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与维新的典范---- 大隈重信小传 五藤高庆/作 大隈重信(1838-1922),明治维新的志士之一, 明治时期著名的改革者、政治家及教育家。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曾两任内阁总理大臣。从一位侯爵。他是明治时期最有名的财政大臣, 他主导的改革成功让日本建立了近代工业,巩固了财政的根基,不但挽救了刚成立不久的明治政府。还为未来日本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明治维新中为数不多的思想开放者之一,他同情中下层人民。坚持民主立宪的理念。和许多维新者抱有浓厚的旧思想相比,大隈是维新之士中难得一见的人物。堪称 内外皆新的新日本人。因而大隈为普通日本人民称颂,在他死后,有150万人参加了他的国葬,他留下来的早稻田大学,也成为日本最著名的学府,为日本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一、
藩政时代
大隈重信生于1838年3月11日。
幼名八太郎。其父是佐贺藩士大隈信保,其母杉本三井子是佐贺藩士杉本牧太之女。大隈信保由于学会了著名的荻野流炮术,因而被佐贺藩藩主锅岛家聘为石火矢头。佐贺藩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强藩。在日本最先输入和仿制洋式军器。佐贺藩历代藩主都很重视兰学,即西方科学。甚至有专门传授西方科学的兰学寮。而且在军备
上与其他藩不同。较为重视火枪大炮等西方军器。因此作为炮术家的大隈信保在藩内很受重用,是一位石高300,实给120的上级武士。
大隈重信作为家中的长男,倍受宠爱。
大隈重信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保护建筑
特别是在大隈12岁时,父亲信保因病逝世,在巨大的变故下,三井子坚强的扛起了教育大隈重信的重担。由于家庭的变故和父母的熏陶。大隈从小思想相对开放,比较亲近西方思潮,而且同情下层人的遭遇。立志将来干一番大事业。
不久之后锅岛直正成功清除了叶隐之学的影响,在大隈进言之后,他决定把弘道馆和兰学墊合为一体。正式列为藩内的主流学术。大隈因进言之功而就任弘道馆教授。负责向锅岛主讲西方的宪法理论,因此倍受瞩目。
1853年是日本史上新的一页。这一年由著名的黑船来袭事件开始。原本沉静的东方岛国日本开始了维新的狂岚。仁人志士们怀着奋发图强,救亡图存的理想,投身于维新的大潮中,着力建设新的日本。
自从黑船来袭之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惊恐,攘夷,开国,公议,尊王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大隈也积极投身于维新事业中,当弘道馆骚乱结束,大隈被迫离开之后,锅岛直正授意他转而师从当时弘道馆教师,国学家枝吉神杨。枝吉神杨一向鼓吹当时非常流行的尊王攘夷论,这点颇不对亲近西方的大隈的胃口。所以很快他就转入
了兰学馆里。
虽然在当时,攘夷的理论及其流行,举国上下一片攘夷的呼声。然而作为藩主的直正,和后继的藩主直大,却都是开国论者,因为佐贺藩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决定了佐贺藩的开国主义。佐贺藩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部,数百年来日本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长崎港就位于九州岛西北,负责长崎港警戒任务的正是佐贺藩。由于藩
长期和外国接触,而且通过外国取得了大量先进军备,还和外国展开贸易而获取了暴利。这些因素使得佐贺藩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日本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佐贺藩因为领地内土地较为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的收入来支持藩财政。所以藩财政的收入依赖对外贸易甚多。于是佐贺藩人与其他藩的日本人颇不相
像,更多的带有商人气息。(锅岛直正因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而且锱铢必较善于聚财,所以得了个绰号叫算盘大名)不但欢迎新事物,而且喜欢投机。所以当日本国内思潮迭起的时候,锅岛直正选择了最符合藩利益的开国论。因此对攘夷之事一向不甚赞同。随后他把大隈转入兰学馆任教授。负责培养藩内的人才。传授兰学。
大隈因为能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学术而非常高兴,兢兢业业的干起了教师工作,一干就是数年。这时候,国内政治气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安政五年,井伊直弼掀起了安政大狱,攘夷派遭到清洗。接下来攘夷派发动反击。井伊直弼在樱田门外被攘夷派砍了,史称樱田门事变。樱田门事变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攘夷运动兴起。长州等藩国借机要求尊王攘夷。内外交困的幕府受到各方批评。不得已同意限期攘夷。幕府的退让在全国掀起了攘夷的热潮。而这股热潮很明显的对佐贺藩影响不大。因为一向以开国为主要政策,并且大量装备了西洋军器的佐贺藩对西方的强大认识的较早且较深,因此藩内对攘夷之事兴致缺缺。对于外界的压力,锅岛直正
采取面面圆的办法,让佐贺藩跟所有的势力都有一腿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锅岛直正善于经营,所以佐贺藩本身实力强悍,经济发达,武器新锐,军备堪称日本第一(佐贺藩士装备了七连发的西班牙式火枪,大炮队拥有阿姆斯特朗后装炮和臼炮。不光是兵器,藩士们的军装也大大领先。在戊辰战争时输入的黑色木棉制军服,毛布、橡胶制雨合羽都是当时世界水准的最新装备。)。导致不管是攘夷派、尊王派、公武派还是幕府都不愿意跟佐贺藩翻脸,把这个强藩推到对立面去。而锅岛受投机本性的驱使,使他不愿意随便表态要参加那一方(所以佐贺藩在幕末五强藩之中名声较小,政府内势力也弱,因为到了王政复古时才正式表态,一度被讽刺为名不符实的倒幕强藩)。佐贺藩一面加强自己的实力,一面静观国内的乱战。这时候的大隈也没有闲着,锅岛直正从现实中了解到了西方的实力后。决心彻底清除叶隐之学的影响而把兰学列为藩的主要学术,坚决改革藩政。亲近西方。重用大隈等改革派。于是大隈奉命开始筹划合并弘道馆和兰学馆,从此大隈一派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权力开始增长。文久元年,大隈等人奉命做为佐贺藩的代表调到长崎地区处理藩内事务。在任职期间,大隈认识一个影响了大隈一生的人。他就是荷兰传教士沃贝克(Guido
Herman Fridolin Verbeck)。沃贝克当时是长崎济美馆的英语教师。(荷兰出生美国籍)济美馆是根据<<日美亲善条约>>而进来的美国人开设
的英语学校。目的是培养当时幕府急需的英语人才。因为幕府认识到了西方武器的强大,需要从英美等国输入军器。对西方抱有浓厚兴趣的大隈等人就学于济美馆。他的老师就是沃贝克。同样的,大隈也认识到了英美是西方诸国中最强大者,为了培养必须的英语人才,大隈上书锅岛,提议办英语学校。培养人才以接触英美。收
到大隈建议的锅岛则同意开设英语学校。于是大隈和他的同志副岛种臣一同就学于济美馆。从沃贝克的回忆中可以知道大隈等人在沃贝克手下非常努力,对新约圣经和美国独立宣言非常感兴趣。,这些书籍对于大隈的启迪非常之大,平等的概念深深的触动了大隈。在长崎公干期间,大隈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倒幕,摧毁旧日
本。建设新日本的思想逐渐形成。大隈在济美馆完成学业后,已经和沃贝克建立了友情,于是当大隈邀请沃贝克去佐贺执教之后,沃贝克欣然前往。大隈一行人回藩后受到锅岛直正的欢迎,锅岛为此特意腾出来一间大宅,更名为致远馆,成为佐贺藩的第一间英语学校。大隈任致远馆的教授,专门教授英语。现在,致远馆已经成
为了佐贺县致远馆中学,成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外国语学校之一。
就在大隈修习英语,结纳沃贝克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樱田门事变之后,尊王攘夷派的形势开始险恶起来,首先出头的是萨摩。文久2
年,发生了寺田屋事变,
尊攘派受到巨大损失。接下来萨摩军公开上京要求攘夷,首开外样大名上京纪录。大大损害了幕府的威信。幕府被迫让步,同意定期攘夷,志得意满的萨摩军在回国途中路经生麦小村时,酿成了生麦事件。接下来长州借着幕府的定期攘夷令,炮击所有过往外国船只,这些举动都大大激发了攘夷派的热情,攘夷热推向高潮。高涨
的攘夷热潮迫使幕府宣布正式攘夷。文久3年,为了报复生麦事件,英国派出舰队攻击萨摩藩。萨英战争爆发。结果萨摩大败亏输。长州胡乱炮击的行为也遭到报
复,三国联合舰队抵达长州,大败长州军。攘夷热遭到极大挫折。幕府趁机发动八一八政变,重创京都上层的尊攘派。随后形势更加糟糕,元治元年,幕府首先动手,指挥手下的新选组发动了池田屋事变,沉重打击了尊攘派势力。为了挽回颓势,长州军发动禁门之变,结果为幕府军挫败。而后,四国联
合舰队抵达长州下关发动攻击,而幕府也聚集起15万大军攻击长州。史称第一次征长战争。长州藩在所有战线上均一败涂地。攘夷热陷入低潮之中。
内外交困的长州藩被迫向幕府投降。而跟幕府敌对的长州急需一个中人来做调停联络工作。这时候锅岛直正出面接下了这个活。正在长崎的大隈奉命奔走于长州和幕方进行调停工作。大隈的工作卓有成效,给长州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在佐贺等藩的调停下,第一次征长战争结束。完成使命的大隈回藩筹备致远馆的相关事
宜。 元治元年,佐贺致远馆开始授业。沃贝克任校长,大隈和副岛任教头。
在大隈细心培养人才的时候,日本国内的政治风云变幻。尊攘派发动了他们的绝地反击,就在致远馆成立的同年,高衫晋作在长州功山寺起兵,击败了藩内保守派,尊攘派重夺长州藩的政权。在遭受了现实的教训之后,萨摩和长州两藩决意联手抗幕。两藩成立了日本近代史上最有名,最强大的藩阀势力---萨长联盟。幕府对此事恼羞成怒,发动第二次征长军。然而征长军为联盟军击败。加上幕府内部的权力斗争。第二次征长战争宣告失败。幕府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而
且改变了力量的对比。由于幕府军的战败,许多藩国开始倒向同盟军方向。而这正是大隈所期望的。大隈在长崎改变了观念之后,成为佐贺藩内倒幕思想的主要鼓吹者。在他的努力下,佐贺藩也渐渐倾向于倒幕派。庆应3年,萨长土宇(宇和岛藩)四藩联手上京,策划倒幕。要幕府
“大政奉还”。四藩的行为刺激了许多志士。各藩倾向于尊王攘夷倒幕的藩士纷纷上京要求幕府
“大政奉还”
大隈做为一个倒幕派,也决心加入这个行列,由于藩主的态度尚不明确。心急的大隈和副岛合伙脱藩,上京加入请求幕府
“大政奉还”的运动中。但是,幕府不可能真正的
“大政奉还”,为了防止各地志士进京协助四藩给幕府施压。幕府下令捉拿那些参与大政奉还运动的人。大隈等人不幸被捕。被押送回藩,勒令谨慎。
就在大隈等人被差役押送走上回藩路的时候,京都内两派的矛盾开始激化了。新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手腕高明,轻松的化解了倒幕派的兵库开港阴谋。兵库开港阴谋失败让倒幕派认识到不通过战争手段是不可能摧毁幕府的。于是倒幕派公开打出旗号要求
“王政复古”, 勒令庆喜 “辞官纳地”交出政权。而庆喜则干脆准备开战。打算用战争手段消灭倒幕派。于是萨长安尾越(安云藩,尾张藩和越前藩,三藩因为倒幕派力量增长,所以率先加
入倒幕军里)诸藩与公家召开了小御所会议。小御所会议的结果是以天皇谕旨的形式公开宣布
“王政复古”, 勒令庆喜 “辞官纳地”。庆喜自然不从,在集结了忠于自己的军队后,庆喜挥军上京,然而倒幕军在鸟羽伏见地区一战击败了庆喜的军队。庆喜逃回江户。此战史称鸟羽伏见之战。随后,倒幕派借着这个机会宣布成立新政府,改元明治。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三、
外交初阵
大隈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任务是处理所谓的
“浦上教徒问题。”自幕府成立以来,都严禁在日本传播基督教。庆应3年6月,长崎奉行所逮捕了68名基督教徒并且将其判罪。西方诸国对此非常不满,提出强烈的抗议。弄得幕府焦头烂额。这就是所谓的浦上教徒事件。
幕府倒台之后, “浦上教徒问题”成为诸多幕府遗留的外交公案中最紧迫的一件。西方各国借着抗议浦上教徒事件,意图插手日本内政。因此公开要求新政府给这些日本基督徒平反。这件事情让新政府相当困扰。成为当时诸多外交问题中最棘手的一件。于是大隈做为事务局判事奉命去谈判此事。谈判地点设在东本愿寺的大堂。当时诸国中抗
议最厉者是英国驻日公使帕克斯 (Sir Harry Smith Parkes)。
帕克斯自恃英国强大,骄横跋扈,在以往与幕府的谈判中都以大喝一声开场。结果幕方的代表总是被这一声大喝吓倒,往往胆气自落,同意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这回与大隈谈判时也毫不示弱,谈判开始时,帕克斯大喝一声,恫吓大隈道
“我不与大隈这种身份极低之辈谈判。”然而,大隈也不是省油灯。当时年满31岁的大隈年轻气盛,在众国公使和同僚面前以洪亮的声音反驳道
“如果阁下不愿意跟奉天皇御名而成立的新政府的代表交涉的话,(便不用谈了)直接就把您的抗议文书收回去吧!”见惯了奴颜婢膝的日本人的帕克斯大吃一惊,从而不敢小瞧大隈。接下来大隈和各国公使展开了长达6小时的辩论。精通基督教史和各国公法的大隈,在维护日本主权的问题上寸土不让,对于各国想借机干涉日本内政的企图一一予以驳斥。以雄辩击败了所有对手。打破了西方国家企图干涉日本内政的阴谋,有效维护了日本的独立和民族利益。大隈的激情雄辩折服了列国公
使,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列国均放弃干涉打算。这是大隈做为明治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改革者首次崭露头角。
很巧的是,大隈在高轮谈判的对手,正是帕克斯。帕克斯因为明治初期严重的货币混乱行为导致的英国商人利益受损一事,不断向明治政府施压。事情的来由是这样的。幕末由于金银外流严重,幕府被迫铸造成色恶劣的金银币充数,结果外商怨声载道,幕府被迫签订改税条约,同意在不会继续降低金银成色,并在将来引进西式
货币制度,但是,随着征长,戊辰等战争的爆发,幕府以及其他各藩都被迫继续铸造劣质金银币来支付战费和武器购置费用。而倒幕军一方也铸造劣质金银币来支付开销。加之各藩过去本来都有铸造劣币的传统。所以劣币四处横行。二分金的仿造尤其厉害(有外面铸金中间铸银的,有用铜铸造外面镀一层金的,不一而足,达十二三种之多)。而当维新之后,新政府由于种种情况导致财政基础不稳定,于是偷偷摸摸的继续铸造违反了改税条约的劣币。帕克斯发现了新政府的这种行为之后极其恼火,要求新政府必须改革币制。当时因为劣币横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国内外的商人都受到巨大损失。在明治2年1月7日,帕克斯伙同法美意德四国公使发
出正式声明,以内战已经结束为由,要求新政府立即拿出驱逐劣币的方案,。终止各种损害外商利益的事情。新政府接到声明后大吃一惊,急忙开始组织谈判团队。本来是确定让外国官副知事小松带刀领队,准备和五国谈判。但是小松因为中途生病。推荐大隈接任。于是大隈率迎来了其外交家生涯的第二次考验。
然而这时大隈面临的问题,不只是来自国外,还有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为了化解帕克斯的攻势。在明治2年2月5日。大隈和外国官知事伊达宗城合谋发送了一份声明给帕克斯,声称政府将在2月5日发布关于将来发行新货币的声明。帕克斯识破了大隈的缓兵之计,大怒。立刻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声明,要求新政府说明事情经过。伊达宗城无奈之下只好在2月30日向五国发布署名声明,在声明中,伊达承认新政府制造劣币并承诺杜绝此事。声明还正式承诺政府将发行足量的新货币,而新币将与当时发行的纸币太政官札实现等值兑换。除了政府本身之外,严禁任何私人或藩私铸金银。伊达宗城的声明虽然暂时平息了西方的质疑。但马上引发
了激烈的内斗。首先的抵制来自于萨土两藩阀。萨土因为是维新的首要功臣,在政府内部势力强盛。因此我行我素私铸劣质金币而无人敢问。而其他各藩见状则把政府的禁令当作耳旁风,私铸金银不停。而此时的明治政府仍然实力不济,内部既无力量可以制约萨土两强藩,外部尚无足够实力镇压其他藩国。而这个方案政府内部
也有不满声音。首席财政大臣。会计官由利公正坚决反对这个声明。由利公正是太政官札的始作俑者。但是他认为太政官札应该是不可兑换纸币。对于伊达宗城声明中声称的等值兑换一事,由利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谋的举动。会导致政府财政破产。为了反对此事,由利放话说如果非要按照外交上的需要就要实现货币等值兑
换,他便辞职不干。就在政府内部争论不休的时候,发生了横滨等地的外商联合抗议,要求政府赔偿因为劣币造成的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个事情很快变成了投机材料,各地的投机商闻风而动,蓄积劣质金银币以求暴利。经济的混乱大大加剧,政府遭到质疑,面临巨大的危机。
随后,争论进一步激化。先前大隈和伊达的提议,只是暂缓了各国的压力。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各国的谴责。政府必须迅速拿出对策。在当时,大隈还兼任会计官副知事。所以政府下令大隈负责准备一个关于如何处理劣币和假币的方案。大隈的方案则基本上根据伊达的声明一样。于是政府决定要吞下这枚苦果,宣布接受大隈的
意见。然而萨土等藩阀,由于率先宣布 “版籍奉还”
