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换签名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0 21:38     标题: 换签名

看《杨家将故事考信录》,看到杨业除授制书中的两句,很喜欢,于是取了作签名。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0 21:44

百战尽力,一心无渝,疾风靡摇,迅雷罔变,知金汤之不保,虑玉石之俱焚,定策乞降,委质请命,忠于所事,善自为谋。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0 21:45

迅雷? 真强大。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0 22:07

是,宋代制书喜欢用典,又好隽语,有时看看很是享受。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0 22:12

看似普通的话,背后却有故事。
作者: 云间舞鹤    时间: 2007-11-11 12:18

嗯,我一定要好好补文言,否则笔底无彩口中无味,写不出好东西。
作者: 真田豪    时间: 2007-11-11 20:57

杨业最大的错误在于身为副帅,却抢了主帅的风头~~~~~不死也难啊~~~~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1 21:20

杨业死后牵连受处分的三个:潘美、王侁、刘文裕,王侁身为外戚却受谴最重,潘美只削三资,看来主要还不是潘美的问题。余嘉锡先生指潘美为王侁主将,王侁如无其默许,安能自作主张置杨业于死地。然唐高宗时程知节受王文度所制,遂被牵累,其事与此颇相似,或其中亦有玄机。

[ 本帖最后由 江城梅花引 于 2007-11-11 21:42 编辑 ]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1 21:29

杨家是陇西大族,杨业的死自然不会被人所忽视吧。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1 21:37

杨业出身不是陇西大族哦,史称他是并州太原人,实际是麟州还是府州人忘了。不过他家是当地土豪倒是真的。潘美责授太保制称:“忠武军节度检校太师潘美,位处殿邦,任隆分阃,总貔貅之族,执金鼓之权,昨以云朔吏民不忍委於戎虏,因令南徙,俾总援兵,经涂非赊,精甲甚众,不能申明斥堠,谨设堤防,陷此生民,失吾骁将,据其显咎,合正刑书,尚念久在边陲,累分夏寄,爰伸念旧,特示从轻,可削三资,为检校太保。”连开国名将潘美都受了处分,可见当时宋廷对于杨业的重视。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4 12:08

宋兵见仗多溃 奇而不得解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4 12:24

禁军制的功劳啊。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4 12:37

右文之朝,大抵如是。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4 12:42

不过感觉宋朝的地方武装还是很生猛的。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4 12:50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勋)。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号为“无敌”。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4 12:51

也是保家卫国有余,开疆拓土不足。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5 18:09

潘美削三资降为“检校太保”,可证明对他的惩罚只是形式。“检校”本是地方使职带的虚衔,高点儿低点儿不妨的。因为古代总的待遇体系是“厚上薄下”,高级人物拥有很大阶等调节余地。
如船山《宋论》论,潘美不救杨业乃是为了避功,我看此语到是中的了~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5 18:12

引用:
原帖由 东乡 于 2007-11-14 12:08 发表
宋兵见仗多溃 奇而不得解
后半句似乎可有不同的理解
一是始终搞它不懂 二是能长久地搅动后人心绪
我目前介于两者间吧......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5 18:16

你说的两种意思应该都有吧,不必割裂开来。
作者: 大意觉迷    时间: 2007-11-15 18:17

避功?避谁的功?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5 18:36

引用:
原帖由 大意觉迷 于 2007-11-15 18:16 发表
你说的两种意思应该都有吧,不必割裂开来。
老实说,我自己并不太清醒呐......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5 21:15

所谓避功,是说潘美有畏盈之心吧?然而以此举避功,似乎过了些。曹彬谦逊已是逾常,潘美不应复有过之。我觉得还是有其他缘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而且是皇帝可以体谅的那种,所以最后只是给了他一个形式处分,没如王侁刘文裕辈罢官流放。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6 10:12

曹某太平兴国年间罢了枢密,已经是很大的大事了.
雍熙北伐其实也是强弩之末,出于太宗报二箭中股之仇的私心.
朝中上下早已无鼓噪驱进之气.
太宗此举有投机之意,果获折戟.
作者: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07-11-16 13:06

如此看来,还不如当年不取北汉,先向幽燕,或许还有收复燕云的希望。反正辽国若被逐出河北,北汉也不能自固。曹彬之罢,是否代表太宗对太祖旧臣的整体不信任呢?按说能说出“奉敕江南勾当公事回”的人,不该太遭人疑忌的。
作者: 东乡    时间: 2007-11-17 10:05

取北汉也是在道理的,夫太行者,天下之脊梁,只有控制太行八陉,才能隔断晋冀,保障河北平原.若先攻打辽人,则北汉可从后动作,威胁宋军。孙子云,备前则虚后,无所不备则无所不虚.北汉地近北宋,则当先取之.
相较而言,虽然太祖一生未能讨平北汉,但北汉更弱于契丹,战胜的把握更大,后来也证明了这点。太宗放豪言:"吾必取太原",多少也是英雄欺人,得了便宜。

其实东北边防之失,始于唐季,远肇初唐.西域\漠北\东北,此乃三北边防,以前两者为重,因为唐之关中本位政策故.唐季之时,契丹已兴起有日,渐渐侵夺东北边地.加之河朔割据,朝廷阻隔,无力过问。后续五代动乱之弊,至石晋献地,止划句号,东北边防要地方才尽失于契丹。这个过程颇微妙和漫长。而东北边地及更外处之汉民历百十年后,多半契丹化,契丹得其地兼得其人,数个中原政权因腹地有事始终不能北向力争,直到北宋着手之时,欲收回所谓东北故地就不容易了。

先北汉\后幽燕的方针大体还是不错的。左文襄公之辨"理""势",于我颇多启发。道理再大,也抵不过形势,形势占优,则道理亦为之倾覆.凭北宋之实力,下决心北伐驱逐契丹不是没可能。然而时人考量与今人不同。自唐安史以下,经五代至北宋,无休止的割据纷争,改变中原这种局面乃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呼声。赵宋祖宗深谙于此,其精力也主要用于此.鉴唐与五代之衰.再说赵宋祖宗俩,得位皆不正,因此惮内多于忌外.太平兴国年北伐时,某日深夜不知太宗所在,军中立刻骚动,后传言有拥立燕王德昭,太宗闻后颇为不喜.此事谓为"军中夜警".雍熙北伐失利,枢臣提醒太宗不可久溺于外,得预防内部生变,太宗至此终下决心停止北伐.




欢迎光临 闲雪御所 剑与火 真田幕府 日本历史文化 朝鲜半岛历史文化 (http://sanad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