宋江卖命都是这种;一种是自我的奴隶,他们之所以被奴化不是因为制度,而是因为思想,他们阉割了自己作为人独立的本性,非有个龙头他们不会飞。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把这种奴性推而广之,没有目标,没有自己打算,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不都属于这种人吗?不少人一生不知所为,浑浑噩噩,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这种人即使优秀如花荣,也不过是别人一种点饰,好像领带对于西服,不能算独立的人格。
人生精鉴:
我个性我存在。面对社会,每一个人都在价值的实现中提升这个存在的一切条件。然而,有一些人很有办事能力,但就缺乏决断能力,愿意在一种“义气”、“真诚”等字眼里迷失自己。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奴性和自我性的两面性!当奴性超过自我时,便表现为奴性,反之则表现得非常自我。而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消除的是奴性,生长的是自我。因为奴性是自我贬值的结果。
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你身边有一群很优秀的朋友的时候,我们常常以为尊重优秀,而在服气中将自我的部分抹去。其实,这个时候你更需要有坚强的自我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把握好自己原则和想法的航向!否则,那些所谓优秀的朋友的优秀建议会强烈地冲击你,使你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力和决策力。那你一生拥有的只是他人的工具。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6 02:16
快意恩仇的怀疑论者
——行者•武松
人物简介:
武松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一,座次排名第十四位。三十六天罡星之一天伤星。河南邢台清河县人氏。家中排行老二,人称武二郎,绰号“行者”。长得身材魁伟,相貌堂堂,有万夫难敌之威风。景阳冈打虎,声名远播,任阳谷步兵都头。因其胞兄被西门庆和潘金莲所害,愤而杀之,因此被刺配孟州。在孟州有了“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绝杀飞云浦”等经典故事。他反对招安,在征剿方腊时,被斩断左臂,后因不愿为官,出家于杭州六和寺。朝廷加他清忠祖师。最后以八十而终天年。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镜鉴杂谈:
武松无疑是《水浒传》中形象最丰满的人物之一。他嫉恶如仇、智勇双全、英勇无敌、豪爽义气、侠肝义胆,是“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 金圣叹也盛赞武松“天人也。武松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武松几乎集梁山好汉的优点于一身,堪称“天人”。
武松的恩怨情仇在《水浒传》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出场也是最让人热血沸腾、击节赞赏的:景阳冈空拳打老虎、狮子楼怒杀西门庆、十字坡智擒孙二娘、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飞云浦戴枷杀四凶、鸳鸯楼怒杀众奸人、蜈蚣岭夜杀淫道长……武松的结局相对也不错。最后,梁山好汉十之七八惨死在征方腊的战斗中;战功卓著的宋江等人也被奸臣毒死;武松却能够及早看破红尘,隐居寺院,最后颐养天年、八十而终。这给喜欢武松的读者不少安慰。
不过,在武松快意恩仇的江湖路上,我们不难发现,武松的内心是多么悲凉。武松是天伤星,他武艺高强,除了最后被包天师的玄天混元剑斩断一只臂膀外,几乎没有受过伤。但为什么是天伤星下凡呢?因为他的内心受过太多的伤。
武松是个苦孩子,从小就没爹没娘,被哥哥武大郎养大。武大郎个子小,为人老实懦弱,也没什么能耐。因此,武松从小必然和哥哥一样经常被欺负。被人欺负了也没有人为他伸张正义。无助的武松从小就意识到,要想不被欺负,只能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于是,他 勤奋练武。因为常常受各种人的欺负,因此,他的内心必然不会相信“世界是多么美好”。想必也是因为受过太多的欺骗,所以他伤痕累累的内心才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人和事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是他最明显的特点。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武松是一个“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别人”的人。比如,小旋风柴进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对朋友非常讲义气。江湖上谁不称颂?然而,为避难在柴进庄园吃住了一年多的武松却依然怀疑柴进“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景阳冈前的酒店里,店小二再三好意地告诉武松“三碗不过冈”,武松却不信,偏偏喝了十八碗酒还要过冈去;小二拿出证据告诉他前面有老虎,好心让他多与几个人结伴后再走,武松却认为他是开黑店想谋财害命;在安平寨大牢,金眼雕施恩派人再三给囚犯武松送好酒好菜,武松却怀疑他们是要“养肥了宰”;在蜈蚣岭,他杀了一个淫贼道士,拯救了一个妇人。妇人为感激他,要给他准备酒肉,他却怀疑对方想下药害他。
但武松这样多疑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武松和其他人一样,本来是个天真的孩子,并不是什么都怀疑的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种种的社会丑恶现象和尔虞我诈的世人让他变得不得不多疑,否则他就难以生存。比如,在十字坡,如果他不多疑,恐怕就被孙二娘给剁了做成人肉包子了;在飞云浦,如果他不多疑,就会被四个杀手杀死在河边了。由此可见,武松多疑的性格是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可以想象,养成这样的性格,武松该吃过多少亏,上过多少当?对人性又是多么的失望?