势力大大增长。气焰滔天。藩阀派以大久保利通为首,极力反对大隈的方案。3月30日,冲突白热化。大隈等人刚刚得到太政官令宣布同意大隈的举措,连飞脚
(负责邮政传递的人都派了出去。结果飞脚被大久保利通的人抓回。大久保利通直接上书太政官三条实美,指责大隈等人是
“商人之辈” “见识浅薄”。坚决要求停止任何的货币改革。
大隈闻讯大怒,一气之下干脆向中央递了辞呈。从此大隈对萨摩为首的藩阀势力及其厌恶。高轮谈判之前的争斗,是大隈和藩阀派首次结怨。从此,大隈的立场开始逐步倾向于反藩阀。
实际上,大久保的目的还是为了一藩的私利。因为萨摩在铸造劣币上受益良多。因此大久保生怕失去财源。而这种赤裸裸的损公肥私的意图事实上分裂了政府,由于生怕政府分裂,造成维新功败垂成。因此木户孝允决定出面调停两派,由于木户的出面,加之承诺藩阀派即便是货币改革之后也能享受利益。最后两方均同意让步。
于是大隈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
但是这一回大久保的行为,给木户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做为维新中思想较新的志士,木户认为一藩的利益不应该置于一国利益之上。因此他对大隈很赏识。所以在木户的授意下,政府宣布出于谈判的需要,将大隈升为专职的会计官副知事,7月6日,大藏省成立。由于先前由利公正因为太政官札的问题而垮台。大隈则被选为替补,出任大藏大辅。正式成为大藏省的高级财政大臣。大隈的升职揭开了日后被称为大隈财政改革的序幕。
当内斗平息下来,大隈开始准备迎战老对头帕克斯。首先从4月6日开始,大隈连续发出一系列的布告,通过了数条新法,成功稳定了金融秩序,预示着货币改革行将开始。但是在另一方,帕克斯对于政府的压力也随之变的更加紧迫。因为现在经济秩序稳定了,所以帕克斯认为政府的货币改革也要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帕克斯对
于大久保的一系列做法已有耳闻。因此帕克斯生怕明治政府借着版籍奉还(版籍奉还是6月17日)的由头借故赖账。因为诸藩不但制造假币,还有向外国借款。特
别是萨摩,在幕末期间为了筹集军备和战费而向英国大量购置军火和借款。如果明治政府借着版籍奉还的理由赖账,就会有很多英国商人破产。所以帕克斯会同四国公使,联名要求政府必须马上拿出解决方案。为了谈判具体细节,7月10日,以外务卿泽宣嘉为首,大隈重信为首席代表,伊藤博文为副代表的代表团出发,7月
12日正式召开高轮谈判。
谈判时的具体情况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已经不太明确了,从已知的材料中显示,高轮谈判非常艰难,问题集中两条上,一是如何赔偿损失,二是如何改革币制。帕克斯在谈判之前收集了大堆的关于政府和诸藩制造劣币的证据,并在在谈判中一一展示。这让日方窘迫不堪。帕克斯占尽
先手。最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诸藩确实有大量造劣币现象(但是坚决否认政府本身有制造过劣币)。并且同意对现有的各藩的劣币和假币予以封存和统计,取缔私铸劣币的现象。关闭所有制造劣币的部门。并且进行通货改革。随之出示的大隈的改革方案在会议上也获得帕克斯等人的赞同。被认为是有效的改革方案得以推行。临会
末,帕克斯伙同法国公使借助机会要求政府对现有劣币对外商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但是此要求被大隈的巧妙策略所化解。最后高轮谈判结束,因为大隈的努力,政府没有因赔偿的要求而付出一大笔足以导致襁褓中的明治政府破产的费用。大隈以其出色的外交能力成功的挽救了政府于外来压力造成的财政危机之中。特别是又制
定了明治时期第一份货币改革方案,因而做为改革派的领军人物备受瞩目。木户孝允对大隈很是赏识,认为大隈是难得的人才,于是放手让大隈做为少壮派首领来统合少壮派官僚。当时大隈在东京的筑地地区建了新家,因为大隈为人好客,常常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于是大批的少壮派官僚经常光顾大隈的家。包括伊藤博文,井
上睿等人都是大隈家的常客。少壮官僚们往往在席间就高谈国事。毫不避讳。因此大隈的家被反对派送了个绰号叫
“筑地梁山泊”*。从筑地梁山泊走出来的大隈,雄心勃勃,决心肩负起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引领日本的变革,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国家之一。
四、大隈改革
为了稳定财政基础,大隈的第一步是积极参与版籍奉还的谋划。维新之前,日本是藩国体制,四个岛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近300多个藩国。各藩对于自己的领地有
独立的财权和法权。日本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维新初年,政府因为暂时无力消灭这些藩国,因此建立的是藩府县三重体制。政府控制区内划分府县,而藩国则保留下来。由于政府不能从藩国掌控的地盘内收取税收。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只好暂时从自己的地盘内加税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经过战乱之后,政府控制区
经济混乱,加税既收不上来什么钱也不得民心。被财政困难逼的捉襟见肘的政府痛下决心,废除藩国,政治上统一,把日本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成为政府内部各派的共识。这时,大隈重信联合伊藤博文和井上睿等急变派*,列举出关于版籍奉还后在经济政治上可能带来的好处,写成节略提交。这就是
<<举国一致论建白>>,在这个建白书内,大隈直指藩国体制是为建设新日本之首要障碍。提出近代国家的“四大统一”(军事统一。
教育统一,司法统一,财政统一)这是维新派首次公开提出变革政经体制。大隈的奏折立刻激起一拨巨浪。缓进派在高轮谈判中就对大隈有所警戒。结果此建白一提
出立刻收到缓进派的反对。缓进派认为这个建白过于激进。而且大隈等急变派为了加强急变派的实力。启用了一些旧幕臣。这让缓进派首领大久保极度不满。为了对抗急变派。大久保立刻催促维新元勋西乡隆盛上京任职。西乡到京后凭借自己的声望立刻成为缓进派的先锋。不久之后,西乡上奏<<西乡吉之助意见书>>公开指责大隈等人的富国计划。大隈等人立刻反唇相讥。两派的冲突再一次把政府拖入分裂之中。而在这时,明智2年12月1日
(1870/1/2)。长州攘夷激进派,原奇兵队军官大乐源太郎举兵造反。而在东京都。暗杀事件迭起,继横井小楠被暗杀后,另一名维新派的功臣广泽真臣也遭到暗杀。更糟糕的是同为攘夷激进派的两名公卿爱沰通绪,外山光辅和大乐源太郎里应外合。策划暴动。新政府内外交困。濒临倒台的危机。接下来,在6月
25日,大久保实行政府改造,往政府内部安插缓进派的人。这样就大大激化了两派的矛盾。气氛极其紧张。大隈联合后藤象二郎和江藤新平。公开跟西乡叫板。导致冲突白热化。政府政务停滞。阴云笼罩。
7月5日,
面对乱糟糟的政局,特别是因为大乐源太郎等人的造反计划败露出来。这给政府内部的两派都带来的空前的危机感。为了不让维新功败垂成。两派终于妥协。9日,
在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私邸。两派正式停战,达成妥协。缓进派同意在一系列条件下(例如对于旧藩士采取全包的政策等)接受大隈的计划。废藩置县终于得以实行。
废藩置县是日本维新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日本终于结束了长年的分裂状况而成为了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统一的日本对于日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大隈做为废藩置县的始作俑者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对于财政上的问题。废藩置县不但没有解决多少财政问题,反而还加剧了财政危机。因为各藩因为长年的补
充军备招募人手以应付战争。早已债台高筑。废藩置县虽然可以从全国收税。但是做为废除藩国的代价,新政府不但要承担下所有的藩债,还要包下各藩那高达
200万人的藩士的生活。高达7800万两*的巨大藩债和藩士们的俸禄支出让财政危机大大加剧。废藩置县实际上是让新政府向破产又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为了应对货币问题,大隈决定先修正金银币的混乱。明治4年4月,大隈联系五代友厚。紧急从香港进口机器,重设造币寮。聘请洋人技师。正式发行官方的金银币金元和银元。明治4年5月10日。大隈主导的大藏省发布条例。定含量为二分纯金,重量1。5g的金元为标准正金。以十进位兑换。引入元、钱和厘为兑换单 位。设立金本位制。其他种类的金银币一律废除并兑换为标准金银币。这个条例就是日本第一部近代货币法<<新货条例>>。新货条例同时还根据日本周边的情况,将银币也定为正币。而在实际执行中,日本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 对此,大隈还制定了独特的 “贸易银币”。专供外贸支付用。新货条例的颁布大大减轻了货币的混乱情况,稳定了经济形势。巩固了政府的财政根基。而后,随着日本金银加工技术的前进,金银币的混乱逐步 得到彻底的解决。在稳定了金银币的秩序的同时,大隈开始拿纸钞开刀。造币寮火灾之后,大隈通过涉泽荣一和五代友厚,委托北德意志联邦的商会负责制作新的货币版式。这个新版式就是明治通宝,也就是第一代的日元。明治通宝的技术水准较高,仿制比较困难。而且这个新货币做为 新时代的代表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在重建造币寮之后,大隈等人积极导入新型印刷技术。终于在明治3年10月获得了新技术。开印可靠性更高的明治通宝,并规定不换纸币可以兑换为明治通宝,明治5年4月, 新时代的新纸币明治通宝正式发行。虽然在一开始,明治通宝因为技术的原因通行不畅*。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终于解决了问题。标准金银币和明治通宝的发 行,标志着日本近代货币秩序的建立。对于稳定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太政官札金一分(表)11.2×3.9㎝ 大黑一元(明治通宝一元)
标准金币一元(明治4年)
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稳定,财政的问题日益突出。之前的战费,高昂的藩债,藩士们的俸禄。置产兴业的支出…
都让政府财政几乎喘不过气来。大隈因为稳定了经济秩序,论功行赏。大久保决定退出大藏省。让大隈成了大藏省的首席官员,掌握了明治政府的钱袋子。大权独揽。对于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大隈准备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日后被称为地租改正的改革。废藩置县,全国一统之后,原来的实物税制越来越显得无用和老
旧。急变派早就在策划改税的事情。现在全国统一。终于可以从全国各地收税了。明治3年,蕃书所*教授神田孝平撰写了<<田租改正建议>>,猛烈批判现有的年贡,实物税制。提议以米价为基点来定地价。根据地价收取货币税。
神田孝平的书给地租改正奠定了理论基础。接下来,在大隈的统帅下,大藏省制定了关于土地买卖和收取货币税方面的报告。9月,废除了著名的<<
田地禁止买卖令>> 允许买卖田地。初步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度。1873年7月28日。政府颁布了地租改正法和地租改正条列。次年正式开始地租改革。经过分省争斗*,大隈在新
的地租改正事务局里任次席。奉命辅助改革。 新的地租法规定全国土地都应纳税。对于原来纳税的标准---收获量,大久保则提出新的概念---收获力。
收获力理论上根据往年的收获量来算定,并按照兑换表换算成钱价(一石米约43元77钱5毛,爱知县)。所以地租计算时,有检地法和收获力法等两种。接下来
事务局规定纳税额度定为地价的3%。 固定的税额不论年景如何都应缴纳此额度。
持地者领地券做为纳税人的凭证。新地税收取货币不收实物税。废除以前以村为税收单位的政策,改为新的税收单位。土地允许自由买卖等。同时内务省开始测量全国的土地。以此来定总体的收入。
假设某人有1反1亩14步田,田等为上上等,即1元每反
假设某人有上上田一反,现生米2石。那么这一反田的地价就是
实际对比两种方法,不难发现,后者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往往用后一种方法,而且还耍花招来敛财,比如在给纳税人的地券上使用模糊词语,或者干脆不写田地的等级等等。往往让纳税的农民多付重税。而且,对于经济作物,往往还要税外加费。
而且地方上为了表功,荒唐之事迭出,举例来说,爱知县第三区为了方便事务局测量队搞测量,竟然规定农民在秋收时不准下地收割。结果导致农作物过了收获期。全部腐败或喂鸟,酿成饥荒。* 地租改正迫使普通农民几无活路,不但不能用柴火,虽有土地所有权,可是小农耕作往往不能完税,结果土地遭剥夺。沉重的税收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根据当时尾张地区的牛山村村议会议长林金兵卫在其日记中记载的内容来看,农民生活情况极惨,林金兵卫记载到 “这回改租的事情导致村民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凄惨之状让人不忍目睹,连当年旧领主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凄惨的。”农民对产品无以保留,以至于妻儿皆不得 食,嗷嗷待哺。 国内出现大量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欠食儿童”。 因此地租改正所到之处都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到处都掀起暴动。地租改正法宣布不久,山形县的农民因为对政府改租和没收入会地极度不满,结果举行大暴动,有 3万余人参加。暴动军攻打政府,烧毁多间官舍。最后被政府军镇压下去。接下来各地小规模暴动不断,到了1876年,农民的忍耐到了极点。茨城县伊势大暴 动,参加者近3万,随后是三重县真壁大暴动,参加者数万人。然后爱知县43村联合暴动,暴动军人数数以万计。然后石川县(现福井县)7郡联合暴动,暴动者 愈万。这期间各地数百数千人的暴动更是不胜枚举。甚至直到了明治14年,还有群马县4万人参加的大暴动。以上暴动虽然最后都被政府军镇压下去。但是也让政 府处在风雨飘摇的境地。现实迫使事务局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案。最后在1877年,事务局被迫将税率由3%调整到2。5%并承诺日后会继续降低比例。直到二战结束,才将暴动完全平息下去。
大隈等人对于地租改正的结果,是非常不满的。因为普通人被地租改正弄得困苦不堪,这是一向关心普通人的大隈所不愿意看到的。虽然客观上地租改正确实大大缓解了政府的困难。但是大隈认为这种方法是非常卑劣的。于是做为财务大管家的大隈开始重新审视现有的财政问题。他发现现在财政上的混乱基本已经平定了。造成
财政窘迫的问题是支出太多。最大的两项支出就是置产兴业和以前的旧藩士们俸禄。做为鼓吹置产兴业的急变派,大隈不可能对于自己的政绩说三道四。所以对于那高达200万人的藩士一年至少要吃掉30%以上政府预算的事实。大隈自然是相当不满和愤怒的。大隈认为这些藩士都是游手好闲的不劳而食的封建余孽,所以一点也不抱有同情。于是在地租改正的同时,大隈开始准备抛出他的第二个方案,取消旧藩士们的俸禄来为政府节约开支。大隈的方案掀开了被后世称为俸禄处分的巨
大改革。掀开了一系列变乱的序幕。
大隈首先伙同自己的战友井上和伊藤,达成废除俸禄的共识后,几个人一起策划了一个废除俸禄的草案,首先在维新派内部提出改革俸禄的舆论。大隈等人认为现在已经是全国统一了,因此旧的藩士们(即士族)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应该立即废除他们的俸禄来节约开支。这样就可以把财力集中在置产兴业上来。完成日本的近代化。大隈等人的意见一提出,反对之声迭起。首先的压力来自木户孝允。木户虽然同意大隈等人的理论。但是士族高达数百万人。而且这些士族战斗力不比暴动农
民,实力相当强大。如果立即废除其生活来源,闹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为了政局稳定,不能立即剥夺其唯一生活来源。而且木户本人对于旧武士派抱有好感,始终认为武士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木户并不赞成大隈的论点。其次的压力来自大隈的老对头西乡隆盛。西乡对大隈早就是一肚子不满,对于他来说,大隈的意见事
实上等于抛弃旧武士。把他们推到苦海里。因为旧武士不象那些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来喂饱自己。如果被抛弃,后果就会很悲惨。而且昔日身为社会中坚的武士,维新出力最多,但是现在反而要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丢弃尊严成为庶民。身为武士的代言人,责任感很强的西乡对于这种情况是深恶痛绝。于是西乡跟大隈等人为此
事多次拍桌子。在争论中,大隈和井上反问西乡有何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时,西乡便抛出了著名的征韩论。提议征伐朝鲜,来解决财政问题。明治4年,征韩论战正
式爆发。
政府内部马上分成了急征和缓征两派。此时正逢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做为留守政府缓征派的中坚。大隈不得不先放下财政上的问题,发挥他外交上的长处;来跟西乡对抗。由于大隈等人的人望均不如西乡,以前的战友江藤新平和副岛种臣也都投入急征派。所以大隈和井上只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迎接西乡的攻势。随着西乡加强攻势。大隈等人的局面越来越艰难。急征派的江藤新平大发难。借着山城屋投机事件逼走了缓征派的山县友朋。接下来又借着尾去泽铜山问题逼迫缓征派的大将井上
睿辞职。另外一员大将涉泽荣一也深陷江藤新平的调查不得脱身。西乡也借着这个由头指挥手下弹劾大隈本人。借机反对急变派的改革。成了光杆司令的大隈只能一人苦撑此局面。明治5年,急征派取得胜利,向朝鲜派出使者花房义质。花房在朝鲜自封是文明国家之代表,对朝鲜指手画脚。引发了严重的反日情绪。最后引发釜山的官宪烧毁日本货的事情。消息传回国内后,日本急征派舆论高涨。士族纷纷报名要求征韩。大隈顿感力不从心。急征派胜利在目。
但是情况随着岩仓使团回归之后改变了,在目睹了欧美的强大后,大久保和木户等维新巨头也开始倾向于缓征派。在意识到西乡反改革的图谋后,回归的巨头们公开宣布自己的缓征态度。这给大隈等缓征派犹如打了一针强心剂。随后,巨头们重新提拔山县,通过了他的募兵案。于是日本正式实行征兵制。这是缓征派和急变派的
一大胜利。因为征兵制把士族存在的最后基础也彻底取消了。自此士族就变成了无用之人。俸禄改革也就名正言顺了。山县的升职让缓征派士气大振,马上团结在三大巨头大久保,木户和岩仓的身边。随后三巨头署名上书请求暂缓派遣西乡去朝鲜。两派开始激烈的争论。最后闹得干脆两派都要递辞呈。以辞职相威胁。矛盾彻底
激化了。双方各不相让,激烈的争吵甚至闹得两派的中人,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累倒。政府再次陷入分裂之中。 急征派下台和大久保的思想变化,大大改变了政府内部的实力对比。缓进派的许多人都支持西乡,所以也跟着下野了。俸禄改革的阻力大为减小。而与此同时急变派实力猛涨。俸禄改革成了政府内部的共识。
征韩论战图
西乡及其党羽的下野的直接结果是大久保独裁政府的产生。看似藩阀派又下一城。但是西乡的下野损害了实际上藩阀派的整体力量。损失了600多名主力官员后,
大久保和西乡的旧式藩阀力量大大衰退。而新藩阀和民权派势力猛涨。因此大久保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必须重新整合藩阀派。经过留洋考察,大久保认识到新藩阀派前景看好。于是大久保开始结盟新藩阀派的势力。打算让新藩阀派上任。所以力主将俸禄改革提上日程。对于改革,维新派内部出现了三个方案。大隈作为急变派的高
层。又是力主召开国会的民权派。他的意见自然是要求武士们立即无条件奉还全部俸禄。岩仓和伊藤等新藩阀派出于稳定的考虑。主张慎重,提议可以缓几年来回收俸禄。大久保则不同意剥夺俸禄。主张征收俸禄税。木户出于道德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剥夺俸禄。经过一系列讨论最后各方达成妥协。拿出了俸禄公债的方案。政
府按照俸禄面额发放债券来代替俸禄的支给。这个方案实际上宣布俸禄废除派取得阶段性胜利。12月,经过反复议论之后。政府发布公告,决定开始整理俸禄,首
先全面收取俸禄税。提倡自行奉还俸禄,如自行奉还,则代以债券付清。维新派对于俸禄改革的计划非常看好。因为通过发放债券一可以缓解财政压力,为置产兴业提供资金保障。二可以引导武士们有资本从事其他行业以谋生。这样武士们就不会闹事。国家也可安定。而且藩阀派的人禄位都很高,一旦发行金禄债券,他们的俸
禄就会瞬间变成数百万元的大财富。借此可以投资各种有钱可赚的实业。成为财阀世家。而民权派因为把武士们的俸禄剥夺了,也心满意足。所以各方都很赞同这个计划。
但是俸禄改革刚刚起步,问题就开始显现出来。虽然征收俸禄税。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俸禄交出来,因为家禄是一分非常稳定的收入。并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冒风险。其次置产兴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政府指望着置产兴业可以带来稳定的财源来支付债务。实际上因为大搞洋跃进,贪污浪费及其严重。置产兴业不但没有
变成财源,反而成了一个大陷坑,大口吞食着预算。例如釜石制铁所一次就吞掉了123万元。而一般的武士一年也许只有不到100元的俸禄。这种铺张浪费的行
为无疑会导致公债慢慢变成无法偿还的废纸。第三个情况就是发放公债往往不注意地方的差异。各地米价不同,可是俸禄还是一样换算。这就导致了很多武士生活顿时困窘,很快就出现了饭都吃不饱的人。第四个问题是武士们拿到俸禄后投身其他行业,几乎均遭到困难。以前以舞刀抡剑为生的武士,突然要和那些历代做商的商
人竞争。很明显这些武士是不可能是商人的对手的。除了少数成功者之外。几乎大部分投身实业者都被骗了个精光。均告失败。很多商人借机收购了大量金禄债券。大发横财。摇身一变成为巨富。而武士们则穷困潦倒,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对于拿到公债的武士们变得困穷不堪的情况,政府内部并非一无所知。但问题是谁会在乎呢?民权派视武士为不劳而食之封建余孽,其方案都是要把武士推进更深的苦海。新藩阀派都是靠实业起家。能从武士口中夺食来支援自己的产业他们不会不乐意。而且新藩阀派的成员手中的金禄公债动辄几十上百万,还可以根据内幕消息
来投资那些只赚不赔的营生。背后又是政府势力。只有他们骗人不可能有人骗他们。置产兴业一开始,像五代友厚,伊藤博文都是大发利市。贪污受贿浪费吞没无所不为。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对下级武士们的痛苦多置一词。旧藩阀派是唯一能同情武士的势力,但是西乡下野,大久保反水到新藩阀派里面。又损失了600多名主力
官员。早就全军覆没了。力量弱的可怜。顶多是发发牢骚而已,木户孝允倒是不忍心看到那些武士们的惨苦。出于良心而反对俸禄改革。但是他是维新巨头,急变派的首领。良心跟政见不合。所以他的反对缩手缩脚。而且在1875年9月,大隈亲自游说三条实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三条同意他的意见。木户的反对遭到失败。所以在政府内部,对于俸禄改革的初步试验结果都是众口一词,一致叫好。于是政府内部达成共识,应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俸禄公债计划。把所有武士的俸禄
全部置换成公债。1867年,政府正式颁布了《金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规定拥有1000日元以上的高额家禄一次
发授6—7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5分;拥有100—1000日元者,发授7—10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6分;拥有20—100日元者,发授10—13
年禄量的公债证书,利息7分。以上公债证书的零头都以10分利支付现金。条例规定所有武士的俸禄都以公债一次性支付完毕,今后不再支给。公债的本金自发授后第6年开始抽签偿还,30年内偿清。
公债的发行总额达17,400万日元[包括73。4万元现金]。一次性地把所有武士的原来的俸禄都变成货币公债。大隈对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公开说道:
经反复熟议,痛感当务之急在废除华、士族之家禄、赏典禄。今幸已废除禄来之称而改授金禄,且又对赏典禄得税,故当此之良机应断行废禄之策。即将华、士族平民之全部家禄、赏典禄皆视作政府之债务,以30年偿清,为此,应再发授金禄公债证书……。
到了1877年初,俸禄处分已经基本完成。政府不再负担供给武士的俸禄。成功甩掉了一个财政包袱。
俸禄公债300元图(网页链接)
一些名词概念
四之中:产业革命
维新过后,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摆在了所有维新志士的面前。做为一个新兴国家,如何才能让日本不像别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如何才能把日本变成一个强国?对这个问题,急变派给出了解答,就是建立近代工业,完成日本的工业化。这样日本才有和世界诸强一较高下之实力。才有可能不沦为殖民地。做为急变派的先锋人物,大隈为了把日本建设成西式国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心血。 因为常年研究兰学,所以说到近代工业化,大隈等人的想法就很宝贵了。这就是当初政府要从佐贺藩选士的初衷。而大隈也的确不负众望,上台之后着力推进产业育成政策。首先在明治4年,当时奥地利召开了万国博览会来纪念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执政25周年。新政府也收到了参加邀请。大隈闻之立刻伙同佐野常民上书请 求日本参加博览会。在书中大隈认为参加博览会有许多重大的好处,首先可以见识并引进当时西方最先进的技术,其次可以展示日本的传统技术,避免可能的日本传统技术的流失。通过博览会还可以打开新市场,而且,通过参加博览会,可以向世界证明日本的文明开化。对确立日本的独立地位是有好处的。佐野常民更是直接提 出要在国内建设博物馆,收藏府县的名产名物以作展示。这样可以引导更多的民间力量投身工业和手工业。而且通过博览会,可以把握到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物产价格,这对于商业也有好处。大隈等人此言一出,急变派一致叫好。
于是在1871年12月,成立博览会事务局来专门应对博览会事务。事务局委员是寺岛宗泽,井上睿,大隈重信和佐野常民。1872年1月,文部省派出町田九成和田中方南做为天皇代表加入进来。组成了博览会事务局的核心人员。博览会事务局一成立,马上挑选各地的匠人组成技术学习团队,甄选本国的拳头产品做为主打。雇用在日外国人做为翻译。组织政府官员团队来对西方增进认识。可以说,博览会事务局是日 本首次全国性的开眼看世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明治5年正月,事务局发布命令,命各府县制作本县的《物产调查书》,为参加博览会做准备。一时间各地纷纷 进献本县名产。以求参展。明治5年3月10日,在东京汤岛圣堂大成殿,召开了各县进献品博览会。这是日本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展览会。考虑到日本以前是幕藩国家,这个展览会有非常重大之意义。展览会开门后盛况空前,原本预定开20天,因为参观者热情极高,不得不延长到一个月。参观人数达15万人,平均每日有近 3000人参观。连明治天皇本人都参与其中,当时名古屋向天皇进献了金制兽头瓦(一种刻有兽头的瓦片,用以装饰屋顶),天皇下令拿出来参展,结果此瓦受到一致好评,直接入选。11月,全国特产品选拔完毕,开始进入第二轮选拔。
11月19日,天皇亲率群臣来到事务局甄选。20日-28日公布甄选结果。当时甄 选出来的,被认为是珍品有金制兽头瓦,大鼓,天王寺五重塔模型等。参展货品包括瓷器,漆器,纺织品,浮世绘,乐器,刀剑甲胄和其他手工艺品等等。在选拔完毕后,这些东西全部都集中在横滨港。明治6年2月25日,日本博览会使团正式搭乘英船马六甲号向维也纳出发。使团总数达72人,首领是佐野常民,其中包括官员和翻译41人,庭院建筑工25人(事务局计划在会场中搭建日式庭院),外国人6人。随后,日本政府又派出24名熟练技术员,负责去欧洲取经,学习欧洲 先进的机械技术。4月14日,佐野常民等人抵达维也纳。5月1日,博览会正式召开。日本使团总数达100人,据史料记载(佐野常民报告书,久米邦武的回览实记)日本使团在会场内搭起了日式庭院,异国情调大大吸引了当时西方人。致使日本会场门庭若市,西方人对于日式的工艺品和艺术品均赞不绝口,日式漆器和瓷 器都被纷纷订购,甚至当时还出现了一个新词语Japonism,即日本化的,喜好日货的人。一时间西欧各国对日本好评如潮。
在日本方面,日本人也惊异于西方列强的发达产业,举例来说,据记载,当时伊万里商社*横滨分社主任川原忠次郎做为陶瓷器技术员的领队跟着去了维也纳,他看到了西方制作陶瓷器的新式方法后,大为惊异,因为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生产效率(使用制作大量的石膏模,放入机械绞车内然后入窑煅烧),川原忠次郎学到了这种技术后回国即组织了新式的陶瓷器生产厂。让日本的陶瓷器生产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此陶瓷器从昂贵的艺术品变成了人人可用的日常用品而走入了平民家庭中。另外一个技术员深川荣左卫门 回国后致力于陶瓷业的整合,打算把日本陶瓷业整合成为西式瓷业,因此在明治9年的时候组织了日本陶瓷业首个生产联合体香兰社,到欧洲购入制陶机械,发展新 式瓷业,随后他和和川原忠次郎组织的精瓷会社联手,在得到了大隈的资助后,二人携带日式瓷器第二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一举夺得陶瓷器金牌。从此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级的陶瓷器生产大国。佐野常民回国后撰写了《奥地利世界博览会报告书》,盛赞了日本在博览会上的巨大成功,天皇阅后龙颜大悦,于明治7年命内务省拨款 成立了“起立工商会社。”专门负责进出口贸易,并致力于增加日本产品的出口。这个会社在明治时期的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隈做为博览会的总管,因为办事得力,使国威远扬。深受天皇的青睐。得到了天皇的口谕表彰。 博览会成功让大隈大受鼓舞,接下来大隈借起立会社之事,提议创立通商司。专管 对外贸易,金融,海运和商业诸事,大隈的建议获准。但是通商司的成立引起了急变派内部的权力争夺。伊藤等新藩阀派不满大隈到处伸手的举措而争权夺利。为了缓和权力斗争。大隈立刻提议创办工部省。把通商司限制在商业领域,让工部省专管近代工业建设。1870年,工部省正式成立。从1870年成立到后来 1885年工部省分离为止。工部省一直是近代日本最为核心的部门。整个新政府完全操纵在内务省(省卿为大久保利通),大藏省(省卿为大隈重信)和工部省(省卿为伊藤博文)三省之手。在大久保政权建立后,工部卿一职更是号称副相。权势惊人。工部省是近代日本工业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该省的成立标志者日本工业 化的正式开始。工部省指挥了整个置产兴业运动。成功的把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了先进的工业强国。至此日本迈入世界强国之林。
汤岛圣堂大成殿
大隈入主大藏省,加之工部省的成立,标志着急变派在政府内实力大涨。急变派大权在手,马上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政策,这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置产兴业运动。工部省在各处建设各种现代产业,极速推进工业化计划。号召以洋为师。大搞工业。一时间各地兴办洋式工业之声大起,洋跃进席卷日本。急变派为求政绩,经过一番筹
谋,决心开办一样新事物——铁路。木户等人公开放出舆论说“鉄道が文明の利器”(铁道乃文明之利器)。铺设铁道于全国,方才能开化四方。急变派的决策,拉
开了日本铁路建设的序幕。 在急变派决定建设铁路之前,日本对于铁路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最开始将铁路介绍进入日本的人,是中宾万次郎。中宾万次郎在开诚所(萨摩的兰学藩校)讲学时,第一次提到了铁道及火车。随后,发生了对日本铁道建设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普嘉廷(evfimij Vasil'jevich Putjatin)来航事件。1853年7月18日。继佩里来航仅1个月后,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将普嘉廷率四艘大型军舰进入长崎港。普嘉廷奉命和幕府交涉补给事宜。而当时负责长崎港守备的佐贺藩作为日方代表,上舰与普嘉廷谈判。在普嘉廷的舰上。日本人见到了一个火车模型。这个模型以燃烧酒精为动力驱动。俄罗斯人现场为日本人表演了驱动火车模型奔跑。后来普嘉廷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日本人看到了这个小火车飞奔的场景“目瞪口呆”。佐贺藩的随行人员中包括两个佐贺 藩的技术人员本岛藤太夫和中村奇辅。本岛是佐贺藩的火枪铸造师。中村则是当时佐贺藩精炼方的首脑。二人对这个模型一番研究之后,回到佐贺藩向藩主锅岛直正报告。锅岛直正本来就喜好兰学,于是下令建造此物。
1855年,佐贺藩自力建成酒精蒸汽机车模型。并试行成功。根据记载,此物已和俄罗斯原货能力不相上下(《佐贺藩枪炮沿革史》)达到了每小时30KM的速度。佐贺藩的产品是已知的日本第一台蒸汽火车。1858年,英国在长崎展示了其在中国使用的火车。其优 秀的运载能力大大刺激了日本人。随后幕府也制订了建设铁路的计划。1869年,维新刚刚结束之际。在北海道茅沼煤矿,日本人首次使用了铁轨。当时的铁轨虽 然是木制铁皮轨,而且使用牛马作为驱动力。但已经可以算作第一个铁路系统了。经过北海道的尝试,急变派认为铁路一物好处极大。原来幕府虽然有全国铁路计划,但是实际无力推行。可时下维新政府可是有足够实力推行了。于是铁道建设顺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急变派认为,当今亚洲除了泰国和日本之外其他国家均变为殖民地了。为了避免日本也变成殖民地,日本应该师法西洋。可是国内人均很保守,铺设铁路可以让他们见到欧美的强大,使之放弃保守观念。所以铁路的铺设势在必行。而且虽然当时海运发达,可是如果能让陆路运输的效率提升。对于全国统一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大隈说到:“封建に便利で統一に不利な山河自然の固めを 破壊する上から鉄道建設が必要”(看来对于妨碍破坏封建制度,统一全国之进程的自然条件限制,非常有必要建设铁路来破坏它。)此言一出,急变派内部一致叫好。