武松当然也曾信任过别人。他最信任的人无疑是自己的亲哥哥武大郎。爱屋及乌,他也信任嫂子潘金莲。俗话说得好:“长嫂如母。”从小没有母亲的武松二十五年来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女人的关爱。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一般的女孩也基本不出家门,所以孤儿武松也没有机会接触其他能够给他温暖的女性。他的成长经历中缺失了女性关爱这一环。武松的灵魂里没有女人。嫂子潘金莲的出现对他来说无疑是有着深刻意义的,因为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女人近距离接触。潘金莲的表现对武松来说,相当于武松对女性这个整体的第一印象。潘金莲的热情无疑也让他感到温暖。可惜,潘金莲却瞧不起把武松养大的哥哥,甚至还勾引武松。对于很少与女人接触的武松来说,女人或者说性对他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而他和大哥之间的既是兄弟又像父子的感情才是最珍贵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他自然会对潘金莲的行为感到厌恶。但为了给哥哥保全面子,他并没有对哥哥说这样的丑事。可是从此,他就不再信任潘金莲。
后来,潘金莲毒死武大郎。武松回来之后,虽然潘金莲和王婆串供,谎话编得很完美,但武松还是一眼就看出事有蹊跷。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轻信的人,更不相信潘金莲。于是,这才有后来查证、告状、杀人、投案。
武松选择投案而不是选择逃跑,因为他心中还相信法律。他认为,坏人是有的,贪官也是有的,但法律应该是公正的。武松敢作敢当,因此选择了自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世间唯一信任的哥哥被杀了,他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这个世界留给他的只是失望而已。可以说,潘金莲给武松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她害死了武松最信任的人,也使得武松对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失去了信任。
给武松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张都监那一大帮人。张都监用甜言蜜语取得了武松的信任,甚至说好了要将自己的一个养娘嫁给武松。武松是个不轻易相信别人的人;这样的人一旦信任了别人,他就会愿意为知己去死。然而,就在武松以为遇到了值得效劳、值得投靠一生的人的时候,张都监露出了真面目,栽赃陷害对他百分之百信任的武松,而那个说好被许配给武松的养娘和那些平时笑脸伺候武松的仆人们一样,做了可耻的帮凶。武松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却被冤枉成贼,还被毒打。武松身上的伤可以忍,心里的伤却无法忍。他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欺骗,尤其是他信任的人的欺骗。因此,在这些人要害他的时候,他才怒发冲冠,先杀四个杀手,再回去杀掉张都监一家包括婢女、仆人在内的十几口人。如果张都监不是欺骗他,而是真的对武松好,把养娘嫁给武松。那么武松此后的生活必然会转向正轨。他会为官府效命,并因为有了老婆,而学会对女人温柔。可惜,这一切都是骗局。武松发现,自己信任的人都不值得信任。自己愿意效劳的人要栽赃自己,自己要娶的女人会陷害自己,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官差居然也会被收买,成为杀手要杀他。所以,这次武松在杀人之后没有再去自首而是选择了落草为寇。对他来说,法律已经被赃官强奸了,不值得信任了。
后来,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好座次,宋江流露出了要招安的意思。武松首先站出来坚决反对。紧接着,李逵和鲁智深也站出来强烈反对。这三个人是最反对招安的人,不过各有不同。李逵反对招安是因为他习惯了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习惯了不受约束,习惯了只把宋江当首领的生活;鲁智深反对招安是因为他认为奸臣当道,招安也没好日子过;武松则是根本不再相信皇帝和官府会秉公办事,他能相信的只有自己。宋江虽然有缺点,但毕竟相处得久了,也取得了武松的信任,而那些皇帝和官吏,武松都信不过。
武松对于朝廷的黑暗和官府的腐败十分清楚,所以武松不仅对皇帝和权臣们表示怀疑,对自己团队从事的事情也产生了怀疑。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损兵折将,为的是什么?武松逐渐对征方腊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断臂之后,武松和鲁智深一样,已经心如死灰,对仕途、对荣华富贵都彻底失去了兴趣。当时武松对宋江说:“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实际上,宋江心里也很清楚武松并非因为残疾不愿上京城,而是因为武松从来就没有上京城的兴趣,以前,武松一直紧跟他是因为那时候宋江要为朝廷出力,用得着武松,如果武松离开他,在众人眼里自然显得武松不够哥儿们义气;而现在宋江功成名就,有没有武松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武松离开他,对于武松自己来说,也已经对得起良心了,宋江也不会认为武松不讲义气。因此,他自愿留在六和寺中做了个清闲道人,以清净度日、八十善终。
武松不会像林冲那样逆来顺受,也不会像杨志那样醉心功名。他为报宋江的知遇之恩,不惜违心又拼命地随宋江招安,并攻打方腊。这是一种有情有义的男人胸怀和豪气。在功成名就时,他又能选择激流勇退,充分说明了武松的人生经营智慧。
武松前半生快意恩仇,后半生潜心修道,与同是号称“行者”的孙悟空的命运非常相似,也算是获得了圆满的人生吧!
人生精鉴:
一个的成长环境决定了这个人的未来人生观。童年的无助和遭人欺骗导致武松养成了不喜欢依靠别人,也不轻易相信他人的性格,对“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也从小就养成了义气支配行为的处事方法,不折不扣地按照江湖上的规矩行事,哪怕为此付出惨重的人生代价。
事实证明,无论历史上的硬汉还是现代的硬汉,想用拳头与正义来改变社会的丑恶的,其最终结果都是越改越乱,因为暴力是无秩序的发酵剂。就像西方一位哲人说的那样,暴力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东西,浸透了一切因果关系。它不问青红皂白,是一种处理事情的快捷方式。它是野蛮人的普遍逻辑,在这些人中,最好的人,就是那些拳头最重、两肋插刀的人,但现实结果往往是我们追求的反面。
作者:
柳川昌信
时间:
2009-7-6 08:33
连载吗?
某人继续阿。。。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9-7-6 10:23
还是那句话~~~梁山有义无福~~~瓦岗寨有福无义~~~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9-7-6 12:03
觉得写得比较老套,估计八成是拼凑的结果。
作者:
曼荼罗
时间:
2009-7-7 00:55
水浒排座次后补充的内容,画蛇添足了。
作者:
踏月追风
时间:
2009-7-9 23:20
关于水浒的东西不知道多少了,想不老套也难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