于是明治3年,大隈和伊藤出头,游说三条实美通过铁路开拓计划事。消息传出,立刻群议汹汹。缓进派一致反对。缓进派的首领西乡本来就是逢大隈必反,此时更是大声谴责大隈等人是“浪费无度”。大久保和大隈的老战友副岛种臣也激烈反对此事。连军方也因为考虑到在铁路建设中需要进行极为重要的军事测绘,可能会导致泄密而表示不赞同。在民间,因为当时生产力仍不发达,铁路建设需要许多铁,民间舆论认为这可能导致民间铁器供应不足。而且铁做为武士象征的武士刀的
原材料。这回却要被拿去当铁轨任火车“乱踩”。很多顽固士族对此接受不了。恰好正在这时全国大名一致奉还版籍。政府接手了2400多万的藩债。财政正是无
比困难。大隈心中也不乐意在此时让政府出头造铁路。主张由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来造铁路。而让民资来造又惹出一桩麻烦。早在1867年幕府时代,美国领事馆官
员波特曼曾经从幕府那里拿到过一张建造铁路的许可。这个许可里说明幕府仅提供土地,而剩下的一切均由美国承担。幕府倒台后,美国公使正好借此机会要求新政府兑现许可。而在另外一方面,几个英国资本家盯上了这笔铁路生意,向新政府申请建立铁路公司,提出让外资来修铁路。政府分成的计划。大隈得知后一概予以拒
绝。尤其对英国商人的计划,大隈斥之为“印度式的铁路计划,其结果是铁路到那里,那里就变成殖民地”(《大隈伯时政谈》)力主日资自力建设。
虽说大隈要求日资独立修建,可是日本当时连西式铁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隈等人不得不向外国寻求技术支持。而且此时政府财政困难,民间也因为战争刚刚结束而疲敝不堪。因此大隈还是要寻求外国的资金协助。当大隈等人正在评估诸国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看看那家比较合理时。大隈的老对头英国公
使帕克斯不知道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一心想让英国商人挣这笔钱的帕克斯在铁路公司计划受挫后一直上下其手,向新政府吹风。大隈当时正头疼大久保和副岛等人的反对声浪。帕克斯的举措正好是份送上门来的大礼。大隈跟帕克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最后在急变派内部提出让英国参与修筑。大隈的意见是英国为铁路
的发源国,经济力又好,所以应选定英国为技术和资金援助方。让英日合资建设铁路。最后急变派内部通过大隈的意见。之后大隈和伊藤跟帕克斯介绍来的英国商人纳尔逊(Nelson
Lei)开始谈判,最后同意向纳尔逊借款来建设铁道。同时让纳尔逊帮忙寻求车辆和铁轨。纳尔逊回国后在报纸上公开登载广告为日本铁路建设募集资金。消息传回日本后举国骚动,时人皆大骂大隈和伊藤等人是“卖国奴”。兵部省和集仪院写来的弹劾书和建白书堆得有如山高。大隈等人却丝毫不以民意为杵,我行我素。不久大隈的手下前岛密完成了铁道建设计划书和预算书。大隈抄着二书进了内阁,在内阁阁议上以雄辩之才使得内阁通过了《前岛计划书》。随后大隈跟帕克斯合谋,
迫使大久保同意不再干预铁路建设事务。成功扫除了铁路建设的绊脚石。在另一方面,大隈对于帕克斯深怀戒心,为了避免出现技术换市场之类的事情,同时也为了尽快促进日本铁道技术的进步。大隈和伊藤挑选了日后被称为日本铁道之父的井上胜(长州藩士)担当日方总代表。井上在英国留学时专攻铁路和矿山技术,而且他
是铁路国有论的中坚派。大隈等人认为他出任总代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印度式的情况。1870年,英国铁路技师莫伦(Edmund
Morel)受聘到任。同时井上胜受命出任矿山头和铁道头。日本铁路建设正式开始。
铁路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更是处处受制,因为当时日本人对于铁道认识不深,多有抵制。虽然有个别大政商*愿意出钱,可是总体上民资还是不乐出钱修
路,预算总也凑不足。所以工部省最后只好提前把铁路纳入自己旗下,开办官营铁路。可是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建设预算一削再削。原计划打算进口英国的枕木,结果最后改为使用国产木材做枕木。当时铁路预定通过多摩川,所以要在上面架设桥梁。原定进口英国石材建设石桥。结果因为预算不足而作罢,改为木桥。原计划还
要通过几条河,都要架起桥梁。结果一概作罢,线路修改为尽可能避开河流。接下来更是麻烦不断。因为传闻铁路是不祥之事,所以当铁路修到东京地区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时,当地居民纷纷组织起来游行示威,不准铁路通过。百般无奈的工部省劝说无效,只好在海上拦海建堤坝,在堤坝上修建铁路。第一条铁路全长29公
里,有近10公里的线路是这种海上堤坝线路。而且由于预算不足,大隈一拍脑袋,居然决定使用1067mm窄轨*。结果导致后来日本铁路很快就达到了自然极
限而运力不足。弄得后人不得不研究新干线。
虽然麻烦不断,政府内部反对声也没有消失过。但是工部省还是坚持修筑,1872年6月12日,品川——横滨线试运行成功,9月12日,新桥——横滨线宣布
开业。这是日本第一条实用性铁路,它的建成是日本工业化和近代化的一大标志。开业当日热闹非凡,明治天皇乘坐亲自指定的御车做为第一台火车从新桥站出发,以时速32。8公里/小时平安开到了横滨站。消息传出后举国轰动。人们对于铁路的印象大大扭转,诸般抵制迅速消失。10月15日铁路正式营业。营业连续数
日都是盛况空前,许多华族和商贾纷纷前来体验坐火车的感觉。当时日本近代工业刚刚开始兴起,铁路运输主要还是客运为主。据资料显示,当时客运车*分上中下
三等,上等一票1元12钱5厘,中等一票75钱,下等一票37钱5厘。考虑到当时下等车票的价钱足够买到5升半(约10kg)大米。所以在当时坐火车*仍
然是平头百姓所不能企及的事情。 做为一个以前还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国家,仅仅几年就建设了一条实用铁路并开业待客。这个事实轰动了全世界,日本顿时受到世人瞩目,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称其为“人类历史上的大奇迹。”认为日本必将成为新的世界强国而鼎立。而在国内,明治天皇对于铁道建设非常满意。大隈因为有建言之 功,力挺铁道之实,是铁道建设的大功臣。所以天皇论功行赏,赐给大隈宝刀一口,600元奖金和感谢谕旨。大隈成为明治时代最耀眼的一位风云人物,自此到达 了人生的巅峰。
铁道开业图
一些概念的解释和附加材料
邮政创业图
佐贺藩自力建造的模型蒸汽机车
名词解释
四之下:大隈财政 自1869年起,大隈通过盟友的帮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的爬上了大藏省高官的位置,手中权力不断扩大。到了1873年时,大隈终于成了正式的大藏 卿,成为了明治政府的财相大管家。随着置产兴业运动的开始,三省统治的局面逐渐形成。做为三大省卿之一的大藏卿,大隈位极人臣。铁道推进和邮政改革更是让他倍受瞩目。随着大久保从从大藏省退出,大隈接管大藏省全部权力后,基于其急变派的立场和大藏卿的位置,大藏卿肩负着为置产兴业运动输血的重大使命。故大 隈急迫的实行一系列财政政策,这些政策为置产兴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强大财政支持。极大的推动了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大隈自身的立场原因,以及跃进运动的狂热性和近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大隈的财政政策超出了日本本国的承受能力,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大隈的倒台。
大隈上台之前,策划了多场改革,巩固了政府的财政基础。经过这些改革后,税收统一,并甩掉了大批财政包裹之后的明治政府,总算是有了财源来进行培育近代产业了。随着伊藤博文提议的通过,日本正式建设起预算制度。新货条例的颁布和预算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新政府的财政建设步入轨道。大隈感到他平生所学有了用武之
地,因此热情高涨,开始实行了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
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放到现在其实就是通胀政策。大隈的思想是通过积极财政,为官营和私营的各种近代事业提供丰厚甚至是超过需要的资金,来使他们做大做强。最终目标是在日本建立起完整的近代工商业体系。从而完成日本的近代化。而近代化的日本,因为有了完善的工商业体系,就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货物。因为有竞争
力,所以日货也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日货攻占了国际市场后,就可以用外贸的手段为日本带来丰厚的资源。最后的结果是日本的经济繁荣。基于此目的,大隈当政时不断放松银根,向伊藤等人的官营事业大量放款。同时大隈对引导民间资本开创近代事业也非常尽心尽力。为了方便民资改善资金状况,大隈决心
在日本建设现代银行体系。
在大隈制订新的计划之前,银行业在日本的规模是很小的。最开始提议建设银行业的是伊藤博文。伊藤参考美国的国民银行制度,提议建设法定私人银行,发布银行券。根据伊藤的建议。1872年,政府制订了内容相对较为粗浅的《国立银行条例》,根据此条例,在1873年,三井组与小野组联手创立了日本的第一家近代银行——第一国立银行(现在的瑞穗银行)。这时涉泽荣一因为在征韩论战中受了江藤新平的追究而被迫辞职。当初涉泽为官时对银行的建立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涉泽下野后被请到第一国立银行当了总帅。第一国立银行创设时总资本达244万元。背后又是急变派撑腰。可谓财大气粗。银行开行时主要经营纸币和金银币之间的兑换生意。但是大隈对于银行这种新事物自然非常喜欢。同意了第一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于是许多大政商也投身银行业,很快日本就出现了四家银行。到了
1876年,大隈为了方便积极财政政策,尽快推进置产兴业。因此对银行业更是青睐有加。大力推进银行建设。为此大隈修改了国立银行条例,降低了银行的开办门槛。而且对所有银行统统授予了不换纸币的发行权。大隈的举措让银行业成了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此时正逢俸禄改正完毕,华族上族挥舞着几百万的金禄公债蜂拥进入银行业。银行有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了起来。数目由5家顺速达到153家,比如著名的“华族银行”第15银行,资本金高达1782万余元。全部都是金禄
公债。其资本金方面在当时成立的各大银行中可执牛耳。参加者无不大名鼎鼎,15银行发起人是岩仓具视,初代股东包括德川庆胜,山内丰范,黑田常之,池田章正,藤堂高洁和吉川精健等人,首代总帅是维新大功臣毛利元德。时人称该银行是天皇的小金库。权势滔天。相比之下,连政商资本成立的银行都不能与之相比。比如第11银行,是较为纯粹的商人独资的银行。该行是名古屋区区长吉田禄在和大政商伊藤次郎左卫门(他就是太阁里面清州町那个信长的御用商伊藤总十郎的子孙,他们家代代都是尾张藩的御用商)联手开创的。资本金仅有10万元。然而即便是如此之多的银行开辟,大隈仍嫌不足,专门拨出来一笔款项,创立了劝业金。对进入近代工业的民资大加奖励。引导民资进入近代工业领域。在大隈的这种财政政策的推进下,一时间日本国内经济兴旺,洋跃进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新事物层
出不穷。市面景气,买卖繁盛一时。日本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正飞速奔驰。而在国外,国际收支得到改善,政府的威信也大大提高了。
但是在繁华的背后,出现的是严重的忧患。首先日本做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国力贫弱。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财源依然有限。这种无节制的信贷政策,显然不是一个传统农业国所能承担的。直接的后果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物价腾贵。这必然导致政府收入的减少。从而出现财政危机。其次,急变派的洋跃进问题突
出。为了快速建设近代工业体系。急变派采取了高速直接输入洋式工业的方法。这就造成了以下的几个严重问题。第一,近代工业草创之时,因为受到技术力的自然限制,所以其效率往往低于传统手工业。这就造成了早期近代工业竞争力不足,大多赔钱。最明显的例子是官营釜石制铁所。这个制铁所是日本钢铁生产技术的先
驱。但是创办之时,制作出来的洋铁非常之差。当时大阪炮兵工厂打算买釜石制铁所的铁做军器。可是因为釜石的铁实在太差,往往还要再冶炼才能制作军器。大阪方非常不满,评价釜石铁是“粗恶”的铁。到釜石制铁所关张为止。总计亏损123万余元。作为引进近代工业的相关部门,工部省是拿着政府的钱来引进建设釜石
这样的近代工厂,其目的本是指望着这些工厂能够变成一个财源,但实际上这些工厂都变成了财政包袱。反而导致政府财政艰难。第二,由于缺乏近代工业所必需的软性基础如教育等,在培育这些基础之前,政府往往需要直接输入全套机器和全套的相关人手。同时组织相关传统产业的人夫来进行技术承接。这些机器和相关人员
都非常昂贵。洋技师的薪水比太政大臣的薪水高出三倍甚至以上。这显然增加了这些新工厂的成本,使其竞争力大大下降。官办工厂变财源希望渺茫。第三,为了快速输入这些新式工厂,急变派往往不计成本。而且还大多借机贪污浪费。甚至大搞政绩工程。例如当时因为开港,大阪市因为其历史源流而成为了当时一大开港
市。许多洋式工业设置在大阪。所以大阪被认作是日本的门面。当时为了亮化大阪,急变派在1872年输入了1475座洋式灯台来照亮大阪市街。为此还成立了
一组织(后来该组织演化成大阪电灯公司)专门管这些灯台。这些灯台都是油灯,维护费用高昂。实际上这是面子工程,这种工程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开支。第四,高速输入进来的这些洋式工业很多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例如鹿儿岛纺织输入的英国纺机。因为英国棉花是长绒棉,东方棉花是短绒棉,结果机器不能纺织,只好报
废。水土不服大大增加了新工厂的成本。以上的这些问题导致急变派建立的官营工厂都成了财政无底洞。不停消耗着预算。导致了政府的严重财政困难。再次,为了向置产兴业输血,政府资金紧缺,对此大隈的手法是大发法币。即太政官札和民部省札这些不可兑换纸钞。早先因为货币混乱,伪币横行。民间对金银币信任不足,
所以法币的信用才能建设起来。但是随着大隈的货币改革,金银币的混乱被消除。民间对于法币的信用开始减缓。特别是因为当时所有的银行都有货币发行权。结果货币滥发。法币信用大跌。伪造技术的进步使得太政官札也被大量仿造。而大隈为了囤积足够的金银币来改善贸易和提供置产兴业的信贷,在银行法中规定银行停止
各种金银币的兑换。这一系列原因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这些不可兑换的法币流通艰难。信用一落千丈。纸币和金银币之间的价值原来是1:1,结果迅速跌落至2:1乃至更高。而在外贸上,因为日本的金银复合本位制度与国际市场脱钩,特别是因为银矿产量增加,银价大跌,金银之间的差价导致国际资本纷纷盯上了日本,使用便宜的银币大量兑换日本金币来牟利。导致硬通货大量流出。同时,为了支付高速输入洋式工业的费用,政府不得不大量输出硬通货。由于当时日本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国内兴起的洋跃进导致大量洋货涌入国内市场。洋货的高价消费加速了硬通货的流出。硬通货的高速流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困难,还损害了政府的信用。信用的下降反过来又开始损害外贸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的财政,最后结局只可能是破产。
对严重局势心知肚明的大隈,为了应对此紧张局面,采用了增债的手法。一时间国债和外债都有大幅度增长。为了应付高涨的债务,大隈不得不实行增税政策。明治
6年,大隈为了给工部省供资和对民间投资而实行大增税政策,新增酿酒,烟草,药纸,酱油和点心税五项。同时大隈不得不忍痛同意把一些财务情况实在太糟糕的官办产业出售掉。然而这改变不了财政状况恶化的情况。面对日益高涨的债务。大隈不得不开始考虑应对的策略。
然而就在大隈苦苦思索的时候,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来临。明治7年,大隈的老战友江藤新平和岛义勇纠集没落的武士们,借征韩的名义成立的征韩党。合伙策划了佐贺之乱。政府军跟暴动军大打一场,终于镇压下去。接下来到了明治9年,爆发了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和荻之乱。又是三场大战。到了1877年,武士们的愤怒到达了极点。随之爆发的就是西南战争。大隈的老对头西乡隆盛举兵反叛。政府军连番激战,总算是击败了叛乱军。西南战争的胜利宣告了缓进主力旧藩阀派的失
败。随后大久保被武士暗杀,急变派终于彻底扫掉了面前的障碍。夺取了全部的权力。
但是这一系列变乱和西南战争对于大隈这个大藏卿来说真是苦不堪言。西乡虽死,却狠狠的摆了大隈一道。为了镇压叛军而实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需要大量的军费作保障。本来政府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大笔的军费开支等于是骆驼背上的压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仗打完后政府又面临了破产危机。军费造成了一个4156万的财
政缺口。大隈不得已,只能增发太政官札和国债来解决。结果通货膨胀正式爆发。民间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艰难。国际上信用严重受损,外贸赤字大增。国内商业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一时间景气衰退,百业凋零。而此时政府内部也混乱不堪,三大巨头西乡隆盛战死,大久保利通遭到暗杀。木户孝允病故。维新三杰全数凋零。
政府内部顿时大乱。最后伊藤博文接手内务卿一职。形成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三巨头为首的政府。稳定下来的政府面对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必须准备一个方案来应对。受命准备方案的大隈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公债偕纸币偿还概略书》,第二年则完成了更为完善的《国债纸币偿还方法》。在此方案中,大隈
明确表示准备通过偿还债务来重建政府的信用。稳定经济秩序。同时,大隈决定花大力气改善外贸的信用问题。为外贸商提供足够的硬通货来改善贸易。为此大隈找到了著名的学者福泽伦吉。在福泽的帮助下,一家很有名的外贸商丸善商社(社长是福泽的学生)同意参与。以丸善商社和国立第8银行等出资,成立了横滨正金银行。注册资本300万元。全部都是硬通货组成的。横滨正金银行的成立大大的改善了由于差价导致的硬通货外流情况。此后该行做为最为坚实的硬通货提供商,顺利建立了充足的信用,为改善日本外贸环境的贡献极大。大隈接下来的招数是增加间接税。还对原有的酒造税等加收税额。但是这是杯水车薪,对于财政恶化情况助
益很小。到了1880年11月,大隈面对财政严重恶化的事实。不得不忍痛同意出售那些工部省的官有事业。根据“不要不急”的原则*开始出售官有事业,为此制订了《官营工厂出售细则》,大隈的目的是借助出售官营工厂来回收投资。但是,大隈做为急变派的一员,又是力挺置产兴业的人,他并不乐见出售这些官营工
厂。所以在制订细则的时候束手束脚。规定条件甚多。所出售的产业本来也是利益极差的。同意接手买厂的人寥寥无几。结果大隈的努力最后宣告失败。顿感黔驴技穷的大隈不得不改正地方税则来再次提高税收。屡次征税的结果是苛捐杂税累积起来形成了重税。增加的重税甚至超过了地租三分之一。民间遭到沉重打击。民穷财
尽之势已显端倪。
面对严重的财政局势和萎靡不振的经济形势。大隈已经感到无力回天。但是拒绝认输的他决定抛出最后一手。大隈认为对于目前的紧张局势,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借外债。因此他准备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大隈决定对现有的滥发纸币进行彻底纠正。对所有的不换纸币一次性偿还,而后建立起硬通货流通的体制。这个计划涉及金额达到5000万之巨。筹集方法是通过向外国借贷来完成。如此巨大的计划大隈并不是没有考虑,但是形势逼人,大隈决心拼死一搏,正式抛出了这个计划。大隈计划一出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因为旧藩阀派的失败,民权派和新藩阀派的争斗上升成政府内部的主要矛盾。新藩阀派的井上睿激烈反对大隈的计划。
井上睿和新藩阀派的财政官松方正义都一致认为积极财政是目前紧张局势的诱因,因此进行通货紧缩政策才是上策。他们对于大隈的积极财政政策与滥发的纸币心理是一肚子不满。尤其是旧藩阀派背景的松方,正好借机攻击大隈。伊藤博文则因为大隈在金本位问题上的刁难,立宪开国会的争斗和民权派与藩阀派上的互别苗头而
和大隈渐行渐远了。而且大隈的计划触动了几乎所有维新志士的神经。维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日本能够崛起,不成为殖民地。维新志士们在访问欧美时,都经过那些殖民地,亲眼看见了西方通过借债的方法一步步开始控制借债国的经济,最后殖民该国的过程和结果。而大隈现在居然要借如此巨额的外债。因此大隈的方法等于是
把日本推向殖民地的第一步。因此维新志士们为公为私都群起反对。自大隈计划提交内阁后,内阁天天争吵不断。伊藤,松方和井上的论点是:5000万巨额的外
债相当于当时政府年入的八成。这种巨额债务显然不是日本这样的相对落后国家所能轻易偿还的。大隈这个计划是疯狂之举。而大隈和佐野常民则反驳伊藤等人是徒知反对,实无办法。认为伊藤等人的政策是损害国内商业的举动。两派正争执不下之时,另外一位巨头岩仓具视正式加入进来。岩仓本来是冷眼旁观两派争斗,对于
目前的财政危机,他本人的意见是恢复幕政时代的实物纳米税制。但是两派均将其驳回。于是岩仓干脆束手旁观。但是对于争斗中的两派,岩仓相对偏向伊藤一派。因为大隈对自由民权运动给予了极大支援,这是岩仓非常不满的。事实上,这也决定了大隈派的最后失败。
自1880年5月14日大隈提出外债募集议案后,岩仓跟明治天皇近臣佐佐木高行结盟。对于大隈的言论进行软抵制。当时明治天皇曾于1879年宣布过一道圣
旨,号召要勤俭建国。岩仓当时就以明治天皇的圣旨为依据来非难大隈。而且私下里向明治天皇吹风。6月3日,在接见了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后,因为在会谈中格兰特向明治天皇极言外债的危险。所以明治天皇下定决心,发出“外债不可”圣谕。勒令大隈和伊藤合力制订新的财改方案。这一刻起,实际上大隈派已经宣告失败了。而得到天皇支持的藩阀派士气大振,松方正义借机发表《财政管窥概略》,对大隈的不换纸币政策大加攻击。而此时黔驴技穷的大隈仍然不认输,宣布
颁布新的造酒税则,大幅提高造酒税。随后出售官营事业。然而到了1881年(明治14年)显然大隈此时已经再无回天之力了。他的政策已经超出了日本本身的国情。糟糕的经济形势和财政状况给了他的政敌致命的把柄,输光了所有筹码的他只能彻底倒台。 附加材料 涉泽荣一的工作:当初三井组和小野组经营同种业务,因为是同行,同行是冤家。所以两家不乐合作开设银行。当时任纸币头的涉泽荣一和纸币权头芳川显正合力撮合两家。费了大量心力才把两家撮合在一起建立了第一银行。 *洋技师的和太政大臣的薪水:当时政府内薪水最高者是太政大臣三条实美,月薪可达800元。伊藤博文号称副相,月薪也只有400多元。当时普通东京区一个 银行职员月薪大概35元左右。但是洋技师薪水普遍在500-600元以上,最高曾有月薪高达2400多元的记录。考虑到洋技师全部薪金都需要支付硬通货。所以这个开支是相当高的。 *不要不急原则:原则规定凡是涉及军事方面的主要产业和与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产业(如纺织业)等仍然由官办,其中军事产业包括陆海军省名义下置办的产业。这些产业不予出售。
描绘西乡在西南战争中出击的《鹿儿岛暴徒出阵图》
大隈支持创立的横滨正金银行本店(现为横奈川县历史博物馆)
下篇:龙争虎斗
随着欧美列强的炮声,日本的国门轰然打开。为了救亡图存,日本的武士们纷纷睁眼看世界,于是新思潮就和新的生产技术一起涌入了日本。新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大大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带动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于是,上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撼动的摇摇欲坠。整个日本在工具和技术上被变革的狂澜所扫
荡,与此同时人的思想也同样被狂澜所扫荡。当封建主的城堡被阿姆斯特朗重炮的炮弹轰破的时候,那缺乏流动性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以及它所附带的文化也被天赋民权,主权在民的炮弹轰得粉碎,从明治6年开始,轰轰烈烈的运动浪潮开始席卷日本,史称自由民权运动。而作为民权派的一员的大隈毅然决然投身于运动中,给了运动以极大支持。因此他和藩阀派开始了极为激烈的政治斗争。最后因为此导致了他的下野。
在幕末,维新派开始了新政治制度的建设尝试。首先建设起来的是所谓的三职七科制,三职七科制的理论依据建立在王政复古大号令上。其具体内容是,废除原来的将军,摄政和关白等旧职务,为之代替的是所谓三职,即总裁,议定和参与。政事的决定权均由这三者联合决定。其中总裁一名,议定10名,参与20名。这31
个职位基本为公卿和萨长两藩阀囊括。三职下设七科〔神砥科,国内科,国外科,海陆军科(后改为军防局)会计科,刑法科和制度科。后添加总裁局,成为三职八科〕诸科的总管皆为31人出任。三职七科制是维新政府的临时措施,其制度相对粗浅。然而面对激烈的国内战争,此临时制度还是比较有效的维持了维新政府的运作。使其可以度过艰难的战争阶段。
但是三职七科制本身是一种临时性措施,特别是几乎所有的职务都由萨长两藩阀和萨长派的公卿垄断。因此在明治元年开始起已经显得不太够用了。在接下来的戊辰内战中,积极参加内战的新藩阀冒头。比如大隈重信的肥前阀,由利公正的福冈阀和后藤象二郎的土佐阀。崛起的新藩阀迫切要求享受权力。因此萨长两藩阀独掌的
三职七科制就不能继续维持下去。而且此时的日本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于是维新派开始起草他们的政治改革宣言。明治元年正月,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尤其是字句上的争执)。由福冈藩士福冈孝悌执笔起草了维新派的改革宣言——五固条御誓文*。御誓文根据“王政复古”原则,为天皇的至高地位和近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理依据。可以看成是近代日本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接下来根据五固条御誓文的内容和精神。由副岛种臣和福冈孝悌联合执笔起草了第一份制度
改革草案——《政体书》。在《政体书》中,副岛和福冈借鉴了美国的体制,结合日本的传统,创立了近代日本第一个政治制度——政体书太政官制。在政体书中规
定,五固条御誓文是日本国的基本方针。根据其文的精神将一切国家权力划归国家政府所有。中央政府最高长官为太政官,太政官下设两名副相辅佐。废除原来的总裁一职。一切政令均以太政官的署名和盖印为准。太政官下设三权,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设立正院,左院和右院这三院。其中左院掌立法权,正院和右
院掌行政权。司法权则单设为司法官执掌。左院成员均称为议政官。左院内分上局和下局。上局由原来的议定和参与充任,下局由贡选士*充任。行政权归各官厅。
各官厅均属于正院和右院。其中正院起到内阁的作用,右院是具体执行内阁决议的机关。正院的首脑由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纳言和参议构成。由维新功臣出任。大隈就是在这个时候做为佐贺藩的贡选士正式进入维新政府的。不过因为他是佐贺藩的首席精英。而佐贺藩确实功勋显赫。所以他直接就被选为参议了。在正院和右
院里设五官(行政官,神袛官,会计官,军务官和外国官)之外另设司法官。专掌司法权。
接下来,随着戊辰内战的结束。幕府军事力量被彻底粉碎,维新派终于可以安心治国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原有制度很快显得不够用了,对于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职责的明确的要求迫在眉睫。明治2年7月8日。经过一系列辩论。政府决定废除借鉴美国的政体书太政官制,而尝试以变革后的复古式太政官制度替任。其具体做
法是:首先把太政官体系保留下来,所有行政权归于太政官和其下辖诸省官。接着宣布了新的制度原则“祭政一致”,正式把神道教国教化。国家设立祭政官,其待
遇等级和太政大臣平级。在太政官体系中属于最高级别的官员,然后废除原有的五官,改为六省(民部,刑部,大藏,兵部,宫内和外务这六省)六省省卿加上太政大臣与神袛官(祭政官)构成了早期的日本内阁。随后,设立新的部门如侍诏院(类似中国的中书舍人院,负责草拟政令),弹正台(类似中国台谏院,负责监
察),集仪院(类似中国翰林院,归属左院管辖。负责议政讨论和提供政策咨询)和大学校(类似中国太学,国家学校)等新机关。接下来宣布对官职级别进行改革,讲原有的官位进行了大幅修改,颁布了新官位表。追加了8,9两位(类似于中国的品,即8品官9品官。)。所有政府内的主要官员一律授位。四位上而职位
由天皇亲自任命的的称为亲任,其他四位以上称为敕任,六位上称为奏任,之下称为判任。实行官等制。亲任,敕任和奏任统称为高等官。所有高等官职官职都由旧公卿,各藩的藩主和贡选士充任(1887年改为类似中国科举制的国家文官考试),到了明治3年10月20日,为了推进置产兴业政策,又成立了工部省。至此太政官制正式的建立了起来。
新的太政官体制实际上是较为接近中国传统的制度,其中新制度将三权完全纳入了太政官体系之内。大大强化了行政权。虽然根据政体书制度而成立的左右正院都保留了下来,但是到此时已经完全变质,左院已经沦为一个咨询机关,右院则变成了一个协调机关。正院独揽行政,司法和立法权。而且全部公职皆由公卿和藩阀包
揽。太政官制的正式建立,实际上标志着近代日本藩阀专制政府已显雏形。
接下来,发生了对日本政治制度改革有极大影响的事件——废藩置县。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的实施,标志着日本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废藩置县里的一个重
要条件是所有公卿,藩主和其他有官位者必须奉还官位。因为这些官位属于旧的封建位阶制。是维新之前由朝廷授予的,与维新后的官等制不相适应。所以必须一律免去。为了避免可能的反对,大久保等人合谋,把明治天皇搬了出来,实行天皇亲临亲裁的方法来宣布废藩置县的政令。政令宣布后,所有旧官职一扫而空。藩阀派
也借机将反对者(例如激进攘夷派的公卿,非维新功臣的藩阀)全部排挤出公务员领域。将他们全部打为食利的华族或上族。安心去做富家翁去。而所有的公职几乎完全被藩阀派(包括维新功臣和维新公卿)囊括。其中高等公职全部出自维新的四个藩国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和佐贺藩。其他藩国的贡选士都被排除(例如福井
藩的由利公正)因为高级公职均是四藩的人,而且还定下了高级公职只由四藩的人出任的潜规则。于是世人把萨长土肥称为四大藩阀。废藩置县标志着藩阀政治在日本的正式建立。接下来,政府宣布成立司法,文部和神袛三个新省。并宣布废除宫中女官制度。完善了太政官制。太政官制的行政形式是天皇亲临正院,并亲自对政
事予以裁判。三大臣(左右大臣三条实美,万里小路博房和内大臣德大寺宗则)为百官之首,下列各参议(第一期参议是萨摩的西乡隆盛,长洲的木户孝允,土佐的板垣退助与佐贺的大隈重信四人,后逐渐扩大)为百官次席,负责辅佐三大臣并执行天皇的谕旨。之下就是具体负责的各级行政官员。太政官制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
于行政政府一身,就以长远来看不能说是进步的政治体制,但是对于当时长期分裂饱经战乱的日本国来说,确实是适合的体制。它顺利的帮助中央政府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和信用。使政令出于一门而上下一新,从而大大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可以说太政官制的建立为日本的近代化铺平了道路。然而太政官制集诸权于政府一身。结
果引发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且由藩阀包揽公职的做法,无形中建立极高的门槛。使得政府流动性大大降低。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政权变动,马上就会形成权力真空,导致政务停滞。而且秉持威权主义的政府在推行政策时往往搞一刀切和特殊待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随着时代的演进,太政官制的破绽越来越多。新的改
革正在酝酿。
征韩论战:新藩阀派和士族民权派崛起
到了明治6年,太政官制遭到了一次沉重打击,因为财政艰难引发的征韩大论战爆发,政府内分裂称为急征派和缓征派的两派。征韩论战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国事问题,而是涉及到日本的发展和改革方向上的大问题。征韩与否涉及到武士阶层的最后结局。因为随着俸禄改革的开展,武士们已经迫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巨大
压力。做为新日本的创立者,如今武士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蓬勃开展,武士们生活日益困窘,其社会角色也日益显得无用。因此征韩与否,对于武士个人而言关系他是否会陷入困穷之中,是否失去目前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关系到社会生产关系是否会倒退到原先的农本经济时代还是
前进至工业经济时代。对于政府而言,关系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的日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征韩论战的核心。
征韩论战的一个特点,就是两派的成分非常复杂,就以两派的主要成员来说,成分各异。急征派的主要成员有西乡隆盛,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桐野利秋和副岛种臣。其中西乡和桐野是思想较旧的旧式藩阀派。这一派人虽然支持维新,并鼎立协助,但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国是类似旧中国式的国家。他们赞同统一日
本,但是他们却是小农经济论者。想把日本建设成为中国式的统一农业国。他们也是缓进派的主力,对于急变派的种种举措他们都是不以为然的。板垣与后藤等则是急变派分子。他们支持日本的近代化。但是他们并不希望武士阶层的消失。他们仍然认同武士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相对开化,对于西方制度和文化理解很
深。但是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保守的一面。他们仍然主张日本应该是武士之国。不大赞同把权力扩充到庶民阶层上。主张保留武士来组织和教化社会。江藤和副岛则是更为开化的民权分子,他们虽然出身旧武士,但是却很认同西式的三权分立等理论。他们出于保持社会稳定和道德上的原因,所以支持征韩。因为征
韩可以缓解财政危机,这样武士们才能有出头之地。如果不征韩而直接废除武士制度。不但武士们将会掉到社会最底层里品尝世态炎凉。而且还很可能导致暴乱。征韩反倒可以唤起民族凝聚力,也避免了暴动的危险。而且缓征派的人很多都人品很差(山县和伊藤都贪污腐化严重),这是让为人正直,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司法卿江
藤非常恼火的事情。所以江藤正想借着机会收拾这帮污吏。反观缓征派的主要成员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山县友朋,井上睿,大隈重信,大木桥任和黑田清隆。其成分也是参差不齐。做为藩阀派的总体首领,大久保长期以来在探寻既能保持住藩阀利益,又可以发展日本的道路。结果在访问德国,面见俾
斯麦后,大久保很明显倾向于德国路线,在新旧藩阀里越来越赞同新藩阀派的想法。岩仓和黑田则是大久保长期以来的政治盟友,特别是岩仓出于建立天皇中心制的政见而对于武士阶层殊无好感,木户本人是铁杆的急变派,出于担心征韩可能引起的西方国家的外交干涉而加入缓征派,虽然木户反对消灭武士阶级,但是木户的心
中对于西方非常崇敬。他非常想把日本从人文到服饰都复制西方。而征韩必然开战,就必然在西方引起不满,也就必然影响木户心中的西方化日本的计划。所以他决定反对战争。伊藤,井上和山县这些靠官办产业发家致富的新藩阀正是要做大自己的时候,而且他们置产兴业和借机贪污的来源都是从人民手里捞的,这回有机会能
够从武士手里捞钱,他们自然兴致勃勃。大隈和大木这些民权派分子对于旧武士肯定是没有什么好感。而且大隈和大木两人虽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是也都很厌恶战争。尤其是大隈本人更是不愿意在这个财政困难阶段搞战争。所以两人决定表态缓征。泾渭分明的两派互不相让,导致征韩论战的爆发。 <<建白书>>和台湾出兵, 民权派的首次胜利和藩阀派的分裂
板垣在找到大义名分之后,就开始四处搜罗徒党。由于俸禄改革导致许多士族生活窘迫,所以板垣振臂一呼,立刻徒党云集。于是板垣和后藤二人成立了一个政治沙龙,称为幸福安全社,幸福安全社成立后在野准备反扑的各派纷纷来投。板垣的队伍日渐壮大。于是板垣跑到东京,在副岛种臣家里正式成立了日本历史上首个政治
结社——爱国公党。除了板垣和副岛之外,加入者还有由利公正,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古泽兹,冈本健三郎,小室信夫。后来又加入了立志社的片冈建吉,植木枝盛和林有造等。爱国公党的建立,标志着士族民权派的崛起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正式爆发。有了组织的士族民权派马上开始第一波攻势。1874年1月17日,在
爱国公党成立仅4天后,士族民权派呈上了一封在日本历史上意义极其重大的文书——《民选议院设立建白书》,掀起了自由民权运动的第一波高潮。在建白书中,
板垣等人猛攻大久保等人的“有司专政”。称其是“政令百端,朝令夕改。”结果是“言路堵塞,困苦难告”。痛斥为“三岁小孩都知道这样无法治天下”
* 认为它违背了《五固条御誓文》中的“万机决于公议“条。因此他们联名请求天皇下谕旨设立民选议院。建立近代议会政治,结束“有司专制”。让“此建白书一出,马上被当时各大报刊(例如《日新真事志》《东京日日新闻》)转载,日本顿时轰动,正处在困苦不堪境地里的武士们目睹此文,犹如长夜里看见了明灯一般,
随着《民选议院设立建白书》的发表。各种支持建立民选议院和议会政治的政治团体(例如德岛自助社,福泽的交询社)纷纷成立,其中的激进分子甚至已经开始用政治暗杀来响应板垣对“有司专政“的批判(食达事件*)而潜在的造反分子(如江藤新平和林有造)面对自由民权运动风行全国的大好形势而大受激励。纷纷加快
了造反步伐。1874年2月15日,对政府极其不满的江藤新平终于忍耐不住。在看到全国范围的民权运动兴盛繁荣的情况后误判形势。以为自由民权分子都是造反者。于是与岛义勇合谋集结了佐贺征韩党党员发动造反,史称佐贺之乱。江藤本指望他的造反活动可以带动其他的造反分子如西乡隆盛和林有造等人一起造反来推
翻政府。但是由于他低估了藩阀派的反应能力和近代工业的先进。结果不到10天就遭到镇压。岛义勇战死,江藤新平被捕后经过了走过场式的审判后处死。佐贺之
乱的爆发,为旧武士们掀开了武装造反的魔盖,随之而来的政治乱局开始震撼着整个日本。 大阪会议:立宪政体导入和士族民权派的衰败
名词解释和材料引用: *食达事件(原文:赤坂喰違の変)1月14日,高知县士族武市雄吉纠集9名刺客在赤坂行刺岩仓具视,并成功将其刺伤。岩仓在逃跑的时候掉进了皇宫的护城河里。刺客以为岩仓已死而退去。最后岩仓忍痛滑水逃得一命。 *民选议院建白书原文:某等(それがしら)別紙奉建言(けんげんしたてまつり)候次第、平生ノ持論ニシテ、某等在官中屡(しばしば)及建言(けんげんにおよび)侯者モ有之 (これあり)候処、欧米同盟各国へ大使御派出ノ上、実地ノ景況ヲモ御目撃ニ相成(あひなり)、其上(そのうへ)事宜斟酌施設可相成(あひなるべし)トノ御評議モ有之(これあり)。然ルニ最早(もはや)大使御帰朝以来既ニ数月ヲ閲(けみ)シ侯得共(さふらへども)、何等ノ御施設モ拝承不仕(つかまつらず)、昨今民心洶々(きようきよう)上下相疑(あひうたがひ)、動(ややも)スレバ土崩瓦解ノ兆無之(これなし)トモ難申(まうしがたき)勢ニ立至(たちいたり)侯義、畢竟天下輿論公議ノ壅塞(ようそく)スル故卜実以(じつもつて)残念ノ至(いたり)ニ奉存(ぞんじたてまつり)侯。此段宜敷御評議ヲ可被遂(とげらるべく)侯也。 明治七年第一月十七日 高智県貫属士族 古沢 迂郎 高智県貫属士族 岡本健三郎 名東県貫属士族 小室 信夫 敦賀県貫属士族 由利 公正 佐賀県貫属士族 江藤 新平 高智県貫属士族 板垣 退助 東京府貫属士族 後藤象次郎 佐賀県貫属士族 副島 種臣 左 院 御中 臣等(しんら)伏シテ方今(はうこん)政権ノ帰スル所ヲ察スルニ、上(かみ)帝室ニ在ラズ、下(しも)人民ニ在ラズ、而(しかして)独(ひとり)有司(= 維新政府顕官)ニ帰ス。夫(それ)有司、上帝室ヲ尊ブト曰(いは)ザルニハ非(あら)ズ、而(しかして)帝室漸(やうや)ク其尊栄ヲ失フ、下人民ヲ保ツト曰(いは)ザルニハ非ラズ、而(しかして)政令百端、朝出暮改、政(まつりごと)情実ニ成リ、賞罰愛憎ニ出ヅ、言路壅蔽(ようへい)、困苦告(つぐ)ルナシ。夫如是(それかくのごとく)ニシテ天下ノ治安ナラン事ヲ欲(ほつ)ス、三尺ノ童子モ猶其不可ナルヲ知ル。因仍(いんぢやう)改メズ、恐(おそら)クハ国家土崩ノ勢ヲ致サン。臣等愛国ノ情自(おのづか)ラ已(や)ム能(あた)ハズ、乃チ之ヲ振救スルノ道ヲ講求スルニ、唯天下ノ公議ヲ張ルニ在ル而已(のみ)。天下ノ公議ヲ張ルハ民撰議院ヲ立ルニ在ル而已。則(すなはち)有司ノ権(けん)限ル所アツテ、而(しかして)上下其(その)安全幸福ヲ受(うく)ル者アラン。請(こふ)、遂ニ之ヲ陳ゼン。 <<渐次立宪政体诏书>>出台, 西南战争和士族民权派与旧藩阀的最后失败
<<渐次立宪政体诏书>>的颁布是日本历史上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大事件,它标志着日本立宪政治建设的第一步。诏书的颁布表明日本正式开始了新的制度探索和制度改革。为日后日本立宪政治化打下了基础。同时,<<渐次立宪政体诏书>>的颁布也是民权派的重大胜 利。然而这时,三件突发事件导致了民权派功臣板垣的再次辞职下野。
第一件事情是6月20日,根据诏书组成的地方官会议开始试运行。在第一任地方官会议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起因是讨论地方是否要成立地方议会实行自治。板垣强烈要求立即实现此事,而木户的意见是可以等几年。结果最后板垣的提议被否决。
第二件事是江华岛事件。 1875年9月20日,日朝两方在朝鲜江华岛地区发生冲突,日军以阵亡2人为代价攻占江华岛炮台。消息传回日本之后,士族们视此为良机,征韩论再次蔓延全国。而原本就是征韩派的板垣自然强烈要求出兵征韩。但是大久保等人决定用外交手段解决。板垣对此十分不满。
第三件事是大久保的藩阀政府面对越来越高涨的民权运动,决心出手镇压。为此制定了两条新法<<诽谤律>>和<<新闻纸条例>>。
赋予警察机关对于新闻机构的取缔权。从此藩阀政府的警察们就可以借口诽谤罪和非法新闻来取缔民权运动的刊物。这是板垣所不能容忍的。于是10月27日,板
垣退助辞职下野。
板垣的下野是士族民权派受到又一重大打击。至此士族民权派已经大势已去。平民民权派开始积极的参与到自由民权运动中。自由民权运动暂时进入了空白期而陷入低潮。排挤走板垣的大久保权力大大增长,而在此时,唯一能制衡大久保的木户孝允身体不断出毛病,急需静养。故渐渐淡出政界。而大久保的老战友岩仓也养好了
伤回归政府。大久保击败了政府里的所有对手。权力大增。大久保独裁体制以强化的形式再次回归。然而,日本的政治已经进入立宪的轨道。已经无人能改变这个事实。日本正式踏上了现代立宪国家的道路。 后三头时代,爱国社再起和自由民权运动的第二春
国宪论战和北海道官有物私有化黑幕的揭开
明治13年,国会期成同盟集中火力,要求政府立刻制宪。面对高涨的全国性制宪运动的潮流。政局开始不稳,明治天皇为了稳定政局,下旨令政府内部正式讨论制宪和国会召开问题。岩仓具视奉旨向各参议征求意见。年末,伊藤首先递上意见书,主张缓进。其具体做法将元老院改为上院,但是保留其权力。然后改革华族制
度。削减华族继承能力。并且考虑召开下院。至于其他事情可以等几年之后再说。其目的明显是拖延时间。岩仓阅后,对伊藤很是不满,因为伊藤建议削减华族数目这一条碰到了岩仓这些保守派的痛处,但是伊藤在意见书里写明他认为制宪和国会需要仿效欧洲国家。这点让曾经出访欧洲诸国的岩仓表示同意。于是岩仓决定将这
一条列为意见书的参考标准。新标准一出后,诸参议纷纷开始递交自己的意见书。1881年正月,大隈递交了当时堪称石破天惊的意见书,其内容是:
新体制应该仿效英国,虽然可以是天皇钦定宪法,但是天皇应该是英国女皇一样的礼仪性的君主,其权力受到宪法限制,立即开设国会,一切权力归国会。最迟必须在2年内实现议员选举民选化,4年内召开国会。执政党由国会内的多数党担任,内阁由执政党组成,不再由原来各藩贡选士出任公职,藩阀包揽公职的潜规则也统统打破。公职由内阁指挥分配。大隈的意见书一出立刻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岩仓看了意见书后咬牙切齿,因为大隈的意见书公开要求天皇交出权力给议会,天皇
既然已经无权,他岩仓的权力都是依附于皇权的,自然也就树倒猢狲散了。所以岩仓对这个意见书深恶痛绝。立刻匿下不报。对此心知肚明的大隈自然不干。于是关于国体的政争开始了。
3月,藩阀派和民权派的矛盾激化了。在大隈的怂恿下,有牺川宫炽仁亲王(和宫原来的预定老公)奉旨递交一份直达天皇御前的秘密调查报告。炽仁亲王在调查报告里面对比了英式的政党制度和德式皇选议会制度之后。对英式制度大加吹捧。甚至提出比大隈还激进的方案。要求立即颁布宪法,2年内开国会。天皇的近侍元田永孚(横井小楠的徒弟)也借机向天皇讲英式制度的好处。同时在民间,受到轰轰烈烈的制宪国会运动鼓励的著名学者福泽伦吉出书<<民情一新
>>,在书中福泽对英式制度大加赞赏。此书一出大受好评,民间舆论高涨和政府内部的民权派结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话语权偏向英式制度。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岩仓以极大恐慌。特别是大隈使用密旨这岩仓的惯用招术企图来左右天皇的决断让岩仓感到了巨大危机,经常这么蛊惑天皇的岩仓很明白这招
的杀伤力有多大。5月,岩仓正式读到了密旨。其激进内容让岩仓勃然大怒。但是久经宦海,特别是又出访过欧洲诸国的岩仓意识到,他的反国会和立宪政治的意向已经逆反了舆论,再坚持下去就是必败之局。岩仓于是转向寻求解决之道。他找来书记官井上毅,请井上毅帮助讲解评判各个立宪草案。井上毅本人长期做为大久保
和岩仓之间的中人。深得岩仓信任。但是井上毅本人倾向于新藩阀派。于是他委婉的劝说岩仓应该跟伊藤结盟。在井上的劝说下岩仓转意。于是井上帮助岩仓起草了岩仓的宪法草案。岩仓的草案以德意志流的皇选议会制度为基础。提议创立德国式议会制,天皇钦定宪法,但是超然于宪法之上。大权归于上院,下院权力相当有
限。6月,政府公开了各方的意见书,伊藤阅毕各个意见书后相当恼火,首先伊藤的主张是立宪政治应该等几年再讨论,但是大隈却要求短时间实现,这是伊藤很不乐意的,而且大隈的意见书里,不让藩阀派包揽公职条意味着伊藤等人再不能借助公权力捞钱。4年内召开国会,交权于政党内阁这也是伊藤所不能接受的。伊藤等
人口碑极差,民选政党上台后他们很有可能被清算。所以伊藤表示不能接受大隈的提案。对于岩仓的方案伊藤也是很大意见,虽然伊藤认为岩仓的方案不错,但是他对于立宪政治持大久保式的意见即可以等几年再讨论,而岩仓却写了个立刻实现的激进方案。在大久保死后这个阶段,伊藤很明显倾向于稳定压倒一切,对于任何的
激进变革都抱有抵触态度。现在他被两个激进派夹在中间,伊藤非常生气。甚至大骂来劝说他的井上毅。受夹板气的伊藤一怒之下向三条实美递了辞呈。井上毅闻之大惊。一边劝说岩仓否决伊藤的辞呈。一边跑去联系井上睿,请井上睿帮忙劝说伊藤。伊藤虽然坚持政体改制不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但是最后在井上睿的劝说下伊
藤还是同意收回辞呈,并跟岩仓结盟。同意对立宪政治和开设国会进行讨论。但是对于岩仓的 “流放大隈”的提议。伊藤持反对态度。因为他跟大隈的私交相当不错,过去还是反缓进派的战友。而且如果将大隈踢出政府,保不准就是第二个板垣退助。所以伊藤不想将大隈开除出去。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伊藤的主意。这就是北海道官有物私有化事件。
1881年3月,自由民权运动第二波达到了高潮的顶点,这时候发生的亚历山大二世遇刺事件更是让舆论戾气冲天,而在这时,政府收到了一个密报,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保守派)把开拓使下属的官有物私有化成功了。这对于当时处在财政艰难的明治政府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北海道开拓的各项事业是基于维持住北方领土,防备俄罗斯南下侵占北海道的目的而建设的,是政治工程所以实际经济效益很差,长期赔钱,已成为财政包袱。所以政府决定在开拓计划结束后对官办产业进行
私有化来回笼资金。私有化完毕后政府则可以甩掉财政包袱,这可以大大补助财政艰难情况。所以如以前的私有化一样还是颇受政府支持的。但是这次私有化的问题是黑田清隆仅以区区38万元的极低廉价格贱卖了已经投入了1400万元置办的各项官办事业。连百分之五的本钱都收不回来不说,还允许收购方用30年时间付
清这38万元的款项。而且不需要付利息,更不提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白送给收购方。更成问题的是收购方是关西贸易商社,其总帅五代有厚跟黑田是老乡萨摩藩人。另外这次私有化的关键人物开拓使书记官安田定则还是关西贸易商社的股东。身份如此敏感的关西贸易商社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事并成功,很明显这
次私有化政策又是政商勾结,保守派给新藩阀送钱的举动。私有化结束后五代等人自然是大发利市。问题是这件事好说不好听,如此赤裸裸的黑箱操作私有化国家产业,贪墨税金的举动。舆论如果得知绝对会爆炸。虽然黑田自己说是公开公平的出售官产,但是密报中明确指出黑田清隆和安田定则有受贿和黑箱操作的嫌疑。伊藤
阅毕密报后决定不向外界公开这次私有化事件。因为他本人就是靠类似的私有化办法发家致富的。更何况五代是新藩阀的人,黑田是他的盟友保守派的人。伊藤很明显跟大久保一样把派系利益放在政府利益之上。于情于理都不能出卖五代和黑田。于是伊藤把他压下来,仅在政府内部的小圈子里讨论处理。
在看过密报后,对于这种私有化损害政府利益的行为,身为财相的大隈大为恼火,于政见,民权派大隈对于藩阀派和保守派都极其厌恶,认为他们的勾结只会导致日本的政治倒退。对于实现大隈心中的英式立宪政治是最大阻碍,这回其互相勾结,更是明摆着对民权派不利。于事业,大隈正指望着这回私有化可以带来足够的资金
来帮助摆脱财政上的困局,结果却是政府一分钱也没捞到手反倒白送了大笔的优质资产。这让正在为财政问题困扰的大隈如何不生气?于私利,大隈长期和三菱财团
有联系。因为三菱财团努力投资经营各种近代实业。一直响应大隈投资近代实业的号召,所以大隈跟三菱的岩崎弥太郎之间公私交都不错,而三菱本来也看中了这回官有物私有化,正想大展拳脚。结果黑田等人黑箱操作,把三菱给排除了。气不过的岩崎向大隈诉苦。大隈决定要为自己的朋友出头。而且大隈本人对于黑田一向没
有好感,黑田因为不忍看到旧武士的惨苦。所以长期鼓吹 “士族授产”。要求给旧武士一定的优质资产来维持其生活。这在大隈眼中是要复活已废除的士族俸禄。所以大隈当然不干。而这回伊藤匿下密报不公开的行为更是被大隈理解为拆台,因为财政本来就已经陷入危机,这个密报如果公开,就可以迫使五代拿出更多的钱,从而给财政上带来助益,而伊藤却匿下这个密报不公开。大
隈认为这是伊藤要让他倒台。因此决心狠狠的报复藩阀派和保守派。
7月末,两家著名的民权派背景的大报纸<<东京横滨每日新闻>>和<<邮便报知新闻>>用头版头条报道
了伊藤收到的密报。其内容详细到了具体的成交金额都有。两大报的报道让北海道官有物私有化黑幕正式揭开。黑幕曝光后群情激愤,各地都爆发了反官商勾结的演说会。虽然黑田努力为自己辩解,但是马上被铺天盖地的质疑之声压倒。板垣等人更是抓住这个机会把官商勾结跟立宪政治联系起来,标榜立宪开国会就可以解决类
似的问题。自由民权运动浪潮不停的冲击政府,连政府背景的<<东京日日新闻>>都不得不表态谴责黑田。8月1日,大隈借助这个由
头公开要求立刻停止官有物私有化进程。彻查北海道开拓事业。民间对大隈的言论好评如潮,而且大隈的公开支持让民权派士气大振,在民权派的冲击下,政府大大动摇,政局再次不稳。
明治十四年政变:
大隈下台。
1881年(明治14年)10月11日,明治天皇结束70天的巡视,自北海道返回东京,其中大隈还负责陪同巡视以显尊荣,到了火车站之后各省官员包括伊藤
赶来面见天皇,天皇在千住车站中接见了伊藤并进行一对一谈话。伊藤抓住机会,在对谈中指责大隈是目前政局不稳的罪魁祸首。要求天皇同意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大隈的问题。明治天皇表示同意在当晚接风宴会结束后讨论大隈的问题。于是当晚接风宴结束后,在对御前会议毫不知情的大隈及其手下纷纷离去回家睡觉之际。藩阀
派和保守派齐集参加御前会议准备收拾大隈。从北海道返回的黑田清隆也受邀参加会议。黑田对大隈恨之入骨。此时正是报复大隈的时候,为了防止大隈得知消息突然跑来参加会议搅局。黑田唆使同为萨摩出身的警视总监川路利良动员警察开始以防止“政变”的名义戒严街道。禁止大隈派进入皇宫。此时正是深夜9:30。一
小时后,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是藩阀派的伊藤等人发言。伊藤激烈的批评大隈的一系列行径,认为大隈给政府威信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政令不行。松方等人攻击大隈的财政政策导致了目前的财政艰难。岩仓更是编了一套可怕的故事,有鼻子有眼儿的称大隈准备跟在野的反政府运动结连,最后要推翻天皇。岩仓说完后其他保守派
立即跟进攻击大隈。最后伊藤等藩阀派一致宣布如果继续让大隈呆在政府里,那么藩阀派就全体退出政府辞职不干。保守派也表明了这个态度。宫内省的官员们在岩仓指使下众口一辞说大隈有不臣叛逆之心。准备在日本闹革命打倒天皇。明治天皇本来就被格兰特的外债危险论吓住而对大隈的借外债方案不满。现在在保守派和新
藩阀们的包围下,他得出结论,大隈是“韩信、彭越之辈”的大野心家。而且他不能没有伊藤和岩仓这些他亲信的官员。即便是出于维持政府的稳定的目的也必须走马换将撤掉大隈。于是12号凌晨一点,明治天皇以大隈有反政府和天皇的罪名,下令将大隈撤职,同时对大隈处以放逐刑,禁止其进入皇宫范围内。同时明治天皇同意了伊藤等人的宪法草案。并同意写诏书,10年后召开国会。藩阀派和保守派在御前会议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接下来伊藤自告奋勇当使者,他和西乡从道两人去向大隈宣旨。二人到了大隈宅把大隈弄醒后向他宣布了旨意。大隈听后如闻晴天霹雳。好不容易弄明白出了什么事的大隈还打算上表辩白。伊藤直截了当的说:
“容易ならざることだから、どうか辞表を出してくれ。”(事已至此,还是写辞呈留个体面为好)
大隈不得已,同意辞职,但是他要求明天去皇宫拜谒天皇辞行,企图当面辩白一番。于是伊藤便让他去试。早晨一到,大隈便奔向皇宫,但是皇宫警卫以天皇有旨名义将其拒之门外。大隈又跑到跟他一党的有牺川宫炽仁亲王宅前,结果亲王奉旨闭门不纳。大隈见此情状,心知大势已去。自己不但没有辩白的机会。反而现在成了
罪犯。12日晚间,大隈收到了天皇的<<国会开设诏书>>副本,上面明确写明了宪法采用德国流,10年后开设国会的内容。阅毕诏书,大隈彻底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一声长叹后请人递上了自己的辞呈。黯然下野。明治14年政变到此完结。 末篇:烈士暮年
在明治十四年政变中下野的大隈,似乎看起来其政治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立宪政治这个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理念,已经成为了不可改变的历史潮流,使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立宪政治最得力的鼓吹手和功臣。大隈很快就会收到他的回报。而他的政治生命也从而会焕发出第二春。然而不可讳言的是,大隈此时已经出现了明显退化,他对下层人的同情心虽然没有变,但是他对下层人的定义却开始逐渐狭隘化了。对于贫苦的,受教育较低的下层人。他逐渐和藩阀一样视之如粪土了。渐渐的他已经从一个政治家逐渐变成了政客。这使得他的晚年不复早先的精彩。然而,大隈仍然是在当时日本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 风云再起 在大隈辞职后的同年。随着要求立宪政治呼声的高涨,立宪政治的出现也成为早晚的事情。于是国会期成同盟也开始了自身改造,准备作为政党来参加之后的政治。1881年10月29日。板垣退助成立了自由党。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近代政党。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从它的的首代干部名单中就可以看出。该党的首代干部包括植木枝盛,河野广中,马场辰猪,内藤鲁一,松田正久,后藤象二郎等自由民权运动的一干牛人。这些干部是日后日本的西式民主派和社会主义派的始祖。战后就是他们的追随者掀起了日本民主化运动。所以自由党是日本战后民主化的先驱。同时在这个时期,民权运动开始向下层平民转化。始于同年5月的一系列酒屋会议*,标志着平民民权派成为民权运动的主体。
自由党的成立和酒屋会议的兴起,让民权派的大隈也很受鼓舞。特别是立宪政治的成立及国会的开始,让大隈感觉到了新的机遇。于是大隈开始仿效板垣在明治六年政变之后的举措,也开始到处搜罗党徒。雄心勃勃的准备组党,以党派政治的方法再次返回政坛。于是在他下野的第二年,即1882年,大隈提出创立立宪改进党的想法。在得到了三菱的资金支持后。4月16日。在东京明治会堂,大隈正式宣布立宪改进党成立并任首代党首,初代党员有小野梓,矢野龙溪,犬养毅等等。在建党宣言中,大隈宣布该党的宗旨基于两大方针“王室的尊荣”和“人民的幸福”上以谋求英式议会制度的建设为主要目标。至此,日本政坛上的三大势力正式成立,它们是——代表小商业者,自耕农等小经济体和独立经济体,理论较为激进的自由党,代表金融和商业财阀,城市独立知识分子等,理论较为缓进的立宪改进党和代表军队,工业,制造业财阀和皇室利益,理论较为保守的藩阀派。随着日本产业的逐渐发展,这三派逐渐不停的分化,结合,并逐渐为战后的日本政坛描绘出了蓝图。
随着大隈重信下台后,松方正义成为了日本的财相大管家,作为金本位派的坚定支持者,松方对于大隈的通胀政策一向嗤之以鼻,认为币值合一的货币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松方为了收拾目前的财政困局,使用了相当激进的手段即完全反大隈之道而行之。实行了极端的通货紧缩策略。理论上来讲,松方的办法是正确的。但是问题是,松方行政苛急。本来受到极端通货膨胀影响的日本,骤然实行极端通货紧缩策略。必然引起经济混乱。而且松方本人作为藩阀派的一员。为了镇压民权派。制订政策时冷酷无情。毫不考虑民情。必须承认松方财政的结果确实挽救并健全了艰困的日本财政。不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以民穷财尽为代价取得的。松方的紧缩财政导致产品价格大跌。许多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工人失业和破产。这导致自由党成立后许多人主动加入,这让平民民权派这个民权派中最激进,行动力最强的团体的力量大大增加。平民民权派在有了组织和理论后,马上投入行动,许多平民民权派的自由党党员出于政府镇压行为的义愤和自身利益受损的事实,不断策划暴乱和暗杀。1882年,福岛自由党党员组织暴动,结果失败。然后政局一直不太平,而到了1884年,自由党系平民民权派党员掀起一系列政治事件,其中包括加波山暗杀未遂事件、群马暴动事件、饭田暴动未遂事件、名古屋暴动未遂事件和秩父困民党大暴动等事件。而同时,自由党系内部斗争也十分剧烈。平民民权派和士族民权派之间的矛盾随着明治政府宣布制宪开国会后而暴露出来。士族民权派的板垣认为政府已经同意制宪开国会,自由民权运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之后应该在国会框架内进行夺权。他的政敌只是萨长藩阀。他要的只是取而代之,并不是要推翻天皇制度。但是平民民权派不认同此点,他们认为在德国流的宪政国会中,平民仍然没有权力可言。他们倾向的是法国流宪政国会。要求彻底消灭藩阀乃至专制君主,实现他们认同的立宪政治。但是这是板垣等士族民权派所不能接受的。两派之间的不满在积蓄着。使其爆发的是板垣洋游事件。板垣洋游事件让平民民权派失去了对板垣的信心。这让自由党系开始了分裂。自由民权运动已经开始走向末路。
而这个时候,大隈为自由民权运动的死刑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隈在建立立宪改进党时,就已经明言这个党所代表的是金融和商业财阀集团,以及城市知识分子的利益。其初代干部,许多都是庆应义塾出身的知识分子。其斗争性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大隈并不想推翻天皇,他所厌恶的不过是萨长藩阀这个制造业和军队的代表。所以他对于自由党的平民民权派各种作为是不看好的,大隈和板垣的意见其实很相似。都认为制宪和开国会这个终极目的已经达到后,应倾向于温和的议会路线和政党斗争来对抗藩阀。而大隈手下的党员对于平民民权派甚至是嗤之以鼻。这个时候的大隈和他的党徒已经逐步丧失了其进步性。并逐渐蜕变成一批专精于党派斗争的政客了。
由于理念上的不同,立宪改进党自成立初就跟自由党互别苗头。实际上,对于立宪改进党来说。现实情况也不甚乐观。立宪改进党最大的金主三菱在明治十四年政变后遭到重创。因为跟大隈关系亲密,特别是在北海道官有物黑幕中扮演的角色。结果三菱遭到了清算。长阀的井上睿跟涉泽荣一合谋创立了共同运输会社,大打价格战。给了三菱的起家之本三菱海运以沉重打击。岩崎弥太郎因此一口气没上来,三年后归西。这让立宪改进党的形势险恶起来,而这个时候由于平民民权派闹暴动搞暗杀。结果藩阀政府借机颁布了《集会条例》,严厉打击民权运动各党派。立宪改进党也未躲过打击。因此对于自由党的作为,立宪改进党是很不满的。同时,党内矛盾也开始浮上水面。立宪改进党内有两个主要派系,即大隈的东京专门学校系(早稻田系)和庆应义塾系。庆应义塾系跟自由党关系很好,因为自由党系士族民权派的许多主要干部也出身庆应义塾。这两个派系甚至用同一个机关报(邮便报知新闻)。关系十分亲密。而早稻田系对自由党自然是不满的。随着政府加紧镇压民权运动,立宪改进党党内两派的斗争也逐渐白热化。最后到了1884年,大隈干脆带领他的派系脱党。立宪改进党宣布分裂。以大隈退党为例的一系列党派内斗,使自由民权运动的力量大受损失,加之藩阀政府加紧了镇压。1884年10月29日,自由党因为平民民权派的一系列活动而被政府勒令解散。自由民权运动的末日也行将来临。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民权派虽然被打散和分裂,但是他们的共同敌人没有变,就是萨长藩阀政府,只要萨长藩阀这个共同的外敌在,民权派就不可能享受权力。在这个大前提下,被打散的各民权派开始暗中筹划反扑。1887年,民权派发动了他们的反击——三大事件建白运动。事件起于1886年的条约改正谈判,自维新以来,外国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维新志士的心腹大患。但是因为早期实力不济,新政府只能采取渐进的手法来逐步取消或修改不平等条约。但随着日本工业化的深入,实力渐强的日本对于外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越来越不能容忍。以急速手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1886年,第一任伊藤内阁的外相井上睿负责进行条约改正谈判时,在关税权和司法裁判权上同意让步。结果消息传出后舆论沸腾,当时正逢*诺曼顿事件,国内舆论正是沸然之时。井上睿的做法犹如往开水锅底下添了好大一把柴一般,结果被谴责为卖国贼。民权派马上抓住机会,纷纷起来引导舆论大声谴责藩阀政府。10月,民权运动家片冈健吉向元老院递交了三大事件建白书,在建白书中公开要求言论自由(废除集会条例),民心安定(减免税收)和外交回复(立即取消不平等条约)三大要求。消息传出后,大隈等民权派纷纷组织起来,猛烈攻击政府。而大学学生们也被鼓动上街游行示威。史称三大事件建白运动,自由民权运动再次达到高潮。
汹涌而至的自由民权运动浪潮让藩阀政府顿感压力。特别是在得知后藤象二郎(自由党系),尾琦行雄(立宪改进党系)等人正在四处搞串联,准备一统民权派的时候,藩阀派的伊藤,山县等人大为紧张。经过商讨,伊藤决定采取镇压手段。于是下令颁布了《保安条例》。对民权运动家来了个大逮捕。星亨,片冈健吉等人悉数入狱。三大事件建白运动宣告失败。但是民权派并不放弃,随后后藤象二郎掀起了自由民权运动的最后高潮——大同团结运动。大同团结运动的目的是一统民权派以迎接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众议院议员选举(1890年)。后藤的想法是团结所有民权派以求让民权派在众议院取得决定性多数席位。以求民权派能够限制改造政府。然而伊藤也非常清楚他的如意算盘。伊藤料算这将是民权派的最后反击,他必须毕其功于一役。为了给民权派最后一击。伊藤决定像大久保、木户那样实行分裂民权派的策略。于是伊藤抢先一步,决定和大隈和解,并且想让大隈出任新外相。大隈此时或许是有些被功名迷住了心窍,或许是他本来也是财阀派系的代言人,和伊藤等人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代表不同行业利益而已。对于民权运动他已经失去了激情。而且他对于能重新在他擅长的外交领域里获得了权力做事非常高兴。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大隈没有不干的道理。所以大隈欣然同意和解。这样大隈的立宪改进党早稻田系就正式退出了民权运动。
大隈的转变给了自由民权运动判处了死刑。由于板垣的表现,后藤所属的自由党系势力已经不能获取下层人民的信任了,他唯一可以依赖的盟友只有同为民权派背景的大隈派系。而这个盟友也跟藩阀派和解了。这样就把后藤象二郎的运动推到了绝路。随着民权派的主要人物纷纷被收买和逮捕。在日本领土上激荡了15年的进步运动——自由民权运动终于宣告失败。而大隈在民权运动失败后,重新走上了日本政坛。
二、壮心不已 大隈在就任了新职务后,面对井上睿留下的烂摊子。马上感觉上当受骗。因为之前井上睿的失败导致舆论正当群议汹汹之时,此时身为外务大臣的大隈一举一动都极受关注。倘若一个不小心。就会跟井上睿一样当了个“卖国贼”。然而西方列强的实力,大隈也是十分清楚。但是大隈仍然毫不畏惧的开始了新的改约谈判。在谈判中,大隈发挥他外交上的特长,努力维护日本的利益。最后大隈的谈判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原本井上的条件是外国人陪审员可以参加各级日本法庭的审讯,并有实际权力。大隈则成功改为外国陪审员仅限大审院(最高法院)才有。而井上睿原来的关税条件是同意协定关税。而大隈则改为部分协定关税,部分自主关税。并定下12年后完全自主关税的约定。应该说,大隈在井上的基础上,为日本取得了一个新的外交胜利。特别是自主关税约定限期。这打开了日后日本关税自主化的大门。应当承认,当时日本和西方的实力对比,仍然是劣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还要顶住舆论的巨大压力而取得如此结果,大隈的决心和毅力可见一斑。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结果,在当时的舆论看来也是不能接受的。明明自己是一个先进的“文明国家”,却要受类似殖民地的待遇。这让日本的愤怒青年们非常不满。因此大隈也成了他们口中的“卖国贼”。井上因为没有最后定约,所以逃过一劫。而大隈则签订了新条约,结果被视为卖国行为。于是愤怒青年们行动起来,决心跟卖国贼斗到底。1889年,激进团体玄洋社的一名社员,愤怒青年来岛横喜出于义愤,制造了一枚炸弹。在大隈上班的时候发动刺杀。大隈右脚被炸断,一度生命垂危。虽然大隈本人因为生活节奏有序,身体机能衰退较慢。所以很快恢复了健康。但毕竟伤势严重,最后还是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辞职养伤。随后,由于宪法制定完成,民权派也基本被纳入宪法和国会框架。伊藤内阁的使命已经结束。随之倒台。经过短暂的黑田清隆过渡内阁和山县的短命内阁之后,松方正义出任新内阁首领。但是新内阁因为采用强硬手段镇压民权党派。大搞选举舞弊。结果名声过臭而不得不倒台。经过这些政治混乱后,伊藤博文重新上台组阁。 伊藤博文上台后,日本的侵略扩张大大加速,同时也让日本的外患问题更加突出了。第二次伊藤内阁期间先后发生了东学党起义,甲午战争。三国干涉还辽等等事件。外忧的加剧使得伊藤认为山县有朋历来的跟民权派势不两立的做法过于偏激。而对于民权党派采用更怀柔的策略。为了加强团结。伊藤同意让板垣和大隈都加入政府。而且伊藤本人感于藩阀派的人才流动不畅的痼疾,倾向于建立并使用政党的手法来跟民权派斗争。然而这又惹恼了山县一派。结果伊藤不能平衡这些矛盾。只能辞职。第二次伊藤内阁倒台。
在遇刺幸免到第二次伊藤内阁期间,大隈并没有闲着。他正在努力重整自己的势力。并于1896年3月1日成立了进步党。进步党整合了众议院中的无党派系和大隈派系,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势力。大隈就任党首后,一时间发言权大为增加。进步党在众议院里也占了优势。在伊藤辞职后,松方正义再次成为新的首相负责组阁。松方秉承伊藤的路线,对于民权派采取怀柔政策。通过他跟三菱的岩崎弥之助的亲戚关系。松方同意和三菱系的老代表大隈结盟。于是成立了第二次松方内阁,在这个内阁里,大隈虽然仍然就任外相。但是兼任党首让他的权力有很大增长。因此这个内阁又被称作松隈内阁。松隈内阁期间重新修订了《新闻纸条例》。对于批评政府的言论予以宽容,因此仍然有一些进步性。而且在松隈内阁执政期间最终结束了日本的币制混乱。金本位制得以确立。而新的货币法则十分完善。建立起来的新财经体系一直维持到金本位制崩溃之后。
然而松方的做法,让山县为首的藩阀激进派不能忍受。特别是长期以来,民权党派纷纷宣扬“民力修养”。强力消减军队的预算。这让以军队为本的藩阀激进派不堪忍受。1898年松隈内阁末期,为了继续自己的侵略扩张政策。藩阀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军。但是扩军所需经费不足,因此藩阀激进派希望可以加征地租。而这是民权派所不喜欢的。结果两派发生激烈争执。矛盾彻底激化。而松方因为被夹在两边而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辞职。结束了松隈内阁。
随后伊藤第三次组阁,但是这次伊藤内阁相当短命。原因是战争过后,社会上对于民权派的修养政策更加认同。在新的众议院选举上(第五次众议院议员选举),民权党派获得了压倒性优势。伊藤不得不解散众议院重选。但是这又激起了民权派的不满。最后经过妥协。决定让当时民权派中实力最强的大隈组阁。第一次大隈内阁正式成立。经过多年奋斗的大隈,终于爬上了首相的宝座。
第一次大隈内阁,是日本首个纯粹的政党内阁,跟以前的内阁不同,其阁员只有陆海军大臣是军人,剩下的全部都是政党干部。大隈对新内阁信心满满。在新内阁召开的地方官会议上大隈自信的说道:“此次内阁更迭与历次内阁更迭有着不同的意义。过去的内阁不允许内阁成员加入政党,此次则正好相反,是纯粹的政党内阁。时事进步促使我国出现了政党内阁,只要我们上下一致专心国务,本届内阁前途是充满希望的。”此时的大隈,真可谓春风得意。也再次达到了人生的新高峰。
然而藩阀激进派是不可能这么甘心妥协的。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让大隈倒台的借口。1898年8月21日,大隈的老部下尾琦行雄在帝国教育茶话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共和演说。尾琦行雄此人颇有些书生气,对于日本开国会以来越演越烈的金权政治看不惯,因此发表了这篇批判财阀金权政治的演说。在演说中,尾琦全然不顾三菱是自己党的最大支持者。大声批判三菱,三井等财阀。这篇演说大大激怒了各方势力。党内外一致批判尾琦。藩阀激进派的宫内省也借机游说天皇,大讲尾琦的不好,连带着对大隈明嘲暗讽。被蛊惑的明治天皇下诏,表示对大隈内阁的不信任。最后大隈不得不和尾琦一起辞职。第一次大隈内阁也就这么无果而终,成了日本历史上最短命的政权之一。
随着大隈重信的下台,进步党也宣告分裂而走到了尽头。大隈对这次失败感到失望,于是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1902年,大隈把东京专门学校改为早稻田大学。并于5年后任总长。在这段时间里,他投身于各种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为日本的文化发展和教育腾飞做出了很大贡献。
转瞬间,时间到了1914年,藩阀派一代领袖伊藤博文已死,和其同等的维新元老人物也纷纷凋零。藩阀派人才显现出青黄不接之势。而民权派的人才则不断涌现。逐渐在政府中占据了多数。连藩阀派中伊藤路线的拥护者,即提倡以政党形势跟民权派斗争的成员,都从藩阀派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派系——立宪政友会。旧有的藩阀政治已经出现结束的可能。而民权派见到有此机会,就不断的开始攻击藩阀派。桂太郎内阁和山本权兵卫内阁的先后倒台,是当时政治混乱的一个典型的表现。而这时的世界局势,已经逐步向战争方向倾斜。第一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而恰逢此时明治天皇已经出现寿命将尽的预兆,内外交患的日本需要一个元老人物出面来整顿政治的混乱。于是明治天皇直接指定大隈出面组阁。其目的是以大隈为首来联合立宪改进党派系,跟藩阀激进派配合,对抗伊藤路线的政友会。昔日不共戴天的仇敌,居然现在联起手来。不能不让人感叹。然而更让人感叹的是大隈。此时的年近花甲的大隈,基本已经丧失志士时代的热血豪情了。蜕变成了一个无原则的政客。他居然接受了死敌藩阀派要求而后上台组阁,当时藩阀激进派希望可以增加两个师的军队。但是政友会派系不同意。结果大隈一上台首先就解散了众议院,并开始全力压制政友会派系。同时作为大隈盟友的山县指示手下大搞舞弊活动,成功让大隈的立宪改进党系成为众议院多数。自1914年4月16日起,到1916年10月9日止。第二次大隈内阁掌控了日本的政权。这是大隈政治生命最后的高峰,也是他权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第二次大隈内阁的主要成就,是解决了许多的外交问题。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次月23日。日本对同盟国宣战。在大隈内阁的命令下,日军攻占青岛。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全部利益。为了能确保日本在此的利益不受损害。大隈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一条”。希望把殖民利益合法化。因而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大隈内阁在内政上主要成就是迎接大正天皇继位。并保证了即位时的政治稳定。因为大隈领导日本成功渡过了一战的早期和中期。并迎戴天皇有功。因而在1916年大隈总辞职退出政坛后,受封了侯爵和从一位大勋位的荣耀。 至此,大隈正式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彻底退出了政界。 时代先锋 作为维新志士中的一位名人,大隈重信并不是仅在政治界出名。他为人生性随和,没有一些维新志士心中的等级之间,而且崇尚理性思考。一生都很热衷于各种教育和文化事业。最后他也以明治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运动推进者而名载史册。 大隈重信的教育理念,起于幕藩时期佐贺藩的藩校弘道馆。作为上级藩士之子的大隈,自小就在弘道馆内学习,因学习努力,且亲近西方。颇对同样亲近西方的藩主锅岛直正的胃口。因而被视为将来藩内的支柱人才加以培养。大隈年事渐长之后,开始对弘道馆的教育方法感到不满。因为当时佐贺藩因为长期荒废学术。直到新藩主锅岛直正上台后藩校弘道馆才复兴起来,所以弘道馆当时采取面面强制教育的方法,要求藩士必须在文武政战各方面功课上都要认真学习。以求培育出来一种全才的士人。为此还不惜制订了惩罚措施。这种培养所谓全才的方法让大隈很是不满。而且西方科学当时在弘道馆内比起儒学和武术来说,仍然不是最主要的学问,这让亲近西方思潮的大隈感到愤怒。因此大隈此时萌生了改革之心。他希望能够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不是使用这种培育全才的培育手段,而是自由培育,让适应的人学习和研究适应的科目。并且能把西方的独特思想作为和本土思想并列的学术的学校。这些理念,成为了日后早稻田大学的三大办学思想中的“学术的独立”和“造就模范国民”。写入了早稻田的宪章中。 在弘道馆毕业后,大隈作为佐贺藩士开始奔波在藩的外交战线上。但是不久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作为一个教师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机会。由于佐贺藩积极引进西方学术。在藩士小出千之助的介绍下,佐贺藩成为日本第一个尝试英语学习教育的藩国,为了筹备英语学校。大隈被藩内派往长崎学习英语。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的导师沃贝克。后来沃贝克来佐贺,执教佐贺藩藩立的英语学校致远馆。作为他的得意弟子之一的大隈。也成了致远馆的教师。在长崎的学习和日后致远馆的教课中,大隈接触了西方式的教育方法。对于西方式的重视实践的教育理念极其认同。并且把“学术的实践应用”作为日后早稻田大学三大办学思想之一写入了早稻田大学的宪章里。在致远馆的教学工作,是大隈第一次的教育活动。这次教育活动让他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开设早稻田大学打下了基础。然而之后幕末-明治的动荡和建设。让大隈不得不暂时按下办学的念头而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 时光飞逝,到了1881年,因为明治十四年政变而下台的大隈,深感国民对于他的理念有误解。而且国会开设日期已定,政党政治即将来到。决心日后投身政党政治的大隈为了将来计算。重新燃起了开办教育的雄心。在总结了自己早年归结出的三大理念之后。大隈四处访友,寻求志同道合之人。不久他就他就遇见了第一个同志,日后有早稻田之母之称的小野梓。小野梓是土佐藩士,明治时期第一代的财政审计官。所以他和财政审计制度的创立者大隈一贯交好,因此在明治十四年政变中受到波及而辞职。作为大隈长期以来的助手,大隈阐述的理念迷住了小野,于是他欣然同意和大隈一起创办学校。小野梓是早稻田大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如果早稻田比作是一个人,大隈确立了这个人的精神,小野则塑造了这个人的肉体。之后早稻田第一批讲师,日后有早稻田四尊之称的高田早苗,天野为之,坪内逍遥和市岛谦吉。都是小野梓负责发掘招募而来的。他们和小野一起构建起来了早期的早稻田大学。 1882年10月21日,大隈等人合资在东京府丰岛郡早稻田村和户塚村买下了土地,挂起了东京专门学校的招牌。这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开设初期设四科(政治经济学,法律学,英语语言学和理学)第一代学生80余人。当时各系校舍在分在两村,分称早稻田学校和户塚学校。后来规模扩大,合并为一体,1902年更名为早稻田大学并将此名沿用至今。由于大隈被政府征召。为了避免违反“学术独立”的精神(“学术独立”精神此时由小野加入了“不偏不党”的理念)。因此初代校长改为大隈的养子大隈秀磨,理事包括当时有名的学者成岛柳北和立宪派第一笔杆矢野文雄等。开校之时,福泽伦吉,外山正一等学者纷纷出席开校式。规模盛大,轰动一时。 早稻田草创之时,颇受政府压制。因为有了西乡的私学校造反的前例。一段时间里早稻田被怀疑为培养潜在的叛乱分子的基地。藩阀派派出密探进入学校刺探。还对学校的理事进行监视。后来甚至干脆规定官办学校的教授严禁到私校授课。而私校的教授,理事授课也遭到严格限制。早稻田一时之间甚至陷入了无老师的困境。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早稻田四尊撑持。而大隈为了避免牵连到早稻田,在继续从事政治斗争之后极力和早稻田撇开关系。直到早稻田成立15周年纪念式上才第一次进入这所承载他的希望和激情的学校。时隔15年才第一次进入自己的学校讲坛的大隈相当激动,当时他这样讲到:“私は学校については一点の私心はない。・・私はよほど奮発してこれを造ったのであるが、今日初めてこの講堂へ参ったくらいである。・・・世間で言うアレは大隈の学校だ。大隈はひどいやつだ、陰険なやつだということを言う。はなはだ迷惑千万。”(我对于学校是没有任何私心的,我投入的只有自己的激情。然而今天我才能第一次来到这个讲坛上…世人都说这是大隈的学校,大隈要用这个学校搞阴谋。这论调迷惑了千千万万的人)。事实上,大隈首次就任校长乃是1907年的事情了。然而,大隈对于教育的理念,并没有变化,接下来他的讲话,又重新申述了他的是理念::“ この学校は決して一人のものではない。国のものである。社会のものである。・・・私の従来の希望は少し大胆な企てのようであるが、どうもこの学問の独 立をみた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大学でまでならずとも、大学に近い、・・・あるいは大学となるかしらぬが、学科をだんだん増やしていくということに なったならば、私の充分満足するところ、また社会に対しても非常の面目、またこの学校の校友あるいは学生諸君においてもはなはだ栄誉とするところである。(这所学校绝非一人之物,乃为国家所有。为社会所有…,…虽然我的设想多少有些大胆,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这地方的“学术”独立出来…,就算不能成为大学,至少也不能差得太远…。…能不能成为新大学(注:此时早稻田仍无大学资格)这件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慢慢的增设学科(以多方面的知识贡献社会),(那样)不光我会感到非常满意。(这)对社会的贡献,(日后)也会让诸校友,诸位同学感到荣耀。)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艰难。但是早稻田大学仍然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稳固发展。在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坪内逍遥加盟后,新成立早稻田大学文学科让早稻田的文学教育实力逐步居日本前列。1886年早稻田大学开始颁发讲义录,扩大了影响,规模渐渐变大。并最后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早稻田大学发展非常迅速。最后成为日本现代最著名学府。以历史悠久的文学院和法学院享誉世界。
早稻田大学大隈像 除了自己的早稻田外,大隈对于其他教育事业也予以很大支持。日本另一家著名学府同志社大学的创立也有大隈的功劳。同志社大学的前身是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的新岛襄创立的同志社英语学校。新岛襄是安中藩士出身,因精通外语。曾作为岩仓使节团的翻译出访各国。大隈创立早稻田后,他曾经多次访问过。深受启发。随后他想创立学校,然而他本人没有什么钱。大隈得知他的困难后,开始帮助给他筹款。后来大隈任外相时,为了给新岛筹钱,请了涉泽荣一等人来官邸。并成功说服了涉泽等实业家出了三万元资金。新岛依靠这笔钱建立起了同志社英语学校。后来步步发展为今日的日本著名学府同志社大学。除了同志社大学外,日本第一所女子学校——日本女子大学的成立也有大隈的参与。日本女子大学的成立者成濑仁藏是长州藩士。维新后皈依基督教。在欧洲出访后看到欧洲的女子教育。很想将其搬到日本来。然而受传统阻碍,一开始并不顺利。但是当大隈接触到他之后,对成濑的事业鼎力支持。帮助成濑成立了女子大学筹备委员会,还担任了委员长。在大隈的介绍和劝说下。涉泽荣一和岩崎弥之助等实业家再次拿出钱来支援日本女子大学。1901年4月20日。日本第一家近代女子学校——日本女子大学校开校。身为有功者的大隈作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在典礼上宣布了开校辞。除了兴盛教育事业外, 大隈对于各种文化事业也予以鼓励。1909年,日本的极地探险英雄白濑矗准备进入南极并尝试挑战南极点。但是政府方面对此颇为冷淡。因为白濑需要17万元的预算。但是政府不想拿这笔钱。这个时候是大隈出面组织了南极探险后援会来为白濑筹款。大隈为此还四处组织演说会,吸引人们募捐。最终筹到足够的钱,购买了一条渔船改装为探险船。买方代表东乡平八郎将船命名为“开南丸”。交给白濑。白濑探险队于11月28日出港前往南极。1月6日抵达南极。经过12天的探索,因食物不足,仅成功达到南纬80。5,西经165。37的雪原地区。虽未征服极点。但仍然不失为壮举。为表示对大隈奔走支持的感谢。探险队把进港地区的海湾命名为大隈湾。除了资助探险队。大隈还对文艺事业予以支持。现在日本最著名的两个文教组织日本文明协会和国书刊行会,就是大隈组织的。大隈在任两会的会长后,致力于东西方图书的互相翻译和交流事业。在为西方文化的输入和日本文化输出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大隈还借助图书翻译的机会。展开了文明运动。邀请著名的文化人士来家展开茶话会。进行东西方文化的评点和交流。参加者每次都多达一二百人。堪称是当时日本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在大隈任会长期间。日本文明协会翻译西方图书280本以上,为日本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雄的谢幕
1922年(大正11年)1月10日,大隈因病医治无效,在早稻田私邸内逝世,享年83岁。消息传出后人人痛心。虽然大隈晚年施政并不利于下层人。但是他毕竟曾经为下层人奋斗过。这让他在百姓中仍有口皆碑,所以对他的逝世人们非常悲伤。大隈逝世的消息传出当天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车马塞门。递上的名帖堆积如山。大正天皇,皇后,皇太子和其他皇族纷纷送来祭文吊唁。天皇下诏给予国葬待遇。出殡之前遗体曾放置家中2日以供吊唁。结果这2日来者络绎不绝。17日早上7点,正式出殡,在日比谷公园进行告别仪式。首先是在大隈私邸里的大院里进行祭拜仪式。东京市长后藤新平朗诵祭文,早稻田大学校长盐泽昌祯致悼词。首相高桥是清奉献玉串。大正天皇,皇后,皇太子及皇族均派出代表拜祭。随后灵柩出行至日比谷公园。前面由仪仗兵吹奏哀乐,早稻田师生12000人负责开道和维持秩序,大隈的灵车走鹤卷町过神乐坂到日比谷公园。沿途围观致哀者让街道水泄不通。当灵车赶到日比谷公园时,公园内已经齐集民众数万人。连公园外面都是致哀者。正午告别式最后一项请致哀者致赛钱礼时,致上的赛钱把钱箱塞爆了好几个。最后灵车离开日比谷公园过神田桥到墓地去的时候,沿途的致哀者的人浪拥挤护送灵柩到了东京都文京区护国寺。整个过程中致哀者络绎不绝,后来统计递上的致哀名帖多大30万封,整个仪式前来致哀的人高达150万人。当时的著名大报纸<<东京日日新闻>>惊呼是“未曾有”的国葬。并且称之为“国民之葬礼”以表示哀悼.而三周后山县有朋的国葬则门庭冷落,参与者也就几百人.基本都是军人和官员.两场国葬的对比很明显的表现了人民对于维新志士的评判.自此,明治,大正时期的维新志士,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运动领导者大隈重信走完了他的人生,并永恒的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独到的记忆。
大隈葬礼上早稻田师生组成的吊唁团
大隈的灵车出殡 资料:
关于大隈重信的小故事 资料编辑见附件
|